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力哲学论:理论界对生产力要素问题的探讨与争论

生产力哲学论:理论界对生产力要素问题的探讨与争论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争论的焦点是“劳动对象”能不能成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可见,劳动对象作为人类征服自然程度的标志之一,不仅是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而且它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具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生产力哲学论:理论界对生产力要素问题的探讨与争论

一、理论界关于生产力要素问题的探讨和争论

从五十年代至今,我国理论界关于生产力要素问题的探讨和争论一直就未停止过。下面重点介绍几种有代表性观点。

(一)“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

1978年以前的讨论,主要是“二要素”与“三要素”之争,有的人主张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和劳动资料两个要素,理论界称为“二要素论”;有的人认为生产力应该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理论界称为“三要素论”。争论的焦点是“劳动对象”能不能成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1978年以前的这一段时间里,相当一部分学者持“二要素论”的观点,他们认为,劳动对象只是劳动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必要要素,然而,劳动对象的情况并不能说明生产力的高低。有人特别论证指出:在旧中国,可以作为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是极其丰富的,然而这并不能改变旧中国生产力落后的状况。所以,多年以来,大多数哲学经济学的理论工作者,都持“二要素说”,也就是沿用了斯大林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的说法:“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艾思奇先生就是持这种观点,他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961年第1版,1962年修订再版,1978年4月第3版)著作中对生产力的要素是这样定义的:“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同以生产工具为主的被用于生产的劳动资料相结合,就构成社会的生产力。”……“前面已经提到,生产力的要素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被用于生产的劳动资料,以及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1]

进入80年代后,多数学者开始持“三要素论”的观点。在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三位学者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一书中,他们这样写道:生产力则是人类凭借和应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时所发生的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由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三个要素所构成。……劳动对象之所以是生产力的一个必要的要素,是因为:第一,它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只有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没有劳动对象,就谈不到现实的生产。只有人的劳动同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才是一切物质财富的源泉。……第二,劳动对象对生产工具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须知,人是从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取得材料,来制造同自然斗争的生产工具的,而生产工具的水平甚至性质,则同其所取之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关于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划分,就是以制造生产工具的主要材料(即劳动对象)的不同为根据的。第三,劳动对象不同,直接影响整个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现实的生产中,使用同样的工具,花费同样的劳动,由于劳动对象不同,劳动生产率会有高低,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大不一样。……可见,劳动对象作为人类征服自然程度的标志之一,不仅是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而且它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具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劳动对象的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所处的自然环境出发,扬长避短,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社会生产所必需的合格的原材料,并不断发现和制造出越来越多的新型的原材料。[2]

到了90年代,“三要素论”的观点更加明确地写进了各种教材:“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构成包括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总和。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从事社会劳动实践的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3]

(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第四个实体性要素(四要素说)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此后,全国理论界开始重视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地位和作用问题的讨论研究。这次讨论的特点,不是“二要素”与“三要素”之争了,而是集中讨论科学技术是不是、能不能成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争论很激烈,许多人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对是不是构成要素的问题,则分歧很大。这次讨论客观上形成了两个发展阶段。在1979~1985年的讨论中,相当多的学者或在学术会上的发言,或著书立说,不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构成要素”。这种观点在当时占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1986年以后,情况有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了,特别是自然科学界的许多学者,极力主张这种观点。陕西社会科学院的李万忍先生是搞交叉研究的,1980年时,他反对把科学技术规定为生产力的要素。为了讨论,他系统地研究了有关资料,结果自我转变了,并坚定的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个基本要素”,1982年,他以这个观点为题,发表了一篇论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社全文转载了这篇论文,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990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著《科学技术与生产力革命》,在这本书中,他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的观点。书中写到:

任何事物都有它特定的规定性,社会生产力亦有其独有的规定性。社会生产力的这种规定性,包括一般构成要素和特殊构成要素的辩证统一。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力构成的一般要素,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这三者“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8~209页)而科学技术则是现代生产力构成和发展的一个最活跃的、不断增长着的特殊要素。把这个特点同人类生产劳动的一般条件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明确地把现代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规定为四个:

劳动本身,即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

这四要素构成了现代生产力。它既包括了人类生产劳动的一般要素,也反映了现代生产力的具体特点,是一般规定性与特殊规定性的历史统一。

现代科学技术为什么是现代生产力构成的一个基本要素呢?作者分三节进行了论证:

第一节马克思把科学技术规定为现代生产力的一个独立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现代生产力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征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新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个基本要素;

第三节人类劳动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决定了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构成的关键要素。

