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成果及评价

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成果及评价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2年2002-10-30召开静安寺地区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主任发言:“随着4507地块签约,静安寺地区开发项目投资主体已全部完成,建设框架也全部定下来,这是5年来静安寺地区综合开发的一个显著成效。”通过《静安时报》《东方早报》等媒体公开征集——结果:维持广场原名不作更改常德路拓宽静安寺人行地道整治一新并安装花架式护栏

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成果及评价

1993—1997年

1992-1-18—1992-2-21 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并开始了上海的大发展时期,同时也是静安区建设的目标确定的时期

1992—1994 土地大量批租

1995-4-10 地铁一号线建成通车、世界银行抢滩上海、“申城巨变”成为上海出版热点

1995-11-25 上海市电话号码升至八位

1993-1997 静安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期,外资大量涌入上海,同时“两级政府,三级管理” 的新体制给管理者带来机遇

1997-12 静安区政府确立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中提出“四个一”:一路——静安南京西路;一桥——延安高架桥中段沿线;一河——苏州河沿岸各区域;一点——静安寺地区

1998年

1998年是静安寺城市设计全面、紧张启动的一年

1998-2-27 规划研讨会

1998-3-19 规划论证会

1998-5-15 规划动员大会

1998-10-8 专家研讨会

1998-10-28 环庙文化街建设研讨会

区长姜亚新在规划动员大会上对政府各部门领导发言说:“静安寺地区综合开发是区今后5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静安寺地区是静安南京西路的龙头,龙抬头,龙动身。集中力量改造开发静安寺地区……要在短短三五年内,把这一地区建设成繁华开放的都市商业中心。”区长要求各部门,要整体合力、各责任单位要识大体、顾大局,在建设过程中坚持高起点、创特色。

2002年

2002-10-30 召开静安寺地区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主任发言:“随着4507地块签约,静安寺地区开发项目投资主体已全部完成,建设框架也全部定下来,这是5年来静安寺地区综合开发的一个显著成效。”

2003年

市政府“双增双减”文件发布

第二季度“非典疫情的发生,使静安寺地区开发遇到困难

2004年

新的《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2003年11月13公布(详见http://wenku.baidu.com/view/c9ac29d6c1c708a1284a44ce.html)

2004-8-1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颁布,内容涉及日照分析与容积率等技术规定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沪规法〔2004〕302号“关于印发《日照分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规法〔2004〕303号“关于《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发布

《容积率计算暂行规定》出台

按照“双增双减”原则,区规划局开展中心城历史遗留项目规划梳理工作(www.xing528.com)

2004年9月29日,沪加强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

进一步加强本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通知》(沪府发〔2004〕31号),扩大保护范围,加强保护力度。会德丰、越洋、航站楼配套工程等6个重要项目,在前期工作中都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出现地铁2号线保护问题、地下空间开发与在建项目结合的问题、优秀近代建筑保护问题、新旧规划法规调整问题……会德丰广场为了妥善处理地铁2号线保护问题,在无现成技术资料和工程先例情况下,积极配合地铁部门,经沪港两方专家研究后,认真进行试桩,打下直径1米深达106米的搅拌桩和7根数据测试桩,获得隔离保护数据,为完善地铁2号线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005年

世纪时空酒店落成、金航大厦启用、静安中华大厦启用

2006年

明园大厦竣工

2007年

双高战略,打造国际静安

《双高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

(1) 高品位商业商务

(2) 高品质生活居住

(3) 经济社会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静安寺1760年庆典

2007-5-9 区重大办、动迁办成立

2008年

改革开放30年活动

2009年

改革开放30年活动

2009年

“迎世博600天行动”

“应对金融危机”

“一街五区”

开展静安寺广场更名征集活动。通过《静安时报》《东方早报》等媒体公开征集——结果:维持广场原名不作更改

常德路(武定路——南京西路段)拓宽

静安寺人行地道整治一新并安装花架式护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