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适应理财:实践中的管理真谛

市场适应理财:实践中的管理真谛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适应市场的理财机制[1]一、市场经济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高度重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经济工作和理财活动指明了方向。买方市场的形成,客观上要求企业要切实重视和加强理财活动。

市场适应理财:实践中的管理真谛

建立适应市场的理财机制[1]

一、市场经济需要加强财务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高度重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经济工作和理财活动指明了方向。

1994年8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题词:“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

同一时期,李鹏总理题词:“经济工作,效益为先。”

1995年5月,乔石委员长发表了以法律手段促进效益提高的谈话,实质上提出了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中心,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的重要指示。

1993年4月21日,主管经济工作的朱镕基副总理在批文中指出:“提高经济效益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根本途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搞好经济工作的永恒主题。”

1995年初,吴邦国副总理给“经济效益纵深行”主任写信指示:“管理水平不高是企业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

根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触及到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管理的大讨论。1994年8月,冶金部部长提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重要论点,旨在探索企业管理的新模式。吴邦国副总理肯定了这个提法,说这是现阶段的管理方针。1996年8月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朱育理写文章提出:“确立财务管理在航空工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现在看来经济理论和企业管理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据分析,解放48年来,我国的企业管理大体经历了以生产为中心、以政治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以营销为中心、以财务为中心五个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企业矛盾运动发展变化的情况,针对主要矛盾确定的管理模式,才是比较现实的选择。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要矛盾,因而企业管理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但办企业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盈利最大化,因而所有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始终重视以价值形态反映企业全过程的财务管理。

1.加强财务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按照价值规律办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政府主要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企业与政府的关系非常清晰,企业是纳税人,企业经营,政府收税,政府早已不对企业和职工承担经济责任。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最后的经营成果。企业的财务管理应从服务于政府变为服务于企业,其职能也由核算、监督向管理和控制转变。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

2.加强财务管理是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需要

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厂长是纯粹的生产组织者和计划执行者,政府或主管部门让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企业就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财务是事后算账,实报实销。那时的企业实际是一个制作工场,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物资流的流动过程,效益与企业无关。现在,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要自主经营和决策,要承担经营风险,要最大限度地追求效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时时算计每个环节占用多少资金,花费多长时间,投入多少劳动量,成本高低,是否有效益,都要通过财务预测、目标管理来作出决策。因此,加强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观点。

3.加强财务管理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开放性的、全方位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跨所有制经营,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参股、合资、联营,这种开放的多种形态的经营活动必然带来资金运动非常活跃,各种投资融资活动日益频繁,所有这些经济业务开展的前提条件必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需要财务的可行性论证,测算成本、投资回报率,平衡资金余缺,为决策层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前一阶段,审计调查的结果分析表明,我系统相当多的企业,自身资金相当紧张还盲目对外投资,由于缺乏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又缺少严格的经营和财务管理,总体效益不佳,平均年回报率仅4%,许多都是不成功的,其中不少已造成部分国有资产流失。

4.加强财务管理是解决资金紧张、降低财务费用的需要

就总体而言,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属于资金短缺的国家。国家缺资金,船总缺钞票,企业缺“头寸”,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带来重重困难。部分企业之间拖欠严重,但冷静分析之后发现,资金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资金不合理占用和使用效率的低下。一些企业,全年的产出不大,但占用资金大;效益不好,但财务费用很高。1996年全行业销售收入比1995年增加20亿元,但银行贷款增加大于37亿,显然不成比例,资金占用大了。由于贷款增加,1996年体现在财务费用上的支出比1995年增加了4.7亿元,直接影响到当年全系统的总体经济效益。

5.加强财务管理,是适应买方市场形势的需要

国内买方市场的形成,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已从根本上杜绝了企业“靠产品涨价和优惠政策保效益”的可能,而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船舶工业更是如此。我们只能适应市场,要争取到订单,唯有随行就市。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我们的管理应切实转到围绕市场来开展,彻底由生产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好不容易拿到的订单,往往都已是“赤膊”价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亏损,这就需要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理财能力,同时还要树立企业在金融市场的财务形象和信誉,增强企业在资本市场筹资能力,为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总量创造筹资条件。买方市场的形成,客观上要求企业要切实重视和加强理财活动。

