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2024-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章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第一节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中国国内旅游文化的研究现状,我们在第一章已经有所交代。相对于英语世界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起步晚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次对现今中国国内旅游文化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现今中国国内学术界对旅游文化研究中最为关注的有如下热点问题。该文明确提出建立“旅游文化”学科的必要性。

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十章 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对于中国国内旅游文化的研究现状,我们在第一章已经有所交代。相对于英语世界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起步晚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英语世界对旅游文化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1984年,旅游文化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出现。此后,有关旅游文化的零星论述出现于报纸杂志之中,部分文化学的论著也涉及了旅游文化问题。但总体上说,这些研究还是很零散的,没有引起旅游理论界和旅游实业界的足够重视。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旅游活动规律的认识水平逐步提高。在大量的经验教训面前,人们充分意识到了旅游文化的重要性,中国的旅游文化研究发生了明显的改观,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领域开始受到重视,旅游文化研究理论界开始从各个角度、不同侧面对旅游现象进行了广泛研究。在国内,旅游文化的研究成果不仅限于学科理论专著,具体的理论研究还散见于专业刊物之中,国内的几本旅游学术刊物都辟有旅游文化研究栏目,从周边交叉学科角度探讨旅游文化的文献也不少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国内旅游研究刊物先后刊登了近十篇关于旅游文化研究的综述性研究,有的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文化学术研究历史,有的则选取一定的研究时段,并对其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分析,还有的从旅游研究的不同分支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现状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文化研究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次对现今中国国内旅游文化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现今中国国内学术界对旅游文化研究中最为关注的有如下热点问题。

一、关于旅游文化基本理论研究

1.旅游文化的定义之争

界定旅游文化是进行实质性旅游文化研究的第一步,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就有不少学者在论著或论文中,都试图对旅游文化加以界说。

窦石认为,旅游文化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文化体系,其“主体应当是鲜明地反映了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的特殊需要部分”。除主体外,旅游文化还有广泛的部分,它表现在一般社会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及其与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体系相交错的瞬间。杨时进在其专著《旅游述略》中对这一见解进行了进一步完善。魏小安则认为,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由此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晏亚仙指出:“旅游文化,是根据发展旅游事业的规划和旅游基地建设,以自然景观和文化设施为依托,以包括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内容,以文学艺术、游乐、展览和科研等多种活动形式为手段,为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服务的一种特定的综合性事业。”陈辽主张:“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喻学才在《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第一章中写道:“所谓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贾祥春提出: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刘卫英、王立认为旅游文化的定义为“人类创造的有关旅游不同形态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谢春山则提出旅游文化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肖洪根在《国内外旅游文化研究》中首先对国内外学者的旅游文化的三种具体定义做了详细分析:

其一,“旅游文化的特点主要是为了把握旅游文化的本质,充分发挥其作用,在研究旅游文化特点时,必须一切从国情出发,密切关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总方针、总政策”。

其二,“作为旅游内容之一的文化(含目的地文化和行业文化)即是旅游文化”。

其三,“把旅游文化说成是人类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不管是“总和论”也好,“碰撞论”也罢,尽管旅游文化研究在中国已经发展近三十多年,对于旅游文化的具体指向,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基本共识,旅游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外延一直都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它仍然会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问题。

2.旅游文化的学科地位之争

随着旅游文化研究热的出现,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还出现了专门讨论“旅游文化学”的学科地位的论文。1991年《上海大学学报》第4期上刊发了唐友波、徐吉、郭青生、高蒙河的《旅游文化学发凡》。该文虽然主要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讨论旅游,但他们已经意识到旅游文化是一种“从本质的高度对旅游进行综合研究,进行宏观的规律性的研究”的学科。据北京刘垣生的《文化——旅游的灵魂——第二届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侧记》披露,1994年8月在南戴河会上代表们也曾对旅游文化学科的建立问题进行了讨论。1995年《旅游科学》第2期刊发了东南大学毛桃青的《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一文。该文明确提出建立“旅游文化”学科的必要性。作者认为无论是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上都应设立旅游文化学科。较之80年代,这是一个进步。它标志着高等旅游教育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旅游业对旅游文化的呼声,也从学科建设角度显示了旅游文化在旅游学中的重要地位。

