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职业规划:揭开MBTI性格指标秘密

大学生职业规划:揭开MBTI性格指标秘密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MBTI人格分类模型和理论的意义在于“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现象”以及优化决策,对决策流程“进行理性的干预”。同时他发现,MBTI性格类型系统中的四种性格倾向组合与古老智慧所归纳的四种性情正好吻合。所以,对于选择学习的专业、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MBTI性格类型系统是最好的工具。

大学生职业规划:揭开MBTI性格指标秘密

4.4.1 解密史上最流行的性格测试——MBTI测试

古希腊古印度哲学家,远至公元前450年的希普克里兹(Hippocrates),到中世纪的帕拉萨尔斯(Paracelsus),他们都注意到所有的人可以归纳为四种:概念主义者、经验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同一种类型的人的性情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921年,心理学荣格(Carl Jung),弗洛伊德的正宗门徒,发表了他经典的心理学类型学说。他在书中设计了一套性格差异理论,认为性格差异会决定并限制一个人的判断。他把这种差异分为内向性/外向性、直觉性/感受性和思考型/感觉型。同时,他认为这些差异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相对固定。

荣格把感知和判断列为大脑的两大基本功能,前者帮助我们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后者则使我们以特定的方式做出决定。它们在大脑活动中的作用受到个体生活方式和精力来源的限制,从而对人的外部行为和态度产生各不相同的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性格被视为一种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20世纪40年代,美国一对母女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 Myers)和凯瑟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Briggs)在荣格的心理学类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个性测验模型,并以她们的名字命名这套理论模型为Myers-Briggs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

图4-1 与MBTI相关的三位心理学家

MBTI对个性进行判断和分析,是一个理论模型,从纷繁复杂的个性特征中,归纳提炼出四个关键要素——动力、信息收集、决策方式、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把不同个性的人区别开来。MBTI人格分类模型和理论的意义在于“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现象”以及优化决策,对决策流程“进行理性的干预”。

心理学家大卫·凯尔西(David Keirsey)发现,这些由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各自独立研究得出的四种不同性情的划分,对性格的描绘惊人的相似。同时他发现,MBTI性格类型系统中的四种性格倾向组合与古老智慧所归纳的四种性情正好吻合。这四种组合是:

直觉(N)+思维(T)=概念主义者

触觉(S)+知觉(P)=经验主义者

直觉(N)+情感(F)=理想主义者

触觉(S)+判断(J)=传统主义者

4.4.2 职场都在用它——MBTI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贡献

它是一把深入、系统地了解人的本我的奇妙钥匙。它揭示了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本能的、自然的思维、感觉、行为模式。同一种类型的人的本能的、自然的思维、感觉、行为模式又是何其相似,从而使我们明白为什么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感兴趣,为什么不同的人擅长不同的工作,人们有时为什么不能相互理解、有效配合。所以,对于选择学习的专业、进行职业定位职业规划,MBTI性格类型系统是最好的工具。这个工具已经在世界上运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夫妻利用它增进融洽,老师、学生利用它提高授课、学习效率,青年人利用它选择职业,组织利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进行团队沟通、组织建设、组织诊断等。在世界500强中,有80%的企业有MBTI的应用经验。

4.4.3 了解它,学会它,利用它——性格的四个维度

第一部分:我们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程度以及自己的能量被引向何处——我会搭讪吗?(E型还是I型)

外向还是内向,往往是一个人最明显的性格特征,我们似乎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人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但是在MBTI测试里,外向与内向是说:你更喜欢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何处?你从何处获得活力?一个我们平常看上去很活泼外向的人,实际上他的性格可能是内向。外向的人的注意力和能量主要指向外部世界的人和事,从与人交往和行动中得到活力。内向的人,注意力和能量集中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从对思想、回忆和情感的反思中得到活力。你可以通过下面的小分类活动,来初步探索下你是哪个类型。