二、建立适应市场的理财机制

1.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中,不仅要重视体制的改革、机制的转换,更应重视管理的创新,1993年始企业推行新的财会制度,是加快企业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随着新的财务制度的逐步建立,传统的企业管理内容和核算办法已不适应,必须按新的财务制度的要求作调整。以成本核算为例,由于过去的完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把企业的全部成本费用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如果现在仍然只强调成本的降低,而忽视费用的控制,那肯定难以达到理想的经营目标。这就为改进企业管理指明了方向,即由核算管理型的方式向预算管理型的方式转变,由重点对物流的管理逐步转为注重资金、价值的管理和控制。由资金收付管理到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上的一种深化。“财务管理中心论”的具体形式通过预算机制来实现,预算本身就是一个表明企业的决策过程、计划过程与执行过程的完整体系,是一种全方位的过程。预算管理要求企业里的所有活动,都体现为货币价值的形态,通过控制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来控制和规范企业的所有行为,每一笔销售的实现,每项费用支出,每类资金占用和原材料消耗,都与企业年度利润目标紧密挂钩,使企业的每一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把企业方方面面的经济活动,都纳入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网络之中,控制企业各部门按企业的总体意图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应建立有权威的预算管理机构,制定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管理的范围、内容、职责和预算的编制、审批、下达并关注预算执行结果的反馈。每年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和市场状况,确定企业整体经营效益目标,编制成预算报厂务会(或董事会)批准实施。

预算编制上,以现金流量及费用控制为中心,覆盖销售、成本、费用、现金流量、职工福利长期投资等财务、经营领域。年度预算报经批准后,应具有刚性,成为企业各个经济业务职能部门的执行依据。同时,为适应预算管理的要求,资金应实行集中管理,因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也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资金集中管理的核心是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财务部门将企业业务部门、二级公司(分厂)的一切收入全部纳入企业的账户,资金由企业集中调度使用,以保证企业生产、改造、生活福利等的资金需求;同时,应根据全面预算的要求,深化全方位资金预算管理,可以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厂内银行等形式,坚持召开资金平衡、资金调度会,定期分析、跟踪、评价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引进银行机制,对企业内部的资金占用,可由无偿改为有偿,利用资金流量总体上的时间差,用活资金,实现资金增值。总之,企业应在实践中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算应坚持总量控制,适度从紧原则,平衡好投入与产出、总资产与负债、净增加值与工资、产品毛利与期间费用等的比例关系,使企业的经济活动按预算健康运行。当前,不少企业管理费用偏高,应该通过预算加以压缩和控制,保证企业总体效益目标的实现。(www.xing528.com)

2.深入学习邯钢经验,扎实开展目标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也是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有没有生命力的较量。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邯钢经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并根据船舶、非船、柴油机及基建、技改工程的特点,强化设计成本、采购成本、制造成本、经营成本四大块的目标成本管理,把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层层分解下达,并以下达的目标对责任单位(部门)进行考核,以确保企业的总体效益目标。

企业的财务部门,应根据目标成本管理的要求,在职能分工、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上做相应的调整,可考虑在事业部、车间、分厂设置财务成本机构,并将其职能明确为主要抓成本管理与核算,使目标成本管理得到较好的落实。要将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并形成机制,取得成效,必须坚决引入邯钢的成本否决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在成本控制上动真格。

在成本管理方面,还应注意学习别的国家的成功经验,当今日本在成本管理方面的代表模式叫“成本企划”,亦可叫成本设计或成本策划。日本人把成本思考的立足点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了上游或者说是源头。例如某商品市场上只能卖5元钱,公司必须有40%的盈利率,那么成本最多只能是3元钱,那么目标成本管理的任务就是从头做起,确保这3元钱目标成本的实现。成本企划实际上是一种多次循环挤压的降低成本方法,通过逐层次不断地挤压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维护国有权益,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我们的企业已由“工场”转变为工厂乃至公司,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考核指标重点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我们的经营方式应由生产经营向资产(或称资本)经营方式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并使国有资产在有效的资源配置与运作中得到升值,就必须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对企业占有的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管理,将资产管理的重点由实物形态转移到价值形态。

做好资产管理工作,首先,要摸清家底,为建立资产有偿占用机制确定定量操作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资产管理网络,对占用企业资产的部门进行考核,可采用收取资产占用费,增强对占用资产与自身效益关系的认识,以此促进各部门重视资产管理;其次,要通过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对存量资产的有效配置,实现存量资产的增值;第三,企业对增量资产的投资,要切实做到投资讲回报。投资任何项目都要分析市场。投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科学地分析市场需求,本企业在特定市场的地位及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做决策,投入总量必须与产出规模相匹配,以保证资产增量的质量,促进企业内部资产的增值。现在有一部分企业的困难,其根源就在于投资不讲回报,投入总量与产出规模不相适应;第四,创造条件,开展资本经营。通过有效地将企业的部分乃至相当的资产投入资本市场,从而实现资本增值。在这方面,广船国际、江南重工开了个头。通过上市,两企业不仅募集到了可观的资金,同时实现了国有资产增值,我们的财务工作者,都应关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并创造条件使我们经营的国有资产在资本市场实现增值。

