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思政设计的意义

高校课程思政设计的意义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前期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包括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等,是遍地开花式。

高校课程思政设计的意义

(一)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情况、任务和价值目标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除了思想政治类课程之外,还有中文类、外语类、就业创业教育类、心理教育类等课程,一直是各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部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并要求三年制高职总学时数不低于2500,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当不少于总学时的1/4。

多年来,对于公共基础课程的定位、价值、任务,教师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公共”,在于这些课程是为所有专业、所有学生服务,“基础”,在于不是高、精、尖的技术培养和训练,而是立足于学生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各种环境中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因此,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它的价值在于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通过多年的理论,实践探索,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紧紧围绕任务和价值目标,以提升高职生的文化素质为立足点,通过课程的项目化改革、实践教学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信息化技术的植入等等途径来推进文化素质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的引领,公共基础课如何纵深发展和横向拓展,如何走向更高的层面,是我们思考的新角度。而课程思政的提出,恰好为我们的思考指明了方向。(www.xing528.com)

(二)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意义

第一,课程思政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想层面,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需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技能、专业学识层面,要围绕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和知识点,做到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的教学,要及时创新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这些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发挥出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第二,课程思政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为挖掘公共基础课程的“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指明了方向。在前期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包括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等,是遍地开花式。而课程思政理念下,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即思想政治素质。围绕该核心,各门公共基础课程应该深入地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实际上,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可以找到很多蕴含着思政教育元素的内容和章节,例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展现爱国主义情怀、思想的内容,体现出创新创业精神的内容。这些内容其实早就躺在了我们的课程中,只是被忽略或不敏感。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地挖掘和设计这些内容,实现有效教学,将高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