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万宝贝计划:中国父母倡导早期财商教育

百万宝贝计划:中国父母倡导早期财商教育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商教育越早开始越好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对每个人来说,理财教育越早越好,如果不想因为错误的理财决定而遗憾终生,就必须从小开始接受理财教育。”从美国的理财教育上看,尽管中国孩子的数理化能力远远超越美国同龄人,但美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态度及建立理财观念的做法上,值得中国父母借鉴。中国儿童的理财教育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百万宝贝计划:中国父母倡导早期财商教育

财商教育越早开始越好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未来的经济社会,人们将面临更多的金融投资风险,在如今的北京、上海,即便在和人吃饭时,几乎每隔10分钟就有人把话题扯到房子或股票上,且不由自主。在人人参与投资的时代,理财教育更显重要。

对于父母而言,教导下一代理财似乎永远不嫌早。理财能力的高低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当孩子有数字的观念时,就可以开始让孩子练习拿钱、找钱。父母若能早一点提供正确的指引,谁说不可能培养出下一个巴菲特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对每个人来说,理财教育越早越好,如果不想因为错误的理财决定而遗憾终生,就必须从小开始接受理财教育。”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推出了一项儿童理财计划——“教会孩子理财的14种方法”,更是将“理财,从娃娃抓起”推到了极致。

1.介绍金钱的概念

首先向孩子们介绍硬币,教导他们硬币的价值,并鼓励他们把硬币存到储蓄罐里。

2.以身作则

父母在使用信用卡或在超市付款时,向孩子介绍你在做些什么。孩子们都很善于观察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你的行为学到很多的金钱概念。

3.开设一个储蓄账户

向孩子们解释复利如何运转,并向他们展示他们的钱在储蓄账户里如何增值。

4.使用零花钱

给孩子零用钱,原则上信任他们自行决定怎样花,当他们管理零花钱的时候,他们的理财技巧将得到提升。

5.寓教于乐

进行鼓励学习的金钱游戏、黑板游戏、网络游戏和家庭游戏都是可行之策。

6.教会他们犯错

让孩子浪费金钱并用金钱犯错。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育工具。然而,要准备好干预并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帮助引导他们。

7.让他们赚钱

在节假日,模仿创业者,给父母帮忙,这些都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商业和工作的艰辛。

8.教导孩子预算

允许孩子对一项家庭活动进行计划和预算,借以锻炼他们的预算技巧。

9.教导孩子了解信用

帮助孩子理解推迟消费的概念,以及赞成与反对信用购物的理由。

10.介绍税费

孩子通常会对他们初领薪水的扣款感到惊讶。在早期就解释过税费的概念,他们的薪水将符合他们的预期。

11.鼓励慈善捐款(www.xing528.com)

尽早向孩子介绍慈善概念,他们将可能成为热切的志愿者和捐赠人。

12.介绍长期计划

教导孩子关于长期储蓄和借款。尽早讨论大学费用、车子、房子和退休,给他们一个有利的开端。

13.教导孩子投资

一旦孩子掌握了基础的银行技巧,就鼓励他们了解股票市场,和孩子一同探索合适的股票和共同基金

14.教孩子设定目标

许多成功的财政里程碑都是通过目标设定达到的,鼓励孩子设定储蓄目标并为之努力。

从美国的理财教育上看,尽管中国孩子的数理化能力远远超越美国同龄人,但美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态度及建立理财观念的做法上,值得中国父母借鉴。

中国儿童的理财教育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中国父母、孩子往往羞于谈钱。有这么一个笑话:老爸问孩子:“你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孩子回答:“赚很多钱,娶个漂亮老婆。”老爸立刻打了孩子一巴掌,然后再问:“你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孩子的回答改为:“事业有成,有个幸福的家庭。”老爸立刻欣慰地摸了摸孩子的头。

这当然只是个笑话,但中国孩子如果在父母面前问起关于钱的问题,父母往往会批评:“小孩子,问钱的事情干什么?”甚至有的父母还带着一丝炫耀:“我的孩子从来不过问钱。”

我们的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太小,不会花钱,或者担心孩子乱花钱,索性就让孩子远离了金钱。可智商、情商、灵商都需从小培养,财商若不从小培养训练,难道等孩子长大就自然有了吗?

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懂得花钱,七八岁的孩子连打瓶酱油都不会;拿着百元大钞买支铅笔扭头就走的大有人在;电视里播啥广告,就向爸妈嚷着要买啥;要不就是花钱如流水,盲目攀比,把父母辛苦积攒的学费、生活费拿去吃了、花了。这些不都是财商不够的具体表现吗?

正是由于目前我国家庭及学校对于理财教育的不重视,才使我们的下一代逐渐丧失勤俭、量入为出的美德,许多不具备基础理财知识的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巨额债务成为“卡奴”,或成为一到月底就口袋空空的“月光族”。

从全球趋势来看,在经历金融危机的教训后,各国重新正视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巴菲特亲自替时代华纳公司的投资理财教育动画配音;每年4月是美国的“青少年理财教育月”,每个美国孩子都得忙着学习如何运用银行账号、如何储蓄、如何计算利率等;英国从2010年9月起将理财课排进5岁儿童课程;在台湾地区,金融基础教育也已纳入中小学课程,理财教育逐渐扎根。

据了解,美国儿童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是: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12岁能够制订、执行两周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13岁至高中毕业,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不重视孩子的财商培养,很大考虑的是,我把钱投资在子女教育上,使孩子今后足够优秀,他的未来一定会比我还好,我何必还要教他那么省。

但理财学上有个重要的“理论”:你不可能通过收入致富,而是要靠储蓄、投资致富。

人往往错误地希望“等我收入够多,一切便能改善”。但事实上,我们的生活质量是和收入同步提高的。你赚得越多,需要也越多。事实说明,不储蓄、不投资的人,最后唯一能够拥有的就是债务。

哪怕是一贯大手大脚的美国,在金融危机后,各类理财专家都叫破喉咙“劝人省、省、省”,理财界的师奶偶像奥曼所著教人节省渡难关的书《2009 Action Plan》(2009行动计划)更是上市3天就上畅销榜。

成为富人还是穷人,并不取决于父母留下的财产,而在于掌握了多少理财知识。要想让孩子今后生活无忧,在培养智商、情商、灵商之余,必须培养健康的财商。

独生子女居多的社会里,父母不再担心养不起小孩,而是担心孩子没有理财观念,导致沦落为名副其实的“月光族”。因此,财商培养必须从小开始,教育小孩子正确的节约及储蓄观念才是正道。

财商小贴士

若想让孩子出类拔萃,让他们能够依照自己的理想规划人生,那么父母更应该尽早注意孩子的财商培养。各项调查都表明,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讨论有关金钱的话题,孩子在长大后便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