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信用体制落后限制经济发展

市场信用体制落后限制经济发展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信用体制缺损与制度落后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因此,开发性金融着重于市场信用体制建设,这样有助于抓住问题的核心,也有助于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开发性金融的基本观点是:加速市场信用体制建设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觉、主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场信用体制落后限制经济发展

§1 市场信用体制落后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罗伯特·索洛为首的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后指出: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是一国物品与劳务生产的关键决定因素(1),也就是说:资本、劳动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三个动力源泉。这个理论没有考虑其拉动经济增长的市场基础问题。因为他们认为市场已经是发展成熟的,经济增长一旦启动,市场体制就能自动稳定持续下去。然而,大量的经验事实与之并不相符。实际上,市场始终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体制不健全、不发达是一个普遍现象。三大动力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很大差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在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自由流动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为什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呢?当然,不同国家之间财富差异有相当一部分与其资源的丰富程度有关。但是,资源大致相同的国家在发展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别,这就需要对经济增长问题进行市场体制分析。制度经济学对市场体制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这一点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成果(2)。开发性金融进一步强调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并不仅仅是在资本、技术、劳动力上的差异,两者最基本的差异是市场信用体制的差异。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市场信用体制实际上成为影响三大动力效率的基础因素。市场信用体制缺损与制度落后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一方面,表现在不能有效调节地区间、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目前的“三农”、社会保障就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另一方面,经济转轨过程中孕育巨大的系统性风险。这种系统性风险是因体制落后造成的问题。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主要表现在社会信用缺乏和监管不力,表现在投融资体制和微观制度、金融基础制度的落后,使得政策传递难到位,宏观调控有效性受影响,市场效率低,投资、消费、出口成本比较高,整个经济呈现为粗放型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体制中,市场信用体制是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各种市场问题从根本上看都与市场信用体制有关。因此,开发性金融着重于市场信用体制建设,这样有助于抓住问题的核心,也有助于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了论述简洁,本章所提到的体制或市场体制主要指市场信用体制。开发性金融的基本观点是:加速市场信用体制建设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觉、主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