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奥林匹克文化丛书成果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奥林匹克文化丛书成果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一、奋力为国争荣耀奥运会已经进行到第10天,东道主墨西哥还没有金牌进账。在1960年的墨尔本奥运会和1964年的罗马奥运会上她只获得铜牌。此时36岁的她也成为历届奥运会女子田径比赛年龄最大的金牌得主。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奥林匹克文化丛书成果

16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

一、奋力为国争荣耀

奥运会已经进行到第10天,东道主墨西哥还没有金牌进账。17岁的游泳小将莫诺斯终于使墨西哥人着实惊喜了一番——在200米蛙泳比赛中,他勇夺金牌,为墨西哥夺下该届奥运会的第1枚金牌。

外号“温水”的莫诺斯在该届奥运会游泳比赛中,起先并未被看好可以夺金,只是寄望他“万一”可以夺牌就很好了。没想到这个“万一”竟然成了现实。他为墨西哥夺得了超过预期的奖牌,而且是金牌。

在预赛时,费·莫诺斯的成绩为2分31秒1,是所有选手中最好的。但被视为可以夺金的热门选手并不是他,而是前苏联的一名200米蛙泳世界纪录保持者,他的该项成绩是2分27秒4。决赛进行一半时,费·莫诺斯只排在第4位,不过他在后半段的速度一点也没有减慢,反而逐渐加快赶了上来。最后一个转弯,他已经与领先的前苏联选手逐渐并行。全场墨西哥观众齐声为他加油,电视机旁的墨西哥民众也高声喊叫,此时整个墨西哥几乎沸腾起来。剩下25米时,他奋力前进,一直无法与前苏联选手分出先后。最后碰触终点时,费·莫诺斯终于以半秒优势夺下这枚代表着墨西哥荣耀的金牌。此时现场观众无比喜悦,他还没有来得及看到成绩公布,就已经被墨西哥民众从游泳池里拉出来,高高地抬在肩膀上,绕行游泳池以示庆祝。他的美国教练也被兴奋的民众抬起来,并且不管他手上打着石膏的伤,把他丢进游泳池中,感谢他调教出金牌选手。

二、永不放弃的信念

罗马尼亚女子铁饼运动员利·玛诺柳又一次来到墨西哥奥运会,这已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了。第1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当年才20岁的她只名列第6位,之后每届奥运会都参加。在1960年的墨尔本奥运会和1964年的罗马奥运会上她只获得铜牌。

36岁的利·玛诺柳带着手肘的旧伤再次参加墨西哥奥运会,以圆金牌之梦。为了防止旧伤复发,她决定把全部力量集中在第1次试掷。第1次投掷她就以58米28领先所有选手,之后4次投掷都犯规,第6次的成绩也不理想。她这种投掷决定是冒险性的做法,不过在第2轮投掷时,下起大雨,而且愈下愈大,使得其他选手也都没有很好的表现。她就以第1次的投掷成绩赢得这枚铁饼金牌,终于圆了她的奥运金牌梦。此时36岁的她也成为历届奥运会女子田径比赛年龄最大的金牌得主。

1972年,已40岁年龄的利·玛诺柳第6次参加了慕尼黑奥运会,这次只取得第9名。但她是女性田径运动员中参加了6届奥运会的第一人。

三、首枚亚洲女子田径奥运奖牌

在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上,一位中国女子以10秒4的成绩获女子80米栏铜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获得奖牌的中国女子,她就是被誉为“东方羚羊”的中国台湾短跑运动员纪政。

图103 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中国台湾女选手纪政在80米栏比赛中获得铜牌

图104 被誉为“东方羚羊”的中国台湾著名田径运动员纪政

纪政在她的运动生涯里创造了许多令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战绩。1964年她以4122分夺得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南太平洋女子五项锦标赛冠军;1969年以6秒5的成绩创造了50米跨栏跑的世界纪录;1970年在美国波特兰以11秒和22秒7的成绩,创造了100米和200米的世界纪录;同年在慕尼黑举行的国际比赛中,打破200米跨栏跑的世界纪录,同年,她还获得第6届亚运会女子100米冠军。在1970年世界女子田径所创的7项世界纪录中,纪政独占5项。1964~1970年,她共44次创亚洲纪录。在法国体育杂志《运动》举办的“1970世界最佳运动员”评选中和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际体育记者联合会举办的全世界运动员选佳活动中,纪政均被选为“1970年最佳女运动员”,1970年也被国际体育新闻界称为“纪政年”。