与上述学者急于赋予旅游文化研究以学科地位不同的是,郭栩东、傅吉新两位学者在《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一文中并不认为旅游文化研究能够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旅游文化应该被看成是一种概念。他们在论文的摘要部分开篇明义:“对旅游文化含义进行了阐述,认为旅游文化其实是一种概念而不是一种现实。它是过去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并且与旅游目的地的政治文化密切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一个概念,旅游文化不断地体现一种矛盾:一方面,它吸纳了一种均质化的政治议程,它暗示生活在一个特定旅游地场的人以相同的总体方式活动,并为一个群体划出界限来确定该群体的身份;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仔细观察被描述的行为模式,将会发现这些模式并非真的可以划出界线。因此,对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应侧重于:作为一种继承,旅游文化可视为从过去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选择,旅游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接受和妥善处理变化的创造性力量。”在论文主体部分,他们对于这个提法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尽管事实上人们说旅游文化是‘真实的’,确实‘在那里’存在的,但实际上它却是一种知识观念,用以表达一系列复杂的人类行为、思想、感情和人工制品。学者们提出这一点已经几十年了。人类学家洛伊(Lowie)在1937年写道:‘文化不变的是一种为方便之目的而分离出来的人造单元’。克罗伯(Kroeber)在1945年作了类似的断言。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描述一种文化……尤其在描述旅游过程中,并非陈列某种古怪的事物……而是尽力引诱某处的某人来看某些事物,如我被旅行亲眼所见和对话所引诱而看它们那样’,与其陷入对什么是、什么不是旅游文化的争论和寻找一种(或多种)本质含义,也许不如聪明地采取实际的观点来问一问:当提及旅游文化时,倾向于表达什么具体问题?”

3.关于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的研究

1985年,上海旅游学会率先开展了旅游文化的研讨活动。代表们指出:从旅游业的特殊性来看,旅游经济结构的综合性、时间和空间的延伸性、形体景观的趣味性和活动内容的启示性,及其满足五洲四海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律性,迫使旅游业必须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1987年9月,由湖北省青年旅游研究会组织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学学术讨论会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讨活动。代表们普遍认为:发展旅游事业不接受旅游文化的指导是不可思议的。由于旅游从业人员缺乏对旅游文化特性的了解,因此在旅游服务中出现了许多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误。加强旅游文化研究,无疑是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深层开发的前提。同年10月,在佛教圣地九华山召开的首届中国山水旅游文学讨论会上,与会代表也讨论了这个问题。专家们认为:文化界有义务研究国内旅游文化和域外旅游文化,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精神食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都指出了旅游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

(1)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

对于这一点,谢春山指出:文化是旅游的本质特征,是国际旅游名城的主要标志之一,其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而且是提高人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的关键,以及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费振家认为,旅游者和旅游资源都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也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反映,并强调重视旅游文化营销。罕华兴也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于邦成、陈晓辉也指出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晏性枝也指出,“文化是旅游的内质(特质),是旅游的高级形式和精神享受”,“发展旅游业要树立大文化观”。

(2)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黄佛君、金海龙、许豫东提出:“在旅游活动中旅游文化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旅游活动的过程是从经济中进去,从文化中出来的过程,旅游开发的价值最终是体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可持续旅游业要求生态文化作为发展支撑”;“旅游文化的可持续成为可持续旅游业的基础”。赵文红也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内涵,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3)旅游文化应该确立自己的学科地位,应从学术外围走向学术中心

对此,毛桃青等人早在1996年就呼吁,“旅游经济”的小袍子已经裹不住日渐突出的旅游文化的躯体了,并提出要规范旅游专业目录。

(4)旅游文化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陈荣富认为,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的构成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即使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也离不开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设计和挖掘。郭宽、汤国辉也指出,“大幅度开发景洪多姿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使旅游文化渗透于旅游活动全过程中,是提高景洪旅游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重要的组成部分”。

