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5考研政治实用教程:物质世界与实践

2015考研政治实用教程:物质世界与实践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②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

2015考研政治实用教程:物质世界与实践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真正的哲学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的要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我们面对的世界充满生机,纷繁复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考点群逻辑结构图

(一)哲学基本问题

自然界的漫长历史演进展现出物质世界发展的多样性,而人类的产生使自然演化发生了质的飞跃。自从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也可以归结为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上的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类活动的关系,在哲学上的最高概括就是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选择题命制重点)

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指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总结了哲学史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选择题命制重点)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与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是派生的。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

3.哲学基本问题的性质(一般了解)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能够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必须回答这一根本性的问题。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可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因而也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最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思想方法。

4.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理解性重点)

(1)马克思主义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回答形成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其基本表述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2)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在纷繁复杂的哲学观点中明确地区分了哲学基本派别。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选择题命制重点)

(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②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

(2)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情感、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如宋代的陆九渊宣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认为,物质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认为“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无人身的观念、概念、理性)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汉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魏晋玄学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南宋朱熹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在西方,柏拉图的“理念”说是最早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最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是黑格尔,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的外部表现。

③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失误之处。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颠倒了感觉和对象的关系)。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颠倒了概念和对象的关系)。

(4)中国哲学表达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特殊方式。人类认识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各民族思维类型和语言表述形式会有所不同。中华民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已自觉不自觉地把握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中国哲学是独立于欧洲自行发展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概念体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通过心物、天人、名实、理气、道器、知行以及有无、形神、本末、体用等关系来揭示和表达的。

6.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选择题命制重点)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选择题命制重点)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之后,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①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②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过程;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质的飞跃。③是否承认矛盾是对立的焦点和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物的变化看做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

(3)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①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它只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②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形而上学所执著的那个“片面”确为客观事物所具有,使得这种片面认识似乎合理有效,这就使得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还会有一定的影响,使我们陷入片面性。③在思想方法上,只有既唯物又辩证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选择题命制重点)

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是实现哲学变革的关键:唯心主义从精神出发去理解世界,旧唯物主义从自然演化出发去理解世界,它们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了重大的理论缺陷。而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现实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因此,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其自身在内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分离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唯物主义只是贯彻于自然领域,而在社会历史观上一直由唯心主义占据着统治地位),从而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唯物论”板块考点群逻辑结构图

(第二章第一节)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单选、多选)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唯物主义哲学以物质范畴作为对世界本原的最高抽象,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从古到今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旧唯物主义哲学(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唯物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范畴作出科学解释。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其主要特点是:①肯定世界的物质性。②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因素。③力图从具体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④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和猜测的成分。⑤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形式。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其主要特点是:①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概括有一定的科学依据。②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整体的辩证法观点。③具有三个历史局限性:其一,机械性(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其二,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片面,否认矛盾),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其三,特别是唯心史观(唯物主义不彻底性),不能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批评费尔巴哈时所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在恩格斯的论述特别是列宁的物质定义中。

①恩格斯关于物质的论述(一般了解)

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也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恩格斯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②列宁的物质定义(理解性重点)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所定义的“物质”范畴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物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2)列宁物质定义的特殊方式(选择题命制重点)

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济批判主义》一书中提出了关于物质和意识对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①物质和意识对立的绝对意义是指,虽然从本体论上说,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意识也统一于物质。但只有先从认识论的角度,把物质和意识区分开来,才能谈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样的最基本的哲学关系。否则,哲学基本问题乃至哲学本身就无从谈起。因此,承认物质与意识对立的绝对性是哲学存在的前提。

②物质和意识对立的相对意义是指,从本体论上,哲学关注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如果解决了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之后,仍然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就是错误的,毕竟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必须再把意识和物质统一起来,才是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①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一般了解)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

②坚持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一般了解)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③坚持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选择题命制重点)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坚持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单选、多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同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纳入对物质的理解,既把物质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领域,又深化了对自然物质的理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主义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1)意识起源于物质世界的长期发展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般了解)

由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列宁说,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似的特性、反映的特性),即反映外界作用的能力,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意识从自然界产生出来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但又不是突然的,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其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②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单选、多选)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③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选择题命制重点)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还表现在意识的内容需要用语言这种物质形式固定和表达。马克思说:“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开始是自然语言,以后又出现人工语言。无论语言形式如何发展变化,其作为意识的物质外壳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2)意识本质上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一般了解)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高度发展的特殊的物质。