外向E  内向I

善于表达⊕通常保留

自由地表达情绪和想法⊕情绪和想法不轻易流露

听、说、想同时进行⊕先听,后想,再说

朋友圈大⊕固定的朋友

主动参与⊕静静反思

大家⊕个人

许多⊕少数

广度⊕深度

选择E多于选择I的人,更倾向于是外向型(Extravert)。外向型的人往往更关注自己如何影响外部环境:将心理能量和注意力聚集于外部世界和与他人的交往上,如喜欢聚会、评论、聊天。这样的人往往是同学聚会发起人、召集人和焦点,他(她)有着很多可以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时常讲个笑话把聚会的气氛点燃。就像案例中的小郭,他在本科的时候常常会组织班级联谊等活动,在不同的专业和年级中都有大把的熟人。

外向型的一些典型表现:

“在课堂上老师问‘Any volunteers’,我总是第一个举手,因为我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脑子就在飞速地旋转,预测老师可能会有什么问题提问,所以我总能在老师提问的第一时间举手,不过好多想法都是在我回答问题的时候形成的,还有就是我很乐意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的讨论往往能让我获得更多的启发,更有利于我的知识积累。”

“我们暑期组织了个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同一年级的老乡,我不是负责人,但是我主动担当了队秘的职务,因为大家分散在不同的专业,上课遇不到,我就负责业余时间把大家都召集在一起。很喜欢老乡们在一起讨论问题,大部分老乡都是经由我的介绍加入进来的,我是比较喜欢交朋友的。”

选择I多于选择E的人,更倾向于是内向型(Introvert)。内向型的人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将心理能量和注意力聚集于内部世界,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例如,喜欢独立思考、看书,避免成为注意的中心,听的比说的多。还以同学聚会为例,这样的同学在聚会中往往是那个从不单独讲演的人,经常会看到他(她)在角落里,和某个同学在低声谈论着什么,有欢笑也有惊讶,但总是那么波澜不惊。虽说没有得到全桌的焦点,但是一场聚会下来,他(她)似乎也和一半的人有过单独交流,特别是坐在一起的同学,往往会和他们谈论很多专业、社团之类的细致问题。

内向型的一些典型表现:

“我一般不会在课堂上发言,因为我一般要在老师提出问题以后想一阵儿,等觉得想法成熟了,才会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这个时候往往已经被一些反应快的同学抢去了发言机会。如果小组讨论的话,我一般也是最后发言的,我总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再完善些,如果不是必须发言,我甚至更愿意自己思考。”

“我比较喜欢自己在宿舍里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看书,在图书馆没有人打扰的安静环境里,更能够学进去,往往比参加一场报告会或者讲座要学得多、记得多。如果逛街,我也宁愿自己一个人,或者只和我的一个好朋友一起。其实我的朋友想起来也不是特别的多,但是我们的关系都很好。”

如果上面的两栏选项还不足以让你确定自己的这一维度,请做下面的趣味测试。同样的,通过统计E和I的数量,来确定你更倾向于哪个维度。

1.我倾向于从何处得到力量:

(E)别人。

(I)我自己的想法。

2.当我参加一个同学聚会时,我倾向于:

(E)一旦我开始投入,也许就是最晚离开的那一个。

(I)在夜晚开始的时候,我就疲倦了并且想回家

3.下列哪一种听起来比较吸引人?

(E)与我的BF(男朋友)/ GF(女朋友)到有很多人且社交活动频繁的地方。

(I)待在家中与我的BF/GF做一些特别的事情,例如说看个电影或美剧,享用我最爱的零食。

4.在约会中,我通常:

(E)整体来说较健谈。

(I)较安静并保留自己的想法。

5.过去,我倾向于这样结识我的大部分朋友:

(E)在餐桌上、工作中、社团活动时,或当朋友介绍我给他们的朋友时。

(I)通过私人的方式,例如人人网、校内论坛或是由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介绍。

6.我倾向于拥有:

(E)很多认识的人和很亲密的朋友。

(I)一些很亲密的朋友和一些认识的人。

7.过去,我的家人和我的舍友倾向于对我说这些:

(E)你难道不可以安静一点吗?

(I)可以请你从你的世界中出来一下吗?

