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和扶贫开发迈向新的跨越

农村和扶贫开发迈向新的跨越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农村和扶贫开发工作新跨越王君一、充分肯定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坚定做好“三农”工作信心和决心2011年,全省“三农”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农村和扶贫开发迈向新的跨越

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新跨越

王 君

一、充分肯定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坚定做好“三农”工作信心和决心

2011年,全省“三农”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农业实现稳定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的成效;粮食又获丰收,粮食产量在2010年完成108.5亿公斤的基础上,去年达到119.3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增长11.6%的基础上,去年增速达到15%左右,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同时,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出现了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缩小的可喜迹象。

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以实施农村两个“五个全覆盖”工程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形成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

全省在认真落实中央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政策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农民期盼、受益面大的补贴政策。2009年,实行农业灌溉水价补贴等“五项农业补贴”;2010年,实行设施蔬菜大县奖补等“八项惠农政策”、规模健康养殖等“七项强农工程”;2011年,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农机推广普及工程等“双十强农惠农工程”,都极具含金量。工作中,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重点,适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及时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不断加大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提高土地出让金、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三农”的比例,全省“三农”投入2009年达到480亿元,2010年达到540亿元,去年达到650亿元,占到一般预算支出的近三分之一。通过协调银行贷款、吸引社会投资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对“三农”的投入渠道。仅造林绿化,近三年每年投入就达到70亿元以上,有的年份达到100亿元,每年营造林4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近1个百一点。

(三)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改造中低产田200多万亩,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农田实灌面积达到1800万亩,全面推进山老区“一村一井”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大兴水利建设,规划五年投资1000亿元,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部建成,引黄北干工程如期实现引水到大同、朔州的目标,投资300多亿元的“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的大水网工程全面启动,2015年全省供水能力将由2010年的60多亿立方来增加到90多亿立方米,届时长期制约全省发展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四)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从全省实际出发,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菜则菜、宜果则果,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目前,全省仅设施蔬菜面积就达到170万亩,干果经济林面积达到1300多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到450多万亩,规模健康养殖小区达到2600多个。启动实施了大同、晋中、运城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1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程,省级重点扶持50家龙头企业,市级重点扶持100家龙头企业,县级重点扶持300家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从2008年的398亿元增加到去年的629亿元;积极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重点扶持了42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和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全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所有这些,都大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五)下大气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

全面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同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资600多亿元,实施了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前两年完成的村村通水泥(油)路、农村安全饮水、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等“五个全覆盖”,去年起实施的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农保等新的“五个全覆盖”。与此同时,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成乡镇机构改革,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扩大到60个县,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化解农村债务;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累计完成林地确权7700万亩,占到应确权面积的97%,实现了“山定权、人定心、树定根”;在22个县(市)开展了扩权强县试点,极大地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准确把握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要认清发展阶段

当前全省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农民增收的问题,是实现收入翻番的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要把握根本出路

现阶段,农业发展靠继续消耗农业水土资源已基本没有多少余地,靠继续增加化肥农药使用也难以长期为继,必须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

(三)要突出中心任务

做好“三农”工作,中心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不仅要通过提价增收、补贴增收、务工增收,而且要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

(四)要找准切入点

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物以稀为贵,“特”就是最大的优势。我省是特色农产品大省,玉米早产高、品质好,小杂粮享誉国内外,草食畜、干鲜果、蔬菜、中药材等都在全国占有重要一席,发展观代特色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前景十分广阔。

三、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扎实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www.xing528.com)

(一)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

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确保“三农”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在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我省已有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要整合涉农资金,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资金监管,坚决制止、严厉查处违规行为,确保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水利建设。大力推进大水网工程,重点抓好东山供水、中部引黄、小浪底调水、安泉引水等骨干工程,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泵站更新改造、西山提黄灌溉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雁同灌区、塞上灌区,完成144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和300眼山老区“一村一井”工程建设任务,力争实灌面积达到1900万亩。

