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必要性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必要性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然对于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进行原著结合,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返本”与“开新”以及课程特点的需要方面来解析。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必要性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结合马克思主义原著教学的必要性

“原著结合”中的原著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著作”。当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倡马克思主义原著结合,有其迫切性、必要性。在2008年5月中央召开的进一步加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广泛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要在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上下工夫。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然对于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进行原著结合,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返本”与“开新”以及课程特点的需要方面来解析。

1.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源的需要

“本源”是一个复合词,包括“根本”和“起源”两层意思。思想世界的根本是它的构成要素——原著。原著既有思想的内涵,又是思想的载体,原著在历史中形成,又贯穿于教学过程,供人们理解、欣赏和批判。原著既是个人主体的显现,又是历史和公众的客观对象,我们在思想世界首先要面对原著,特别是经典原著。回到思想的本源,就是要不断地解读原著,讨论原著,传播原著。

马克思主义原著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的最基础的原始存在和物化载体。我们必须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和他们学说的后继者和杰出代表的文本中,理解和吸纳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也是最直接最可靠的学习和研究途径。早在1890年,恩格斯针对有人将唯物史观歪曲为“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和“经济唯物主义”时,曾告诫当时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我请你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材料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马克思所写的文章,几乎没有一篇不是由这个理论起了作用的。”[1]这里的“第二手材料”不仅指一般学者和反对者的描述和评论,也包括他们的学生和信奉者的描述和评论。

恩格斯这一告诫,提醒我们一定要研读原著。通过研究“原著”来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最好、最容易的途径,是一条正道,而不自觉地或者为了简便或者倾向性地通过第二手、第三手的材料来研究,则是歪路,甚至会走进歧途、邪道。恩格斯在为由他整理出版的《资本论》第3卷所写的增补中,回答有人希望他尽量采用以描述或改写的形式出版这本著作时,反复地强调:“在编辑出版时,我最关心的是要编成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版本,即尽可能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表述马克思得出的各种新成果……像马克思这样的人有权利要求人们听他的原话,让他的科学发现完完全全按照他自己的叙述传给后世。……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是原著本身。”[2]恩格斯这里强调的就是,马克思的“原话”和“原著”,“自己的话”和“自己的叙述”,它们才是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和成果的最真实的存在,是人们理解它的最基础的原始存在。我们这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后世”,都应该和必须根据经典原著来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2.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阅读和研究马克思经典原著,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以马克思已有理论为基础,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如果我们连马克思、恩格斯讲过些什么都不能清晰把握,是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西方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在著名的《马克思的幽灵》中坦陈,他是“在重读《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的其他几部伟大著作之后”,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就他们自己可能变得过时和他们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历史性有过明确的阐述。德里达几乎怀着难以抑制的激动,赞颂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敢于正视自己理论历史局限性的勇气和精神:“还有哪位思想家曾以此种明白的方式提出过类似的警告?还有谁曾经要求对他自己的研究主题的结论进行变革?”在德里达看来,“不去阅读且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可以说也包括其他一些人——而且是超越学者式的‘阅读’和‘讨论’,将永远都是一个错误,而且越来越成为一个错误,一个哲学的和政治的责任方面的错误”[3]

当然,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知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提出过什么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哪些问题正确解决了,其经验是什么?哪些问题没有正确地解决,甚至理论上有失误,其教训是什么?在他们提出的问题中,哪些还没有解决,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应该提出的问题他们没有提出来,我们如何把它提出来并加以解决?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需要,我们应该提出什么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有什么反对意见?这些反对意见是否有道理?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反对意见?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所谓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会或者失去根基、流于空谈,或者是把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称作“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们常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承前”与“启后”、“继往”与“开来”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只有“承前”才能“启后”,只有“继往”才能“开来”。而要“承前”、“继往”,首先要“知前”、“知往”。这里涉及继承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www.xing528.com)

要在体验经典作家的思想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原著绝不是仅仅因为提出了某个很深刻、很新颖的思想观点,而是因为这些思想观点的出现是经过系统的、严密的论证出来的。系统而认真地阅读可以与经典作家站在同一平台上思想与对话。原著阅读不仅要了解并理解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还要知道他们是如何来思考这个问题的,他们用的依据是什么,他们的思想基石是哪块,他们的论证过程有没有漏洞,他们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比如,在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征这一问题上,可以联系毛泽东的《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一文。

