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港中文报纸特点探究

粤港中文报纸特点探究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论粤港两地中文报纸的不同特点香港面积不大,传媒产业发展迅速。粤港两地相邻,经济都很发达,由于实行不同的体制,因此,两地中文报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6月2日香港报纸大多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但各报处理方法不同。在香港,对传媒的监管都是事后监管,而不是事前监管。报纸版面根据内容的不同,一般分为ABCDEF叠,每叠有4到30不等的版面。两地报纸每叠内容、版数、报价的不同见下表5。

粤港中文报纸特点探究

试论粤港两地中文报纸的不同特点

香港面积不大,传媒产业发展迅速。现在拥有52份日报、数份电子报章和754份期刊、两家本地免费电视节目服务持牌机构、5家本地收费电视节目服务持牌机构、12家非本地电视节目服务持牌机构、一个政府电台以及两个商营电台。[1]广东是我国报纸改革的前沿阵地,传媒事业蒸蒸日上。粤港两地相邻,经济都很发达,由于实行不同的体制,因此,两地中文报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面从报纸新闻取向、编辑自主权、审查程序、版面、报价、广告、发行、报业竞争等方面加以比较。

一、两地报纸新闻取向不同

香港报纸以政经新闻作为头版头条的非常少,而以暴力、色情内容为头版头条的较多;广东报纸以政经新闻作为头版头条的非常多,暴力、色情内容很难上头版头条。例如,2004年6月1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开幕,2日移师澳门,3日在广州闭幕。对于事关香港、澳门与内地9省区经济发展的大事,香港与广东媒体是如何报道的?6月2日香港报纸大多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但各报处理方法不同。下面选取香港5家日报具体说明,见下表1。

表1: 6月2日香港5家主要日报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报道的版面安排与新闻标题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这次论坛的报道,只有《文汇报》、《东方日报》安排在头版头条位置,而《太阳报》安排在第二版,《星岛日报》安排在第三版上半版,《苹果日报》安排在第三版的下半版。该日《太阳报》的头版头条是《冷血父虐杀亲女》,《苹果日报》的头版报道是《周正毅操控股价囚3年》及《8式酷刑杀2岁女》,《星岛日报》的头版整版是广告版,其第二版新闻是暴力新闻。

6月4日,广东报纸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州闭幕都进行了报道,下面选取5家主要日报加以说明,见下表2。

表2: 6月4日广东5家日报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报道的版面安排与新闻标题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这次论坛的报道,广东的5家主要日报,都安排在头版头条位置,充分肯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部署,只是标题稍有不同。

随手翻开香港报纸,卖淫嫖娼的新闻、跳楼烧炭自杀的新闻、暴力凶杀的新闻随处可见,即使原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喜获“千金”,大多报纸也安排在头版头条中加以报道,这对广东的报纸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二、编辑自主权与审查程序不同

香港传媒实行的是总编辑责任制的编辑主导模式,所有传媒由老板或某一财团经营(香港电台除外)。虽然每个传媒都有自己的主张,但一般大老板都不会直接抓采编(《苹果日报》除外),只将大政方针告诉总编辑,由总编辑自主具体操作,而各版面编辑则根据总编辑的部署实施编辑自主权。记者所写稿件交编辑之后,无权过问如何处理,编辑完全按照自己的立场决定稿件取舍。就是公营的香港电台(特区政府每年投入6亿港元),在“编辑自主”的主导下也常常与特区政府唱反调。在香港,对传媒的监管都是事后监管,而不是事前监管。只有在传媒产品出来之后,看受众的接受度,市民的投诉次数才去决定是否对该传媒进行警告或处罚,查封出版物非常罕见。如果没有人投诉,就假定公众接受,无论什么内容,政府都不会插手。对于报纸和刊物,政府基本上视为商业行为,只要求经营者向公司注册处登记备案即可。只要经营活动符合公司法例,内容不受干预。印刷品唯一明令受到《淫亵及不雅物品条例》的管制,对于报刊色情和暴力内容,由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分级,限制未成年人接触。除了色情与暴力外,政府不审查其余内容,不论是社会、经济还是政治。相对香港传媒来说,广东传媒的编辑自主权要小得多。对于报刊,作为党的耳目喉舌,严格把关。记者所写稿件要经过新闻部主任、编辑、责任编辑、编委会领导直至总编辑审核,特别重要稿件要送上级主管部门审阅,显然广东传媒实行的是事前监管。

三、版面设计、版面数量、报纸订价不同

香港报纸版面都是全彩版,讲究视觉冲击力,图片占的版面超过了文字版面。有些报纸(例如《苹果日报》)甚至要求每条新闻都配照片,按整个版面的面积来计算,70%是图片,30%是文字,报道肤浅,缺乏深度。全彩色、大图片、大标题、电脑砌图是香港报纸版面的主要特色。例如,2004年7月2日至3日《苹果日报》与《东方日报》关于游行的报道,图片报道绝对超过了文字报道,如下表3所示:

表3: 7月2日至3日《苹果日报》与《东方日报》关于游行报道统计表

图片尺寸说明:3寸以下规格的(含3寸)为小图片,4寸至9寸规格的图片为中图片,10寸以上规格的(含10寸)为大图片。

广东报纸相对香港报纸来说,图片少,并且不是全彩。笔者曾经统计过《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一周图片总量、平均每版图片量,具体情况见下表4。[2]

表4:《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版面数、图片数一览表(www.xing528.com)

