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员共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研究成果

全员共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全员关系共在理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接受老师灌输知识、引导思想的客体,教育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改变、塑造、影响,主客分明。

全员共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研究成果

“三全育人”中的“全员育人”理念要求高校全员都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全员都要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共在”的理念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存在状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统一过程,是人与他人协同开展改造世界的活动。海德格尔提道:“‘他人’并不等于说在我之外的全体余数……他人倒是我们本身多半与之无别、我们也在其中的那些人。这个‘共同’是一种此在式的共同。”[1]人类共在的实践活动构建了世界的整体性,也使人的社会关系呈现出共在的状态。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全员关系共在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接受老师灌输知识、引导思想的客体,教育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改变、塑造、影响,主客分明。但在关系共在的理念下分析教育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思政课程还是课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主体,他们都是以生命共同存在状态参与教育活动,平等对话、互动的存在。每个教育参与者都在教育活动中作用于他人,影响着他人。

第一,关系共在理念下教师与学生主客关系的重塑。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老师教,学生学”的单向关系,关系共在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那么“主客分明”,老师与学生可以处在一种平等互动、共同学习的关系中。无论是课程的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教育主体,都是平等对话、互动的人。老师可以影响和塑造学生,学生也可以影响和塑造学生以及影响和塑造老师;课程可以影响和塑造人,人同样也可以影响和塑造课程。这样的理念打破了主客差异,将原来的受教育者纳入教育关系的主体,打破了围绕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教育者周围的“孤岛困境”,将学生也带到“岛上”,从而促使“孤岛变大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

第二,关系共在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概念的扩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与其他教师无关。但从关系共在的理念出发,高校教师都是以生命共同存在状态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高校专职思政教师的任务,同时也应该是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的教育工作。因而,在这样的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仅包括辅导员、思政课教师、机关党团工作人员等传统的高校思政相关教职人员,其他任课教师、兼职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等中间层育人队伍也要参与其中,学生家长、校友学校聘请的专家学者等也有责任担负起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任务。[2]可以说,关系共在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包括高校全体教职人员,要全员参与、全员育人。因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教师在身份上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全员身份共在(www.xing528.com)

国之大计在于教育,教之大计在于教师。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教师往往各在其位、各司其职,教师的思想性教育身份与知识性教育身份往往是割裂开的。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不同,“共在”理念下的“教与学”的关系更加多元,教育过程中既存在思想性教育,又存在知识性教育,参与教育活动的教师的身份也可以更加多元。

第一,思政课程教师在扮演思想性身份的同时也可以兼任知识性身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是指在高校内通过教授涵盖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等多方面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教师群体。现阶段国内高校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这五门课程,课程的安排与讲授更多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思想教育者是高校思政课程教师的主要身份。

但是,从身份共在理念出发考察高校思政课程教师的教育活动可以发现,思想性教育与知识性教育是可以同时进行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师在扮演思想性教育者身份的同时,也具有知识性教育者的身份,这一身份与其思想性教育者身份“共在”。在现阶段国内高校本科开设的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的课程以专业的历史知识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思想教育;有的课程既发挥敦促学生守好社会底线的思想教育功能,又教授学生专业的法律知识;有的课程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的同时,教授学生哲学知识;有的课程通过引入社会政治、经济热点话题,对学生进行政治、法制教育。一般来说,高校思政课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性教育时,往往是以知识性教育内容为载体的,二者并不能完全分离。

第二,专业课教师在扮演知识性身份的同时也可以兼任思想性身份。高校专业课教师一般是指在高校承担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任务的教师群体,他们往往各有所长、各在其职。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来看,这些教师只要完成好各自的知识教育工作就好,并不需要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性教育工作的任务。但在身份共在理念下探讨专业课教师的身份问题时,可以发现,这些教师的知识性身份并不与思想性身份冲突,二者可以合为一体,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的身份都不是单面的,他们都能并且应该在做好原本的知识性工作的同时,做学生思想上的领路人。

其一,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言传扮演思想性身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塑造、影响学生的主渠道,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专业课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途径扮演其思想性教育者的身份。例如在理工类课程专业知识教育中,教师可以将伦理素养、实干精神、合作精神、诚信意识等思想教育内容融入课程之中;在人文艺术类课程专业知识教育中,教师可以融入文化自信、个人素养提升、价值观塑造等思想性教育内容;在综合素养类课程专业知识教育中,教师可以融入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友善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等等。各门专业课程都可以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思想性教育内容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从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其二,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身教扮演思想性身份。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于言传,身教也是教导学生的重要途径。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讲道:“教育在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无法避免的。教师为学生讲授知识时,通过二者无意间的交往接触,这种影响就会逸散出去。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引领的任务,从教师行业诞生起即有之,因此除渊博的知识外,高尚的德行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师”的概念一经产生,知识性身份与思想性身份二者就交织其中,共存共在。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是当代教师对自身的必然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