毛泽东这篇文章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深刻、全面而活泼的论述。在这篇文章里,毛泽东首先从10个方面论述了帝国主义列强怎样采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种种压迫手段,一步步地“把一个封建的中国变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的血迹斑斑的图画”。这10个方面是:(1)向中国举行多次侵略战争;(2)强迫中国订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侵略特权;(3)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租界;(4)在中国经营轻重工业,直接进行经济压迫;(5)垄断中国的金融、财政;(6)造成一个买办的和商业高利贷的剥削网,培植买办阶级和高利贷阶级;(7)使地主阶级成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8)造成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9)实行文化侵略政策;(10)在一定条件下,把一部分地区沦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所以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最主要的是体验经典作家的思想过程,通过解析经典作家的思想过程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结合,是以主体在其中的创新性发挥为纽带的,切合时代地、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科学的基础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僵化的体系,它的历史性同时表现为面对不同时代的灵活性。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阅读实践中,紧紧抓住新的时代特征,并在主体的创造性发挥的基础上温故知新,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历史性在同一层次上得到了共同解决。在原著内容与历史情景之下,马克思主义的丰富理论并不直接而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不是作为完全被动的要素介入到阅读实践中,而是阅读过程中最具生命力的要素,如果在面对具体文本与历史情景时,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表述,阅读便成为一次成功的超越性历程。

3.契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和大学生特点的需要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原著结合,是适应学生与课程的特点,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而实施的重要教学环节。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的思想性、理论品质和精神内涵。避免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当成一门知识去传播,忽视了其具有的思想性。知识和思想显然有别,知识具有确定性,是由学习而习得的;思想是一种智慧,智慧是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的能力、方法和素质,是靠理解、领悟和思索而获得的。

就课程本身的特点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所包括的各门课程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理论背后都有大量的原著存在。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重要思想、每一个理论都是通过一篇又一篇著作来阐述的,都有其针对的具体问题和形成的特殊背景。如果我们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作家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这些思想和理论的,就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所阐述的那些具体原理,教师“教”就会流于空洞和抽象,学生“学”就很难摆脱被动和盲目。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时,要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原著的作用,千方百计将原著结合进去,处理好讲授原理和阅读原著的关系,实现理论与原著的有机结合。

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而言,学习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在五个方面极为重要:“了解我们国家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和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辛酸史,了解我们的先辈为国家的独立富强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了解我们民族、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于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极为重要;对于坚定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极为重要;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对于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极为重要;对于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也极为重要。”[4]正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育教学,让大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过程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并内化为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因为,“任何经典文本的个案性研读,都包含着两个基本的教学目标:第一,对特定经典文本思想内容与学术史地位的知识学掌握。这一方向的研读指向客观性的经典学术研究目标。第二,对特定经典文本的研读,是人文科学个案方法的训练依托。这一方向下的研读不仅以特定经典文本学术知识为目标,而且是凭藉特定经典文本个案研读的实践经历,学习掌握更为普遍的人文科学方法并培育文科学生基本素质的过程”[5]。因此,在“纲要”课教学中进行原著结合,有利于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就大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而言,本门课程通常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受过多年应试教育熏陶的大学生,在习惯势力的影响下,多采取中学时的学习方法来逐渐适应大学的教学环境,对教师和教材有着严重的依赖性,死记硬背的学风十分浓厚,学习就是为了考试的功利主义思想较为盛行。因此,本门课程的这些特点与大学生的应试教育的习惯性特点相互结合起来,就很容易使得学生疲于应付,死记硬背,助长了应试教育的习惯继续发展。只凭阅读教科书或辅导读物,是绝然体味不到他们思想的真谛的,不仅如此,还往往会误读或误解他们的原意,有时甚至把他们的思想弄得面目全非。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结合,有利于改变应试教育的形式,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意识的创设开辟空间。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原著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有关历史文献,从中联系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尤其注意引导学生力求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增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广度和厚度,另一方面能真正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