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煤矿文化塑造的本质安全管理研究

煤矿文化塑造的本质安全管理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煤矿企业作业环境的影响因素。

煤矿文化塑造的本质安全管理研究

2.3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2.3.1 环境本质安全化的含义

在煤矿生产系统中环境是重要的安全要素,它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土壤”,也是管理活动开展的载体,因而环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基础原因之一。这里的“环境”指的是生产活动开展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空间,既包括有形的硬环境与无形的软环境。环境的本质安全就是指生产场所应确保职工的工作安全,即要以人为中心,尽可能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为职工创造更好的生产、生存、生活环境,保证职工心情舒畅、工作愉快,消除不安全感和后顾之忧,有效遏制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事故的发生。

所谓硬环境,是指由生产活动所需要的那些物质条件、有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对煤矿企业而言,硬环境包括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与作业环境。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指地质环境,其所代表的能量物质或能量载体属于固有型危险源,其本身是本质危险的,是事故的根源。在煤矿生产系统中,一般将自然环境概括为五大自然环境因素,即瓦斯、煤尘、水灾火灾和顶板,它们是造成我国煤矿绝大多数重大事故的主要危险源。这些自然环境因素以固有型危险源的形式存在,既区别于混合型危险源(既是危险源又是触发因子,如运输、机电、爆破),又区别于触发型危险源(包括人-机-环-管因素)。固有型危险源是能量物质或能量载体,不存在本质安全的问题。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不仅要加强对能量物质及载体的管理与控制,而且要加强对触发因子的管理控制,本质安全的对象是触发型危险源,即所有可能引起能量物质或能量载体产生能量意外释放或转移的因素。作业环境是指作业时由机械设备、矿山设施以及矿山自然环境综合构成的整体工作环境,它不仅包括井下的作业硬环境,也包括井上的一切物质条件所构成的环境。作为物质环境,作业环境被限定或固定在一定的自然地理位置上和人为的具体的物质空间之中,并且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体验之外,具有静态的和硬性的特征。同时,作业环境也是存放、容留生产活动的由有形物质条件构成的空间和场所,其重要性、紧迫性容易立即呈现出来,因而引人注目、容易得到重视,其需求比较具体、明确,一旦满足即可看到成效。在煤矿生产中,硬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可以通过推广、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予以保证,与人和管理的本质安全化相比,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最容易做到的方面,也是一直以来煤矿安全监察主管部门检查的重点我国多年来的五优矿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安全高效、科技贡献、文明建设)创建,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础更加牢固,使机器设备与环境的本质安全化程度不断提高,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证。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机器设备与环境的本质安全化是煤矿本质安全的基础条件。

所谓软环境,是指由生产活动所需要的那些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对煤炭企业而言,就是指作业时由企业观念、组织氛围、管理模式、群体风貌、生活状况、信息交流等构成的整体综合环境,它不仅包括井下的作业软环境,也包括井上的非物质条件所构成的精神环境。作为精神环境,它是一个被人体验和意识的世界,具有动态的和软性的特征。同时,软环境是围绕、弥漫在硬环境四周的由无形的精神因素构成的境况和气氛,其重要性、影响力是缓慢呈现的,因而容易被人忽视。另外,软环境的需求往往比较模糊,难以量化,即使付出代价也难立即看到效果。不良的软环境不仅使生产活动在硬环境中获得的良好效果消失,而且会由于能量内耗而导致两种环境都产生负面效应。

因此,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必须同步进行软环境与硬环境的本质安全化,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安全效果。

2.3.2 煤矿企业环境本质安全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2.3.2.1 煤矿企业工作硬环境的影响因素

由于煤炭企业的硬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作业环境两个方面,因此,本书分别论述其对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的影响。

(1)煤矿企业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煤矿自然环境(如瓦斯、煤尘、水害、火灾和顶板等)因素对本质安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工人生产、设备运行、人身安全、生产效率的影响而发生作用。影响这些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①地质构造。包括断层、岩浆侵入、陷落柱、古河床冲刷等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瓦斯极有可能异常以及水的导入,从而发生透水、瓦斯、冒顶事故。

②煤层赋存状况。主要包括煤层厚度、煤层倾角。随着煤层赋存状况的变化,综采设备的使用性能也发生波动,直接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和人为失误率。

③围岩状况。矿山开采破坏了围岩原有的应力平衡,采场上覆岩和煤层底板发生运动,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顶板岩层发生弯曲、断裂和垮落,上覆含水岩层的水沿着裂隙或断裂面流到采场,与此同时,底板也向自由空间移动,以达到新的应力平衡。工作面煤炭生产相伴发生的岩层运动及顶底板涌水,都给工作面上工人生产、设备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定量分析围岩状况是准确评价地质环境的基础。