作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写道:

在这本书里我明确地坚持了两点:(1)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里提出生产力三要素时,特意加了一个补注,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并明确地指出,生产力概念必然扩大,这“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相一致的”。就是说,马克思早已把科学技术规定为现代生产力的一个基本要素了。(2)在促进现代生产力增长的诸因素中,科学技术已占到60%以上,居于主导地位,还能说它不是构成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吗?基于以上两点,我在本书第2章里,明确地把现代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规定为四个,即“四要素说”。这种规定性,既反映了物质生产力的一般属性,也体现了现代生产力的特殊性,是两者的历史统一。[4]

(三)生产力要素两大类的观点

进入90年代中后期,一些教科书明确提出了生产力要素两大类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生产力要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即构成生产力的硬件,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部分。另一类为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即构成生产力的软件,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

1.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也称基本要素)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智力的人,也就是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是人,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只有那些有劳动能力、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才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是劳动者的本质特征。物质生产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既需要劳动者的体力支出,也需要劳动者的智力支出。在生产过程中,绝对单纯的体力劳动是没有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智力因素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加。劳动者不但是生产力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且是生产力构成中最重要的要素。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就在于,它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的能动的要素,是构成生产力诸实体性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如果把生产力构成区分为人和物两个方面,劳动者作为人的因素,它是生产力中能动的存在物,生产资料的创造者,是活的劳动;而生产资料作为“物”的要素,则是死的劳动,属于劳动者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是劳动者自身力量的延伸。

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以改造、作用劳动对象的各种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体系,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是一个内容广泛的人造物质系统,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的主要部分,一般划分为手工工具和机器两大类。马克思把生产工具形象地比喻为生产的“骨骼系统”。除生产工具以外,生产资料还包括发动生产工具进行生产的动力系统、储存系统、包装设备、各种容器即马克思所说的“脉管系统”。现代化大生产中的自动控制系统、信息传递系统等也属于劳动资料。随着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资料在不断扩展,日益复杂化、精密化、高技术化。劳动资料是生产力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它的重要性表现在:(1)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媒介体。(2)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作为改造自然的现实物质力量的集中表现。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生产工具的每一次大的进步,都标志着人类生产能力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3)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直接制约着物质生产的劳动组织形式和劳动方式。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就会相应地有什么样的劳动组织形式和具体的劳动方式。(4)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制约着劳动者的素质,决定着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5)劳动资料在生产力的构成中是决定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5]

劳动对象是指生产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是人们将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对象。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地下矿藏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即由人们自己活动所创造的实际上已是劳动产品的物质资料,如钢材、棉花等。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叫原料。劳动对象中包括原料,但不是一切劳动对象都是原料。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劳动对象,生产就无法进行。然而,并不是整个自然界都能直接作为对象,只有被人所利用、纳入生产过程的那一部分自然界才是劳动对象。劳动对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扩展的。它不但在空间范围上从较狭窄的生产领域扩展到新的更广阔的领域,在种类上,也通过开发新种类的劳动对象、创造新型材料、对原有对象的深加工等,使其范围不断拓展。在现代化生产中,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料和材料越来越多,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制造,各种新的劳动对象日益丰富,使生产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加快了生产的进程。劳动对象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它是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体现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活动的自然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劳动对象,便不可能进行物质生产,因为单凭劳动是不能生产出物质产品的。

2.生产力的非实体性要素(又称渗透性要素)

生产力中的非实体性要素又可分为智能性要素和运筹性因要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附着性、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非实体性要素中智能性要素,作为一种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的、实体性的要素,但它与实体性要素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旦它渗透到实体性要素中去,就会改变实体性要素的性质和水平,并由此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即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管理、分工、协作等属于运筹性要素。它们的作用在于通过对生产力的各个独立的实体性要素的调动、处理、匹配、选择等手段,在数量和比例上做到合理结合,以形成最优化的生产力的总体功能。这种运筹性要素对生产力的实现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它作为非实体性要素贯穿于生产力的具体结构之中,直接影响与制约着生产力的状况、发展和提高。

(四)生产力系统的九要素说(www.xing528.com)

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了薛永应和徐则林二位先生的专著:《生产力经济理论研究》。作者在书中专门用了一节的篇幅讲了这个问题:“一个老论题:生产力到底有哪些因素”,系统地论述了“生产力系统的九要素”。下面摘录其一些基本思想:[6]

生产力系统中具有相对独立资格的因素是不断增多的。就现代生产力而言,其要素有9个。为了比以往更深一层地认识它们,下面分别对9个要素的本质(定义)、类别、作用、地位、特点和历史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1.劳动者

