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无完人:王孝杰的复杂身份

人无完人:王孝杰的复杂身份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王孝杰的所作所为,毕竟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并不是出于唐王朝的官方安排。所以当时有很多人担心,王孝杰在吐蕃待了那么久,没人能够保证他仍然一心一意想要为唐王朝效力,而是可能已经被吐蕃策反,此次回来乃是做奸细的。前面已经说过,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宠信,已经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这一次同样如此。不过,即便狄仁杰向武则天力荐了王孝杰,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武则天根本不可能任用王孝杰。

人无完人:王孝杰的复杂身份

唐神功元年(697),狄仁杰通过一番考量,决定撤除安西四镇,并且上书武则天,群臣为之哗然。要知道,安西四镇乃是太宗皇帝所置,当时四镇所在的西北地区还在高昌政权统治之下。国王鞠文泰在隋朝时原本和中原政权建立了良好的交往关系,但是到了隋朝末期,天下大乱,恰使新生的唐朝百废待兴。趁着这个空当,鞠文泰和突厥联合反唐,并且不断兴兵作乱。如此一来,高昌国的势力持续膨胀,鞠文泰不断侵夺一些小国政权。而这些小国的政权大多都是亲近李唐王朝的,他们无力抵抗,只有不断向唐朝求援。

众所周知,唐朝之所以能够成就万世之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加强了和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具体交通路线就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而丝绸之路的所在地,就是高昌国所盘踞的势力范围,这就让唐王朝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损失,同时也形成巨大阻碍。于是,在西域各小国政权的求助下,太宗皇帝决定出兵攻打高昌国。但是在鞠文泰看来,唐朝和高昌之间隔着千里荒漠戈壁,而且灾害性自然天气频发,太宗皇帝不可能轻易来犯。事实也正是如此,以粮食补给为例,唐朝一名后勤人员如果想要送往前线一袋粮食,那么他必须带上三袋,因为一去一回的路上他自己就要消耗两袋。

然而,以太宗皇帝的雄才伟略,自然能够看清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它不仅在经济上非常重要,在政治上也有很大分量。于是,太宗皇帝果断下令,派出大军前去征讨,以至于在鞠文泰始料未及的情况下,忽然神兵天降,高昌政权根本不敌身经百战的唐朝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取得胜利之后,高昌国的势力范围随即纳入唐朝版图,原本的高昌国也就成了唐朝的西北地区。为了维护这一地区的长期稳定,同时也是为了让丝绸之路保持繁华,太宗皇帝在龟兹(今新疆库车)、焉耆(今新疆焉耆)、于阗(今新疆和田)和疏勒(今新疆喀什)驻扎了大批军队,这四座城市就被称为安西四镇。

总而言之,丝绸之路乃是唐王朝最为重要的经济命门,安西四镇也就成了这条经济大动脉的重要保障力量。有了这样的大前提,狄仁杰却忽然说要撤除安西四镇,自然让群臣无法理解和接受了。然而,狄仁杰这样做也有他的想法,因为太宗皇帝虽然设置了安西四镇,但是西北地区毕竟属于唐王朝鞭长莫及的地区,所以只要中央地区发生祸乱,吐蕃就会趁机袭取该地区。到了太宗皇帝晏驾之后,安西四镇曾经多次被占,唐朝名将程知节(即程咬金)、薛仁贵和前面提到的李敬玄,都曾被吐蕃军队打败。直到武则天登上皇位,凭借她的经天纬地之谋略,才开始着手处理西北地区的乱局。

长寿元年(692),武则天委任王孝杰为兵马元帅,统领大军前往西北驱逐吐蕃。王孝杰当年曾经和李敬玄一起出兵作战,兵败后被吐蕃俘获,得到了对方的巨大优待。但是王孝杰“身在曹营心在汉”,他意识到唐军对吐蕃作战屡次不利,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吐蕃内部不够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于是王孝杰长期潜伏了下来,直到多年之后才借机逃回唐朝。但是,王孝杰的所作所为,毕竟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并不是出于唐王朝的官方安排。所以当时有很多人担心,王孝杰在吐蕃待了那么久,没人能够保证他仍然一心一意想要为唐王朝效力,而是可能已经被吐蕃策反,此次回来乃是做奸细的。

这个时候,狄仁杰的胆识表现出来,他不顾群臣反对,向武则天力荐了王孝杰。前面已经说过,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宠信,已经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这一次同样如此。不过,即便狄仁杰向武则天力荐了王孝杰,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武则天根本不可能任用王孝杰。要知道,收复西北动辄需要十几万的大军出征,胜败之间将会关乎国家命运,统治者怎么能将如此重任交到一个前事不清的人手上呢?但是,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绝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她总归有自己思考和行事的一套哲学,这也让她最终接受了狄仁杰的举荐,将重任交给了王孝杰。

