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阴民俗特产:拜堂成亲闹洞房,婚礼飨宴、寓意及仪式

江阴民俗特产:拜堂成亲闹洞房,婚礼飨宴、寓意及仪式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拜堂成亲闹洞房往昔,婚礼举行之前要在家中祝飨,算是先请祖宗吃喜酒。枣子、鸡蛋寓意“早生贵子,五子登科”,鸭蛋在江阴称为“鸭子”,与“压子”谐音,寓意新娘成婚后早日生子。然后由喜娘搀扶着,与新郎一同参拜天地、祖宗、父母,最后夫妻对拜,称“拜堂”。拜完堂,由一对童男童女掌花烛为前导,新娘由新郎用红绸布引导,进入洞房。次日晨,新娘由婆婆引见亲长。新郎、新娘由男女傧相陪同,举行结婚仪式。

江阴民俗特产:拜堂成亲闹洞房,婚礼飨宴、寓意及仪式

拜堂成亲闹洞房

往昔,婚礼举行之前要在家中祝飨,算是先请祖宗吃喜酒。与清明、冬至祝飨有所不同的是,婚礼前祝飨,豆制品不能上桌,作为喜酒,鱼、肉等菜肴要丰盛一些。

成婚之日,新郎盛服打扮后,先去祠堂参拜祖宗,然后由媒人引导行官(说客),遣吹鼓手、红灯花轿或披红戴绿的喜车、喜船及陪轿迎亲人员,带上鸡、鱼、猪腿、糖果、烟酒礼品,一路吹打,前往女家迎娶新娘。贫家则用青布小轿或小车相接。迎亲时要有两盏男方姓氏堂名灯笼,抬“旺盆”为前导。

嫁妆出门 胡军摄

江阴旧时风俗,新女婿领着迎亲队伍登门,女家要关上大门,索取“开门赏封”,经行官讨价还价将赏封敲定后,方让进门,所谓“花轿到了门前,还要半只牛钱”。新女婿和迎亲人员进门后,岳父母要设筵招待,迎亲的花轿则在门外等候。

新娘出门前,父母要请女儿吃“离娘饭”。按江阴风俗,要盛一碗饭送到闺房,饭上堆着鱼肉等菜肴,新娘须坐在自己床上,象征性地吃一点,不能全吃光,必须剩下一点,算是留给娘家,讨个吉利。然后更衣、梳洗、上“头面”。上轿前,要向父母哭别,表示依依不舍。文林等地风俗,新娘由父亲或兄弟抱入花轿。此时,爆竹响起,轿子起身,女家要把新娘梳洗用的水泼出去,寓意“嫁出女儿泼出水”,日后娘家不再过问了。

按照华士等地的习俗,女家父母为女儿准备的“和合被”系上红绸带,挂上发禄袋、万年青、吉祥草,嫁妆内塞进花生、红枣、孛娄、寸草、棉籽和糕片。在江阴,女方作为嫁妆的红漆马桶,以及今后所生孩子用的困桶、立桶,都称为“子孙桶”。所谓“子孙桶”,顾名思义,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所以陪嫁时必不可少。女方嫁妆起妆时,嫁妆上已贴上红纸剪的“如意”和大红喜字,先由女方父母将头床被抬出,交由未婚男子用大秤扛,寓意为这门婚事“称心如意”,其余嫁妆随后随新娘一同送往男家,新娘的兄弟作为“新阿舅”,身背“子孙包”稍后随行。

头床被 胡军摄

迎亲的队伍,以陪嫁的规模最受注目。过去有“十里红妆”之说,豪门男女结亲,陪嫁的抬扛,绵延数里。贫苦女子出嫁,一般只有一扛被头,一扛脚盆、马桶。解放后,一度讲究陪嫁“四十八”只脚或“九十六”只脚(指木制家具多寡);有的拿银行存折夹在镜框里示阔,招摇过市;近年还有以高档轿车作陪嫁的,可谓与时俱新。有的地方,前一日或当天迎亲前,男方先期派人去女家取嫁妆。

新娘的嫁妆一到,男家要选夫妻双全、子孙满堂的“全福人”铺床。按江阴风俗,女家往往在嫁妆内,塞5只红鸡蛋于头床被内,并在“子孙桶”内放一些枣子和5只鸭蛋。枣子、鸡蛋寓意“早生贵子,五子登科”,鸭蛋在江阴称为“鸭子”,与“压子”谐音,寓意新娘成婚后早日生子。头床被内的红鸡蛋,扛嫁妆者可摸去吃,而“子孙桶”内的枣子、鸭蛋须留给新郎新娘吃。(www.xing528.com)