2、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狠抓新增1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改造中低产田200万亩、盐碱地10万亩。

3、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工程,积极扶持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提升全省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

(三)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

坚持工业化理念,实施产业化运作,着力打造畜牧、杂粮、蔬菜、干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按照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板块化推进的思路,实施整村整乡整县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开发,加快建设一批较大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以“513”工程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50亿、100亿的标志性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业品牌。在继续扶持酒类、醋类等传统优势品牌的同时,集中培育杂粮和生态畜牧两大特色品牌。要以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为重点,着力打造生态畜牧品牌,大力开发面向京津地区的生态畜牧产品,建设京津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要充分发挥全省谷类、豆类、荞麦、莜麦等杂粮生产优势,加快制定实施杂粮产业开发规划,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名牌产品,真正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

(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省农科院、山西农大等农业科研院校的作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发和实用技术集成创新等为重点,组织开展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攻关,尽快解决一批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进一步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大力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行动,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五)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以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要加大推进力度,切实抓好4.5万公里农村街巷硬化、4885个农村便民连锁商店、7147个农家书屋、1274个健身场地建设,免除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学生学费,做好剩余18个县新农保试点工作,确保按期完成新的“五个全覆盖”任务。进一步加快农村道路客运站点建设,强化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实施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积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

2、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一方面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多渠道选聘乡村医生,搞好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继续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以完善保障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全面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将财政补助标准由200元提高到240元,进一步巩固参合率,提高报销比例;落实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逐步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水平,健全农村临时救助制度,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救助和生活救助力度;在确保实现新农保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养老院和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老有所养的问题。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确保全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加强农村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美好家园。

(六)积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针对县域特点,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找准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培育壮大县域主导产业。进一步抓好县级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入园兴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设和储备一批强县富民的好项目、大项目,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要深化农村改革,以深入推进扩权强县试点为契机,重点在减少管理层次,下放计划、财政、项目、税收、土地管理权限等方面取得突破,把能够下放到县级的权限尽可能下放到县,扩大县域发展的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不断拓展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

四、全面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集中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一)扶贫开发政策要覆盖全省所有农村低收入人口

从今年起,全省扶贫工作范围从现有的57个贫困县扩大到所有农业县,按照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初步测算,贫困人口将由现在的276万人扩大到452万人。考虑到各地发展不平衡,经济较发达的市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财力制定较高的扶贫标准,使扶贫开发政策惠及更多的农村人口。要扎实抓好并不断完善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工作。属于扶贫开发对象的,要落实针对性、个性化的扶贫开发措施,帮助其提高能力、增收脱贫;属于农村低保对象的,要及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加大救助力度,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形成“生存靠低保、发展靠扶贫”的工作新机制。

(二)组织实施好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

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抓住全省21个县被列入国家确定的太行山区、吕梁山区两大连片特困地区的机遇,立足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以县为基础制定和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规划;坚持开发式扶贫和农村社会保障两手抓,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整合资源,规划布局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项目,统筹推进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项目,着力解决两大区域发展的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

(三)全面落实各项扶贫开发措施

一是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实施板块推进战略,强化增收致富的产业支撑。二是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统筹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库区移民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工作,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三是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公共事业,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做好科教扶贫工作,切实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施好教育扶贫“万人助学”工程,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四)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扶贫攻坚

扶贫攻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在充分发挥扶贫对象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一方面加大扶贫开发投入,省级财政投入扶贫开发的资金,今年要增加60%以上;各市扶贫资金都要列入预算,并确保投入总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发挥好行业扶贫的作用,相关部门要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并落实好财税、金融、产业开发、土地保障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深入开展机关定点包扶活动,继续推进领导干部下乡驻村包村增收活动,确保6000多个包扶村每个村都能发展l~2个增收项目;同时组织动员各类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作者系山西省人民政府原省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