(5)旅游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很多学者都强调了旅游文化的地位,如秦永红认为,“即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也必须以发展旅游文化为本,走文化型旅游经济发展的道路”,“文化乃旅游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关于旅游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

1.关于旅游宗教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

宗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中国从来没有陷入到宗教极端主义的狂热中,而是以博大的胸怀兼容了许多外来文化,始终没有被宗教化。杨文棋认为,宗教旅游文化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秦永红提出,宗教与旅游通过文化相联系,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宗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途径之一是通过旅游得以实现的,同时宗教文化又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日益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专项旅游即宗教文化之旅。朱桂凤提出,在新的环境下,作为特殊的旅游文化资源之一的佛教旅游已不仅仅是佛教信徒以朝觐为目的进行佛教文化传播的方式,而更多的是人们在旅游中将其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加以追求和欣赏。王亚欣提出,藏传佛教文化是藏区的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是以旅游业促进藏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于旅游饮食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

“民以食为天”。人类的饮食生活是一定历史阶段文明基准与文化风貌的综合反映。如马晓京提出,中国清真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食用性即实用价值和通过清真饮食文化的核心——“善”而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两方面。唐留雄提出,我们要继承与发扬中华饮食的精华,满足旅游者对“吃”的需要,推进旅游业的发展;营造、提升中华饮食文化氛围,增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把饮食、饮食文化融入到旅游节目中去,使其真正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瑞新提出,只有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旅游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餐饮业和资源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倾注的心血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更为鲜明、独特的“饮食色彩”。这便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3.关于旅游民俗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

民俗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旅游者最感兴趣的部分之一。如锦英提出,民俗文化与社会生活是水乳交融、混为一体的,民俗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张文祥提出,民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彩的外在形式成为旅游审美的重要内容。刘雷提出,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是民族特色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或者说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的基本动因。张军提出,民俗文化的原真性是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传统也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而民俗文化也正是在这种继承和发展的综合作用下才能得到延续。人人都有猎奇的心理,人人都想从旅游中获得新奇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异国他乡的民俗文化正好满足广大旅游者猎奇的心理需要。

4.关于旅游建筑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

数千年人类发展历史证明,不朽的建筑传承着历史、铭刻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轨迹,是人类文明各个源头空间的标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包括长城文化、宫殿文化、坛庙文化、丧葬及陵墓文化、宗教建筑文化和民居建筑文化等。关于长城建筑文化方面,王亚力提出了南方长城在文化上的特殊意义:南方长城是异质民族文化之间冲突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历史上汉、苗两大民族在文化上、军事上矛盾激化的产物;南方长城的修建对两个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南方长城是中国西南民族文化分合发展的见证。

关于宫殿文化方面,章方提出,紫禁城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它自身凝聚着文化,也传播着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关于坛庙文化方面,姚安提出,天坛的旅游价值主要是文化性的而非审美性的,是体验性的而非观赏性的,是使人震撼、思索而非品头论足的。关于丧葬及陵墓文化方面,梁安和提出,陵墓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建筑文化方面,杨环指出,藏式建筑文化不论是寺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无不充分显示出丰富的藏传佛教内涵、悠久独特的藏区风情及民俗特点,同时也反映出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能工巧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形成了与自然环境、宗教和民俗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相协调、相映衬的建筑风格。关于古民居建筑文化方面,蔡锡泽提出,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民居样式作为人适应环境的产物,又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和文化环境,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贺为才指出,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各地的民居村落之所以各具特色,在于其文化内部有着独立定形的机制。可以说,经历史沧桑而遗留下的各种建筑是诸多旅游资源中品位最高、价值最大和最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

三、关于旅游文化分支学科的研究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体系尚未成型,但因其涉及面十分广泛,所以它的许多分支已引人注目。

1.旅游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体质和社会文化的独立学科,自19世纪中期形成以来,在国际上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关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决策性学科。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人类学的理论积累日渐丰厚,理论流派与分支学科趋于多元化。旅游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从旅游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学科。即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旅游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地区、各社区的旅游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旅游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旅游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人类学家开始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旅游文化现象,历经四五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理论、观点,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促使文化人类学与旅游学交叉而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旅游文化人类学。人类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有其独特的角度,其以人为本的研究理念、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并重的研究方法,为旅游文化研究提供了多重的视野。