体验

上大学以后,每年的寒暑假似乎都是和以前的同学、死党聚会的好时候。如果今年寒假有一个初中毕业五年的同学聚会,从早上9点开始,先是到初中班主任家里拜年,聊天;中午去市里吃自助火锅,大约下午2点结束;之后接着去KTV唱歌,一直唱到晚上8点。由于中午自助大家都吃得很多,晚饭不做统一安排,在KTV用零食解决。晚上8点以后各回各家。

思考

对于这样的一个同学聚会,你会怎么处理呢?你会从聚会三天前就开始兴奋,在人人网、qq签名、微博上到处写着“期待五年的相逢”,还是直到聚会前一天才跟父母说明天有聚会,中午不回家吃饭?

到了聚会这一天,你是呼朋引伴,叫着你的死党们一起打车奔赴班主任家里,还是一个人默默地骑着自行车去了?

一到聚会的地点,你是跟每个人都亲热地打着招呼,还是默默地坐到沙发上,跟身边恰巧坐在一起的同学聊聊大学生活

经过一天的聚会,你是一直很high,直到结束仍然恋恋不舍,还是吃完午饭就先走一步,回家后昏昏然,扑到床上睡了一觉?

外向型的同学一般就是“party动物”,最喜欢人多、欢乐多。往往在人堆里待着,聊天、娱乐都会让他们感到精神愉悦,精力充沛。反之,如果宅在家里一天,只与电视相处,他们可能就昏昏然,没精打采了。而内向型的同学一般是喜静不喜动,比起这样热闹的场景,他们更喜欢独自看书、上网,或者与一两个知己找个安静的地方,谈谈心或者上网聊聊。对他们来说,更大的兴趣来自于独处。如果参与讨论,他们往往是最后发言的那个,在别人发言的时候他们在用心倾听,仔细思索,等他们发言的时候,往往也会说得头头是道。

第二部分:我们自然注意到的信息类型——树仅仅是树吗?(S型还是N型)

这个维度我们关注的是你如何获取信息。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感觉型的人,那么你可能更倾向于用自己的五官来获取信息。喜欢收集实实在在的、确实已出现的信息。对于周围所发生的事件观察入微,特别关注现实。而一个直觉型的人,往往通过想象、无意识等超越感觉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喜欢看整个时间的全貌,关注事实之间的关联。想要抓住事件的模式,特别善于看到新的可能性。看看下面的分类活动,或许可以帮你看清自己的维度。

感觉S直觉N

明确、可测量⊕可发明、改革

细节、细致⊕风格、方向

现实、现在⊕革新、将来

看到、听到、闻到⊕第六感

连续的⊕任意的

重复⊕变化

享受现在⊕预测将来

基于事实、经验⊕基于想象、灵感

选择S多于N的同学,更倾向于是感觉型(Sensing)。感觉型的人关注由感觉器官获取的具体信息: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事物。例如,关注细节,喜欢描述,喜欢使用和琢磨已知的技能。如果班级组织去爬山春游,感觉型的同学会在一路上不断发现惊喜:石头缝里的小草,路边的一朵野花,嬉戏的小鱼,拂面的微风。一趟春游,是他(她)整个身体都在享受的过程。如果是在学习驾照的过程中,感觉型的同学会对教练所教授的各个考试点记得很认真,一定会把细节抠得很细,希望在每个项目上都有比较长的时间练习,以保证确实掌握了这项技能。

感觉型的一些典型表现:

“别人向我问路的时候,我常常压力很大,因为我总想把路线说得很详细。可是往往问路的人会说:‘哦,好吧,谢谢,我到第一个拐弯的地方再问问别人吧。’大概是我描述得太详细了,可是我说的确实是我脑子里的路线。”

“讨论工作的时候,我总是能够关注到问题的细节,可是也会有只追求细节而忽略了全局的时候;如果要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我更倾向于向已经有过相关经验的人去请教,不太相信凭空想象出来的方案。”

选择N多于S的同学,更倾向于是直觉型(Intuition)。直觉型的人关注事物的整体和发展变化趋势:灵感、预测、暗示,重视推理。例如,重视想象力和独创力,喜欢学习新技能,但容易厌倦,喜欢使用比喻,跳跃性地展现事实。同样是去爬山,一名直觉型的同学会看到山上绿化不错,池水是来自山下的自来水管,这个时间来爬山游客比较多,或许再过几天会是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如果在学习驾照,直觉型的同学一定是那个急于让教练展示全部考试项目的人,对于教练教给的考试点,直觉型的同学更希望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直觉型的一些典型表现:

