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董子清:从乡医变身企业家

董子清:从乡医变身企业家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十九章从乡医到企业家的董子清董子清,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改革开放后,又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目前,该企业已能生产6个剂型9大系列160余个品种,成为三晋大地最大的OTC药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售网络已发展到30个省市自治区380个网点,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和广大农村。感恩时代,奉献社会,回报家乡,这是董子清开始办企业的心愿。

董子清:从乡医变身企业家

第七十九章 从乡医到企业家的董子清

董子清,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民国22年(1933)生于万荣县里望乡北阳村。他是解放后党培养起来的医生。改革开放后,又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由他办的万荣中药厂、万荣国药厂、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万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万荣县一大产业支柱,他的职务由厂长到经理到董事长和总顾问

20世纪80年代初,他是北阳村卫生所所长。那时,各地都兴办乡镇企业,村干部和群众在讨论办啥企业时,考虑到农村缺医少药,而董子清领导的保健站有制药基础,大家一致同意办个制药厂,并把这副担子理所当然地压到他的肩上。

听到这个消息,他心里热乎乎的,对干部和群众对自己的信任感到高兴,但同时感到压力巨大。这建厂非同寻常:资金、技术、厂房、设备、原料、手续,谈何容易!旋又想到,自己是共产党员,干部和群众又信任自己,就是再大的困难也得克服,也要把厂子办起来、办好。于是,没资金,他首先带头把自己家的蜜蜂全部卖掉,作为启动资金,又托关系到河津银行和里望信用社贷款,再四处向亲朋、乡里告借,三十五十都不嫌少。没技术,他们一方面带领村民到河南夏夷县学习,一方面四处打听求贤,先后聘请了彭永清等5名专业技师。为了报批手续,他不避寒暑,奔波于万荣、太原、运城、北京之间,备受人眉高眼低、冷嘲热讽之苦,半年多时间,他神形疲劳,身体衰减,曾两度住进医院。但是,在他面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拼搏,经省卫生厅和药监局审批合格,全省唯一的一家村办药厂建成揭牌。

该厂于1983年3月正式投产,产值连年翻番。1985年3月,山西省省长王森浩和副省长郭裕怀对该厂进行了视察,对董子清一班人艰苦创新、励精图治的精神进行了表扬和鼓励,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积极性。他外学鞍钢、大庆等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内到当地企业取经,结合本企业情况,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企业产值、销售、利税逐年大幅度递增,成为全省同行业中的先进集体,逐步实现了他的“创业求发展,发展求业绩,业绩求有为”的构想。

1987年,该厂产值达到5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他以这样的骄人成绩再次赢得了全村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当年,他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

20世纪80年代,万荣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工业兴县,创建“药城”的战略构想,县委领导找他谈话,把在县城筹建“国药厂”的重任交给他。他觉得这是事关万荣改革发展之大计,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心往大处想,眼往远处看,事往大处干,创业发展的机会不能错过。于是,他庄严地向县委、县政府立了“军令状”:村里中药厂一切照旧,和县里新建的国药厂坚持一厂两制,业务统一管理,经济独立核算,不要县上一分钱,也不动村里中药厂一分钱,还要把国药厂建成。

1988年10月,在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万荣国药厂在县城新城区破土动工,并于1989年建成投产,当年就上缴了利税60万元,实现了他对全县人民的承诺,向县领导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www.xing528.com)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使他眼界大开,浑身充满了活力。这年,他刚满61岁,60岁在中国农历叫一个花甲,他充满信心地说,他迎来了花甲之年的春天。他相继到美国、莫斯科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参观考察,进一步加深了他对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哲言的理解,坚定了他对企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他根据国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化经营机制条例,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要求,对国药厂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造,于1993年3月正式成立了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山西省药业行业第一家全员股份合作制企业。体现了劳动者和劳动者联合,劳动者与劳动资本联合,确立了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与企业形成同股同利、利益共同、风险共担的血肉关系,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

董子清和公司一班人,在“以义为先,重义轻利,服务百姓,造福社会”的办厂方针和“以人为本,以德载业,以诚立企,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指导下,十分重视在产品创新上做文章。一是他们把深受群众欢迎的“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复方丹参”等老产品,从提高生产工艺入手,在其内在质量上精益求精;二是把新产品做出特色,使企业销售市场不断扩大,知名度不断提高。

经营管理上,他们实行了人性化管理,在“民主、公开、监督、制约”的思想指导下,实行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党团工会组织的作用,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向服务要效益。每年各项指标都以30%的速度递增,连续多年成为万荣县第一纳税户。因此,他们的企业受到有关方面的表彰、奖励,被授予山西省民营科技型50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多个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万荣县委、县政府授予“经济发展功臣”;运城地委和行署树立他为“模范党员”旗帜,号召全区党员和干部向他学习;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他“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光荣地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山西省医药质量协会常务理事、万荣政协委员、县人大代表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02年,在全县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他们投资5280万元,经过7个月艰苦奋战,在恒磁工业园区建成了占地11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中药生产基地;引进国内先进生产设备和国际一流的中药成分分析检测仪等共260台(套),新建了全自动化的制药生产线6条,建立了全国制药行业唯一的核能辐射应用中心,实现了药品常温常压下的辐照处理,成为最早在全省一次性全面通过国家药品质量GMP认证的企业。

目前,该企业已能生产6个剂型9大系列160余个品种,成为三晋大地最大的OTC药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售网络已发展到30个省市自治区380个网点,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和广大农村。2005年,他们的部分产品已进入欧美和东南亚市场。

感恩时代,奉献社会,回报家乡,这是董子清开始办企业的心愿。早在里望中药厂有了盈余之后,他就为北阳村打了8眼深井,修建3600米渠道,使全村耕地实现了水利化;在村内建了水塔,使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而且村民生活用水不收分文;建学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对模范教师和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对全村巷道进行了硬化;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购置了电视机、电影机、音响等;对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日发放10元生活费,60岁以下每人每日5元;还为村内买了北京牌收割机;在村内办起蜡管厂、纸盒厂,解决了复、退军人和青年人的就业问题。

董子清在30年来的办企业中,深感到人才的重要。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拿出个人财产200万元,建立了“董子清奖学基金会”,从2011年8月开始,对家乡北阳村和华康药业公司员工每年考中大学的子女,分别情况奖励3000~8000元,以激励其成才,显示了他渴望人才的诚心和美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