2.旅游文化史

研究旅游文化史不仅应从纵向角度考察旅游文化的物态、制度、行为、心态等诸层面,而且应从横向角度把握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根据对旅游文化的主体、客体和媒体以及旅游观念等发展变迁的综合考察,可将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滥觞、勃兴、隆盛、新变、穴结和转型六个时期。林永匡、王熹在《中国旅游文化史的研究》中提出,旅游文化的作用在于增加社会安定、和谐,陶冶人们的心性和情操,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等。旅游文化活动的心态与价值观念是旅游文化活动的核心,也是研究中国旅游文化史的首要课题。

3.旅游文化地理学

旅游文化地理学主要研究旅游文化区及其形成发展规律。对旅游文化区的分析研究是为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旅游文化区的旅游开发应在独特性,保护与发展并重,游客参与,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相统筹的原则下,从整合旅游景观文脉、开发旅游新内容、树立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等方面来构建旅游景观。重点关注旅游的文化内核,建立旅游文化区景观体系,以充实旅游产品,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研究和人文地理学是旅游文化区的理论基础,旅游文化是旅游文化区的主要内容,人文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扩散、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及相关前沿探索是分析旅游文化区的研究框架,并在对旅游空间结构模型调整、完善的分析上,构建旅游文化区核心—过渡—边缘空间模型。

4.旅游文学

这门学科是由传统的山水诗文研究发展而来,已举行了多届旅游文学研讨会,就已发表的论文来看,多数集中在对旅游文学的定义、历史发展分期、起源及发达原因、作家作品的研究等方面。

其一,关于定义。有广义、狭义两种界定。赵家莹指出,广义的旅游文学指与旅游有关的一切文学作品,而狭义的单指那些“记游”的作品。江文波指出:目前关于旅游文学的概念应当放宽,“应以宽容和开放的态度,摘除苛求的锁链”。显而易见,大多数学者认为它不等于山水文学,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文学的各种形式。

其二,关于分期。大致有两种归纳方式。一种以赵家莹为代表,根据旅游文学本身的发生和发展将其分为萌芽、发展、成熟时期;另一种以隗芾为代表,他的《关于旅游文学的开发与利用》将旅游文学的历史发展置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分为两汉军事旅游时期、隋统一前的动乱旅游期、唐宋的兴旺期、南宋至明以前的反思旅游期、明清的科学和商业旅游时期。

其三,关于起源和发达的原因。对于起源的研究,均已突破了山水诗的源头为曹操的《观沧海》的观点,将旅游文学的上限推至远古时代,从《诗经》、《楚辞》以及各种神话中找到痕迹。而对于旅游文学发达的原因,王力平的《传统思维方式与山水艺术——中国山水艺术发达原因探源》,从“我们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内向的民族气质”等角度进行探讨。而臧维熙的《古代山水文学发达的原因》则从中国山水所独具的自然特色、贯穿始终的爱国主义精神、崇尚自然的民族古老的传统意识、令人窒息的封建制度等角度加以追溯。