作为生产力因素的劳动者,是正在或有能力在生产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发挥劳动功能的人。是否具有劳动力,是否同社会再生产过程相联系,是劳动者范畴的基本界限。在现代生产力条件下,所谓劳动者,就是具有相当的生产经验、科学知识、劳动技能、操纵生产工具或其他技术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提供劳务的人。这个定义同流行的定义相比,有两点差别:第一,前半句加进了“科学知识”这个限制词,这是为了适应现代生产力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而要求文化型、科技型劳动者的特点;第二,后半句加进了“其他技术手段”和“间接地”两个限制词,这是为了适应现代生产力条件下生产劳动范围扩大和第三产业显著发展的特点。

2.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是劳动手段的主体。人类所获得的一切用来延长(放大、提高、强化)自己的肉体器官,以征服自然并取得物质资料的东西,都是生产工具。这个定义能够克服当前流行的某些定义的简单化缺点。第一,它指明生产工具是人类肉体器官的延长,从根本上把握了生产工具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第二,这个定义强调了生产工具的目的特征(征服自然,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把生产工具同那些不以自然为对象,不以生产为目的的器具,例如武器、凶器之类,区别开来了。第三,这个定义强调了生产工具的经济效果特征(取得物质资料),把生产工具是人类劳动功能的对象化这一本质标明出来了。

3.能源设施

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的资源称为能源,开发和利用能源的设施称为能源设施。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漫长历史过程表明,能源开发存在一种“多元化”和“多级化”的历史趋势,即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能源种类愈来愈多,能量转化的次数也有所增加。最原始的能源就是人体中的糖类,最原始的“能源设施”就是人的机体本身;以后,人类逐渐学会了利用畜力、风力和水力,但此时人类还未摆脱沉重的负担;只是到了蒸气机发明和推广以后,人类才开始把充当“动力机”的重任基本上转交给了自然力,通过动力机、传动机去驱动工具机;电力原子能及其设施的发现和发明,不仅增加了能量转化层次,使能量便于传输、储存和控制,而且空前地扩大了人类的体力;当前,太阳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必将使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能源天地。总之,在生产力系统中,能源设施原本就很重要,而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它更成了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4.基础设施

为生产过程提供共同条件的设施,称为基础设施。其中,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直接提供条件的部分例如道路、机场、港口、油电水气管线、通讯线路、厂房仓库等等,称为生产性基础设施;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间接提供条件的部分,例如同劳动力再生产有关的住宅、医院、商店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和服务设施等,称为社会性基础设施。如果说生产工具是劳动活动的传导手段,能源设施是劳动活动力的强化手段的话,那么,基础设施就是这种传导和强化得以实现的保证手段。同生产工具和能源设施比较起来,基础设施虽然不及它们显眼、活跃,但正如它的名称所表明的那样,它是其他一切因素存在、运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它的这种基础作用,在生产力系统的内外部联系中均以几何速率增加的情况下,使它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

5.材料

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虽然对生产力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几乎一成不变的“自然基础”,毕竟没有能动性。能动的、活跃的,因而对生产力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是在生产过程中被人类加工过的材料部分。在现代生产力条件下,材料技术革命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组成部分,从而材料就成为现代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6.科学技术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形式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升华和结晶。技术是人类为了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创造的各种活动手段。技术,按其内容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类。硬件技术指物化了一定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在内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装备。软件技术指制造、运转或操纵硬件技术的方法诀窍、工艺流程和劳动技能。技术,按其应用领域,又分为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两类。由于硬件生产技术已分解为生产工具、能源设施和基础设施等项,并作为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因素分列于前,因此,作为生产力系统相对独立因素的,只是软件生产技术。在这里,科学技术作为没有实体的渗透性因素,它通过两个“物化”来发挥自己的特殊作用:物化在生产资料上,物化在劳动者身上,改善它(他)们的素质,提高它(他)们的功能。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占首位的决定性因素。

7.生产信息

所谓信息,就是对事物的特征和变化的客观描述,是事物的实际状态经过传递以后的再现。信息分为经济信息和非经济信息。经济信息中还有生产信息与非生产信息的区别。作为生产力系统相对独立因素的,只是生产信息。生产信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第一,消除不确定性,使生产力诸因素得以组合为系统。例如,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事先知道所拥有的劳动者是什么样的,生产工具有怎样的性能,劳动对象的情况如何,生产空间有哪些特点,打算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没有这些关于生产条件和拟制产品的各种描述,即相关信息,全部生产力因素就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就不可能组合成生产力系统同外界环境的联系,也就不可能使生产力系统顺利运行。……信息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因素,是从20世纪40年代末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自动控制装置成为机器体系的第四个组成部分后开始的。

