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说话的情形看人-冰鉴全鉴

从说话的情形看人-冰鉴全鉴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说话的情形中看人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曲中见耳。如果说话的时候,一开口就情动于中,而声中饱含着情,到话说完了似乎还有余响,则是温文尔雅的人,而且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名流。在现实生活、工作、社会交往当中,细心观察和聆听对方说话的情形,可以很准确地把握对方的心理活动。这时高奚等人暗中派人到莒国召回小白,商议让其继位。

从说话的情形看人-冰鉴全鉴

从说话的情形中看人

【原典】

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曲中见耳。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是也。凡人说话,是声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不唯雅人,兼称国士;口阔无溢出,舌尖无窕音,不唯实厚,兼获名高。

【译释】

音,是声的余韵。音跟声相去并不远,其间的差异从细微的地方还是可以听出来的。贫穷卑贱的人说话只有声而无音,显得粗野不文雅,圆滑尖巧的人说话则只有音而无声,显得虚饰做作,俗话所谓的“鸟鸣无声,兽叫无音”,说的就是这种情形。普通人说话,只不过是一种声响散布在空中而已,并无音可言。如果说话的时候,一开口就情动于中,而声中饱含着情,到话说完了似乎还有余响,则是温文尔雅的人,而且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名流。如果说话的时候,口阔嘴大却声未发而气先出,口齿伶俐却又不矫造轻佻,这不仅表明其人自身内在素养深厚,而且预示其人还会获得盛名隆誉。

解读

曾国藩说“声”和“音”是有区别的,而这种区别跟音质和音色似乎并无太大的关系,这种区别更多取决于当事人说话时表现在外的各种情形。

在现实生活、工作、社会交往当中,细心观察和聆听对方说话的情形,可以很准确地把握对方的心理活动。

善于倾听的人,大部分是富有自己缜密的思维、独特的思想,而又性情温和、谦虚有礼的人。他们或许并不太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一定会得到别人的依赖与尊重,他们善于思考,虚心好学,是值得信任的朋友。

能说会道的人,大多反应速度快,思维比较敏捷,随机应变的能力强。他们善于交谈,与他人讲大道理,以显示自己的圣明。该类型的人圆滑世故,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非常老练,他们在绝大多数时候会很招人喜欢,由此人际关系会很不错。

在说话中常带奇言妙语者,他们大多比较聪明和智慧,具有一定的幽默感,比较风趣,而且随机应变能力强,常会给他人带去欢声笑语,很招他人的喜欢。

在谈话过程中转守为攻者,多心思缜密,遇事能够沉着冷静地面对,随机应变能力强,能够根据形势适时地调节自己。他们做事一向稳重,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总是首先保证自己不处于劣势,然后再追求进一步的成功。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妙语反诘的人,不但会说,而且还会听,当发现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能够及时抓住各种机会去反击,从而使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

善于根据谈话的进行,适时地改变自己言谈的人,大都头脑比较灵活,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分析自身的处境,然后寻找恰当的方式求得解脱。

言谈十分幽默的人,多感觉灵敏,胸襟豁达,心理健康,他们做事很少死板地去遵循一定的规则,甚至完全是不拘一格。他们十分灵通、圆滑,显得聪明、活泼,很多人都愿意与他们交往,他们会有很多的朋友。

在谈话过程中,常常说一些滑稽搞笑的话以活跃气氛的人,待人比较亲切和热情,并且富有同情心,能够顾及他人的感受。

在与人谈话期间,善于以充分的论证论据说服他人的人,大多是相当优秀的外交型人才。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洞察力,使自己占据一定的主动地位,使他人完全按自己的思路走,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自嘲是谈话的最高境界,善于自我解嘲的人多有比较乐观、豁达、超脱、调侃的胸怀和心态。

在谈话中善于旁敲侧击的人多能听出一些弦外之音,又较圆滑和世故,常做到一语双关。

在谈话中软磨硬泡的人,多有较顽强的性格,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一直等到对方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答应,才罢手。

在谈话中滥竽充数的人,多胆小怕事,遇事推卸责任,凡事只求安稳太平,没有什么野心。

避实就虚者常会制造一些假象去欺骗、糊弄他人,一旦被揭穿,又寻找一些小伎俩以逃避、敷衍过去。

固执己见者从来听不进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哪怕他人是正确而自己是错误的。

当然,要真正做到听其言识其本质,仅仅把握对方的一时的心理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听其言,识其人”呢?

