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征

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征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根据“课程思政”适用的课程内容不同而对其内涵的界定分成了两大类。要想清楚准确地阐述“课程思政”的内涵,需要将其与“思政课程” 进行对比和区分,并找到二者的不同点。(二)课程思政的内在特性高校教学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厘清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在特性,才能更好地指导所有教师开展这项改革任务,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供给改革。

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征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近两年新兴的研究热点,不同学者对其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对其内涵也进行了不尽相同的界定。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根据“课程思政”适用的课程内容不同而对其内涵的界定分成了两大类。其中一部分专家、学者(高徳毅、邱伟光等人)认为“课程思政” 教学理念适用于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必修思政课、专业课、大类平台选修课或叫通识选修课、实践课等)。另一部分专家、学者(邱仁富、赵继伟等人)认为“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只适用于高校的专业课、通识选修课、实践课等,并要求其协助思政课发挥育人作用,以便保证它们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总之,从“课程思政”适用的课程是否包含思政课而将“课程思政”的定义分成了两类,但总体来说学者的界定大同小异,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综合的课程理念,课程中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要想清楚准确地阐述“课程思政”的内涵,需要将其与“思政课程” 进行对比和区分,并找到二者的不同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是表面上简单的词语位置变动,二者的内涵各不相同。“思政课程”是2005年之后出现的概念,指的是高校给本科生开设的5门必修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不同高校在不同学期给大学生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大学生进行的教育,是培养坚定共产主义者和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三观”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主战场。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时代担当者中,思政课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现实却是多年来思政课因各种原因单打独斗而没有整合各课程的育人资源、没有形成育人合力,严重影响了对大学生育人效果的发挥。可以说“课程思政”的提出及推行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不仅是原有教育学中提倡的学科德育的延续,还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成果。“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打破了思政课的“孤岛效应”。“课程思政”赋予思政课程的外围课程“思政”意味,这是一个定性过程,是思政课程的延伸,强调的是挖掘专业课和通识课等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侧重点在于思政课的外围拓展课程。因此,“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提出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还是对社会需求的真切回应。可将“课程思政” 的含义简单地理解为借助高校所开设专业课、通识课等一系列课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这也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高校各类课程(即我们所说的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等)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发挥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对了其他学者认为“课程思政” 包含思政课程的“包含论”或“课程思政”可以替代思政课程的“替换论”等不符合实际的观点。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同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说它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指“课程思政”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形成的观念体系,是要我们从课程实施的视域来认识与实施它。说它是一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课程思政”又是一种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即通过全员参与和运作整个课程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导和帮助学生生成与发展社会所期待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与过程。

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课程思政”?既然是“课程思政”,当然就要从课程论的视域来认识、理解与实施。这也正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所在。“课程思政”就是从课程论的视域审视、研究与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据此,“课程思政”的概念应该界定为:“课程思政”是指通过运作整个课程,即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全员参与下,对学生予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与过程。本定义有四大要义:一是“课程思政”是通过运作整个课程来实现,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也不仅仅是增设几门课程和几项活动的事;二是“课程思政”需要全员参与,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是“课程思政”要对学生予以全方位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四是“课程思政”既是复杂教育的活动,又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简单来说,“课程思政”是指借助思政课以外的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旨在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来建立有机的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 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课程思政的内在特性

高校教学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厘清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在特性,才能更好地指导所有教师开展这项改革任务,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供给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创新举措,具有鲜明的价值性、潜隐性、协同性和实践性。

1.价值性

“价值性”是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突出塑造学生价值观的本质特性,重在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艾伦·布鲁姆(Allan Bloom)指出:“每一种教育体制都有它所要达成的道德目标,这影响着它的课程设置。它要培养特定类型的人。”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高校包括专业课程在内的所有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价值思潮纷纭激荡,面对多元文化的价值冲击,如何强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作出的最好的回答。专业课课堂是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渠道,要通过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有机结合来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脱离了专业课堂讲授的价值观培育,则失去了重要的培养渠道;脱离了价值观的专业课堂讲授,也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因此,专业课程教学不能仅以传授专业知识为目的,还应从专业人才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情感态度培养出发,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知识的教育中,使每一门课程既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潜隐性