“曾经有个师妹说,对我的第一印象很差,因为在她刚入学的时候向我打听餐厅怎么走,而我对她说向左,向左,十分钟就到了。她说,对于一个新生来说,我的这段指路的话实在让她觉得很迷茫。可是我直到现在仍然这样给别人指路,我觉得挺清晰的啊。”

“有一次我们要布置一个会场,当同事在讨论桌椅选择什么颜色的时候,我已经在关心那个会场是否能够容纳下这么多的桌椅。当我的同事在讨论嘉宾几点入场的时候,我已经在考虑如果当天听众来得太多,会场拥挤怎么办。当我的同事在考虑说还是请教下别人吧,我在想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和展现创新点来。”

如果上面的两栏选项还不足以让你确定自己的这一维度,请做下面的趣味测试。同样的,通过统计N和S的数量,来确定你更倾向于哪个维度。

1.我倾向通过以下方式收集信息:

(N)我对有可能发生之事的想象和期望。

(S)我对目前状况的实际认知。

2.我倾向相信:

(N)我的直觉,我的第六感。

(S)我直接的观察和现成的经验。

3.当置身于一段关系中时,我倾向于相信:

(N)永远有进步的空间。

(S)若它没有被破坏,别修补它。

4.当我对一个约会觉得放心时,我倾向于谈论:

(N)未来,关于改进或发明事物,以及生活的种种可能性。例如说,我也许会谈论一个新的科学发明,或用一个更好的方法来表达我的感受。

(S)实际的、具体的、关于“此时此地”的事物。例如说,我也许会谈论淘衣服的好方法,或我即将要参加的科研助理工作。

5.我是这种型的人:

(N)喜欢先看整个大局面。

(S)喜欢先掌握细节。

6.我是这种型的人:

(N)与其活在现实中,我选择活在我的想象里。

(S)与其活在我的想象里,我选择活在现实中。

7.我通常:

(N)偏向于去想象一大堆关于将来的事情。

(S)偏向于拘谨地想象下一分钟就要发生的约会,只期待让它自然地发生。(www.xing528.com)

体验

看图说话。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片3~5秒钟。

图4-2

思考

请描述一下你在图里都看到了些什么并写在纸上。

和你的同学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认真倾听每个同学的描述,根据每个人的描述,来判断哪些同学可能是感觉型的,哪些同学可能是直觉型的。感觉和直觉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两种方式。感觉型的人更倾向于关注细节,通过五官来获取信息;而直觉型的人则习惯于看到事物的整体,更关注事情的含义、象征意义和潜在意义。

在这个看图说话的游戏中,对第一幅图的典型描述有:

A:“看到了美人鱼、大海、海鸥、悬崖。大海的远处与天空融为一体。”

B:“海鸥组成了英文单词‘love’,这幅图是用来赞扬爱情的,图画很美,美人鱼和海鸥,还有天空和大海组成了一派和谐、美好的景象。”

A:“果然有‘love’啊,你不说,我还真没看到。”

对第二幅图的典型描述有:

A:“好茂盛的一棵树,下面还有个墓碑。”

B:“这不会是拿破仑的墓吧?那两棵树之间的空隙,像极了拿破仑。这是个风水宝地啊,依山傍水。”

A:“连两棵树的缝隙你都能看出个花儿来……”

这两幅图都有着比较吸引人的细节部分,同时如果你是一个愿意从全局来把握事物的人,或许你就不会被细节吸引,而是远远观望,看到这幅画里埋伏着的一些信息。

第三部分:我们做决定和得出结论的方法是以情动人,还是以理服人?(T型还是F型)

这个维度我们将关心你处理信息的方式,即你是如何做决定的。通常思考型的人通过分析某一行动或选择的逻辑后果来做出决定,会将自己从情景中分离出来,对事件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客观地分析。从分析和确认事件中的错误并解决问题中获得活力。目标是要找到一个能应用于所有相似情景的标准或原则。而情感型的人喜欢考虑对自己和他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会在头脑中将自己放在情景所牵涉的所有人的位置上并试图理解别人的感受,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决定。从对他人表示赞赏和支持中获得活力。目标是创造和谐的氛围,把每一个人都当作一个独特的个体来对待。通过下面两栏分类选择,来看看你更倾向于哪个型。

