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门头沟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研究成果

门头沟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认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已进入品牌时代。近年来,郊区上下认真贯彻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方针,落实 “221行动计划”,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农村产业品牌化,涌现出一批品牌产品、品牌农业、品牌产业。以2004年“北京郊区首届农产品品牌战略研讨会”为标志,农业品牌化建设开始起步。

门头沟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研究成果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008)认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已进入品牌时代。

近年来,郊区上下认真贯彻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方针,落实 “221行动计划”,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农村产业品牌化,涌现出一批品牌产品、品牌农业、品牌产业。在郊区不少地方,实现了“注册一件商标、带动一项产业、搞活一地经济、富裕一方农民”。

农村产业品牌化是郊区农业走向市场的重要选择和必由之路。以2004年“北京郊区首届农产品品牌战略研讨会”为标志,农业品牌化建设开始起步。在对发展品牌农业、品牌农业和品牌区域经济的认识基本达成一致的基础上,郊区各区县纷纷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和市场条件,在政府奖励机制、产业规划设计、企业经营创新、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形象包装、市场培育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有潜力、有创新的农业品牌,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从品牌数量来说,呈加快递增趋势。首先郊区农村对注册商标和培育品牌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郊区农村对注册商标约有4500余个,且每年都在增加。

二是从品牌结构来说,呈全面覆盖之势。品牌范围不仅覆盖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等传统的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而且延伸至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等新的领域。以平谷区为例,目前该区有涉农乡村农业品牌720个,其中农业生产类480个,农产品加工类70个,乡村旅游类130个,其他40个。

三是从品牌类别来说,呈百花齐放之势。由企业的单一品牌向区域性、行业性的统一品牌转变,开始形成“单打冠军”、“双打冠军”与“团体冠军”并存的局面。大兴区将区内的农业品牌进行整合,注册了“大兴农业”商标,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因此获得2007年度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奖。平谷区将大桃品牌进行了整合,把大桃作为一个整体推向市场,对外统一打“平谷鲜桃”、“国桃”的品牌,并注册了商标,有效提升了平谷大桃的知名度和市长占有率。(www.xing528.com)

四是从品牌影响力来说,呈扩大之势。郊区在推进农业品牌化的同时,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知名品牌。例如,顺义区结合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品牌经济。目前,顺义区在农业品牌中,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北京市著名商标15件、中国名牌产品2个、北京名牌产品5个,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0%、56%、50%和33%,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

五是从品牌培育主体来说,呈合力推进之势。既有企业,也有基层政府;既有农户,也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有村级,也有乡镇,甚至区、县一级[20]

其中关于门头沟特色农产品的观点如下:何忠伟,刘芳,王有年(2009)认为:应重点保护门头沟地区特色农产品,例如京白梨、大樱桃等等,加强对门头沟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太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唯一性,特别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21]

《北京乡村农业品牌集锦》一书中,总结出各区县知名的农业品牌,其中列举出门头沟区农业品牌,并列举案例,其中包括:军山京白梨(军山镇东山村)、太子慕(雁翅镇太子慕富士苹果有机食品基地)、彩丰缘(北京彩丰缘农副产品中心)、黄草梁(北京灵桂金农副产品福利生产加工中心)、韭园酱菜(北京岳利顺商贸合作社)、九元食品《北京九元食品有限公司)、岭角小杂粮(妙峰山镇岭角旅游村)、瓷茗缘(北京瓷茗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京一(北京大山鑫港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灵之秀(北京灵之秀茶文化有限公司)、爨(爨底下民俗旅游村)、灵溪旅游(妙峰山镇岭角旅游村)、隆龙麦秸画(北京隆龙工贸有限公司)、潭柘紫石砚(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紫石砚厂)、鑫淼蝶翅画(北京亚艺泉龙工艺美术设计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