退休后,纪政继续从事着她热爱的田径事业。1990年第11届亚运会,纪政第1次飞渡海峡来到北京,心情激动万分,感慨不已。

四、冠军颁奖台上争人权

第19届奥运会赛前,美国选手托米.史密斯和约翰·卡洛斯都是被看好的200米奥运金牌争夺者。卡洛斯是19秒92世界纪录保持者,史密斯则有多次击败卡洛斯的经验。他们两人都来自加州圣琼斯学院,也都是黑人人权组织奥运计划的成员,都极力为美国黑人争取人权。

图105 墨西哥奥运会男子200米比赛颁奖礼上,金牌得主美国的托米·史密斯和铜牌得主约翰·卡洛斯用黑手套抗议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

男子200米决赛,大腿带伤的托米·史密斯夺取了金牌,并以电动计时19秒8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这一纪录在11年后才被意大利名将皮·门内阿打破。卡洛斯夺得了铜牌。

颁奖时,两位美国黑人选手打着赤脚跨上颁奖台,胸前别着人权纪念章。当美国国旗冉冉上升,美国国歌正在演奏时,两位美国选手却低着头,史密斯高举戴着黑色手套的右手,卡洛斯则是高举戴着黑色手套的左手,向全世界宣示他们争取黑人人权的意志。他们解释,黑色手套代表黑人全力争取人权的斗志,赤脚则是代表全美国贫穷的黑人等待更公平的人权待遇,他们低头不愿面对美国国旗和国歌是因为他们认为那是美国白人的象征。他们在颁奖典礼时的动作更是成为奥运会史上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

他们的举动触怒了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认为,这是政治举动,不应在神圣的奥运会场上出现,他们应该受到惩处。美国奥委会随即取消他们的代表权,并立即将他们遣送回国。

这引起了美国黑人运动员的强烈反应。一些黑人运动员把所有贴有美国标志的上衣脱掉扔在地上,以示支持自己的同伴,结果也被遣返回国。几天后的4×100米接力赛上,由黑人组成的美国获胜队在领奖台上全部戴着黑色无沿软帽,继续进行政治示威。

著名的法国体育记者弗尤尔姆赛尔写道:“你们把自己的胜利献给了崇高的事业,这种崇高的品格比奥运会还古老,比美国还永恒。”

五、竞争与友谊

图106 比蒙在奥运会跳远比赛中创造了举世皆惊的世界纪录

1968年22岁的博·比蒙随美国奥运代表队来到墨西哥。当时,在跳远比赛时没有标示起跑点的做法,这让他经常犯规,因此成绩常会大起大落。在墨西哥奥运会跳远资格赛时,前两跳他都犯规,眼看第3次若再犯规,就得打道回府了。这时美国的另一位跳远运动员,也是当时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博斯顿走了过来,告诉他不要紧张,放松心情,并且告诉他把起跑点往前移几步便可轻易过关。

决赛中,在比蒙之前的3位选手第1次跳都犯规,轮到他上场了。又是在博斯顿的鼓励下,他集中精神完美地踩过踏板奋力一跃,整个身体画出一个漂亮的弧线,落地后反弹力度很大,他弹出沙坑。工作人员经过仔细丈量之后,结果出来了,电子广告牌上打出8米90。但是当时仍以英制单位为主,连比蒙本身都不知到底是多少英尺,他只知道应该是已经破纪录了。比蒙走向帮他多次的博斯顿,博斯顿兴奋地拥抱他,向他恭贺。博斯顿的世界纪录是8米35,比蒙比原来的纪录超前了55厘米。

当大会把8米90换算成英制的29英尺2.5寸时,比蒙才得知他跳出了这么好的成绩,一时兴奋过度,肌肉僵硬,两脚发软而无法走路,像中风一般倒在地上,眼泪不自觉地流出来,比蒙被他的队友扶着,一直到他晕眩的状况回转。(www.xing528.com)

比蒙这次石破天惊的一跳,被认为是20世纪最大的成就,被形容为“世纪之跳”。他所保持的世界纪录,也被列为“比蒙障碍”。直到20多年后,在1991年8月31日东京举行的第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这一纪录才分别被美国选手鲍威尔以8.95米和刘易斯以8.91米的成绩打破。

六、跳高新技术奥运显神威

在佛斯贝里创造“背越式”跳高姿式前,跳高运动员都是采用剪式和俯卧式两种姿势。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跳高场上佛斯贝里首次采用了背越式的跳法。决赛中,他以2米24赢得墨西哥奥运会跳高金牌,并且打破奥运会2米18的纪录,显示出这种新跳法的优异性。