思考T情感F

客观、公正⊕主观、仁慈

批评、不感情用事⊕赏识、也喜欢被表扬

头脑清晰⊕协调

基于分析的原则⊕基于体验的原则

规范⊕价值、人情

理智、冷酷地关注事情和联系⊕善良、善解人意、关注人和关系

情有可原,法不容恕⊕法不容恕、情有可原

选择T多于F的人,更倾向于思考型(Thinking)。思考型的人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喜欢通过客观分析做决定评价,例如,理智、客观、公正。当要投票选出优秀毕业生的时候,思考型的同学一定会把票投给那个最符合评审标准的人。

思考型的一些典型表现:

“我可能在有的时候表现得不是很近人情,好几个朋友都这样跟我说过。我自己也能认识到,但是我始终觉得在规则面前,人情是要退后的。如果每每遇到问题,都要让规则在人情面前低头,那么这个社会的秩序可能就乱了。当然我心里也是觉得人情上过不去,但是总会有办法来弥补的,规则是不能轻易改变和违背的。”

“在我的大学生活里,经历过好几次大事,因为我的头脑清晰和理性,被团总支的老师委以重任,来帮助引导同学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避免事态的扩大。而我的同学由于平时信任我的理性分析,也往往都愿意听取我的建议。我觉得自己在关键时候还是能够保持冷静、不被感情冲昏头脑的。”

选择F多于T的人,更倾向于情感型(Feeling)。情感型的人以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为重,将价值观作为判定标准。例如,对行为对他人情感的影响敏感,认为圆滑和坦率同样重要。在选优秀毕业生的时候,情感型的同学可能会站出来说,把票投给那些需要找工作的同学吧,考研了的同学最好能够放弃,因为优秀毕业生似乎对读研没有什么作用。

情感型的一些典型表现:

“我是一个耳朵根子很软的人,那首《心太软》就是唱给我的。往往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总是先想到当事人心里会是什么感受,这种换位思考常常让我难以做出判断和决定,那种原则和人情不能兼顾的情况实在让人太纠结了。如果在原则允许的范围内,我总是尽最大可能地从人的角度出发。这也让我在调节同学矛盾、协调集体冲突的时候比较有优势,因为我的感同身受可以更好地获取他们的信任。”

“我很喜欢别人表扬我,也特别喜欢赞美别人。因为我觉得小小的脱离事实的赞美和表扬可以让人心情愉悦,自信大增,从而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动力。如果不及时给予别人肯定,那我会觉得亏待别人了。即使这是他分内的事,我觉得也应该受到鼓励和赞扬。”

如果上面的两栏选项还不足以让你确定自己的这一维度,请做下面的趣味测试。同样的,通过统计F和T的数量,来确定你更倾向于哪个维度。

1.我倾向于如此做决定:

(F)首先根据我的心意,然后依据我的逻辑。

(T)首先根据我的逻辑,然后依从我的心意。

2.我倾向于比较能够察觉到:

(F)当人们需要情感上的支持时。

(T)当人们不合逻辑时。

3.当和某人分手时:

(F)我的情绪会深陷其中,很难抽身而出。

(T)虽然我觉得受伤,但一旦下定决心,我会直截了当地将过去恋人的影子甩开。

4.当与一个人交往时,我倾向于评量:

(F)情感上的兼容性:表达友谊和对另一半的需求很敏感。

(T)智能上的兼容性:沟通重要的想法,客观地讨论和辩论事情。

5.当我不同意舍友的想法时:

(F)我尽可能地避免伤害对方的感受;若是会对对方造成伤害的话,我就不会说。

(T)我通常会毫无保留地说话,并且对我的舍友直言直语,因为对的就是对的。

6.认识我的人倾向于形容我为:

(F)热情和敏感。

(T)逻辑和明确。

7.我把大部分和别人的相遇视为:

(F)友善及重要的。

(T)另有目的。

体验

你该如何决策

某高校规定,考试作弊者,一经发现立即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有一名同学在大四上学期的一次选修课考试中作弊。这位同学已经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家里经济还比较困难,他的工作可以帮家里减轻经济负担。