“潜隐性”是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体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隐性的引导方式,让学生自己悟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是因为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教育方式,课程思政常常采用“潜在课程”“隐蔽性课程”或“隐性教育”的方式,意在用渗透性的、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教育。这要求专业课教师聚焦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改变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教学路向,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之中,就像盐溶于水,无形无色却又无处不在。美国学者利昂·P.巴拉达特(Leon P.Baradat)认为:“西方社会中的人们对于祖国有非常强烈的认同感……几乎每一个地方的儿童都被系统化地教导他们的国家是最好的国度。”这种“系统化”不仅表现为教育内容的系统化,也表现为教育方式的系统化,其中既有显性教育方式,也有隐性教育方式。隐性教育方式就是通过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追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绝不是将价值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内容生硬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将其巧妙地暗含于专业知识内容之中,以事说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通过“润物无声”的隐性引导让学生自己悟出价值教育的内容。

3.协同性(www.xing528.com)

“协同性”是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坚持“育人”和“育才”相协同。这是因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长期以来,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视学科知识传授、淡化课程育人功能,重智育、轻德育和“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归根结底在于专业课教师没有将“育人”和“育才”协同推进。伊曼努尔·康德认为:“通过对明智的塑造,人成为公民,这样他就取得了一种公共的价值……最后,通过道德塑造,他获得了一种对于整个人类的价值。”这体现了“大学不仅具有‘知识共同体’的自然属性,同时也兼具‘德育共同体’ 属性”。大学的使命在于立德树人,“德”乃人之“魂”,“立德”是“树人”之基,德育与智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一体之两翼。可见,专业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灌输专业知识,也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专业课教师不应只是做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经师”,还应成为引导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的“人师”。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协同性,因课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目标,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并驾齐驱、协同推进。

4.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既要立足课堂,也要走出课堂,把对学生的价值教育和引导学生勇于开展价值践行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是因为任何一项教学活动不能将目标停留在“知道”的层次,还应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应激发学生自身内动力,促使他们主动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并探寻新的知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应当只停留于从理论上教会“是什么”,还要从实践上教会学生“怎么做”。在教会“是什么”时,应当注重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讲现实、讲事实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在教会“怎么做”时,要注重与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践体验相结合,同时与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相融合,相互融通、相互促进。充分将专业课程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课程优势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创业就业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相结合,及时共享学生发展信息,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育人合力。避免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认识停留于感性层面,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提升认识、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能力,从站稳价值立场到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

(三)课程思政供给的时代价值

教育部2018年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是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举措。在“三全育人”总体工作格局下,教师队伍是育人的“主力军”,课程建设是育人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课程思政供给就是要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蕴含着重大时代价值。

1.高等教育的使命

大学是育人的机构,大学必须将学生作为“人”来培养,这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大学要实现育人职责,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高深的专业知识,更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大学要实现自身的使命,必须把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置于重要的位置,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不同的政治制度,不但会制约高等教育的体制,而且也决定了办学的方向。”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期,培养能够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中流砥柱,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方向。大学要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是大学对国家的政治责任。《高等教育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宗旨,即“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供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使高等教育更好地完成使命。

2.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看,大学培养的合格人才有两方面的基本标志:其一,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与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有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其二,身心和谐统一,与环境保持较好的协调性。如果大学培养的人不能很好地适应、融入社会,那么他就不算人才。学生的成长与成熟,更多体现在心智的成熟程度、对社会规则规范的理解程度以及个体行为的理性程度等方面,而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现代科学技术与知识。人具有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所以,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刻不容缓。其三, “课程思政”是构建“两个体系”的有效切入点。当前,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有效贯通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领域亟待攻关的重大课题。“课程思政”应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活跃要素,着力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思路充分体现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能与价值。因此,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从构建“两个体系”的深度,加大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探索“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3.教师角色回归的要求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象征,更是行为的表率,正所谓为人师表。人们接受教育不仅仅希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能,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也不仅仅希望自己成为传播知识的工具人。在开展知识传播的同时,教师更需要通过自己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模范性遵守来影响和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了解所处的时代,习得主流价值观念,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如果大多数教师仅仅将自身视为知识传播的工具,不注重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必将引发社会对教师职责的质疑。近年来,极少数教师的失范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形象,恰恰说明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对学生的教育,同时也是教师角色回归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增强教育者的“三全”育人意识,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功效,提升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效应。对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新型人才有深远的价值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