④煤层自燃特征是指煤本身所固有的性质。自燃特性的某些指标超过某一阈值或突变都能使系统发生故障或灾害性事故。

(2)煤矿企业作业环境的影响因素。煤矿作业环境主要是指矿井工作环境,这是人工开拓出来的狭小半封闭式工作空间,容纳多种机械设备,时常还堆放松散的煤岩,四周是支护起来的原生煤岩体。该工作空间视觉环境差,矿尘污染严重,高温高湿,能量逸散较严重,有较大的振动和噪声。该工作环境随开采过程不断移动,环境多变,缺乏规律性,面临着顶板、瓦斯、矿尘、水、火和地热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这些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矿工的作业安全性。采矿环境的多变性增加了人-机-环-管信息交换以及环境改造的困难,增加了各种理论及技术应用的困难。对于这样复杂多变的采矿系统,更需要进行人-机-环功能特点的分析,寻求人-机-环结合面的最佳功能匹配,更有效地创造出一个安全、卫生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煤矿作业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微气候条件、照明和色彩、噪声与振动、空气污染、设备的布局和物料的放置、工作空间、设备外形和控制机构的布置等。下面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①微气候状况的影响分析矿井微气候主要指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流动速度等。当人体产热速率和环境冷却能力相适应而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会感到比较舒适。人体对冷热的主观感觉不仅依赖于气候条件,而且也与人的体质、年龄、性别、对环境的适应、工作的难易、服装等因素有关。在煤矿井下高温环境中,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抑制,这将导致工作人员的注意力分散,动作的准确性与协调性也会降低,而事故的发生几率则将增大。

②矿井空气污染的影响分析。矿井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有毒有害气体和煤尘危害。矿井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其来源是爆炸产生的炮烟、矿物氧化、火灾以及柴油机工作产生的废气等。煤矿生产作业的各个过程中都可以产生煤尘,而随着矿井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煤尘的生成量和分散度都将显著增加,其危害性也更为严重,不仅引起职业病和导致爆炸,而且因为影响矿工呼吸以及环境的可见度,会严重影响工效和安全。有效的防尘和除尘措施是保证矿工健康和安全生产所必需的。

③矿井照明与色彩的影响分析。人眼作为接受视觉显示信息的器官,其功能及其效率的发挥依赖于环境的照明条件和物体的颜色特征。

环境的照明条件体现在环境照明的数量和质量上。环境照明的数量主要表现为光的照度指标,环境照明的质量则表现在光色、光谱、眩光、明暗变化等方面。二者都直接影响人的作业过程,首先是影响工人对环境设备的信息接收与团队间相互配合和关照,使人作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其次,照明对人的自我感觉也有影响,它主要通过影响人的情绪状态和动机,从而对工作能力产生影响。

环境色彩容易创造形象与气氛,激发心理联想和想象,因此,色彩能比普通照明产生更进一步的效果,对工人的劳动情绪、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有明显的影响。矿井下的物体和环境多为容易使人感觉压抑的灰色或黑色等暗色调,再加上矿工的深色工作服在暗环境中形成了模糊配色,导致相互辨认困难,这些都可能成为诱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④矿井噪声和振动环境的影响分析。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噪声的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噪声对听力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能够导致听力损失、神经衰弱征候群、血压不稳、心电变化等各种反应。噪声的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噪声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噪声影响作业质量,增加差错,使工作绩效下降;二是噪声引起的烦恼效应,通常噪声的强度越大、频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则噪声源越不固定,越容易使人产生烦恼。

矿井的振动源主要来自凿岩机、风镐等机器。振动对人体的影响表现在能引起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骨关节肌肉运动系统的障碍以及其他人体系统的机能变化,并且会引起疲劳、劳动能力减退等现象。(www.xing528.com)

⑤矿井作业空间的影响分析。作业空间是人在操纵机器时所需要的操作活动空间和机器设备、工具和被加工对象所占有的空间的总和。井下作业空间的大小、形状与位置也是影响工效和安全的因素之一。人在低于身高的空间工作,所消耗的能量要比直立时多,其工效同样地要降低;煤层倾角增大,将导致人员行走、搬运物料困难和风险亦增大,从而分散工人的注意力,并增加了劳动强度;同样,当作业空间与井底车场的距离越远时,也会增加上下班步行工人的劳动强度,影响工作效率。

2.3.2.2 煤矿企业工作软环境的影响因素

煤矿企业工作软环境是企业难以在短期内通过纯物质投入得以改变的,包括3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1)企业安全氛围是指笼罩在企业整体环境中,体现企业所推崇的安全传统、习惯及行为方式的精神格调,也是“组织内职工共享的对于具有风险的工作环境的认知企业安全氛围是无形的以其潜在的运动形态使企业全体成员受到感染,体验到企业的整体精神追求,因而产生思想升华和自觉意愿。在煤矿企业中,企业安全氛围对企业成员的精神境界、气质风格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影响煤矿企业工作软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2)企业群体意识是指以群体为主体的意识,是在一定群体中处于主流和主导地位的、对群体本身及所从事工作的看法,包括理想、价值观道德标准、工作态度等内容。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群体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区别在于群体意识以群体为意识主体,是群体对自身、组织和社会的看法。个体意识以个人为意识主体,是个人对自己、组织、社会的看法。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又相互联系,主要体现在任何群体都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任何群体意识都不可能脱离个体意识而独立存在。作为群体成员个人的个体意识,必然制约和影响群体意识。一个群体中先进的或落后的个体意识,都对群体意识的形成及发展产生影响。群体意识是群体内各种个体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在群体意识的熏陶下,可以导致个体意识的改变,是个体意识向群体意识的转化。因此,在煤矿企业中,对待安全的群体意识不仅反映了企业职工整体对安全问题的看法,更能够形成影响职工个体意识的企业环境,从而导致职工对待安全的个体意识的改变,最终决定了职工的安全行为。

