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馆内涵发展的思考与看法

高校馆内涵发展的思考与看法

时间:2024-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高校馆内涵发展的几点思考与看法河北医科大学 崔景月马慧 摘要 高校图书馆在硬件建设方面已取得明显的改进,但在管理体制与内涵发展方面,目前仍处于滞后的状态。

高校馆内涵发展的思考与看法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对高校馆内涵发展的几点思考与看法

河北医科大学  景月  马慧 (050017)

摘要 高校图书馆在硬件建设方面已取得明显的改进,但在管理体制与内涵发展方面,目前仍处于滞后的状态。为高校图书馆能建立起良好的运行模式,试从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服务管理方式、激励机制等方面陈述了一点看法。

主题词 院校图书馆 内涵发展 管理改革

分类号 G258.6

高校图书馆在近10年的发展中,无论从馆藏文献的数量、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馆舍建筑方面都有明显的改进。然而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综合素质,图书馆的管理方式等方面仍未有显著变化。笔者认为,宜重视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一、高校馆立足内涵发展是明智出路

高校图书馆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特别是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所带来的成果是不言而喻的。主要表现在外部条件的改观上,例如按照《高校图书馆管理条例》督促落实了经费投入5%的比例;全国性地高校重建、扩建了图书馆馆舍空间;添置更新了设备,引进先端技术。收藏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形成了复合性的、多功能的资源库。同时增加了人员编制,理顺了职能关系。这一切都属于优化硬件环境,也可以说是图书馆的外延发展。硬件环境的改进是图书馆整体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发展前进的外因和突破点。但是内涵发展即优化软件,强化内部改革才是图书馆改革的关键和根本,也可以说是内因和动力。何谓内涵发展?内涵发展就是内部改革。实现内涵发展的意义在于利用外延发展的机遇尽而达到更深层次的改革。它以练好基本功,增强发展活力,深挖业务潜力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出发点,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习研究,掌握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通过更新观念,引进先进经验,改革内部结构和管理体制;通过加强自身基础建设等优化软件的方式方法来推动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图书馆如不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重视内涵发展,也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无法适应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

二、高校馆内涵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为基础,建设一支人员结构比较合理,整体政治和业务素质具备,并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意识的图书馆团队,欲实现图书馆发展的上述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  制定图书馆规章制度 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定义是“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是由图书行政主管部门或图书馆事业管理机构制定并上报上级部门审批(或备案)公布的图书馆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是图书馆各项规则、章程、制度、标准、程序、办法的总称。”

图书馆规章制度是图书馆员读者在图书馆范围内共同遵守的工作规程和行为准则,也是图书馆开展工作和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图书馆办馆水平的具体反映,加强制度建设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有序运转并促进事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评价一个大学图书馆先进与否,可以有多种标准和指标,如馆舍建筑、现代化技术手段、服务方式以及人文环境等,但最终起作用的是其基本制度建设之因素。那么图书馆的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执行是否有力?从历史现实情况看,高校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形成普遍都是由图书馆领导制定,报上一级组织领导审批后付诸实施。往往图书馆以管理者的身份,以维护图书馆整体利益和正常运转制定的。所以从制度的诸多条款中,限制性的词语较多,比如“禁止” “不许”,“严禁”“否则”等。有的条款属于不严谨,容易引起误解,其合理性不经过实践验证便实施开来,有的条款明显存在不合理不平等问题,执行起来有障碍,也不能及时修订。比如图书借阅期限的计算,污损图书程度的掌握标准,开馆时间长短等方面,基本是由图书馆单方面制定的,尽管每届领导上任后都做些修订,大都是保持原则不动,略做修改。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每到“中层干部”换届时有些负责人不愿意多费心力,本着“萧规曹随”的态度,使馆制度维持原状。其二是片面强调“教授治馆”,使一些未必熟悉图书馆业务的专家、学者主持馆务。这些人在其他部门科室都有教学、科研任务,或社会兼职较多,到馆任职后,首先要熟悉基本情况,保证正常运转,又不甚想从根本上了解图书馆细节工作,自然而然地不会为“治馆”过多花费精力。

2. 强化图书馆的科学管理

2.1管理是规章制度的灵活应用。笔者认为,在实施办馆总体目标的过程中,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应体现在三个方面;既有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岗位职责以及工作质量的标准,有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健全的信息保障,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及有利的评价、监督措施。

2.2管理体制是发展和激活一个图书馆的核心问题。也是图书馆内涵管理宏观方面的关键环节。一种僵硬、老化、观念滞后的图书馆管理体制是很难支撑起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和腾飞的图书馆。因此,图书馆内涵管理首先应体现在馆的体制的创新之中。

在体制创新的前提下,图书馆负责人(馆长)很自然地就会思考本馆的管理体系、岗位职责和每个岗位的工作质量标准。在这里,重要的是馆领导要时刻明确自己的定位,应该依靠自己的科学、先进、合乎本馆的办馆思想,为图书馆确立发展目标和方向,规划远景蓝图,并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高尚品德、渊博知识、丰富经验来凝聚人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馆长要运用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等思想方法和程序,使图书馆系统合理运转,优化组合,在图书馆文化氛围下形成良好的馆风和优良传统。