思考

如果你是这所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A:“太恶劣了。都大四了,难道还不知道考试不应该作弊吗?怎么老是抱着侥幸心理呢?虽说已经签约了,但是没办法,只能这样按照规定给予处理了。要不然这件事让他侥幸逃脱了,以后遇到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是不是还会这样侥幸呢?家庭上的经济困难,我来协调下院系和学校两方面,看看能否帮忙解决下。也让辅导员注意观察他的心理状况,虽说按规定对他进行了处理,毕竟还是挺遗憾的,尽量从别的方面安抚下吧。如果对此网开一面的话,那么后面的工作就不好管理了,对以前被处分过的同学也明显不公平了。”

B:“唉,太让人心痛了。怎么能在大四的时候犯这样的错误呢?简直要功亏一篑了。如果真的给开除了,那么他的工作就没了。还是算了,给予批评教育吧,毕竟是大四了,家里这么困难,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也实属不易。让他自己也写下承诺书,好好记住这个教训。相信经过这样一次‘历险’,他也能够长记性,在以后的日子里遵守规矩。”

从两个不同的解决思路来看,这两位负责人的态度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思考型的老师,对原则的把握,对公平公正的坚持是会贯彻在他工作的方方面面的,虽然他心里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忍,但是最终促使他做出决定的,依然是原则。而情感型的老师,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当事人的感受,他会考虑作弊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感受、就业问题等,他深深地以为这样的一个处分会影响到这个学生的一生,所以从长远来看,他更倾向于在原则下的变通。给年轻人一个机会,或许不是纵容而是拯救。

第四部分:我们喜欢以一种既定的方式生活(或做决定),还是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生活(或获取信息)?——“为什么束缚我?”(J型还是P型)

这个维度主要关注你的行动方式,你是如何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如果你是个判断型的人,你更喜欢将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过一种有计划的、井然有序的生活,喜欢做出决定,完成后继续下面的工作。照计划和按日程安排办事对他们来说很重要。而知觉型的人,喜欢以一种灵活自发的方式生活,更愿意去体验和理解生活而不是去控制它。详细的计划或最后的决定会使他们感到被束缚。愿意对新的信息和选择保持开放,直到最后一分钟。足智多谋,善于调节自己适应当前场合的需要,并从中获得能量。通过下面的分类游戏,看看你属于哪一型吧。

判断J知觉P

按部就班⊕随遇而安

随时控制⊕不断体验

明确规则和结构⊕确定基本方向

有计划、有条理⊕灵活的、即兴的

快速判断、决定⊕喜欢开放、获取

确定⊕好奇

最终期限⊕新的发现

避免“燃眉之急”的压力⊕从最后关头压力中得到动力

选择J多于P的人,更倾向于判断型(Judging)。判断型的人喜欢做计划和决定,愿意进行管理和控制,希望生活井然有序。例如,重视结果(重点在于完成任务),按部就班,有条理,尊重时间期限,喜欢做决定。如果一个班里有这样一位班长或团支书,那么你们班在这个学期里会有什么样的大活动,可能在学期初的班会上就会被提出来讨论。如果新年聚餐的地方有了不同的意见,他(她)可能会当机立断地指定一个方案并说服大家。

判断型的一些典型表现:

“我很喜欢接受任务,我在学生会任实践部部长。每年冬天我就已经在为来年春天的运动会赞助做计划了。我会列一个详细的任务表,包括完成的时间进度,然后在我们部内分配好。定期开会,讨论进度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办事拖拉的干事,我觉得有些不能容忍,但是会婉转地跟其强调按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我在自己的个人生活中也差不多,喜欢提前计划,让我感到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中。我好像是男生宿舍里的收纳高手,不太能够忍受东西乱摆乱放。”

“我喜欢学习和生活都能够有条不紊。我曾经做过一份兼职,指导我的那位前辈每天忙于各项工作,疲于应付。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他可能不喜欢管理任务。我就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帮他做了一个工作计划表,标明了任务、紧迫性和完成时间,这样我和他一起把任务做了分门别类的处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这个经历也让我对自己的这个优点特别骄傲。可是有的时候我也会过于专注于按时完成而错过一些突发的事情。”