事实证明,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决定非常正确,王孝杰一心为国,忍辱负重那么多年,又在议论纷纷的情况下请命,武则天对他的任命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激励。出征之后,王孝杰凭借自己对吐蕃的了解,连战连捷,一举收复了安西四镇,留下少数兵力镇守后凯旋。狄仁杰亲自迎接了王孝杰,武则天更是对他大举封赏,一时间官民弹冠相庆,整个国家张灯结彩。如此一来,吐蕃也感觉到了中原王朝的强大,主动派遣使节来求和,唯一的条件就是撤掉安西四镇,这也正是狄仁杰做出上述建议的原因所在。

狄仁杰的建议有四个立脚点,具体内容包括:

一,天意地理论。武则天的迷信是狄仁杰所深知的,因而他首先还是从这一点着手做文章。他指出,中国(指中原政权)东边是大海,南边是群山,西北是大漠,北边是草原,与外界天然隔绝。这是上天为我们营造的王道乐土,因而实在没有必要远出西域,与那里的夷狄小族争长论短。紧接着他做出结论,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守在中原,夷狄小族也应该老老实实地守在边疆,彼此之间都要各安其分,不能相互侵扰。狄仁杰的这一观点,显然带有儒家思想中有史以来的局限性,认为天下之大不过中原地区,实在难免井底之蛙的嫌疑。当然,狄仁杰是为了说服武则天,如此才从这一方面入手,想来也无可厚非。

二,以夷制夷论。中原政权对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用兵,大多是因为他们对中原地区的袭扰,因而对于中原政权来说,只要与少数民族政权相安无事就好,这也是我国数千年来始终被动用兵的原因所在。即便是太宗皇帝,之所以和松赞干布交好,而不是派兵将吐蕃政权覆灭,也是出于这一原因,所谓用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胜利是也。狄仁杰从这一点出发,建议武则天在西北地区建立亲近中原王朝的本地民族政权,让他们自己去治理自己,以此来减少甚至避免在西北用兵的军费负担,客观来讲也是可以接受的建议。

三,兵为凶器论。古之统治者的最高政治艺术称为内圣外王,但是在“外王”方面也要尽量做到“圣”,简单来说就是以德服人。太宗皇帝和吐蕃建立良好交往,最主要的措施不是刀兵相向,而是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如果当年太宗皇帝大动干戈,对吐蕃政权加以剿除,两国之间必定祸患无穷,遭殃的不仅是朝廷,百姓也过不上好日子。以太宗皇帝的英明神武,仍然要采用怀柔政策,武则天自然没有理由对吐蕃用强,狄仁杰的这一观点也是能够站住脚的。(www.xing528.com)

四,整体国防论。对于中原政权来说,虽然四面都有天险隔绝,但是在天险之外,毕竟还有其他地方。对于李唐政权来说,中原地区的统治已经力不从心了,且不说钩心斗角的政治纷争,在交通和通信极为不便的当时社会,中央政权对各地方政权能够实施有效统治已经非常不错了。因此,中原政权在完成大一统之后,对中原以外的地区通常只是凭借天险采取防御性国防策略。原因很简单,天险之外的地方实在太大了,朝廷是统治不过来的,何况那里又都是“荒蛮未化”之地。

总体来说,狄仁杰的主张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却忽略了一个重大隐患,而武则天在这件事上的处理,也足以说明他对狄仁杰的宠信并不盲目。唐朝的首都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在这里建都虽然可以算作中原政权,但是已经超出中原地区。当然,唐朝的统治者在长安建都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包括各个方面的因素。简单来说,这里可以算作中原政权里的中原政权。如果说中原地区四面都是天险,那么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在小范围内更是如此,因为这一地区的东面有函谷关,南面有秦岭,西面有陇山,北面有黄河。更为重要的是,关中地区自古就是沃野千里,农业文明非常发达,在这里建立政权自然可以占尽“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

然而,在上述四面天险中,西面的祁山是最薄弱的,通常都要有大军驻防才能保证长安无虞。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每次进攻魏国都要绕过南面的秦岭,转而从西面的祁山进入关中地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因此可以说,太宗皇帝之所以进军西北,保住丝绸之路这一经济命脉固然重要,彻底守好大唐帝国的西大门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武则天在政权稳定之后首先对西北用兵,大多也是判明了这一点,狄仁杰却偏偏想要主动放弃安西四镇,尽管有吐蕃政权的议和请求做前提,武则天也不得不做出慎重考虑。

