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研究成果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有效化解这一难题,“课程思政”的理念应运而生。关于课程思政的内涵,当前学术界并无统一界定。[7]这一观点以更加全面、综合的视角阐明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关于课程思政的“理念说”在学界形成了一定共识。这种说法认为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闵辉从战略高度上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设置理念的革新,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研究成果

1.关于课程思政内涵的研究

课程思政缘起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一段讲话:“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长期以来,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不可否认,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在理论教育方面下足了功夫,但在育人环节存在着明显短板,具体讲就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为了有效化解这一难题,“课程思政”的理念应运而生。在实践层面,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在进行德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从“育人”的本质出发,“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4]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全新的理念被广泛地探讨与实践。

关于课程思政的内涵,当前学术界并无统一界定。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主要存在“理念说”“活动说”和“方法说”。

第一,关于课程思政的“理念说”。这种说法认为课程思政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关切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转变的问题。学者高德毅和宗爱东认为课程思政的实质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其采用的方法是“润物无声”,终极目的则是立德树人[5]事实上,较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只单纯在思政课程中展开,课程思政更加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门课程,特别是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另外,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很难用量化的指标去测量,并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耳濡目染,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这是一种强调过程的理念,即注重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此外,邱伟光从知识与价值的关系角度点明了课程思政的理念是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6]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统一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然而,在现实层面,知识的传播与价值的引领往往是割裂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明显。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课程思政的理念孕育而生,这种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王学俭、石岩从课程思政的本质、理念、结构、方法和思维等维度来认识和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认为课程思政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是基于协同育人理念,倡导显性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以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的教育理念。[7]这一观点以更加全面、综合的视角阐明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关于课程思政的“理念说”在学界形成了一定共识。

第二,关于课程思政的“活动说”。这种说法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主体方面,这个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在课程设置上,这是一种每门课程都应参与的活动。学者何玉海认为课程思政是指在全员参与下,通过运作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整个课程,对学生予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与过程。[8]课程思政实际上是对“三全育人”理念的践行。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被理所当然地视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而忽视了其他教师主体以及相关人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致使协同育人的理念遭到抹杀,全员育人的格局没有形成。而课程思政的提出正是为了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孤岛”现象,搭建起协同育人平台,发挥各相关主体的作用。学者赵继伟从课程与思政的关系角度进行阐释,认为课程思政是依托、借助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9]这一观点有力地表明了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载体,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要融入课程之中,两者是相互依托的。把课程思政视为“活动”,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三,关于课程思政的“方法说”。这种说法认为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首先,这种教学方法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学者陆道坤认为,“科学的课程思政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课程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相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因子融入课程之中”[10]。在课程思政的践行过程中,绝对不能生搬硬套地将思政元素简单罗列在课程教学中,而是要找准契合点,做到思政元素与课程之间的“无缝衔接”。其次,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实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闵辉从战略高度上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设置理念的革新,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11]在这种课程观下,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加隐性的形式存在,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述的就是这种状态。将课程思政视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更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层面的进步。

无论是课程思政的“理念说”“活动说”还是“方法说”,实质上都体现了学者们对课程思政的关注与思考。就课程思政内涵的完整表述而言,田鸿芬、付洪鉴于相关的教育实践和文献研究,认为“课程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主体在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环节、营造教育氛围,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将施教主体所认可、倡导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并最终传递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主体,使后者成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12]。这一内涵指明了课程思政的主体、方式、内容和目标,可以理解为施教主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思政内容传递给受教主体,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纵观学者们对课程思政的描述与界定,大概有两类思考:一是认为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度融合,并就怎样融合进行了探讨;二是认为在专业课程中需要注重价值传导和思想引领,进而提升受教主体的政治觉悟。据此,课程思政的内涵可以理解为: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在其他所有课程中(包括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都要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起来,以更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www.xing528.com)

2.关于课程思政特征的研究

关于课程思政的特征,学者们几乎没有集中论述。笔者根据相关文献总结如下。

第一,课程思政是科学性人文性的融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分工也愈加细化,高等教育课程受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各门专业课程之间难以实现交融。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人们发现,单一学科无法解决复杂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跨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课程思政”正是要搭建起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课程思政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在传统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为知识而传授知识”的现象特别严重,只注重“知识”的最大效用,而没有在意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导致课堂教学没有温度、知识传授没有厚度,影响了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如果说科学的认知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工具理性,那么人文的思考则有助于实现他们对价值理性的追求。课程思政正是要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学中融入育人要求,从而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第三,课程思政是以道驭术和以术载道的结合。《易经·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思想,是用于解决原理问题的;而“器”可理解为“术”,就是具体的技巧和方法,是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思政课程好比“道”,是根,是魂;而专业课程就好比“术”,是枝,是叶。枝叶需要根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而根也需要枝叶的繁茂来充实、完善自己,根与叶本就密不可分,道与术也本就是一体。同理,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不是毫无来由的,作为指向人的道德素质、知识要求、能力培养于一体的课程思政概念是一种价值导向,旨在做好知识传授工作的同时,也要守土有责,有意识地做好育人工作,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有道无术乃魂不附体,有术无道乃体不附魂,道术结合乃魂体统一。

基于对文献的检索与分析,截止到2020年12月17日,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在知网上检索,可检索出相关文献有7077篇。从目前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我国学者主要从课程思政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以及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现实困境这三个方面对课程思政展开了深入的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