图107 来自美国的跳高运动员佛斯贝里的背越式跳高别具一格,他以2.24米的成绩获得了男子跳高项目的金牌

佛斯贝里11岁时,有一次,体育老师让学生进行跳高练习,轮到佛斯贝里时,他的注意力并未集中,慌乱答应后就向横杆冲去,但却忘了老师教的姿势。情急之中,他便面对老师、背对横杆、顺势就地腾起、纵身一跳,奇迹般地跃过了横杆,四脚朝天躺在沙坑里。他的滑稽动作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但老师不仅没有责备佛斯贝里,反而为他量了高度:1.15米。上了高中后,佛斯贝里非常崇拜当时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布鲁梅尔。但爱动脑子的他没有盲目模仿布鲁梅尔的每个动作。闲着无事时,他喜欢琢磨跳高姿势。他发现,跳桌上时,只要背朝桌子纵身一跃,就能稳稳当当地坐在桌上了。这一动作使他受到启发,又联想起11岁时的那场经历,于是把这种方法搬到了横杆上,下决心开始用这个姿势练习跳高。大学时,在伯尔尼·华格勒教练的指导下,佛斯贝里坚持用这种“背越式”进行系统训练,并且小有成绩。1968年初,他参加美国奥运会选拔赛,跳过了2.21米,获得第3名,取得了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后来经过田径专家的研究发现,这种新鲜的跳法比起俯卧式跳法更具效果,因此被运动员们争相采用,并被命名为“佛斯贝里式跳法”。之后虽然还是有很多选手一时无法改变俯卧式跳法,但是采用背越式跳法的人却愈来愈多。

使人们惋惜的是,墨西哥奥运会跳高比赛刚刚结束,美国国旗还飘扬在田径场上空,佛斯贝里刚走下奥运会领奖台,便宣告告别赛场。一颗耀眼的新星刚刚升起,却马上引退了。见好就收也罢,感到非常疲倦急流勇退也罢,佛斯贝里首创的“背越式”跳高,却永远在跳高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七、摔跤三冠王

前苏联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亚历山大·梅德韦季从1961年开始,直至1972年,在近12年的摔跤运动生涯中,共夺得8次全苏冠军,3次欧洲冠军,7次世界冠军,3次奥运会冠军,成为奥运会摔跤史上唯一三连冠的运动员。

梅德韦季1937年9月16日出生于乌克兰,是一位护林工人的儿子。自小受父亲影响,他勤劳勇敢,人长得又高又瘦,而且十分机灵。有一次,吉普赛部落进行摔跤表演和比赛,他被摔跤选手精彩、惊险的动作吸引住了,当吉普赛人向围观的人群挑战时,梅德韦季在同伴的怂恿下进场与吉普赛人进行较量,摔成平手。不久,梅德韦季加入“斯巴达克”体育俱乐部,开始了正规的摔跤训练。

1945年,梅德韦季应征入伍,在部队里他碰上一个非常喜爱摔跤运动的排长。从此,两个“摔跤迷”一起练习,共同切磋,提高技术。经过一段时间,梅德韦季在白俄罗斯军区的古典摔跤比赛中夺得冠军,接着又在全苏角力锦标赛中获第3名。1958年梅德韦季退役后留在明斯克继续进行摔跤训练。他刻苦认真,经常忍着伤痛继续练习各种动作。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梅德韦季历经艰难险阻,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我,凭着勇敢顽强和钢铁般的意志,用血和汗的代价换得累累硕果。1961年开始,梅德韦季成为全苏摔跤比赛的冠军。当年,在世界摔跤锦标上,他力挫多名世界好手,荣获第3名。第2年,梅德韦季第2次参加世界角力锦标赛时,他终于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

1964年,27岁的梅德韦季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奥运会,在97公斤级的比赛中力挫群雄,第一次登上了冠军的宝座。

1968年的墨西哥城奥运会上,由于梅德韦季的体重增加,他不得不面对体重超过他数十公斤的对手,参加97公斤以上级的比赛。第1场,梅德韦季遇上了保加利亚的年轻选手杜拉耶夫,赢得了首场比赛的胜利。但31岁的他在取胜的最后一刻终因极度疲惫跌倒在地,失去知觉。到了晚上,脸色苍白的梅德韦季,又再度出现在比赛场上,投入了新的战斗,观众为他顽强的拼搏精神报以热烈的掌声。冠亚军决赛中,梅德韦季的大拇指脱臼,他咬着牙当场复位,继续比赛,终于击败对手,夺取了第2枚来之不易的奥运金牌。

在蝉联了两届奥运会冠军后,梅德韦季又开始艰苦而紧张的训练。从1969年开始,一连3次夺取了世界摔跤锦标赛的冠军。1972年,他第3次荣获欧洲冠军的称号。1972年第20届奥运会新增100公斤以上级,他以高超的技巧,消解190.5公斤对手泰勒 (美国) 的强大压力,夺得这一新重量级的金牌。

