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窦燕山教子义方的现代意义

窦燕山教子义方的现代意义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比窦燕山的教子良方,现代中国富人的教育方法的确有许多失败之处。因此总结窦燕山的教子义方,宣传他的故事,拯救中国文化中这一在教育学上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资源十分重要。

窦燕山教子义方的现代意义

三、窦燕山之“教子义方”的现代意义

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系列焦点事件,富家子醉酒驾车、殴打行人、炫富斗富等,使得“富二代”成为了炫富、败家、堕落的代名词。2010年11月1日,浙江省瑞安市公安局破获一起聚众吸毒案件。据悉,被抓捕的45名青年均为当地富商子女,身价都在千万以上,都是典型的“富二代”。一项“浙江商人培养继承人的方式”调查显示,45%的受访者认为目前自己还不具备接班的各项素质,不愿接受父辈的事业。(11)与“富二代”问题同时存在的是社会上强烈的“仇富”、“仇官”心理,使社会处于不和谐的气氛之中。

红楼梦》戚序本的作者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仕途,作者泪痕同我泪,燕山仍在窦公无。”诗句抒发了作者对祖辈光辉的留恋和对子孙零落的感慨。诗中的“窦公”就是指的窦禹钧。(12)可见“富二代”问题古已有之。

纵观现代中国富人对子女的教育,可以发现“燕山仍在窦公无”的慨叹如今仍是一语中的。对比窦燕山的教子良方,现代中国富人的教育方法的确有许多失败之处。因此总结窦燕山的教子义方,宣传他的故事,拯救中国文化中这一在教育学上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资源十分重要。

(一)诗书传家、守望中国文化

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之一。地处“燕云十六州”的北方还历经了被割让给契丹、受外族辖制的亡国之痛,人们在逃亡与战乱中生活,这时背井离乡的窦禹钧能够传给后人的只有诗书知识。大片的土地田产均不能保证家族的东山再起,而窦禹钧没有放弃子女的教育,最终使得窦氏家族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正因为如此,窦禹钧的长子窦仪在帮助宋太祖平定天下后,立即建议恢复科举制度,建立“人才选拔”的机制。宋初的科举规制,甚至考试内容、评分标准皆出自窦仪之手,因对国家建设所做巨大贡献,窦仪传记被载入史册。

对比现代富人,中国改革开放后,“富一代”们为“富二代”积累财富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使“富二代”过上了开豪车、住豪宅的奢华生活。但他们却忽略了对子女的教育。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窦氏家族虽然富有,但家法严明,其妻子、家人从不穿金戴金,省下钱来办书院,帮助穷人。据《后周右谏议大夫窦禹钧阴德碑》:“其同宗及外姻有丧不能葬者,公为葬之,凡二十七人;有女未能嫁者,公为嫁之,凡二十八人;或与公有一日之雅,遇其穷困,择其子弟可委者,随多寡贷以金帛,俾之兴贩自给,由公而活者数十家;以至四方贤士,赖公举火者,不可胜数。”另外,他善待下人的故事也以多种版本的戏剧小说流传下来。这样的行为不仅在乡里树立了威信,也为子女做出了榜样。

当代中国,很多创业者在成功之后,并没有继续自己在创业时期的艰苦作风,而是生活作风张扬,铺张浪费严重,甚至包二奶、赌博。本来就被过度呵护溺爱的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形成优良的品质,没有是非辨别能力,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贪图享受,这就直接导致孩子品质的不健全,使他们缺乏责任心,缺乏公德精神,没有感恩之心。在这一过程中,其父母的影响不可估量。

(三)与寒门学子同窗,培养学习能力

窦氏家族开办的书院,免费供寒门学子就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自家子弟与寒门子弟同门从师学习,引入竞争机制,让自家子弟在学习能力上经受同等严苛的训练。