5.旅游文化哲学

旅游文化哲学主要研究旅游文化研究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等基本问题。任何学科的边界都是相对的,许多重大突破和重大成果都是在多学科交叉处取得的。旅游文化本身是跨学科的,旅游文化研究本质上的多样性呼唤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就需要大尺度的“旅游文化研究”,形成由不同学科切入、遵循不同学科方法进行研究的多元综合方式,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研究的方法,因此,旅游文化的研究必须打破学科界限,运用多学科方法进行综合研究,而旅游文化本身又可以作为方法或方式。以旅游文化为代表,面对丰富的旅游文化现象,需要有相应的旅游文化理论。旅游文化研究是研究旅游活动的人文本质的科学,旅游文化研究应用到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上,其意义在于为旅游经营提供了一种“以人为先”、“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首先研究人,即旅游者、当地居民和开发商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这与传统的旅游开发将工作重心放在旅游经济效益的追求上截然不同。旅游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旅游开发上,主要有两项重要的工作要做:一是采用文化学研究方法中被称为“影响分析”的方法,将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相关因素都放在一起考虑,对旅游地开发后可能出现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评估与分析;二是将社会文化目标融入到旅游开发中,提出在旅游开发中对旅游的文化影响进行监督和调控的一般方法。因此,田野调查方法是旅游文化研究学者最常使用的方法,即实地考察人类社会的方法,这是文化人类学者的基本功。实际上田野调查方法是对观察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的一种综合运用,它通过实际考察人类社会来获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并验证各种假设。田野调查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其中,第一阶段即准备工作阶段,主要是明确目的,形成假设,拟定提纲;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组织分工,建立制度。第二阶段即实地调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开好调查会,个别访谈,及时搜集实物。第三阶段,即整理分析阶段主要工作是分类整理,分析问题,综合意见。

6.旅游社会学

真正意义上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旅游始于20世纪70年代,希伯来大学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系学者埃里克·科恩发表的《从社会学角度看国际旅游业》是一篇重要的旅游社会学论文,旅游社会学的研究由此形成。1977年美国密执安大学商学院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合著、出版了《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其中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占有重要的位置,对旅游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根据肖洪根、张进福先生的考证,20世纪80年代中国也开展了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主要研究旅游的人口构成、旅游的社会影响、旅游的社区开发和旅游的社会政策等问题。经过30年的研究历程,中国旅游社会学研究领域也产生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成果。例如中山大学王宁的《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作者在文章中揭示了旅游现象的社会学意义,提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旅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者认为旅游是现代现象,只有放在现代性这一大背景下才能得到更充分、恰当的解释。旅游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视角和方法就是把旅游同现代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旅游与现代性的关系是旅游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四、关于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的研究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国国内独特的学术土壤,任何一个新兴学科都不可能脱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在旅游文化研究领域,关于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的研究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申葆嘉、喻学才、马波等人。

1.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研究

喻学才在其《关于建设中国旅游学的构想》一文中率先提出应该重视中国三千年旅游文化遗产。1987年9月,在武汉举行的首届旅游学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传统进行了认真的研讨,研讨会由喻学才提交的论著《中国旅游文化的优良传统·上编》展开,有学者对此次会议作了全程的归纳总结,此次会议上的共识与争鸣现在仍然影响着中国国内传统旅游文化研究的深化与发展。归纳起来,会议上达成的共识主要有如下几点:

(1)中国旅游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

(2)中国古代从司马迁到顾炎武,治学与旅游相结合,一直是广大读书人相沿不改的传统;

(3)中国传统的旅游文化对人的因素十分看重;

(4)中国先民对于旅游资源保护和建设均强调自然本色,反对人为雕琢;

(5)传统的中国旅游文化还十分注意把发展旅游和实施仁政结合进行;

(6)自觉地保存旅游史料,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

(7)中国古代旅游文化具有特别重视游览艺术的传统;

(8)“山川景物,因文章而传”,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传统。

除了共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会议上还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许多争议的内容现在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文化研究的关注热点。

(1)中国传统的旅游文化性质:是贵族文化还是大众文化?

(2)中国古代旅游传统:是近游还是远游?

(3)中国的传统旅游文化审美观是不是崇尚本真?

(4)中国传统的旅游哲学观念的变化发展过程。

2.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研究

随着中国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和中西旅游文化的交流,认识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的任务被提上日程。

(1)喻学才的《儒家思想与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研究了儒家的近游理论、远游思想以及儒家义利观、尚古意识、“与民偕乐”观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等,这对于从较高层面认识中国旅游资源、旅游价值观、旅游史料等传统旅游文化特色自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又如他的《中国旅游文化的附会传统研究》对附会的内涵、附会的类型、附会产生的原因、附会的旅游经济价值等逐一进行了探讨。再如广西社科院丘振声的《魏源的“游山学”说》一文高度评价了清代著名学者魏源所作的《游山吟八首》及其旅游实践。

