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员工微笑回家过年,管理的真谛在实践

员工微笑回家过年,管理的真谛在实践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员工带着微笑回家过年[1]月历已翻到了2010年2月,这是辞旧迎新准备过春节的日子。公司总务部的仲崇维部长和同事们,为了少让员工分心受累,早已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劳务工回家过年作了精心筹划,准备了96辆大巴士,分三批把4560名劳务工送到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湖北五个省的46个地区,让他们在春节前按时回家高高兴兴过年。农民工们乘着公司的客车,带着微笑回家过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有“七情”,而“喜”乃“七情”之首。

员工微笑回家过年,管理的真谛在实践

让员工带着微笑回家过年[1]

月历已翻到了2010年2月,这是辞旧迎新准备过春节的日子。过去的一年,是外高桥造船公司创立的第十个年头,在这一年里,全体员工奋力拼搏,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公司积极化解危机带来的影响,企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着健康有序的状态,按合同和计划交付了34艘优质船舶,计605万载重吨,造船吨位连续第五年居全国造船厂之首。有关信息表明,本公司的年造船总量已跻身世界造船企业的前三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一万多名员工用双手和智慧创造的,员工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他们理应分享成果、得到幸福。公司管理层对员工春节的筹划是认真的,并不断完善人性化细节管理的方方面面。公司总务部的仲崇维部长和同事们,为了少让员工分心受累,早已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劳务工回家过年作了精心筹划,准备了96辆大巴士,分三批把4560名劳务工送到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湖北五个省的46个地区,让他们在春节前按时回家高高兴兴过年。

公司的各级党政工团组织,纷纷以特殊的文化方式,准备了一份份“精神年货”送给员工,公司人力资源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每一位员工家里寄上一封“新春贺信”,汇报企业情况并向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在按期出版《外高桥船讯》的基础上,主编张敏同志和各部门的党组织精心策划和准备,增印了十五个部门的《外高桥船讯》春节专刊。专刊上有部门领导的新春寄语、光荣榜、先进事迹介绍、先进个人和优秀集体的照片,每份专刊都有数百人的头像,相当多的员工都能在报纸上找到他们个人的名字和形象。这是一份历史性刊物,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具有珍藏的价值,员工们争相得到。

公司将2009年10月18日厂庆十周年的一系列活动拍摄成录像片,包括员工文艺汇演实况、公司60对新人集体婚礼的壮观场面、数千名员工举行升旗仪式现场,受表彰的先进人物、VLCC油轮的交船仪式、创业墙揭幕盛典以及高层次的发展论坛的最精华部分,制作成一张光盘,赠送给公司的优秀员工、班组长、公司专家。

自2008年春节开始,公司每年为员工拍照片,并制成精美的相册,作为珍贵的春节礼物赠送给员工。总经理办公室的几位主任早有安排,年轻的摄影师顾卫青和摄影协会的20多个伙伴们满腔热情地利用吃饭和休息时间,为师傅们选取最佳的工作背景,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精彩照片。仅选中的照片就有33700余张,制成相册3371本,各部门的书记、部长们亲自把珍贵的相册,分送给在过去的一年里表现优秀的员工。打开相册的第一页,就是被送员工在公司工作的传神照片,后面分别是班组“全家福”、作业区和部门的相关照片,还有当年最具代表性的公司经典照片。一张张照片,记载着员工的工作和一个个团结和谐的造船团队,展示着员工鲜活的精神风貌,这是员工过去一年的工作写生,这是公司发展的历史记录,也是对员工辛勤劳动的心灵慰藉。一些从外单位刚来我公司工作的员工,听说公司要为工人拍照片,非常激动,他们说“打工到现在,厂里给我们工人拍照片还是头一回,这个相册太好了,带回家给俺家里人看看,让家人一起分享我的喜悦。”

员工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集团公司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船体装配技术比武第一名、搭载部的项勋师傅说:“相册拿回家后,我首先要给儿子看,让他知道老爸很能干,要他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今年我父母十分高兴,他们的儿子获得很大荣誉,给他们争光了。”

加工部部件作业区电焊工高飞说:我已经连续三年拿到公司的相册了,相册展现了公司的成长历程,让家人、老乡都看一看我们公司的辉煌成就,几次相册的比较,很真切地感受到个人的成长,我要带回家好好珍藏。

模块部管制作业区准员工张高高说:进外高桥船厂前自己在外面漂泊,没有工作,过得很艰难,2007年进公司,自己努力工作,不仅学到了技术,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娶上了媳妇,爹娘也抱上了孙子,还被公司评为优秀准员工。2010年1月11日,公司让我的媳妇和孩子一起来上海住了一个星期,还安排我们坐班车回家过年,部门的春节专刊荣誉榜上也有我的照片,我特别高兴,回家与爹娘、媳妇和孩子一起欣赏相册、看看报纸,边看边和家人讲解,真是其乐融融!(www.xing528.com)

许多员工拿到相册和春节专刊,脸上挂满了微笑,很有一种荣誉感的味道,小伙儿们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一张张班组、作业区和部门全家福的照片,表现的是一个个造船团队的精神风貌,体现的是相互关爱的人文环境,无论是上海人外地人,不管是正式工还是劳务工,只要是在“外高桥”这片热土上,大家都同担风雨、共享阳光,是“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文化年货”可以产生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巨大作用。

农民工们乘着公司的客车,带着微笑回家过年

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有“七情”,而“喜”乃“七情”之首。“喜”能给平凡的生活增添色彩,给忙碌的人生注入甜蜜,“开心”是激发奋斗的动力。营造亲密、和美让员工“开心”的氛围,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管理中的体现。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性中有受人尊重、得到肯定和被人赏识的渴望,管理者切不可无视这种动机和漠视这种渴望。人的工作客观上是受情绪影响的,当一个人的情绪处于“开心”的状态,就能充分调动其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办事效率也就高,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就能充分展现。

前几年,每当年终岁尾,企业的员工流动性很大,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相对稳定。近几年,企业文化的氛围更浓,文化的共鸣、精神上的默契,员工和企业彼此恪守心灵的契约,许多远道而来的劳务员工,开始热爱外高桥造船、热爱自己的岗位。他们对企业、对领导、对同事、对自己工作的厂房和平台已产生了感情,他们的心一大半已奉献给了船厂,还有小半心事留在自己的乡村。日本政府在总结经济发展经验时,曾经公布过一本白皮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发人深省:“日本经济发展的三要素:第一是精神,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资本。这三个要素的比重是,精神占50%、法规占40%、资本占10%。”这足以说明文化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所以,企业不单靠待遇留人,还要靠企业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平台,尤其是靠企业文化留“心”。实践证明,缺少了人文关怀,人就难以激情四射,也就难以神奇,这样人生不仅是单调乏味的,生活也缺少鲜亮的色彩。

有微笑的员工才会有持续发展的企业。新的一年,对每一个人都意味着新的希望,让我们把一腔热血交给新的日子,交给现今自己工作的公司。定位于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造船企业的外高桥造船公司,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沿着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方向,推进精益生产、实施精细管理、营造求精文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和谐的团队、心心相印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幸福的最大源泉,让我们共同努力,继续积极探索“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报效国家、发展企业,同时让员工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幸福!

【注释】

[1]本文刊登在《中国船舶报》(2010年2月10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