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辛亥革命为何失败-2015考研政治精选实用教程

辛亥革命为何失败-2015考研政治精选实用教程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月,孙中山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不久遭到失败。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到奉系军阀垮台,北洋政府统治的16年是中国近代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之一。这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历经两个多月的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主观原因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辛亥革命缺乏一个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

辛亥革命为何失败-2015考研政治精选实用教程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一般了解)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先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拥护共和”的高调骗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信任和妥协,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继而逼迫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打着中华民国的招牌,以北京为首都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北洋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

袁世凯掌权后,立即向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开刀。1913年3月,在袁世凯的指使下,主张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国民党政治活动家宋教仁被暗杀。7月,孙中山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不久遭到失败。

1913年10月,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1941年5月,他废除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非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处心积虑地位复辟帝制作准备,使形式上的民主共和也遭到了破坏。为争取日本政府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抗议,竟于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草案。1915年12月,袁世凯悍然称帝。他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性的反袁风暴,这场丑剧不得不草草收场。1916年6月,袁世凯病死,副总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但实权操纵在北洋军阀另一个头目、国务总理段祺瑞手中。双方分别在美、日的支持下明争暗斗,这就是所谓的“府院之争”。1917年,盘踞徐州的军阀张勋,在德国的支持下,假借调停之名,率兵进京,拥戴溥仪复辟。在举国声讨下,原想利用张勋倒黎的段祺瑞,以武力粉碎这次复辟,并以“再造共和”的“英雄”自居,执掌北京政权。

从袁世凯到段祺瑞北京政府,其财政主要依赖外国政府的借款来维持。为了借到外债,他们将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权益,包括铁路修筑权、矿山开采权、银行投资权、内河航运权等都作为借款的抵押品。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向北洋政府提供大量政治性贷款,操纵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北洋军阀加剧了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北洋政府先后颁布《暂行新刑律》、《治安警察条例》、《出版法》、《报纸条例》等法令,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基本的自由权利。中央和地方军阀都竭力扩充军队,为了支付巨额的军费和行政费用,支付对外国的“赔款”和外债本息,北洋政府和各地军阀、各级政府任意加征各种苛捐杂税。经济上的横征暴敛,政治上的黑暗统治,加上军阀战争造成的破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广大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北洋军阀是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庞大的军事政治集团。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到奉系军阀垮台,北洋政府统治的16年是中国近代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几个派系。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各派军阀之间进行着频繁的争夺以至战争,使国家陷于长期的分裂和动乱之中。这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种局面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原因:一方面,当时的中国经济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各个地方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这为军阀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了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它们分别在中国扶植各派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这样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矛盾也就促进了中国各派军阀的割据纷争。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新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一般了解)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1913年反袁斗争失败以后,继续坚持革命。

1.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1913年,孙中山上海召开国民党会议,决定进行“二次革命”,讨袁战争正式开始。历经两个多月的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华革命党,积极地组织反袁斗争。但是,中华革命党并没有能够提出可以领导革命斗争的新纲领,斗争方法也不是着眼于发动广大群众,因而他们组织的反袁暴动均以失败告终。(www.xing528.com)

1915年12月,袁世凯在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1917年7月,当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的时候,孙中山又举起护法的旗帜,在广州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宣布护法讨段。在帝国主义的策划下,孙中山所依靠的滇、桂军阀很快就与北洋军阀妥协,转而排挤和打击孙中山。1918年5月,孙中山愤然辞去大元帅之职,返回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站在时代前列,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但孙中山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辛亥革命以来,“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失败都深刻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人必须寻求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分析题命制重点)

辛亥革命的失败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1)客观原因

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因此,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原因

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首先,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领导这场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尽管其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但是在革命斗争中却表现出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其次,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放手发动广大工农群众。而发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

最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辛亥革命缺乏一个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同盟会未能胜任这一历史使命。

从根本上看,辛亥革命既未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没有成功。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板块考点群逻辑结构图

(第四、五、六、七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