(2)诸如许宗元的《论茶文化在旅游文化中的地位》、《发掘利用竹文化,发展九华旅游业》和《蜀南竹海“竹文化”旅游发展探讨》,这些文章显示了旅游文化需要专题性的文化信息。如果说这些研究多半出自实用,那么,喻学才、毛桃青的《毛泽东与中国旅游文化》和《毛泽东——中国历史上内涵最丰富的旅行家》两文则多半在于审美。

五、关于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研究也开始出现类似的重视区域特色的研究趋势,其标志是张忆萍的《开创“海派”旅游文化》。作者立论的基础是海派文化的三大特征,即开风气之先、灵活善变、包容多样。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充分展示集食、住、行、游、买、娱及其地方特点,高水平服务方式之大成的海派文化。同类型的研究还有喻学才的《关于南京旅游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和《关于海南旅游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等文。“南京篇”作为古都旅游文化建设的尝试,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南京文化发展战略的决策不无参考价值。“海南篇”在区域旅游文化研究中范围比南京篇大,它涵盖海南全省,可视为作者探讨地域旅游文化开发战略的另一种个案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区域旅游文化研究除了表现在名城开发和省、市、县范围的旅游开发上外,还有一种和80年代不同的地方,即对名山大川旅游文化的研究成为热点。从1990年至2005年,仅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旅游经济》上就转载了《泰山旅游文化发掘初议》、《黄山旅游文化的美学意义》,曹晋的《发展南岳旅游文化的思考》,李国强的《庐山旅游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利秉升的《初探黄山旅游文化》、《峨眉山的自然美和人文意蕴》,刘沛林的《湖南九嶷山舜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郑国铨的《庐山审美文化谈》、《道教名山的文化鉴赏》、《佛教名山的文化鉴赏》等专文。虽说这类文章没有太多理论色彩,所介绍的也仅仅是公认的陈说,但却有引导审美的作用,并且这类文章大都是全息式的评价,且偏重于审美评价,这和80年代旅游资源开发的文章之刻板形成了鲜明对照,故为一般读者所乐读。

第二节 对当前旅游文化研究的评价和反思

一、关于旅游文化基本理论的反思

1.旅游文化概念的反思

随着1984年旅游文化的有关专业名词首次提出以后,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定义,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根据晏鲤波、庄兴成在其综述性文章《旅游文化研究述评》中的有关总结,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旅游文化的著述中所使用的旅游文化定义主要有“总和论”、“碰撞论”、“交际论”及“收缩论”,这些论说在解构的同时也在建构,在解构与建构之间,学者们对旅游文化的定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总和论”者唯恐有所遗漏,故采用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定义,并认为这样做就“避免了把对旅游事业有用的文化知识排除在外的消极后果”。这种做法忽视了一个基本点,即定义是为了研究的需要,而根据一个“包罗万象”的定义,是很难确定具体研究内容的,结果是无从下手,或者是“四处下手”,将许多似是而非的项目收罗了进来。

然而,对于这种包罗万象的定义方式,学术界并不认同。从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来看,什么都包括的基本定义绝对无法积极促进,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影响这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旅游文化“总和论”的说法过于笼统,过分地从广义上定义旅游文化,以图解释“泛”旅游的社会存在,不易区分旅游文化这一文化分支和其他文化分支之间的差别,会对旅游这一新兴学科的知识框架和学科构成带来界定和划分上的困难。

“碰撞论”的代表主要有马波、沈祖祥等。这类定义在实质上强调了旅游文化的新生性、现代性,并且把它们当成了旅游文化的本质属性,这就在某种意义上否认了旅游文化的历史渊源。然而自古以来,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具有文化内涵的东西,如旅游风俗。此外,旅游史自然也并非从近现代开始,华夏儿女数千年的旅游实践活动积淀为中国旅游文化传统。旅游文化是有继承性的,表现为在旅游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呈现出历代相连续的特点。