第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即指不能偏听一人之言,而就多听众人之言;不能只听其一面,而应多方征求,兼而察之。

第二,“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这是一句俗语,但富含哲理,即听话不可仅听其表面,也不可“左耳进,右耳出”,一听而过,而应听其实质,听其含义。而要如此,必须加以具体分析。这样,无论是真话、假话、直话、绕话,旁敲侧击之话,还是含沙射影之话,都可以听出一些味道而了解其真意。(www.xing528.com)

第三,听其言而察其人。语言无论怎样表达,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一般而言,经常说真话的人必是为人忠诚,实事求是之人;经常说假话的人,必是巧伪奸诈之人;直来直去说话的人,必是性格直爽,心直口快之人;说话词意不明的人,必是唯唯诺诺之人;说一些朴实无华但富含哲理之言的人,必是很有思想、很有见地之人。因此,说话,实质上是一个人品性、才智的外露,只要考察者出于公心,从一个人的说话,定能有所发现。例如,三国时,陈琳曾在一篇檄文中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但曹操却从中发现陈琳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后来予以重用。张辽被曹操捕获,对曹操破口大骂,曹操却从中发现张辽是位性格直爽的忠勇之士,而当场释放,委以重任。而吕布虽武艺超群,但一见曹即跪地求饶,其声甚切,但曹一听其言,复忆其行,即知其是反复无常、贪生怕死之人,当即处死。可见,“言为心声”,只要慎听,是能听出一些名堂来的。

当然,“知其心,而听其言”,与“轻言重行,综核名实”并不矛盾。这里强调的是察人,不排斥“察言”,“察言”是察人的一个方面。而“察言”又与“信其言”不同,“信其言”是有条件的,“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证”,“如其心而听其言”,“有证”之言、“知其心”之言可信,而无证之言,不“知其心”之言,非但不可信,还应从反面去理解它。

齐桓公兼听用管仲”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襄公当政时,因醉杀鲁桓公,他的弟弟公子纠和小白因怕受到牵连,所以分别同其师傅管仲、鲍叔牙到鲁国和莒国避难。

齐国国君被刺杀后,齐国诸位大夫商议立君之事。这时高奚等人暗中派人到莒国召回小白,商议让其继位。鲁国人听到死讯后,也发兵送公子纠回齐国继位,并命管仲率领军队阻拦小白回国。在进军的路上,管仲与小白的人马相遇,管仲向小白射了一箭,恰中小白的带钩,小白装死而骗过管仲,躺在车中立即奔回齐国,继承了君位,是为齐桓公。小白即位后,发兵攻打鲁国,在乾地将鲁兵打败,并送信给鲁国国君道:“子纠是我的哥哥,不忍亲手杀他,请鲁国把他杀了。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请你们交给我把他们剁成肉酱,否则,我就围攻鲁国。”鲁国害怕,便在笙渎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自请囚禁。

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原想杀死管仲,以报一箭之仇。为此,鲍叔牙对齐桓公说:“我跟您已经很多年了,今天您被立为国君,这是非常荣幸的事情。国君的地位虽然很崇高,但是我没有本领再帮助您提高地位和荣誉了。如果仅仅治理齐国,有高奚和我两个人的辅佐就足够了。如果您要称霸诸侯,那非有管仲不可。论本领,他比我大很多,所以管仲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的地位就会提高,你可千万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呀!”齐桓公非常奇怪地反问道:“管仲亲自用箭射过我,差点使我丧命,我们怎么还可以用他呢?”鲍叔牙听后哈哈大笑,并对桓公说:“这就是他忠于自己主人的最好表现。如果您能宽恕他,重用他,他也一定会像侍奉公子纠一样地侍奉您。”于是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劝告,便使用“佯召管仲欲报仇”的计谋,将管仲要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以后,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国,而鲍叔牙则为副手。管仲执政后,与鲍叔牙、隰朋、高奚同心协力治理国家,改革内政,整顿军制,发展经济,救济贫穷,选拔贤才,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到公元前656年,齐国威望大大提高,齐桓公终于取得了霸主地位。

齐桓公对管仲本有一箭之仇,欲将其剁成肉酱方解心头之恨。但经鲍叔牙的举荐,说明齐国要想称霸于诸侯非管仲辅佐不可的道理后,具有雄才大略的齐桓公不仅不杀管仲,而且委以重任,让其执掌国政,实在是胆识过人。如此这样,不懂得“兼听则明”的道理是断然办不到的。