8.现代教育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自觉的培训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从道德、智力、体质、审美能力等方面对人的发展施加影响的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教育有四个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劳动力再生产直接联系的智育和体育,是生产力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在于,将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因素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由此及彼地散播开来,一点一滴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积累起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高整个生产力的水平。

教育成为这样的生产力因素,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在封建社会结束以前,由于阶级统治的需要,也由于手工工具生产力只要求体力型劳动者,因此德育几乎被当成惟一的教育活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由于机器大工业对文化型工人的需要,智育逐渐被重视。当代,社会生产力智能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客观上要求用专业科技劳动者代替一般文化型劳动者,因而以科学技术教育为重要内容的现代教育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因素。

9.生产管理

管理是人类的一种自觉的控制活动。经济管理则是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采取的对经济运动过程的一种自觉的控制。生产管理就是对生产环节的一种自觉控制。现实中的生产管理有三重属性:作为生产力的因素;作为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作为上层建筑的环节。生产力因素中的管理,是舍弃了后两重属性的管理。

生产管理的内容随着生产力系统的复杂化和社会化而日益丰富。手工工具时代的生产管理,基本上只是对家庭和作坊内部的劳动者实行分工和协作。普通机器时代的生产管理,越出了劳动管理的范围,增加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资金管理、布局决策等内容。这种管理以单项科学为基础,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因而是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因素。智能机器体系时代的生产管理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形成一个科学的决策体系。这个体系中包括了分工协作、结构设计、规模选择、时序安排、布局决策。这个体系中始终贯穿着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并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科学基础,以系统工程为表现形式;这个体系中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这种管理起一种“粘合剂”的作用,把诸种生产力因素按照生产力运动规律的要求组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种生产管理作为最高层次的运行性因素,在生产力系统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五)生产力多层次、生产力要素四大类说

薛勇民博士在新近出版的著作《走向社会历史的深处——唯物史观的当代探析》中,对生产力的概念以及生产力的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研究中他明确提出了“生产力多层次、生产力要素四大类”说。书中谈到:

传统观点认为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其本身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生产力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化,首先对生产力的要素展开了争论,有人提出“两因素论”即劳动者和生产工具,有人仍然坚持“三要素论”。其实,这场争论的意义并不大,因为生产力本身并不仅仅是实体的存在,它还是一个关系范畴。因此无论是哪种观点,只要还是坚持“要素说”,都只能对生产力作片面、静态的理解。

这里有必要搞清楚生产与生产力的现实区别。应当说,生产是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形成必然是由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相互作用才能得到实现,所以生产过程本身存在着诸要素。而生产力则只是生产过程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物质力量,这种力的形成当然不能脱离生产过程,更不能离开劳动者等诸因素,但这些因素仅是生产力赖以形成并发生作用的条件,而条件并非生产力本身,正如劳动创造人但劳动本身并非人一样。如果这样把生产力理解为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量,那么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实际就是实现生产力系统最优化的问题,从而不只取决于生产诸要素的质和量,还取决于这些要素的每一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合理程度如何。也就是说,在把握生产力的内涵和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其实就是优化生产力的结构。

因此,在当代应坚持和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把生产力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动态的考察。按照现代系统论的观点,首先可以把生产力看作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多层次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自然力和社会力,其中社会力是主要的;二是社会力包括生产工具和人力,其中人力是主要的;三是人力包括体力和脑力,其中脑力劳动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重要;四是脑力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中社会科学的作用日益突出。其次,如果把生产力看作一个系统,其对应的要素又可分出四类:一是实体性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二是渗透性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三是传授性因素,主要是指教育训练;四是组织性因素,主要是指管理。而且这些因素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它们按一定的比例和联系方式组成系统以后,生产力系统便有了不同的新功能。

对于生产力的理解的局限,还表现在没有能够跟上历史进步的步伐,没有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要求。传统的生产力的概念,首先没有说明和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从根本上讲,人类并非为改造自然而改造自然,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而改造自然,而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如果没有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所谓改造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其次人类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不仅要改造和征服自然,而且要保护和利用自然。如果只承认和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就必然会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19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对于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化生态危机的出现,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人类进行的一切社会生产活动最终都是要实现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需求的。因此,任何时代的生产力都应当是人们通过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自身的根本利益需求的生产能力。[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