第二,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选择题命制重点)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意识的内容则是客观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世界特有的,但它们反映的事物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却是客观存在的。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具有多方面的表现。意识的主观性可以表现为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即对于同一客观对象可以形成不同的主观意识,也可以表现为意识反映客观对象的近似性,还可以表现为意识反映对象时的超前性。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有时表现为虚构的主观映象,但虚构映象或虚假映象也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虚幻的意识同样有其客观的原型。

④科学辨析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一般了解)

唯心主义否认意识的客观内容:主观唯心主义把意识说成是人的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把意识说成是脱离人和社会的“客观精神”。

机械唯物主义抹杀意识的主观形式,庸俗唯物主义甚至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直接看做是一种可以脱离意识的物质,从而取消了哲学基本问题,最终仍是堕入唯心论。

4.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共同本质是客观实在,但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选择题命制重点)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选择题命制重点)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一切领域中的一切形态的物质客体无一例外地处在永恒的、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世界上的事物千姿百态,正是因为它们有相同或相异的运动形式。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有些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如托兰德、霍尔巴赫、狄德罗等人,虽然肯定运动是物质的属性,但他们把运动仅仅归结为机械运动,因而无法科学地解释更高级形式的运动,结果还是导致认为有些形态的物质不运动。

(3)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一般了解)

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所谓在物质世界“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理”、“太极”等等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所谓没有物质基础的“感觉”、“观念”、“意志”等等的“运动”,都是空洞荒唐的观念。

5.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选择题命制重点)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①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②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①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③相对静止具有积极意义。相对静止并非消极保守因素,相对静止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上反对两种片面性观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在这里表现为形而上学不变论。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这种观点把相对静止夸大为绝对的东西,这样,就出现了所谓不变的天体、不变的物种、不变的社会制度、不变的人性等等荒谬的观念。

相对主义在这里表现为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这种观点完全否认任何意义上的静止,因而也就必然否认宇宙间有任何确定的事物。其特征是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和对立,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变种。

6.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一般了解)

物质世界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①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②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③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一般了解)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具有时空性特征,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是一个过程。任何事物与它并存的事物之间都各占一定的位置和规模。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空的客观性。(www.xing528.com)

(2)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①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一般了解)

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②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选择题命制重点)

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是相对的。

时空的具体特性也是随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可变的,因而也是相对的。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非欧几何学和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随物质质量、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论原理推广于引力场的研究,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证明了空间以及与它联系着的时间的性质依赖于物质的状态。实物的分布愈密,引力场愈强,空间的“曲率”愈大。他总结说:“空间—时间未必能看做是可以脱离物质世界的真实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并不是物体存在于空间中,而是这些物体具有空间广延性。这样看来,关于‘一无所有的空间’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这是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有力地证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空与物质不可分离的哲学原理。

③时空观上的错误观点辨析(一般了解)

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可变性。

相对主义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肯定时空的客观性,但却把时空理解为与物质并列的存在。例如,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就把时空理解为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就使坚持时空客观性失去了依据。这种不以物质为内容的时空不可能具有客观性,因为按照这种观点,完全有理由设想把全宇宙的物质“搬走”之后而时空还能继续存在。这样的时空观既会导致僵化的形而上学结论(时空与物质运动无关,是物质的“容器”和表演物理事件的“舞台”),又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脱离物质运动后独立存在的时空不可能是物质性的,而只能是神的别名)。

这些错误观点的形成有其认识论根源:要形成时空概念,就必须在思维中把时空的物质内容暂时撇开。而时空概念形成之后,如果忘记了抽象掉的物质内容,就可能误以为现实的时空可以没有物质内容;相对论产生之前,人们的时空观长期没有变化,而这一时期人们对物质特性的认识却有明显进展,这就有可能使人们误认为时空是永恒不变的主观形式;相对论产生以后,长期没有变化的时空观突然发生了“崩溃”性的变革,这又使人们有可能误认为时空是人们主观经验的产物。把时空观与现实的时空混为一谈,是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走上否认时空客观性道路的缘由。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时空观是现实的时空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主观的东西;而现实的时空则是物质固有的存在形式,是客观的东西。时空观念无论长期不变或者急剧变化,都不能推翻现实时空的客观性。

(3)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单选、多选)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有限和无限是物质世界所固有的客观矛盾,是物质运动在时空上表现出来的辩证联系。有限反映着具体事物、现象的暂时性、局部性和相对性。无限反映着客观实在的物质总体的永恒性、普遍性和绝对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无限性原理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无限由有限构成;有限体现着无限;有限可转化为无限,超出有限的界限即趋向无限;只有同有限相联系的无限,才是具有现实性的真无限。时空无限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判唯心主义、破除迷信邪教的重要环节,也是确立积极的革命人生观的科学依据。

(4)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现实意义(一般了解)

