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印关系现状与前景:突破与合作

中印关系现状与前景:突破与合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印关系的现状与前景陈美慧2003年是中印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的一年,经过双方努力,两国关系打开了大发展的“闸门”。胡主席明确表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对印关系,愿同印方一道,大力加强各领域的合作,努力把两国关系提高到新水平。除高层互动外,中印关系在具体层面取得的进展尤其引人瞩目。中印边界问题虽然复杂,但目前已出现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的有利氛围。其次,中印两国间存在积极推进双边关系的战略基础。

中印关系现状与前景:突破与合作

中印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陈美

2003年是中印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的一年,经过双方努力,两国关系打开了大发展的“闸门”。可以预言,2004年以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印关系的迅猛发展将超出普遍预料,也将成为国际亮点,并将对亚太、对世界、对大国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一、中印关系进入发展快车道

2003年,中印关系出现积极发展势头。中印关系完全走出历史阴影,打开大发展的“闸门”,是2003年中国周边外交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也是中印两国领导人积极努力的必然结果。

5月31日,胡锦涛主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会见了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胡主席明确表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对印关系,愿同印方一道,大力加强各领域的合作,努力把两国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应邀访华,这是印度总理时隔多年对中国的再次访问,有一种打破“坚冰”的象征性意义。温家宝总理在6月23日与瓦杰帕伊总理会谈时,对两国关系向更高层次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争取使双边贸易额在2005年达到100亿美元、互设文化中心、加强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等。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有助于推进双边关系的协议和宣言,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该文件为今后若干年中印关系大踏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框架、模式和基本原则。在《宣言》中,双方确认将进一步推动两国长期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印方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重申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进行反对中国的政治活动。

除高层互动外,中印关系在具体层面取得的进展尤其引人瞩目。11月14日,中印两国海军在中国上海附近海域首次举行了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这不仅有安全合作意义、反恐意义,更是两国关系从历时近半个世纪的冷淡、疏远、甚至敌视中走出来,寻求建设性合作、发展的突出标志。在经贸关系上,两国贸易额超过7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50%以上,虽然绝对量仍然有限,但增长速度及由此展示的前景令人乐观。

即使在两国间最复杂、最难以解决的边界问题上,中印关系也出现了曙光。双方都意识到边界问题的解决与促进两国关系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存在互动关系。力求通过促进、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为解决两国边界分歧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通过以双方均能接受的合理方式解决边界问题,突破阻碍两国关系大踏步发展的最后一个“瓶颈”。目前两国已指派专门人士制订解决边界协定的基本条款。中方特别代表戴秉国和印方特别代表布拉杰什·米什拉于10月23-24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了首次会晤。2004年1月,两国外交代表又在北京举行新一轮会晤。两国正在为弄清边界“实际控制线”进行协商,为最终解决边界问题做准备。

中印边界问题虽然复杂,但目前已出现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的有利氛围。两国领导人都对解决边界问题采取了“向前看”的立场,都有不因边界问题影响两国关系大局、破坏发展“机遇”的战略考虑,都赞成“隔离”边界问题,不使之影响两国其他关系的发展。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表示,他深信两国联系的加强和多样化,将能够创造出一种互相理解和信任的气氛,双方可以根据更加长远的政治利益来解决分歧。在此背景下,2004年很可能是中印边界问题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关键一年。

二、发展中印关系的坚实基础

预言中印关系进入大发展的快车道,不仅是一种良好祝福、愿望,也是一种科学判断;不仅是基于两国领导人及其人民都主张积极发展中印关系,也是基于存在推动两国关系大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战略基础。(www.xing528.com)

首先,两国领导人都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出发,谋求推进中印关系大发展,并有明确的政治承诺。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外交部长亚什万特·哈辛都在多种场合反复表态要积极推动中印关系发展。甚至曾以多次发表反华言论著称的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也在最近多次发表谈话,对发展中印关系投“赞成票”。中国新、老领导人,从江泽民到朱镕基、从胡锦涛到温家宝,都从中国发展战略的高度,把发展中印关系视为维护、拉长“20年战略机遇期”的一个关键因素。