1972年,梅德韦季已经35岁了,他野心勃勃地再次出现在慕尼黑的奥运赛场上,在100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再次战胜了老对手杜拉里耶夫和迪特里希,保住了冠军,第3次获得了奥运金牌。他成为奥运会摔跤史上唯一三连冠的运动员。从此,他告别了摔跤场,结束了他的运动生涯。

八、奥运会上的婚礼

自从1952年前苏联首次参加奥运会后,前苏联女子体操队便垄断了体操团体、个人全能及大多数单项金牌。1960年在第17届奥运会上,初出茅庐的卡斯拉芙斯卡与队友仅获得女子团体银牌,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当看到颁奖时尽是清一色的前苏联选手时,她立志要改变国际体操赛场“一边倒”的局势,训练更加刻苦。1964年第18届奥运会上,在强大的前苏联女将面前,卡斯拉芙斯卡毫无惧色、充满信心。在女子团体比赛中,夺得银牌。在最能反映个人综合实力的女子个人全能比赛中,卡斯拉芙斯卡战胜了被誉为“体操皇后”的老将拉蒂尼娜,获得该届奥运会个人全能金牌。随后卡斯拉芙斯卡又再夺平衡木跳马金牌。

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26岁的卡斯拉芙斯卡翻开了她体操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她一人几乎垄断了整个女子体操赛场,她那轻松、舒展、优美、高难度的表演和动人的美貌,征服了所有的观众,震撼了墨西哥城。女子个人全能、自由体操、跳马和高低杠4枚金牌先后落入她的囊中,另外平衡木和团体银牌也被她夺得。前苏联女队仅以0.65分的微弱优势保住了团体冠军。

图108 1968年10月27日,捷克斯洛伐克女子运动员卡斯拉芙斯卡和约瑟夫·奥德罗吉尔举行了婚礼

在个人全能平衡木比赛中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卡斯拉芙斯卡的动作几乎完美无瑕,但裁判只给她9.60分,全场观众顿时发出不小的骚动,迫于压力裁判员不得不重新评分,将分数改为9.80分。这在体操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最终卡斯拉芙斯卡以1.4分的优势战胜了前苏联选手沃罗妮娜和库钦斯卡娅,使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旗再次飘扬在两面前苏联国旗之上。

就在墨西哥城奥运盛典即将结束之际,这位“体操皇后”与上届东京奥运会获得1500米银牌的约瑟夫·奥德罗吉尔在比赛场上举行了具有特殊意义的婚礼,为隆重的奥林匹克盛典增添了更欢快的气氛。这次婚礼轰动了墨西哥城,成千上万的人为了一睹这位“金色的新娘”,把婚礼举办地挤得水泄不通。约瑟夫·奥德罗吉尔在这届奥运会上获该项铜牌。在婚礼上,卡斯拉芙斯卡宣布退役,并感谢人们对她的厚爱。

九、仗义金牌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男子400米中,李·伊万斯是当时世界纪录44秒整的保持者,他当然是金牌最热门人选。不过当他看到好朋友卡洛斯和史密斯在200米颁奖典礼上,因争取黑人人权而被美国奥委会遣送回国之后,一度要退出400米的比赛。不过两位被遣送回国的黑人队友在回国之前告诉他:“你一定要替黑人争一口气,去参加比赛,而且一定要赢得金牌!”

受到鼓励的伊万斯决定要替两位朋友出口气,因此全力以赴,在转过最后弯道进入最后100米时,取得约4米的领先。他后来回忆,当时他觉得很累,但两位被遣送回国的朋友鼓励的话言犹在耳,因此他咬牙苦撑,提起最后的一点精神率先冲线,以电动计时成绩43秒86打破世界纪录。这个世界纪录保持了将近20年,到1988年才被打破。

当伊万斯被记者问到,为什么美国黑人比较会跑时,他回答道:“以我个人的意见,可能是白人小孩可以由父母供应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我们不一样。如果我不是因为体育奖学金,我可能进不了学校,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黑人比白人会跑的原因。别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十、为了祖国

图109 2008年1月,约翰·艾哈瓦里应邀到中国北京访问期间,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

1968年,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在参加马拉松比赛进程中受伤,但他坚持继续比赛。虽然此时离枪响已经近4个小时了,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但人们仍然向这位勇士表达了他们最崇高的敬意。当他缠着绷带、拖着流血的伤腿一瘸一拐地最后一个人跨过终点线时,数万人的会场全场肃穆,全场观众纷纷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那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场面。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就此退出比赛时,艾哈瓦里笑了笑,只轻轻说了一句:“我的祖国派我到这里是要我冲过终点的。”

他的名字和这句话,从此成为奥运史上的一个经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