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角膜接触镜发展历程

中国角膜接触镜发展历程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吴良材眼镜店于1946年在中国率先引进国外生产的接触镜,但直到1962年,上海医学院与上海眼镜二厂才联合研制生产出中国最早的角膜接触镜,当时的材料是PMMA。到了20世纪70年代,他们再次联合研制出中国第一副软性角膜接触镜。中国的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出现时间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主要的RGP材料供应商、美国博士伦旗下的PTC公司开始在中国推广RGP镜片。

中国角膜接触镜发展历程

接触镜在中文中,也叫隐形眼镜上海吴良材眼镜店于1946年在中国率先引进国外生产的接触镜,但直到1962年,上海医学院与上海眼镜二厂才联合研制生产出中国最早的角膜接触镜,当时的材料是PMMA。到了20世纪70年代,他们再次联合研制出中国第一副软性角膜接触镜。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接触镜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除本国自主生产、销售之外,美国海昌(Hydron)、博士伦(Bausch&Lomb)成为率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企业,它们分别以合资的形式在上海、北京、武汉、西安等地开设公司,进行生产和销售。到20世纪90年代,另外两家国际著名接触镜龙头企业美国强生(Johnson&Johnson)和视康公司(Ciba Vision)也会师中国。我国接触镜的配戴人数大为增加,同时配戴者对接触镜品牌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对接触镜的质量、配戴方式、保养程序也更加关注。

中国的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出现时间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主要的RGP材料供应商、美国博士伦旗下的PTC公司开始在中国推广RGP镜片。此后随着专业培训的开展,国内RGP配戴者人数开始缓慢、逐渐地增加。2005年,世界最大的RGP镜片生产商之一日本美尼康开始在中国销售镜片。

一种特殊设计的RGP镜片——角膜塑形镜(也叫OK镜)在世纪交替之际在中国有过短期的大起大落的发展经历,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管,开始步入理性的发展阶段。

知识小结

角膜接触镜(contactlens,CL)直接贴附在角膜的泪液层上,与人眼生理相容,达到视力矫正的目的。与框架眼镜相比CL有更大的视野,在所有注视方向均能保持光学矫正性能,消除眼镜的三棱镜作用,消除斜向散光,减少双眼视网膜像差,保持更好的双眼视,使用安全、方便、美观,还有一些特殊镜片可满足一些特殊要求。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课后任务与学习检测

一、选择题

1.隐形眼镜逐渐被人们广泛配戴,它与框架眼镜相比,最主要的优点在于( )

 A.操作简便

 B.干净、卫生

 C.时尚

 D.减小像差、扩大视野

2.第一个提出角膜接触镜雏形的科学家是( )

 A.Adolf Fick(www.xing528.com)

 B.John Herschel

 C.Da Vinci

 D.Rene Descartes

3.最早用于隐形眼镜的材质是( )

 A.玻璃材质

 B.PMMA

 C.HEMA

 D.硅水凝胶

二、简答题

1.考察周围人群对接触镜的了解及使用情况,了解接触镜的市场需求。

2.不同接触镜材料的特点及应用有哪些?

3.接触镜配戴方式有哪些?

4.接触镜的更换周期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杨 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