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阳民歌中的明清移民印记

紫阳民歌中的明清移民印记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遗留在紫阳民歌中的明清移民印记本章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探讨了明、清两代移民活动对民歌在文学和音乐两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以追溯紫阳民歌“北地南腔”“南北融汇”特点的形成原因。尽管南方诸省民歌对紫阳民歌风格特点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但这绝不意味着紫阳民歌是南方诸省民歌的原样照搬。即使经过这种变异,我们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依然可以寻觅到由紫阳客民原籍地区传入的民歌所留下的印记。

紫阳民歌中的明清移民印记

第一章 遗留在紫阳民歌中的明清移民印记

本章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探讨了明、清两代移民活动对民歌在文学音乐两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以追溯紫阳民歌“北地南腔”“南北融汇”特点的形成原因。

1.主要从歌词的相同或相似性上来分析论证移民源流区的民歌对紫阳民歌的影响。

2.分别从歌词所反映的地方自然风貌和社会生活内容上,从歌词的方言特点上,来论证移民源流区的民歌对紫阳民歌的影响。

明清两代,由于战乱和灾荒,造成陕南(包括今汉中、安康、商州三市)人口大量死亡和迁徙,以至大批田地荒芜,经济衰落。大批外地流民或因受灾逃生,或因躲避过重的赋税,或因人多地窄、无地可种,或因被朝廷夺去土地,自发流入拥有大量无主荒地的陕南山区。此外,也有一些外地人因经商先客居后入籍,或为官任满定居,或从军退伍落户,而移民陕南。同时,朝廷采取有组织的移民垦荒屯田的政策,强制人稠地窄地区和南方富庶地区的大批农民迁入陕南垦荒,即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陕南”事件[1]。人口的大迁徙不仅促进了陕南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使陕南的民俗风情、民间文艺、方言土语等方面都打上了客民原籍地方的浓重印记。(www.xing528.com)

陕南各县客民源流不尽相同,因之所受文化影响也不尽相同。

紫阳在明清两代移入的客民“以鄂、川、湘、皖人居多,赣、豫、闽、粤人次之。”[2]考察今天的紫阳民歌,在与四川山水相连,四川移民比较集中的南部高山区,高亢明亮、拖腔悠长、尾音下滑,具有浓郁四川民歌特色的紫阳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随处可闻;而擅唱小调的民间歌手却多集中在汉江流域的汉城、焕古滩、城关镇、洞河镇一线。这里交通便利,农业灌溉条件较好,商业繁荣,正是两湖、江西、安徽、福建、广东移民的聚居地。特别是在汉江沿岸的各个集镇,聚居着大批来此经商的两湖及江南商贾的后裔,这里所传唱的小调歌词,相当一部分都反映了市民生活情调。这里的小调音乐,具有音调平和、旋律优美、柔丽婉转的南方音乐特点,与用假嗓演唱的高亢明亮的山歌号子、山歌调子形成鲜明对比。以紫阳民歌为典型代表的陕南民歌这种“北地南腔”“南北融汇”特点的形成,应当说与历史上的移民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民歌是一种地域特色浓郁的民间艺术,是俗文化,乡土性、通俗性是它的本质。尽管南方诸省民歌对紫阳民歌风格特点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但这绝不意味着紫阳民歌是南方诸省民歌的原样照搬。移民所带来的南方民歌要适应紫阳的人文环境,适应紫阳土著居民和来自不同地区客民的共同的审美需要,能够被他们接受和欣赏,还得来一番或多或少的本土化的改造,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点。从歌词方面来说,各地区的民歌歌词除了使用民族的共同词语以外,各地还有各自的方言词语,最简单直观的表现就是,同一事物在各地有不同的指称。外地民歌传入以后,歌手很自然地会用本地方言改造歌词,使之适应本地的语言环境,被本地人理解和欣赏。从音乐方面来说,民歌的曲调必须适应本地方言在语音方面的特点,唱出来才能不拗口,才能传达出当地方言的那种特殊韵味,这样就形成了每个地方民歌音乐的基本特点。因此,外地民歌传入以后,在传唱的过程当中,会很自然地受到本地民歌音乐的某些同化影响,发生某些变化。从我们目前搜集到的材料来看,传入紫阳的外地民歌从歌词到音乐都没有发生过任何一点变化的情况,还没有发现过一例。

即使经过这种变异,我们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依然可以寻觅到由紫阳客民原籍地区传入的民歌所留下的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