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田成为北美市场领导者

本田成为北美市场领导者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转眼间,本田已经进入美国市场有5年的时间了。可以说,此时的本田汽车已经在强手如林的美国市场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和信赖。本田要在美国建厂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美国。一切准备就绪之后,1977年10月11日,本田与俄州政府正式签订了协议,在此地兴建了一座摩托车厂,本田将其命名为“美国本田公司”。凭借着良好的质量和声誉,本田成功地迈开了打入美国市场的第一步。直到此时,本田终于在北美市场站稳了脚跟。

本田成为北美市场领导者

CVCC引擎的成功面世,为本田赢得了很多美国消费者的支持。当时美国汽车业界十分关心废气污染问题,CVCC引擎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不需要借助媒转换器来降低内燃引擎废气里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氮的氧化物等含量。它用稀薄的油气混合气,并调节其燃烧,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在当时,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本田公司一家。就这样,本田一时间成了创新型公司的代表。

转眼间,本田已经进入美国市场有5年的时间了。在这5年的时间里,本田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可以说,此时的本田汽车已经在强手如林的美国市场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和信赖。对此,曾任美国本田总裁的吉泽幸一郎曾说:“和日本人比起来,美国人更愿意尝试新的东西,尽管我们很清楚美国市场是一个很难立足的市场,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耐心、够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但这一切的关键还在于产品的质量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

鉴于本田汽车在美国的销售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本田开始计划在美国建厂。然而,与以往相似的是,这个举动在很多人看来又是一个自不量力的举动。当时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它拥有3个国际性的汽车生产企业。而本田和这些生产企业比起来,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这使得本田的提议受到了别人的嘲笑。

即便如此,本田依然决心要在美国建厂。这简直是一个再大胆不过的决定了。

当时很多人都劝说本田,应该与其他汽车厂合资建厂,这样的话风险会小些。但本田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他认为本田公司必须要永远高举自己的火炬。

他决定首先建一座24300平方米摩托车工厂,总投资为3000万美元。

这对于当时的本田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投资。其实,这是一个“投石问路”的方案。本田的意思很明确,如果摩托车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话,就会继续扩大公司的规模,然后生产汽车。

本田要在美国建厂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美国。1976年4月的一天,《哥伦布公民报》报道了这个消息,很快就引起业内的巨大关注。此时,时任俄亥俄州发展局长的杜尔克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准备和本田公司合作。

于是,他找到了州长罗德士,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意图。在得到了罗德士的首肯之后,杜尔克登上了飞往东京的飞机,开始了他的宣传之旅。

杜尔克到达日本后,先后拜会了丰田的执行副社长、日产董事长以及本田的社长。所到之处,杜尔克都不遗余力地对俄亥俄州进行大力宣传,他给了这些老总们一套详细的资料,上面有关于俄州的地理环境、环保法规、劳力资源和交通运输等具体说明。

尽管杜尔克相当卖力,却并没有立刻达成协议。5天之后,杜尔克起程回国了,他向州长汇报说:“这3家汽车厂中,本田最有可能在美国设厂。”

州长忙问为什么,杜尔克回答说:“丰田在美国的汽车销售量,虽然在3家中最大,但在全球来说,只是其销售量的一小部分。日产外销地区之中,北美所占的比重最大,但其数量远远比不上其内销。至于本田,它在北美地区的销售量就占了其总产量的一半,所以,本田来我国设厂就极有可能,因为它的产量很大,还是万里迢迢从本土运来,那就很不划算。”

听杜尔克这样解释,州长也认为这是有可能的。接下来,他们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一直到第二年的1月,本田加州分公司副经理吉田茂终于给杜尔克打了电话。

接到电话的杜尔克十分兴奋,随后,双方约定了见面的地点和时间,准备具体洽谈建厂事宜。(www.xing528.com)

会见那天,天气异常寒冷。吉田茂问道:“杜尔克先生,俄亥俄州到了冬天是不是一直这么冷呢?”杜尔克赶忙说道:“当然不是,今天是这个冬天最冷的一天。我们州的天气,一年四季明显,温度适宜。”接下来,吉田又问了很多问题,并把对方的回答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会谈结束后,吉田茂并没有立刻就此表态,因为他还要到其他几个地方进行考察。这些地方包括:密歇根、印第安纳、伊利诺及田纳西等州。

经过3个多月的实地考察之后,吉田茂认为俄亥俄州是最适合建厂的地方,于是又一次联系了杜尔克。他给杜尔克打电话说,想要多看几个地方,以便从中选出最好的建厂地点。为了拉拢这个巨大的合作者,杜尔克一口答应下来。于是,吉田茂便带着专案小组开始了详细的考察。他们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跑了五六十个地方,但遗憾的是吉田茂并不满意。

于是,吉田茂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需要一块摩托车厂建设用地,同时还要留有空间供下一步再扩大。”

过了几个星期,吉田茂乘坐着州政府提供的小飞机又回到了俄州。在飞往俄州的途中,吉田茂问:“州长先生,可不可以飞越运输研究所?”“可以。”州长说。

运研所位于哥伦布市西北方80公里,那儿有一条120公里的高速汽车跑道,还有一块3200平方米的开阔地带,是世界上最好的试车场。吉田茂要求落地看看。

吉田茂边看边又问了很多问题,最终选择了这块有100万平方米的地方。原因是,它位于马里斯维里西边10公里处,这个小镇的人口只有8000人,而且距离飞机场、铁路高速公路都不远,因此强烈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1977年10月11日,本田与俄州政府正式签订了协议,在此地兴建了一座摩托车厂,本田将其命名为“美国本田公司”。

到了第二年,本田公司又相继建了几个厂子。从本田总公司派来了6位经理,负责招收员工。对于一些新进的员工,一经录用就被送到日本的本田总厂,学习按规格焊接、油漆和装配摩托车等技术。

1980年上半年,本田决定开始制造汽车。这是相当大胆的决定,因为建造汽车厂的费用比建摩托车厂的费用要多好几倍,而更为重要的是,本田的这种举动无疑是在向美国三大汽车厂挑战。虽然困难巨大,但本田从来都是信心十足。凭借着良好的质量和声誉,本田成功地迈开了打入美国市场的第一步。由于公司运营良好,本田的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1986年11月,本田技研总公司又设立了另一个汽车厂,地点选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北面10公里处的一个小镇。这个厂的主要目标是加拿大市场。直到此时,本田终于在北美市场站稳了脚跟。在这段时间里,本田产品的销路一路高涨,看到这样的情景,本田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1988年,本田在美国的投资总额已经高达17亿美元。本田的目标就是要把美国本田公司变成一个综合的、独立的本土企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本田公司又在俄州安娜城兴建了一个两万平方米的引擎厂。

本田总公司向美国提出保证,它的坚定不移的目标是要把美国的本田汽车工厂建设成为正规的美国企业。正如当时美国本田公司总经理茅野彻郎所说的:“生产工艺的美国化,只是我们工作目标的一个方面。我们要把本田公司生产的汽车,让美国的每一位顾客都心安理得地受用,在美国国内增强本田的研究和开发事业。将在这个国家所取得利润的大部分再投资在这个国家。在经营方面,我们也打算实行美国化。最终目的,我们是想把本田公司造就成为一个美国能够接受的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