迎亲队伍还在途中时,男方已派人在半路等候,见轿鸣炮,以示相迎。新娘头脸用红绸布遮住,花轿到男家门首歇下,要燃放爆竹,点上花烛。利港、璜土等地的风俗,还要在大门前燃烧用芝麻秸、豆秸扎成的“焰篷”,以表示迎接,厨子端出红糖汤圆待客。新娘由喜娘搀扶下轿,脚踩布袋、稻柴,进入夫家大门。布袋象征传宗接代,稻柴则象征黄金条。利港、璜土一带有所不同,新娘出轿不用喜娘搀扶,而是由新郎从轿中抱起或搀着,从袋上走进厅堂,直至祭祀祖宗的桌前。然后由喜娘搀扶着,与新郎一同参拜天地、祖宗、父母,最后夫妻对拜,称“拜堂”。

拜完堂,由一对童男童女掌花烛为前导,新娘由新郎用红绸布引导,进入洞房。璜土、利港也有由新郎将新娘抱至新房,端坐床头,然后用秤杆挑启新娘头上的红布,寓意为“称心满意”,夫妻行合卺礼,饮交杯酒。西石桥、利港、璜土的习俗,还要吃甜团圆。此时,堂上宴集宾朋,发红蛋、喜糖,接着闹新房,长泾等地有“三朝呒大小,老太公在新床豁虎跳”之说。民间认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甚至还有“人不闹鬼闹”的说法,所以此俗在婚礼中不可缺少,形成婚礼场面的高潮。客散人静后,全家再吃“合家欢”,新娘则把饭菜留在桌上,称“留米囤”。之后,新婚夫妇在新房里吃枣子、桂圆(象征早生贵子)、莲心、核桃(象征连心如意)和5只鸭蛋(象征五子登科)。

欢乐的婚礼 陈宝金摄

江阴地区的新婚喜宴一般都安排在晚上,当天中午则招待亲友吃喜面,按旧习,吃面时,端上桌的各道搭面菜都是一式双份,以寓成双成对之意。

次日晨,新娘由婆婆引见亲长。新娘向长辈敬茶,长辈给红纸包着的“见面钱”。澄西风俗,结婚第二天,由女方的尊长带领一些至亲,如娘舅、姑妈等,到男方“会亲”,男方设宴款待,互相认亲。后来逐步演变为女方的至亲也参加男方的婚宴,彼此认亲。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新郎带着礼物,陪同新娘回娘家,称“双回门”,女方设宴招待新女婿。新女婿由岳母引导,拜见女方长辈,受“见面钱”。女方办糕馒,装进礼盒,由新娘带回婆家发给亲友邻舍结人缘。婚后未满月,新娘不能在娘家住宿,所以,当天,新郎新娘必须一同返回男家,江阴有“一月不空房”之习俗。

按照华士等地的风俗,婚后第三天称“三朝”,男方须宴请女方亲友,中午吃馄饨、团子,晚上设宴款待。满月后,新郎随带糕馒、粽子等礼品,陪同新娘回娘家。新娘在娘家稍住数日后,由新郎领回。

辛亥革命后,城镇知识阶层开始推行“文明婚礼”。新郎、新娘由男女傧相陪同,举行结婚仪式。双方家长和介绍人出席,并请地方上德高望重者证婚。仪式有奏乐,唱歌,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新人相对鞠躬,在婚书上用印,交换信物等,然后主婚人、介绍人和来宾讲话,以示祝贺勉励,新人也要讲话致谢,仪式热烈隆重。据《长泾镇志》记载:“民国二十五年(1936),长泾初级中学教师张大炎与韦均荦(即上官云珠)不经媒妁,由相爱而结合。事前仅发出结婚启事,敬告亲友;婚期则略备茶点招待,举行简单仪式,开镇上文明结婚之先例。终因封建礼教束缚重重,物议丛生,当时未能推广。”

解放后,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婚姻自由已成风尚,到了法定年龄,双方同意,同去登记,领取结婚证,便构成合法婚姻,受到法律保障,婚嫁过程中的繁礼缛节逐渐消失,而结婚时宴请亲友的习俗则继续流行。然而,在农村,央媒说合、父母包办、索取财礼、算命先生择婚期等现象依然存在。在城区,婚礼大多利用节假日举行。

改革开放后,婚姻礼仪出现了洋化、古化两种趋势,也有的搞成中西合璧。婚姻消费越来越大,婚纱照要拍数以百十张,影集一大叠,花费万元或数万元;豪华酒筵要办几十或上百桌;花巨资雇请婚庆公司的司仪、乐队,举行繁缛的结婚典礼,把家长和新人累得够呛。讲排场、摆阔气的风气日益蔓延。与此同时,也有的青年人,选择外出旅行结婚或参加集体婚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