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文化素质现状与人文精神建设目标的差距

民族文化素质现状与人文精神建设目标的差距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遗憾的是,现今的民族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建设的价值期望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从而成为人文精神建设的又一难题。与上述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最近报纸上公布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这个结果,是中国科协在国内展开的第四次调查得出的。

民族文化素质现状与人文精神建设目标的差距

三、民族文化素质现状与人文精神建设标的距离

要建设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关键之一,是要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然而,遗憾的是,现今的民族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建设的价值期望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从而成为人文精神建设的又一难题。

我国人口现已达到十三亿。这十三亿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为数甚多,姑且不说。就是那些享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已经位居一定级别的人,虽无官位但掌握实权的“公家”人(比如警察税务工商管理等部门的人),都有不少素质低下者。腐败官员被处理,新闻传媒几乎天天都有报道。被处理者中,大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省长,小到处长科长,人们已经见惯不惊。大学教授匿名诬告陷害他人而被揭露,剽窃别人成果而被曝光,甚至制造毒品而被杀头,也已不是新闻。有的警察动辄对自己不满意的人开枪,税务、工商管理部门利用职权为所欲为,金融证券机构的人挪用上亿元公款炒股牟利,人们已经听得耳朵起茧。2001年11月5日,在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文明城市深圳,一位职位并不高的政府官员,因为路上堵车而将前面汽车上的驾车女人打得耳膜穿孔,甚至尿了裤子,这位官员在公安派出所居然也不向被打的无辜女人道歉!此人仗的是他的政府官员身份,是特权思想在作怪。问题的实质,就是素质低下,缺少教养。报纸的评论员说:“教养是一种社会责任”,“上下五千年了,道德建设,还是任重道远”[1]可谓中的之语。

与上述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最近报纸上公布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2001年10月下旬,官方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即每千人里只有十四人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见《北京青年报》2001年10月23日孙海东文)。这个结果,是中国科协在国内展开的第四次调查得出的。据我的了解和观察,可以斗胆说,这个结果恐怕还有溢美之嫌。(www.xing528.com)

民族文化素质状况如此,人文精神建设当然就困难重重了。根据我的理解,民族文化素质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展现,是该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伦理观念、国民品性、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反映。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道德情操的有无、高下。质言之,是精神境界的真善美,是德慧双修。民族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是人文精神。有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素质。人文精神的高下,反映并制约着民族文化素质的优劣。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在宋明以后特别是近世以来的失落,西方文化负面因素的影响,“文革”对民族优秀文化的摧残,不成熟的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以及其他种种原因的影响,导致民族文化素质的现状十分不如人意。这些年来,见死不救的人情冷漠、人心死亡症,唯利是图、巧取豪夺的贪婪症,钱权交易、金钱万能的良知泯灭症,知识贬值、精神无用的文化贫血症,急功近利、贪图现世的短视症,斗富炫奢、一掷千金的浅薄症,不一而足。种种精神瘟疫,弥漫于整个社会,成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建设人文精神的严重障碍

要解决民族文化素质不高与人文精神重建的崇高目标之间的价值落差问题,根本办法,是要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兴办教育,提高教育水准,提高全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其整体综合素质。就整个社会而言,要协调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树立弘扬人文精神的楷模,宣传人文精神,实践人文精神,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素质的进步。在民族文化素质进步的基础上,建设人文精神,使得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与人文精神的建设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