应该说,狄仁杰的光芒在武周一朝几乎掩盖了其他所有大臣,而武则天的此次迟疑,也终于给了其他大臣登上历史和政治舞台的机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狄仁杰的大臣名叫崔融,针对狄仁杰的几点理论根据,他也说出了自己的主张,具体包括以下四点:

一,积极对敌说。崔融从根本上就认为狄仁杰同意议和的做法是消极的,吐蕃为什么会派遣使者来议和?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王孝杰收复了安西四镇,他们感觉到了威胁的存在,所以才出此下策。如果按照狄仁杰的主张去做,也就是主动撤出安西四镇,不要说保证西北地区的长期稳定,吐蕃能不能把议和继续谈下去都未可知。因此,与其跟吐蕃议和,不如加强军事震慑,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总体上实行以攻为守的策略,这样才是积极应对的做法。崔融的建议代表了当时一批大臣的想法,因而也受到了武则天的关注,狄仁杰的建议由此被按了下来。

二,前车之鉴说。这是崔融主张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理论根据,同时也是武则天始终耿耿于怀的地方,也就是在高宗时期,大唐王朝曾经主动放弃过安西四镇。当时的情况与此次如出一辙,也是吐蕃主动提出议和,并且以唐朝在安西四镇撤兵为条件。然而,高宗皇帝答应了他们的条件后,换来的却是吐蕃大举来犯。由于高宗皇帝性格软弱,未能制定强有力的国防政策,导致吐蕃大军队一直打到敦煌城下,以至于连都城长安都受到了严重威胁。既然和吐蕃的交往史上已经有过这样的先例,就难保这次他们不会故伎重施,毕竟国家大事不能等同于儿戏,既然此时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武则天绝不会轻易授人以柄,那样无异于化主动为被动,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

三,有效牵制说。武周政权在西北地区建立安西四镇,对于吐蕃的北部防线是一个有效的牵制,再加上东面和东北面的军镇驻防,相当于在吐蕃的东面、东北面和北面建立了一个弧形防御圈,如果吐蕃出大军从东面进攻中原,那么武周大军就可以乘虚从东北面和北面攻入吐蕃,从而确保吐蕃不敢大举来犯。在王孝杰恢复安西四镇之后,吐蕃立即遣使向武周政权求和,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狄仁杰同意他们的议和请求,主动从安西四镇撤兵,吐蕃不仅能够盘踞丝绸之路,从而大举供应他们的经济需求,而且可以放心大胆地从东面进攻武周,到时候武周就只好倾全国之力来防。一旦有失,长安城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武周政权的根基也将受到动摇。

四,经济实惠说。武周派兵驻守安西四镇,虽然需要大笔开支,但是只要逐步稳定西北地区的局势,同时加强农业生产,当地的经济产出就可以供养四镇将士,完全没有必要从西安向安西四镇输送补给。何况,西北地区还有丝绸之路这样一条经济大动脉,能够从中开发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空间,只要能够经营得当,安西四镇反哺中央政权也将不是一件难事。抛开这些因素不说,中原政权想要和中亚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也绕不开丝绸之路,如果西北地区落入吐蕃之手,必定会不同程度阻绝武周和外界的联系。

接下来,虽然双发陷入一片激辩,但是武则天已经逐渐倾向于崔融的主张,再加上以郭元振为首的一众外交大臣也选择支持崔融,武则天最终拒绝了吐蕃的议和请求。至于具体的做法,也表明了武则天的外交手腕,她不明说拒绝撤兵,而是同样提出议和条件,即吐蕃必须归还青海地区的吐谷浑故地。从后来的史实可以看出,安西四镇对于中原政权形成了非常重要的拱卫作用。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期,为了剿灭内乱,安西四镇的军队曾经被调回中原地区平定内乱。趁着这个空当,吐蕃果然攻占了西北地区,到了唐代宗的时候,还凭借此次兵锋的余威,一举攻占了长安城。

后世史家大多认为狄仁杰精于内政,却疏于外事。当然,我们不能因为狄仁杰的错误主张,就否定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客观来讲,武则天对于群臣的分工是很精细的,狄仁杰主持内政,同时也有崔融和郭元振等大臣主持外事。只是作为宰相,狄仁杰对于大小国事必须提出自己的建议,因此有可能连他自己对于涉及外事的主张都是敷衍了事。据此可以看出,武则天没有采用狄仁杰的主张,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