选择P多于J的人,更倾向于知觉型(Perceiving)。知觉型的人较灵活,试图去理解、适应环境,倾向于留有余地,任事情自由发展。例如,重视过程,随时调整目标。这样的一位班长或者支书,通常会在某个节假日来临前的一两周才提议一项班级活动,往往会根据学院或者学校的大动作来随时调整。如果聚会的地方发生分歧,他(她)会说:“那么我们投票决定吧,少数服从多数就好。”

知觉型的一些典型表现:

“我是在最后一刻才能把作业交上的那种,从小到大都是。我是很典型的那种不愿意做计划的人,其实我更倾向于多项工作同时开展,因为我的状态是随时变化的嘛,可能此时我的状态适合任务A,下个时段我就适合任务B了,所以我觉得要随时保证自己有一个弹性,这样效率高,还能应付突发的事情。不过有时这种开放性会让我在时间截点快要到来的时候感到焦虑,我可能就会集中精力开始做马上要交上的事情。我的小组长不是特别喜欢我这样的成员,因为我似乎从来没有提前完成过任务。可是我的舍友很喜欢,因为我随时都能够抽身去给他们帮忙。”

“我好像比较容易随遇而安,对计划的打乱没有什么特别的反感和不适,甚至有的时候我在做一项工作的同时,会很期待有别的事情插进来。我常常会在上自习的时候被校园里的促销活动吸引。我有一次被邀请去做经验分享,没有提前准备发言稿而是临场发挥,因为我觉得会场会给我很多灵感。”

如果上面的两栏选项还不足以让你确定自己的这一维度,请做下面的趣味测试。同样的,通过统计J和P的数量,来确定你更倾向于哪个维度。

1.若我有时间和金钱,我的朋友邀请我到国外度假,并且在一天前才通知,我会:

(J)必须先检查我的时间表。

(P)立即收拾行装。

2.在第一次约会中,我:

(J)若我所约的人来迟了,我会很不高兴。

(P)一点都不在乎,因为我自己也常常迟到。

3.我偏好:

(J)事先知道约会的行程:要去哪里、有谁参加、我会在那里多久、该如何打扮。

(P)让约会自然地发生,不做先前太多的计划。

体验

如果现在是周六上午,你在本周日上午要参加TOEFL考试,你为了这次考试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财力。你仍然感觉到有些东西还没准备好,你还想守在网上,看看最新的考试经验。但是,你突然接到电话说一个好朋友从国外回来了,你们已经两年没见面了,他这次来也仅仅有三天的访问时间,明天就要返回国外了。他邀请你今天晚上到市中心去聚会。

思考

这个时候,你会去吗?为什么?

和你的同学交流下答案,看看别人是如何想的,从他们的回答中,判断下列哪些同学是判断型的,哪些可能是知觉型的。

A:“肯定去啊,好久没见的死党,想死他了,这回要是不去见,下次又得两年以后了。再说,人家好容易回趟国,不去见一面,多说不过去。明天的考试就看人品了,晚上这一会儿工夫也看不了多少的。明天早点起来看看最新的考试经验好了。”

B:“天啊,怎么这时候来了啊。把我的计划全打乱了。如果去聚会的话,半天的时间就搭进去了。还是别去了,这考试实在太重要了,不能让昂贵的报名费和培训费打水漂啊。以后还会有机会呢,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网上视频聊天一样的。”

A:“这半天还能决定明天考试的成败啦?未必吧……去了正好和他练练口语,还有助于考试呢。再说,万一从国外给我带小礼物了呢,哈哈……”

显然,A是知觉型人,他没有特别不可更改的计划,对于突发事件总能有种随遇而安的淡定,因为他可能在做计划的时候已经留有了一定的弹性,所以对空降的任务很能泰然处之,也许聚会用掉的半天时间会促进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更高效地复习呢。而B是比较典型的判断型的人的回答,他不太喜欢这类“空降兵”,发生这样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想怎么不提前说一声,起码给我一周的时间来做好计划和准备嘛。对时间的失控是他们接受不了的,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坚持执行自己原定的计划,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努力。至于不能临时处理的事情,他们也会想到很多事后弥补的办法,并且有力地说服自己和对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