说明:版面总数是指把广告版面排除在外的版面数,统计时间是2002年9月1日至7日。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报平均每版图片量只有3幅左右,从图片大小来看,三报采用的大图片很少,小图片很多,文字占的版面超过了图片版面,报道详细,颇有深度。

香港报纸版面不但图片多,而且版面量也大。报纸版面根据内容的不同,一般分为ABCDEF叠,每叠有4到30不等的版面。广东报纸大多分为ABC叠,每叠版面数量不一。两地报纸每叠内容、版数、报价的不同见下表5。

表5:香港报纸、广东报纸版面内容、版数、报价比较一览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地报纸都有新闻、娱乐、及副刊版面,但是香港报纸版面内容更丰富,它还有马经(赌马)、波经(赌球)与色情版(男极圈、夜游神、夜生活版实为嫖妓指南)。香港报纸的价格由报公会规定,每份报纸不论版面多少,统一售价6港元;广东的报纸大多每份售价1元,但不是统一规定的,《南方周末》每份售价2元,《信息时报》每份售价0.80元。

四、广告设计、广告内容、发行统计不同

香港报纸广告版都是彩色版,每幅广告基本上都配有一幅图片,图文并茂,醒目易记。广告内容无所不有,吃穿住行样样都有。市民不用出门便知超市行情。例如《苹果日报》的“今日大减价”、“今日街市行情”等广告版,把同一物品的街市价格与超市价格公布,方便人们选购,广告的设计体现“以人为本”,饮食广告不但告诉你哪里便宜,还提出建议,告诉你食法,还有“小贴士”告诉你注意事项,这些建议、小贴士三言两语,精点到位。加上彩图的配合,似看图识字,读者容易接受。由于香港报纸属某老板或财团所有,因此,经常见到有些报纸的头版就是一幅大广告,例如《星岛日报》在2004年5月27日至6 月2日7天的头版中,有5天头版是广告版。可见对商业利润的追求是报社的第一追求。

广东报纸的广告版主要是黑白版,仅有部分标题加以套红。地产广告、旅游广告很少配图片;即使配图,彩图较少,黑白较多,因此,广告冲击力不强,视觉效果较差。相对香港报纸广告来说,人文关怀不够。广东报纸的头版很少登广告,即使刊登广告,也只能是头版的下部分留下一点点空间来刊登一至二则小广告,显然,对社会效益的追求是报社的第一追求。

两地报纸发行量的统计方法各不一样。据统计,香港中文报纸的日发行总量是150万份,其中,发行量排在前三位的《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太阳报》,三报发行量共占有100万份左右。这些报纸在报头下面一般刊登“今日印数”,但是“自称印数”一般尚未扣除废纸、赠阅及卖剩回纸。只有经过核数师到代理商处凭票核实,才知道当日报纸的实际销量。例如,2003年4月1日《东方日报》在报头介绍:“2002年11月20日《东方日报》实销527519份,多《苹果日报》15万份以上;《苹果日报》自称印数375000份,《苹果日报》在当日公布的‘自称印数’是未经过核数师核实,亦不等同实销数,事后《苹果日报》亦没有公布当日的实销数。”

广东报纸在发行渠道上与香港报纸基本一样,大多数也是自办发行。广东主要报纸的发行量较大,据《中华新闻报》2002年8月20日公布的报纸发行量,《羊城晚报》是150.01万份,《南方都市报》是103.01万份,中国新闻网公布《广州日报》的发行量是163万份。

五、报业竞争激烈程度不同

香港报业的竞争程度远胜广东报业。70年代,香港的大报是《工商日报》和《华侨日报》,他们的头版头条基本上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新闻。而进入80年代,这两份报都相继关门。当初有很多晚报,现在则一家也无,香港报业完全靠市场吃饭。为了争抢市场,《东方日报》、《苹果日报》,晚上十二点钟就印出了第一批报纸,在旺角可以卖了,抢喝夜茶的客,双方在这方面竞争很厉害。香港报纸经常会出现有重大新闻的时候改版,例如今年台湾的5.17声明,晚上12点才出来,《东方日报》、《太阳报》都改版,它有个第二次版加上这条新闻。如果没有及时改版而漏报重大新闻,相关人员就会受到停职处理。例如《太阳报》的一个副总编因为漏报了“梅艳芳逝世”的消息,结果被撤职。

由于香港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报社之间相互挖人才、相互打官司的现象经常发生。《苹果日报》曾以“同一职位,薪水加倍”的挖角手法震动香港报业。1995年2月,《东方日报》刊登一项报道,指其所属的东方报业集团自1995年以来,有51宗诉讼涉及出版界、传媒组织和传媒工作者,部分诉讼仍未完结,而集团已为此付出2400万港元的律师费。

广东报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报纸没有完全走向市场,因此,其竞争有一定的限度。广东报业之间相互挖人才、相互打官司的现象很少出现,报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报业经营既讲究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效益。

笔者分析香港报纸与广东报纸的不同特点,并非要褒谁贬谁。两地报纸根据自身体制、经济环境、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同,相互取长补短,以促进各自报业的发展。例如,广东报纸在版式设计方面可以学习香港报纸,把版面进一步做活;香港报纸在新闻取向方面可以学习广东报纸,注重政经新闻的报道,同时,加强深度报道。

本文发表于《传媒观察》2005年第2期。

【注释】

[1]《香港 2002》,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处出版,第279页。

[2]周建青:《图文并重,比翼齐飞——从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看图片运用发展趋势》,新闻战线,2003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