(3)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强制性的集中体现。企业制度是指企业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及贯彻执行方式。制度有制订、执行等过程,包括内容和制订制度与执行制度的技术,制度有其作用范围和安排的目的、目标,制度的安排要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人们的文化理念,反映了制度制订人的文化理念并被多数人所接受,成为行为准则并加以遵守。因此,企业制度环境对职工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其强制程度随着职工价值理念的逐步强化而减弱。在煤矿企业中,严格的管理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就构成了职工工作的制度环境。当这个制度环境表现出对企业安全的强制性要求时,就会对职工的行为产生影响。

总之,企业安全氛围、企业群体意识与企业制度是企业软环境的三要素,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和相互统一构成了企业的工作软环境,并通过作用于职工的行为而影响工作效率与安全。

2.3.3 企业安全文化对煤矿环境本质安全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文化本身与环境不可分割。文化渗透于任何有人存在的环境中,即使在物理环境中,文化的影响也存在着。其次,文化对环境的影响,还在于文化可以影响个体对环境的认知,从而对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影响。因此,企业文化与煤矿企业工作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3.3.1 企业安全文化对煤矿硬环境本质安全的影响

企业安全文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本性。企业安全文化关注的中心在于企业中人的安全性,虽然如此做的终极目标在于企业价值的顺利实现,但这并不妨碍企业以人的安全为切入点构建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安全文化所强调的关心人的安全是企业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因而有一致的奋斗目标,在各项工作中才能形成向心力,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企业安全文化的人本性体现在对煤矿硬环境本质安全的影响上,表现为在保证生产质量、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作业环境的规划设计应更多地考虑人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需求,尽可能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条件。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就是要从确保职工工作安全的目标出发,打造令职工舒适的作业环境,有效遏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以控制事故的发生。一般地,实现环境的本质安全化需要针对矿井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1)建立舒适的矿井微气候,从改进通风方法、用冰块局部降温、采取个体防护、局部空调、减少劳动时间和定额等方面入手治理高温热害达到降温并保证安全的目的

(2)改善视觉环境,重视照明和色彩的作用,改善光照环境,采用环境配色改善人的视觉环境。

(3)综合防治有害气体和粉尘,加强有害气体的检测和通风管理,改进采掘机械的切割结构,减少矿尘的产生量,用水抑制矿尘,喷雾洒水降尘及使用防护用品等。

(4)控制噪声的措施包括:改进设计、控制声源以减小噪声,将噪声限制在一定区域内,安装消音材料等。

(5)改善作业空间,合理安排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程度,避免无用能量的消耗,减少事故发生。

2.3.3.2 企业安全文化对煤矿软环境本质安全的影响

(1)企业安全文化对群体意识的影响。企业文化是以企业价值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是企业群体所拥有的共同意识和行为规范,是一种共同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内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有不同的群体意识,因而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并非每一种群体意识都可以形成企业文化,只有当一种群体意识占据企业内主导地位、成为企业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共同意识和行为规范,才会形成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可以影响或改变企业其他群体意识,从而间接影响到企业软环境的变化。在煤矿企业中,对安全的关注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安全价值观将影响到企业群体的安全意识,进而影响职工的安全行为。

(2)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氛围的影响。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氛围具有相似性,二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个体和组织的社会属性,强调意识、认知、信仰等对安全文化和氛围建设的重要性;二者关注不同层次的管理与实施活动,针对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特点认为安全状态可以通过管理予以纠正和改进。从长期来看,安全文化强调企业宏观层面的组织文化、学习文化、公平文化等特征,侧重于反映企业长期的安全文化水平。而安全氛围是一种心理表象,主要体现为某一特定时刻内对企业安全状态的认知,即职工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监督、组织机制、工作环境、风险认知等随时作出及时的反映,着眼于企业“即时”的安全状态,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即时“快照”。因此,安全氛围动态的变化过程反映出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机制,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氛围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3)企业安全文化对制度环境的影响。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企业共有的安全价值观,就是要确立一个企业共同的安全理念,使之内化为信念,进而转化为习惯指导全体职工的安全行为。制度作为价值文化的基础和载体,是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它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是安全文化的基础。同时,企业安全制度与企业安全文化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合理的安全制度必然会促进良好的安全文化、安全行为准则和职工安全价值观念的形成;而良好的安全文化、安全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又会促进制度的正确贯彻,使职工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具有优秀企业安全文化的企业,其安全管理制度必然是科学、完善、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的体现。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对制度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