2.3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信息保障,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图书馆的工作必须靠管理制度作保障,而制度本身必须体现科学性。每个馆都有自己的整套制度,为什么有的图书馆员工能自觉执行遵守,有的馆就感觉无所谓呢?这个道理很明显,就是制度本身是否科学。一个机构或部门的制度产生的背景、过程,制度的实施,如果公开、透明,就为其增加了权重,也就是说,制度应该在馆长的带领下,大家共同制定,大家共同遵守。当然在制度的执行上,馆长要逐步营造出具有执行力的团队。这样,制度才能显示出其价值,图书馆才能创造出绩效。先进科学管理的模式之所以被许多馆引进、认可和实践,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模式和思想符合客观规律,贴近读者群体,且行之有效。在实践中,把成功的科学作为管理的标准和仿效的目标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2.4管理就是使各种资源更好地有效配置,达到最满意的目标。管理就是使1+1大于2,甚至更多,胜出的部分就是管理创造的价值,无论是服务也好,技术也好,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管理的优与劣。而管理创新正是图书馆更好地服务读者的保障。

2.5 提供优质服务,谋求跨越发展。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为全面提升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 ,图书馆管理者宜从基础管理着手,动员员工积极参与管理,进一步查找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图书馆籍以管理为契机,以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激发员工的活力,不断开拓创新,以对服务质量提升孜孜不倦的追求,倾力兑现对读者服务的承诺,展现出与高校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竟相同步发展的大环境。

3 加强对员工知识理论的组织和领导。

3.1建立正规的员工培训制度,才能解决员工的个人发展与图书馆人员之间需求的矛盾。(www.xing528.com)

图书馆可以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轮岗培训和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新到馆的各种身份的员工,通过培训可以使他们尽快适应和胜任工作;在岗培训是有计划地安排全馆范围内较深度的业务技能培训,比如一些学术性论文的撰写,专业课题的资料查找和组织;轮岗培训利用职工的空闲时间,分批进行进修学习。适应多种岗位的工作。 图书馆不管采取那种形式进行有计划地对在职人员的培训,意在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易于岗位轮换,避免长期只能从事一个岗位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同时还要注意引进高素质人才,置换不适合图书馆工作的人员,使队伍结构在知识、学科、性别、年龄、专业职务上方面趋向合理。

3.2 改进人员选用、使用方式。高校馆的人员使用方式,基本上沿袭教育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其优点是就业超稳定,员工“安全感”充分。缺点是缺乏淘汰机制,制约着从业人员 群体的优化,即使是上级主管部门倡导“人事改革”,但迄今未出台有约束力的刚性指令。图书馆用人机制亦未见明显改进。但近年出现了改进用人机制,优化从业者群体的契机。就自高校扩招后,在校生人数陡然增长。以某医学院校为例,1999年在校生为1701 人;至2009年增至4747 人;增长了64.17 % 。但图书馆人员仅从原来的29人增加到 36 人。增加了24.1%  。而该馆采用增加临时用工的方式,来解决人员短缺问题(目前该馆用临时工作人员10 人,约占工作人员的34.5% )。这种用人机制的变化,为改进、优化用人机制提供了新途径。

图书馆是一个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服务的“行业”,其不同岗位的工作者的“职业”未必“划等号”。正如沃尔玛是商业企业,但超市的服务员和所谓“保安”、“防损员”和会计,虽说供职于同一机构,但绝不是同一种职业。院校图书馆中承担文献检索教学的人员和阅览室辅助性工作的人员的工作性质也不宜等量齐观。以往,由于僵化的人事制度,在人员聘用、晋升方面毫无差别。不仅妨碍了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更滋长了教辅人员的依赖、盲目攀比。目前的聘用临时工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同岗位人员的使用、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淘汰机制可以使人员群体实现动态平衡。可见,这是一项发轫于基层,因时取宜的得力举措。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制度不能产生秩序,秩序反而能产生制度”。(愿意如此)笔者认为宜把握这个契机,使发轫于基层的办法日臻成熟。最终形成一种新的用人机制。

3.3采用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机制是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馆主要管理者对员工所采取的调动、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综合行为手段。目前,从全国各大院校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激励机制不完善的情况,这种状态从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完成图书馆工作的各项目标,激励的方式很多,比如: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榜样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参与管理激励等等。由于图书馆没有建立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不论从事哪个岗位的工作待遇没有明显的差别,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负效果。工作缺乏主动性,干多干少一个样,表现优劣相同,精神鼓励是轮流坐庄。工作人员无法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共鸣,缺乏认同感,工作热情日益消减。所以,应该引起馆领导的高度重视。

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转型后智能正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对其工作人员的岗位要求亦越来越全面,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制定各项制度,重视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内涵管理等方面已经引起极大的关注,将更有利于促进图书馆高素质队伍的形成和图书馆业务与服务质量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陈志仁 内涵发展:高校图书馆深化改革的出路 宁波大学学报1998.10.(5)

2.李文开 浅谈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意识和素质   大理学院学报   2003(2)

3.唐文歌 论人文精神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实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5)

4.王云祥, 杨勇, 图书馆制度与读者权利的冲突分析   图书馆2010.(5)

5翟敏杰,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的形成与克服 [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8)

6孙继林   复合型人才与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图书馆论坛2005.12(6)

7海胜利   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管理 [J]  图书馆研究2009(11)

8张  伟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浅析   2009(12)

9.李晓霞   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10蔡为明  图书馆新馆员专业成长与发展思考  当代图书馆 2008.3(2)   

作者简介 

崔景月  1952年7月生, 1974年9月入河北新医大学学习(中专)。1976年毕业留校到图书馆工作至今。期间;1981年3月—1984年2月参加北京大学图书学系函授学习(大专)。 1995年9月----1999年7月参加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夜大学习(大专),1987助理馆员,1993年馆员, 2002年被评为副研究馆员,发表论文数篇。

 马慧  1964年 1月生,2002年被评为副研究馆员  发表论文数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