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略规划议题内容-《战略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战略规划议题内容-《战略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尔战略规划包括2030年规划总体情况和全球气候友好城市的具体内涵。

战略规划议题内容-《战略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5.3 战略规划的议题内容

围绕未来发展愿景,伦敦、东京、纽约巴黎香港新加坡首尔墨尔本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巴尔的摩等全球城市选取了各自的战略选题,构筑了不同的内容框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战略规划要件和规划文本结构特征。

5.3.1 聚焦议题

由于战略规划的性质不同,全球城市的战略议题选取可分为综合型和专题型两大类。前者如伦敦、东京、巴黎、墨尔本、巴尔的摩、里约热内卢、约翰内斯堡等,后者如纽约、法兰克福、首尔、台北、香港等。从议题的选取来看,多数城市关注了涉及宜居、人文生活、生态方面的议题,如土地、人口、交通、住房、环境气候变化文化社会、网络、空间等。具体如表5.2所示。

表5.2 全球城市战略规划的议题选取

img111

5.3.2 内容框架

1.综合型战略规划的内容框架

综合型战略规划的内容框架大体包括四至六部分:导言、愿景、定位、战略、专题策略、实施或评估。各城市具体如下:

伦敦战略规划报告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发展定位”(结合关键因素和驱动因素);第二章“总体战略”;第三章“主题策略”(包括解决关键的四个政策主题);第四章“横贯策略”(将主题统一起来的一般性政策,尤其是市长对环境主题的设想);第五章“地区策略”;第六章“规划实施”。

东京战略规划报告包含五大内容:一是首都圈巨型城市群构想制定的意义(包括目的、规划范围、规划期限、人口预测);二是21世纪的首都愿景(包括首都愿景、区域建设战略);三是环状巨型城市框架的构筑(涉及新都市结构的重组、环状巨大都市群的结构);四是全域协作建设战略的展开;五是首都圈巨型城市群构想的建设效果。

巴尔的摩战略规划包括七大部分,包括导言、经济发展、教育、环境、政府和公共政策、宜居社区、交通运输

约翰内斯堡的战略规划由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一个长期战略远景;一个发展范式(提出了这座城市应该如何处理发展挑战和机会的一种规范论证,并归结为六条核心原则);一个理想城市25年至30年后的面貌说明;一组清晰的战略选择,包括长期目标、长期战略干预、部门计划。

里约热内卢战略规划包括五部分:一是愿景;二是规划工作的概念性结构及内容组建过程;三是政府目标及行为准则(涉及政府中心目标、政府行为准则、部门分类、政府根据成效分类而出台的37个战略思路);四是战略思路分类(阐述了卫生、教育、公共秩序、职业与收入、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交通、文化体育与休闲、社会救助、公共管理与财政十个部门的问题诊断、指导思想、目标、战略思路);五是众人的奥运目标。

2.专题型战略规划的内容框架(www.xing528.com)

专题型战略规划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两至三部分:导言或说明、分专题、总结或评估。不过,专题部分往往会做展开,涉及导言或条件、愿景、战略、策略、举措、项目、评估等。各城市具体如下:

纽约战略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导言(规划背景、面临挑战)和专题两大部分(土地、水、交通、能源空气、气候变化)。其中,专题是按照规划目标、存在问题、应对计划、具体措施来编写的。

法兰克福战略规划包含网络城市与经济实力、网络城市与未来地区两大主题,报告针对每一主题阐述了先天条件、行动范围、未来展望、典范、项目。

新加坡战略规划包括导言、专题和总结三大部分,专题涉及住房、娱乐、商业、独特性。

首尔战略规划包括2030年规划总体情况和全球气候友好城市的具体内涵。

台北战略规划包括台北市城市自然环境的变化、台北市生态城市纲要规划的概念架构、台北地下商业空间形态及区位规划三部分。

香港战略规划包括四部分:一是规划说明;二是远景展望(描画远景、称心的生活空间、国家层面、转型中的经济、人口动力、土地需求);三是策略选择(规划策略的总体思路、住宅规划、商业用地规划、新界新发展区规划、市区密度规划、保护乡郊地区、先定项目);四是环境评估(空气、水质、噪音、生态、文物、景观、能源、废物)。

5.3.3 逻辑关系

从不同的分析视角来看,战略规划各组成部分的逻辑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类:

1.基于战略规划属性视角

从上述全球城市的内容框架来看,综合型战略规划的内容框架是串联型的。例如,伦敦规划的内容安排是“定位→总体战略→主题策略[3]→横贯策略[4]→地区策略[5]→规划实施”,逻辑上是由大到小、由总到分、层层递进的关系。又如,东京战略规划报告五大内容安排是“意义→愿景→环状巨型城市框架的构筑和全域协作建设两大战略→构想效果”。与此不同,专题型战略规划的内容框架则是并联型的。典型的如纽约,在内容安排上依序为“导言→土地、水、交通、能源空气、气候变化”,在文本阐述上是平行的、彼此独立的。不过,不同分专题则是串联式阐述。

2.基于战略规划内容视角

从上述全球城市的内容框架来看,全球城市的中长期规划文本是以具体规划字眼出现的,然而,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其内容往往蕴含深刻的战略思想。因而,逻辑关系上,这些规划大多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例如,伦敦的“发展定位、总体战略、主题策略、横贯策略、地区策略、规划实施”的内容安排,以及约翰内斯堡“远景、范式、说明、战略”的内容安排,均体现了这点。问题导向型的城市相对较少,例如,纽约采取的“背景、挑战、专题”的内容安排模式便属于此类。即便如此,在专题部分,纽约的战略规划还是采取了愿景导向。例如,土地、水、交通、能源空气、气候变化等专题是按照“目标、问题、应对计划、具体措施”来编写的。

综上所述,议题方面,全球城市战略规划主要涉及土地、人口、交通、住房、文化、社会、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信息网络等,这显示越来越注重宜居、人文、生活、生态,体现了未来城市的共生、适应和转型发展大趋势;框架方面,全球城市的战略规划包含导言、愿景、定位、战略、专题策略、实施或评估等要件,传统的环境变量分析、发展基础条件分析往往蕴含在导言或专题中;编排方面,全球城市的战略规划一般遵循串联式布设,核心或者关键是发展远景目标的确定,由此展开战略规划的其他要件,这体现了由大到小、由总到分、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