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水乡村建设:迈向跨越式发展

天水乡村建设:迈向跨越式发展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活农村的巨大需求,不仅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急之策,更是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

天水乡村建设:迈向跨越式发展

第三章 加快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天水市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一个基本市情。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一、新农村建设对实现天水市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天水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看到,目前制约我市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诸多挑战,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强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我们党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加快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我们要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他们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要真正做到围绕农民需求谋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靠农民力量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如果脱离农民群众的愿望,忽视农民群众的利益,发展就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把农村的事情办好,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我市的基本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把农业和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的落后。脱离了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农村其他各项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农村不能摆脱落后面貌,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形成的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的状况。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开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目前,农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最近两年农民收入虽然增加较多,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最为突出的矛盾;农村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不少地方的农业生产仍然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差距很大,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的问题相当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农村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市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与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低,相当程度上仍在靠天吃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质是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一次社会大变革,是对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再调整。这一变革,将努力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建设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农村新社区,改变农村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也将进一步提升和满足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利益,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进而为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提供持久的动力。通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的消费环境,大大释放消费潜力,又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活农村的巨大需求,不仅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急之策,更是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本任务,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只有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把农村的事情办好,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强调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广大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农民工工资拖欠等引发的纠纷屡屡发生,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影响了一些地方的社会稳定。相当数量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农民生存压力大、心理不平衡,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大力度,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积极推进农村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最终实现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实现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这将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和谐”中建设。要注重立足乡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俗,不能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不能把突出的地域特征搞没了,不能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统一标准,各地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

二、天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自2006年天水市启动了新农村建设以来,经过多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群众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公共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天水市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省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为重点,以“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为载体,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壮大主导产业、改善基础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整治村容村貌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探索形成了产业支撑型、城郊互动型、生态旅游型等六种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尤其是秦州区窝驼村、麦积区曹石村等一些试点村走在了全省前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实施“产业富民”工程,支柱产业基本形成。按照突出优势、扩大规模、延长链条、提升品牌的要求,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着力指导各试点村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广农业科技,强化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每个示范村都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增收、整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全市100个示范村建塑料大棚2279座,建成微型气调库200个,发展蔬菜种植5400亩、果园59657亩、养殖小区20个;100个示范村主导产业收益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5%以上,2008年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13元,推进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09元。

二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按照实惠实用的原则,坚持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路子,大力实施以“六小”工程为重点的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农村电网、小型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各示范村村情和群众实际状况,采取政府引导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多方筹集建设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389个村通了柏油路水泥路,建成人畜饮水工程56处,上水工程7处,建成沼气池5462眼,建垃圾处理集中堆放点289个。同时,集中整治村容村貌,狠抓了以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水污泥和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五改”活动,有效地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各县区把示范村巷道硬化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来抓,按照“群众打底子,政府罩面子”的思路,采取政府补贴水泥、群众投工投劳、农户适当集资的办法,大张旗鼓地开展村内巷道硬化和修建文化广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518个村的巷道实现了硬化,50个示范村修建了文化广场,不仅使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而且使农民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是注重规划编制,建设规划比较科学完善。坚持把规划编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市县(区)组成专门的工作组,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村庄建设规划坚持做到与小城镇建设、旧村整治、生态移民、灾后重建等相结合,推出了以整洁美化型为主、以拆旧建新型和易地搬迁型为辅的三种模式,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多种设计图样,供农民选择,既节约了土地,又避免了大拆大建;产业规划编制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以“一主一副”为主,突出了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定位准确,目标明确。目前,全市100个示范村全面完成了村庄建设、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包括8个省级试点村),完成了600个推进村的产业规划编制,545个推进村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编制。

四是强化财政扶持,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市财政三年共安排资金1500万元,每个示范村20万元,用于示范村的规划编制、产业发展、村内道路硬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区也将新农村建设资金列入了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整合项目和资金,逐年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为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三年来,8个省定试点村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322.78万元;用于示范村和推进村巷道硬化的财政资金达到了7800多万元。(www.xing528.com)

五是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社会公共事业全面发展。围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了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了社会救助制度,促进了乡风村风文明和社会事业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率、特困户救助率达到100%,最低生活保障基本解决;试点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6%以上,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试点村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群众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呈现出和谐文明的新气象。

六是构建和谐新农村,村级文明建设和村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以争创“和谐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了星级文明评选活动,平均每个村的星级文明户在50户以上,和谐家庭在30户以上。村级组织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文明和谐新风正在全市农村兴起。

七是探索创新,健全工作机制。立足实际,坚持创新,拓展思路,不断学习借鉴外地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出一些符合我市实际的工作机制,创新和建立健全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协调配合联动机制、农民民主管理机制和新型农民培育机制,极大地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

三、天水市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建议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提升发展水平。结合天水农村实际,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把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放在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知名品牌,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效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应用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生产反季节蔬菜,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同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快开发与旅游、观光、休闲相结合的都市农业,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一,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市内、市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广泛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今后,我们应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第三,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集中力量培植名优品牌,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多年的实践证明,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土地上,农民难以富裕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注重发挥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如防止拖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视性和限制政策。要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农民子弟尽快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高层次的转移;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服务,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要求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不断加大农业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依法有偿合理有序开发水资源。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村村通电话”工程。抓好农村基础设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推进以特色种养和龙头企业带动为主的产业化扶贫开发,改善贫困村群众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全面整合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能力,加大服务力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第四,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的建设,通过互联网搜集现代农业科技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变动趋势的信息,建立相应的预测预报系统,定期向农民发布相关的信息,真正使农产品的生产与国内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适应区内外市场的消费需要。鼓励龙头企业和营销大户拓展经营网络和销售空间。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

第五,协调发展,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工作,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持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并重,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第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一是尽快制定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法规,这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稳定农村社会和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缓和农村的各种社会矛盾,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能依法有序地进行,为农村人口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多渠道筹措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状况,使城乡更加协调发展。三是对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及使用。

第七,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一是狠抓农村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培育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充分利用骨干培训、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农民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二是实行村民自治,规范建章立制。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让群众自我教育,干部自我约束。以村务大事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制定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三是加强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加大对农村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要齐抓共管,共创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农村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四是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开展各项积极向上的群众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第八,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一是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强致富发展的本领;二是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达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九,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谨防将新农村建设搞成新“政绩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可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村庄的危害,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