4.实施经营目标责任制,健全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

近年来总公司系统经济效益的滑坡,除了其他诸多原因外,税制改革后放松了对企业经营目标的考核,也是原因之一。

企业内部健全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是企业完成经营目标责任的基础。在制订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时,可对具备承包经营条件的部门、实体,按经营模式签署年度承包经营责任书,并按月实施考核;对不具备承包经营条件的管理层也要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指标考核办法。这次总公司财务工作会议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从财务的角度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落实措施,从而促进和保证总公司系统扭亏增盈目标的实现。

5.规范会计核算,完善核算体系和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是我们的本行,是企业理财的基础。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是通过会计报表体系与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相联系,相对其他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是比较客观真实的。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秩序尚不健全,由于诸多因素,会计信息确有不真实的情况。失真的会计信息危害很大,导致领导心中无数,决策失灵,最终受害的是企业、国家,吃苦的是职工。因此,我们的会计核算,必须以“两则”、“两制”为依据,将提供真实、客观会计信息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责任单位、会计主体。

随着改革的发展,一个大型企业差不多都已发展成若干个门类的产业和经济实体,涉及不同的会计核算模式,需要完善核算体系,建立规范的核算制度,需要从总体上管起来。在按照“两则”、“两制”规范会计核算的同时,要探索、建立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经营决策的管理会计系统,这是健全核算制度的另一个方面。逐步实现会计核算,由核算、报账为主转为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和向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直至利用会计信息将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将事后监督拓展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逐步建立、健全“以管理会计为基础,以财务会计为准绳”的会计核算制度。

6.完善企业财务约束机制

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完善企业财务约束机制,是落实和规范企业财务自主权,促进企业依法理财,维护国家权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国发(97)9号文件精神,要把国有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规范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重点要加强对消费性资金、对外投资、关联企业经营往来、购销活动、成本费用、资产处置、财务报告等的监督。财务监督,厂长负有领导责任,财务部门直接负责。重要的是企业要形成好的财务约束机制,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妥善安排好职工眼前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发扬勤俭办企业的精神,建立起职工收益与企业效益紧密挂钩的机制,使企业的经营和效益持续良性循环。完善财务约束机制是搞好企业的基础,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三、在实践中培养锻炼理财队伍

在市场经济下,要搞好一个企事业单位,不能没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搞活和发展企业,人才是关键,人才是企业之本。人才与资金是应该具备的两种最珍贵的资源。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办好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有效益的企业。

发展经济,振兴船舶工业,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建立一支有理想、有觉悟、有水平的财会干部大军。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我认为必须培养三支队伍。一是以总会计师为代表的财会领导队伍。一个大中型企业,占用资金少则数千万、多则数十亿,企业经营的好坏,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国家的贡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财务管理涉及融资、投资、成本、资产、核算、证券、股票等诸多方面,贯穿于企业方方面面的综合平衡和管理,财务处长难以协调,而厂长作为一厂之长,显然精力不济,加之一般厂长对财务专业不可能了解很深,所以一个企业懂财会的总会计师不可缺少。同样,现在的事业单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味吃国家皇粮,国家所给费用大约只占实际开销的1/3,院、所、学校同样需要经营、筹资、成本管理、会计核算,所以事业单位也应有总会计师;二是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家理财队伍。财务管理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改革需要坚实的理论作支撑。这次会议期间,还将成立船舶行业理财研究会,并着手编辑出版《船舶财经》杂志,旨在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船舶行业特点的应用会计、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各专业课题研究,不断解决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并逐步将经验提高到理论水平;三是培养大批懂理论、善于实际操作又有奉献精神的财会业务骨干队伍。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要求财会队伍充实新的力量,补充新的知识。现在的理财工作,不仅需要懂财务会计、财税金融,还要求懂法律、管理,熟悉经营、生产。目前,财会队伍的现状是数量不少,但高水平的理财人才短缺,船舶工业由于是低利行业,高素质财务人员的流失相当严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就更为严重。

各级领导要注意理解、关心、爱护、使用财会人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所提的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尤其要注意培养新生业务骨干和领导力量。当然,我们的财务干部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加强自身学习,牢固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法制观念,坚持无条件地在法制的规则、规定下去认识、处理各项经济业务,审批与经手每笔款项的进出,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刻苦钻研业务,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党和人民当好家、理好财。

【注释】

[1]本文是作者1997年7月25日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财务工作会议上的主题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