①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表明: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唯物主义原则,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7.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选择题命制重点)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未能解决。唯心主义固然不能正确理解这一问题,而旧唯物主义虽然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但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成为“半截子”唯物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也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

(2)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活动。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③生产方式集中体现着社会的物质性。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领域的物质关系。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基本原理。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般了解)

①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单选、多选)

①理论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为根据和前提的,它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及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②实践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人类社会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物质存在。社会存在同自然界的其他各种物质存在形式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物质存在并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这一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

(一)科学的实践观

1.实践的含义(理解性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实践的一般本质(区别于意识)——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的特殊本质(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按照人的目的改造客体,把人的意图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特点。

2.实践的基本特征(选择题命制重点)

(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过程、实践的结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区别于人的意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可以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产生现实的结果。即,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物质性的相互作用,这种物质性的活动同物质实体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由于实践中既包含人的主观目的,又将主观目的物化为客观实在。这样,就能够通过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检验人的主观目的是否正确,而理论却不能通过自身得到证明,因此,实践优于理论。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虽然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个体活动,但从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人总是凭借社会总体力量去同实践对象发生关系的,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实践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而变化,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3.实践的基本形式(选择题命制重点)

(1)生产劳动实践

生产劳动实践是指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主体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的活动。生产劳动进行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

(2)社会关系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指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改革活动等,都属于这一类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由不同的阶级利益引起的阶级矛盾通常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3)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是指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分化出来的。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与生产劳动实践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所不能代替的特点,即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或社会调查方法为手段,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

广义的科学实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而且包括艺术和教育活动。科学实验与艺术和教育活动都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劳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精神文化创造实践这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观念(文化)结构。

4.实践与人的存在(理解性重点)

马克思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判断一个物种的存在方式就是看其生命活动的形式。具体地说,动物是通过消极地适应自然来维持其生存的,动物的存在方式是由其生理结构,特别是活动器官的结构决定的。本能活动构成了动物的存在方式。与此不同,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实践把人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实践创造了人的特征,创造了人的社会结构。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所以,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活动创造了人本身。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并且在实践中体现了人类的本质力量。

(2)实践活动建构了人类社会。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了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活动改造了客观世界。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种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便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本身,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自身。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社会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从实践出发来理解社会历史,理解世界,就能够认识到: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1.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理解性重点)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①自然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亦称为“天然自然”、“自在世界”。广义的自然还包括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被改变的自然,称为“人化自然”。

②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联系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形态、结构乃至其规律的作用方式,但不能消除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相反,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伸到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之中。

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2.以实践为基础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1)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选择题命制重点)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和统一都是通过实践而实现的。

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的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而形成了社会存在。客观世界本来只有自然界,并不存在人类社会。人类的祖先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部分类人猿中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从偶然变为经常,本能的觅食活动愈来愈成为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劳动实践,这时,类人猿就成为人,在自然的背景上就出现了一种崭新的物质存在形态即人类社会。这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分化。

另一方面,实践又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实践把自然变成“人的无机身体”。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有着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但又离不开自然界。人类不仅需要自然提供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还需要把自然作为精神家园。这都需要通过实践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因此,实践不仅把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同时也不断地实现着人与自然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指出,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2)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实践的永恒主题(选择题命制重点)

通过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和谐统一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①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恩格斯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界内部的生态失衡,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②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

恩格斯提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思想。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分析题命制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内在地包含着在实践基础上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原理。

①实践活动将主客观矛盾引入了物质运动领域。实践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物质活动。生产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物质性作用)。然而,实践又是包含主观意识的物质活动,这就将主客观矛盾引入了物质运动领域,有可能通过人的错误实践形成某种违背物质运动规律的物质活动,从而造成人与自然的矛盾。

②实践活动规律与物质运动规律是一致的。自然界的运动属于物质运动,人类的实践属于物质活动,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与社会性的物质活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都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必然导致自然的报复,而遵循自然规律的实践则导致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正确的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4)以正确的实践方式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分析题命制重点)

①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限制人的活动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现实的。但传统的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实践方式和水平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必须根据新的情况改变人的实践方式。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矛盾是由于人类实践方式不当而造成的。人的活动并不必然违背客观规律。关键是采取正确的活动方式,尽量地避免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③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界的运动属于物质运动,人类的实践属于物质活动,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与社会性的物质活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都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3.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理解性重点)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的社会性活动,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①人与自然的关系。②人与人的关系。③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其中,物质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理解性重点)

①社会物质生活、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精神生活是人们通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②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选择题命制重点)

①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②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人的受制约性),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人的能动性)。

③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的本质特征。总之,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

“辩证法”板块考点群逻辑结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