对比现代的“富二代”的教育反差极大。现代的“富二代”开着豪车在校园里炫富,甚至富人们一开始就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让他们只跟与自己身价相当的人形成一个封闭的小圈子,吃不了苦,遇到困难就用钱摆平。对孩子百般呵护,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却忽视了精神的培养,使得孩子从小就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让孩子们觉得一切都可以用钱来摆平,因此才会使他们挥霍无度、自以为是,甚至漠视他人生命。

(四)以经世致用、修齐治平为目标

窦氏书院的教育是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与当时的国家人才选拔机制——科举制度紧密联在一起。这不仅是为继承家族财产、提高家族声望而培养人才,更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这当中体现着一种公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于是呈现出“远方寒士,由公门登贵仕者,前后接踵”、“五子八孙皆通显于朝”的局面。

与窦氏培养学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相比,现代的“富二代”教育则显得有些狭隘。比如有些学校为富家子弟专门开设高尔夫养生化妆珠宝鉴定等专业,教授一些所谓的培养贵族气质的课程,而不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中国有句古话:“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贵族气质与超凡的能力,绝非这些“鸡肋”培训能够铸造的。(www.xing528.com)

总之,窦燕山的故事体现了为人、为父、为官的道理。更进一步说,一个贫困的人家,母亲可以起很大的作用;而“富二代”、“官二代”的教育就复杂得多,并非勤俭苦读那么单纯,为官为富者,自然会把社会上的种种影响带入家中,所以父亲的言传身教才更为重要。因此,才有“养不教,父之过”之说。

近期以来,被媒体热议的“虎妈战歌”,引起了有关教育方法的争论。“华二代”与“富二代”、“官二代”有共通之处,均是生养在优越环境中。随着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日益强大,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下一代,包括大多数富裕起来的农工子弟,有的也是娇生惯养。中国还有句“富不过三代”的俗语,警示我们应从国民教育和人才战略的角度,甚至从发展中国家强国战略的高度,重视“富二代”问题。重提“窦燕山”的教子义方,让这一经过历史证实、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传承下去,使中国人在财富积累的同时不忘文化积累,让有着五千年文明积淀的古国智慧和大国风范代代弘扬。

【注释】

(1)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窦谏议录》,《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1~22页。

(2)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三编》,《石刻史料新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16年版,第68页。

(3)脱脱:《宋史·窦仪传》卷二六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092~9095页。

(4)鲁歌、马征:《〈金瓶梅〉及其作者探秘》,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55页。学术界对《金瓶梅》的作者的争论由来已久。鲁迅吴晗判断《金瓶梅》的作者是山东人士,郑振铎判断是山东峄县人,《〈金瓶梅〉及其作者探秘》的作者鲁歌、马征认为是《窦禹钧全德记》的作者王稚登。研究者对比了《窦禹钧全德记》与《金瓶梅》的情节、人物、人物的出生地和活动地、人物的口音,还将两部作品的语言句式一一对比,认为王稚登早年写了《窦禹钧全德记》,晚年写了《金瓶梅》。

(5)赵振华:《北宋窦仪墓志疏证》,《湘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第114~118页。据赵振华考证窦仪墓志原文可知,窦仪于宋乾德四年(966)去世,时年53岁。“方期于大用,天不□遗,奄□于沉疴,即以乾德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薨于其第,享年五十有三,优诏赠尚书左仆射。”往回倒推53年,就是窦禹钧得子的时间,即913年,也就正是窦禹钧40岁时。这也正是五代的后梁时期(907—923)。

(6)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三编》,《石刻史料新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16年版,第68页。

(7)现在的地名是根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相应朝代的名称注释。

(8)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43页。

(9)赵连稳:《北京古代书院特征》,《文史知识》,2007年第9期,第57~61页。

(10)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11)苏阳:《“富二代聚众吸毒”引发的教育思考》,《管理工程师》,2011年第2期,第62~64页。

(12)梁归智:《红楼梦赏诗——〈石头记〉诗抄韵语讲论》,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