要做到“兼听则明”,在听言观行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众人观察。孟轲有这样一段名言:“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孟子·梁惠王下》)他告诫人们对贤者下判断时,一定不能只凭个人一隅之见,而要听群众意见;之后,还要“察之”,要看其是否果真如此,勿为不负责任的“闲言碎语”或“恶意中伤”所离间。李觏也认为,不能仅凭“一人之举”,而需众人“共举”(《李觏集·安民策》)。

金世宗完颜雍曾说过:“朕之取人,众所与者用之,不以独见为是也。”(《金史·世宗纪中》)即我选用人才时,大家都推荐的才使用,我并不认为个人的看法都是对的。

二是长期观察。李觏认为对德才的确定,不能只凭一时的表现,而需经较长时期的考察,要“日观其德,月课其艺。贤邪非一时之贤,久居而不变,乃其贤也。能邪非一时之能,历试而如一,乃其能也”(《李觏集·安民策》)。

三是全面观察。西汉邹阳认为,识别评价人才要“公听并观”(《西汉文·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从各方面进行观察,德才资全面衡量;观其主旨,不求微功细过。

四是责求实效。苏轼认为,根据实绩判断能力的强弱才是正确的知人之法。“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苏东坡全集·议学校贡举状》)

智慧要义

冰鉴》声音篇的识人用人要义也很明显:音乃心声,辨声取人。在此,我们仍然结合古人的相关论述做个总结。

礼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对于一种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外在的声音随着内心世界变化而变化。

《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通过声音选取人。”《文王官人篇》“六征观人法”中有“听声处气”的办法。刘劭《人物志·九征篇》亦曾经涉及声音取人之法,这里按先后排列如下:

《文王官人篇》认为,天地最初的元气产生万物,万物产生后自然有各种声音,而声音有刚烈有柔和,有的混浊,有的清脆;有的美好,有的丑恶,而刚柔、清浊、美恶都产生于声音本身。心性华丽夸诞的人,发出的声音就流宕发散;心性柔顺贞信的人,发出的声音就柔顺而有节制;心性卑鄙乖戾的人,发出的声音就嘶哑而丑恶;心性宽缓柔顺的人,发出的声音温和而又美好;贞信之气中正简易,仁义之气舒缓和悦,智能之气简练悉备,勇武之气雄壮直率。因此要聆听其发出的声音,判断气质类型

《人物志·九征篇》认为:容貌颜色的变化动作,是由于心气的作用,而心气的外在表现则是声音的变化。人的气息结合则形成声音,声音和旋律节奏相适应,有的声音听起来有中和平缓的气象,有的声音听起来清雅流畅,有的声音听起来回旋荡漾。

人的声音,如同人的心性气质一样,各不相同。通过人的声音而判断人的心性气质,这样一来,人的聪慧愚笨、贤能奸邪就可以判断出来了!成年人固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人的道德品行,即使是婴儿小孩,精血虽未充实完备,但是其才气性情的美好丑恶,也很容易被有识之士看破。

《春秋左氏传》记载鲁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刚生下来时,子容的母亲去告诉婆母说:“大伯母生了一个儿子!”婆母要去看望,走到厅堂时,听到伯石的声音便掉头而回,说:“是豺狼一样的声音!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这恐怕要亡掉羊舌氏家族了!”于是没有看望伯石,而后来杨食我(即伯石)果然帮助祁盈覆灭了羊舌氏宗族。又记载,楚国司马子良生下儿子越椒,子文说:“这孩子长得虎背熊腰,而发出的声音如同豺狼一般,如果不杀掉他,将来他一定毁掉若敖氏家族!”子文的预测后来也被证实。

晋书·桓温传》记载,桓温生下来不满一周,太原人温峤看见桓温说:“这孩子骨相奇特,容貌非常,再让哭一声看看!”等听到桓温的哭声,温峤便说道:“这真是一个英雄人物!”后来桓温果然以雄武之才专擅东晋朝政,甚至想窃取东晋的江山,这都是明显的例证。

听声察音尽管不能准确全面地看清一个人,但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事实是:男人生性气质刚强,所以声音就舒缓粗壮;女子生性气质柔和,所以声音就温润和蔼、美丽媚人;年龄大的人心力已衰耗殆尽,所以其声音就松弛和缓;而婴儿幼童心气刚刚充实饱满,所以其声音就迅疾爽脱,其他的以此类推,也可以大致了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