其次,中印两国间存在积极推进双边关系的战略基础。从对内的视角看,中印两国分别为世界一二号人口大国,加速国家发展是两国最大的战略诉求,两国都把加速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最高目标。印度“十五规划”提出2002-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8%。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未来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00年1万亿美元的基础上翻两番,即要达到4万亿美元。中印两国的发展具有崛起性质,都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与周边环境,两国都视未来20年为实现战略崛起的“机遇期”。从对外的视角看,中印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一些主要国际问题上有共同语言、共同追求。如两国都主张多极化,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纠纷,都反对西方主张的“人权高于主权”论,都愿意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互助和繁荣、进步。

第三,两国间存在建立长期建设性互助合作关系的战略文化基础。中印两国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都曾有过灿烂辉煌的过去。两国文化都重承诺、重义轻利。中国人民记得,即使在两国关系紧张的一段时期,印度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继续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权。因此,从两国文化传统看,中印两国领导人关于要积极推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政治承诺不是政治“作秀”,而是两国政府已经承担的义务。同时,中印两大民族都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印度佛教不杀生的思想与圣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一脉相承,也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倡导的“非攻”和“协和万邦”主张有共鸣。中印两国文明虽然发展比西方早,但两国在其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也没有恃强凌弱,对外发动以灭亡其他民族为目标的侵略战争。近代以来,两国成为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目标,都有过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历史创痛。因此,追求和平、追求人及其精神的发展、反对物质至上主义,已融进两大民族的血液。此外,两国都主张各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主权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两国曾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尽管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国都不存在认为自己的政治体制比他人优越的“西方式优越感”,更不会批评、指责别国的政治体制,或在国际关系中以制度划线。

最后,两国发展长期合作关系有坚实的共同利益基础。中印虽然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相近,但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很强,经贸、科技合作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经贸方面,两国贸易额在2003年虽然达到创记录的70亿美元,但不到中国外贸总额的1%,随着两国经济发展继续加快和经济、外贸规模不断扩大,两国经贸合作必然要加快发展。在科技方面,印度的软件技术与中国的硬件设施如能实现结合,将给两国带来倍增经济效益。在资源方面,两国也有很强的互补性。印度的矿产品、中国的轻工产品,都对对方有吸引力

三、推进中印关系是中国外交坚定不移的重要目标

中国已经确立了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和平崛起”的长期战略目标。中国的“和平崛起”思想一方面是要在和平中崛起,另一方面则是要以中国崛起促进国际和平。因此,中国确立了一条促进世界和平、繁荣、进步的外交路线,既重视周边外交,也重视大国外交,还重视发展中国家外交。印度对中国而言,是惟一具有三重身份的国家。对中国而言,印度首先是邻国,是中国开展睦邻外交、建立周边战略依托带的重要对象国;印度又是崛起中的大国,被认为是世界的“第六极”。印度还是发展中国家。因此之故,发展中印关系是中国外交带有战略性的长期和坚定不移的任务。

2004年及今后若干年,中国对印外交,在操作层面,将集中做好如下工作。第一,促进两国互信,尤其要进一步打消一些印度人士中流行的“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国将进一步积极推动两国领导人及精英人物的交流互动,也将促进两国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中国也将继续促进两国边界问题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解决。

第二,努力促进两国经贸、科技、投资合作。中国将进一步对印度开放市场,也希望印方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按2003年中印经贸增长速度,两国经贸总额100亿美元的目标有可能提前在2004年实现。中国正在与有关方面合作,积极推动中印铁路计划。借此一可以促进两国物流与经贸关系,二可以促进两国铁路沿线落后地区的发展,减少两国贫困人口,也有利于解决两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性问题。中俄印进行能源置换的合作项目也在筹划中。按计划,中国将直接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到内地消费地,再把中国塔里木油田的石油、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印度。此外,中国还将推动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关系,并与印度一起,推进亚洲自由贸易区计划。中国对印度加入亚太持欢迎态度,也欢迎印度与上海合作组织合作。

第三,中国将积极促进印巴和解,乐见克什米尔问题和平解决。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中国与巴基斯坦有传统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真诚希望印巴以协商方式解决双方各种纠纷,从相互对抗的长期“零和”游戏中解脱出来,尤其不乐见双方在国际上采取相互孤立、攻击行为。

第四,在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积极与印度协调、合作,包括开展反恐、反毒、反跨国犯罪合作;在人权与发展问题上增进双方理解、合作;促进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推进多极化与国际合作,反对单边主义;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

(作者系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