这类定义在突出本国传统文化对旅游文化的影响、弘扬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针对这类定义,有学者提出了评判意见,章海荣对后者的定义进行了批判:“这类定义在孤立地强调了客体文化(或目的国文化),把旅游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同而论,混淆了两者间本质的不同,忽略了旅游文化的时间性、空间性和延续性之间的动态的辩证关系。相关的目的国民族文化、客源国文化以及主体和媒体、客体在旅游活动中相互交际,碰撞而产生的动态文化都是旅游文化这一概念中融为一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把其中的任何一个孤立出来的做法都是一种旅游文化概念研究中的阿基米德谬误,即把其中的组成部分单独地列出说成是旅游文化,放入旅游文化的概念中,从而把真正的旅游文化内容排了出去。”

“碰撞论”观点的主要特征大致如沙向军所分析的那样,将旅游活动的“三体”作为旅游文化创造的主体,界定范围比“总和论”有所收缩,但是有些旅游文化内容没有归纳进去。现代旅游没有大规模发展之前,人类几千年的旅游活动创造了丰富的旅游文化,但这些内容却不能说是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媒体或客体作用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碰撞论”的旅游文化定义忽视了历史并将旅游理解为现代社会的产物。

章海荣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给出了一个“交际论”定义。不过,这个定义与其说是旅游文化的定义,不如说是文化学意义上的旅游概念。不过,对于旅游文化,作者所提供的理解方式却是值得关注的,即将之理解为非定居文化。旅游文化的反义词就是定居文化。从反面入手来理解,这个视角是新颖的。这种理解有利于研究者从一个更为广泛却不流于空泛的角度去阐释旅游文化。

对于这种定义:专家学者虽然注意到了旅游文化的继承性、服务性、区域性、多样性、综合性等特点,但似乎忽略了这些特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片面地强调其静态的特征;忽略了旅游各要素之间、诸特点之间相互碰撞后所产生的旅游文化的动态特征,片面地强调行政干预以及旅游文化的区域性、国界性,容易引起对旅游文化的复杂多样性和动态特征的误解。

上述三种定义是旅游文化最常见的定义方式,这三个定义大都是从广义的视角定义旅游文化的,沙向军先生在总结了上述三种定义之后,提出:“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一定领域的精神、思想、制度的综合反映,上述学科从各个不同角度涉及了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其成果当然也属于旅游文化范畴,不过这些学科并非为专门研究旅游文化而设,只不过涉及而已,即使涉及,与将旅游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旅游文化学的视角也不同,作为一门门相关学科,它们并不是旅游文化形态的有机组成。旅游文化的全部意义在于文化交流,凡是体现交流这个最终和最核心现象和价值的各种内生和外化形态,才是旅游文化。”他认为,旅游文化作为以一般文化为价值依托的具体文化形态其内容固然是很丰富的。但并不是说只要卷入旅游活动的文化形态都属于旅游文化,在给旅游文化下定义时,一个基本的原则是:狭义的角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准确限定其研究内容,从而将研究推向深处而不是泛泛而谈或者谈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引用大文化的概念(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意义是狭小的,往往流于空泛(根据与自然相对而言的大文化概念,人类所触及的一切都可以说是文化)。因此,收缩“文化”概念,有助于精确、踏实地对旅游文化形态和旅游文化学进行研究。(www.xing528.com)

2.关于旅游文化学科地位的反思

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就呼吁要重视旅游文化建设,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旅游学术界对“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的呼吁声也越来越高。如毛桃青提出,旅游经济这件“小袍子”已经裹不住日渐突出的旅游文化的躯体了;承认旅游文化在促进旅游经济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地位,承认旅游文化独立的学科地位,实为推动中国旅游业向高品位前进的必由之路。喻学才提出,只重视旅游经济不重视旅游文化,很容易将旅游业引向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道路。多数学者都认为旅游文化应确立自己的学科地位,应从学术外围走向学术中心。

上文已经提到过,在绝大多数学者为了给旅游文化研究一个合法的学科地位而大声疾呼的时候,郭栩东、傅吉新两位学者在其《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一文中并不认为旅游文化研究能够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旅游文化应该被看成是一种概念。

3.关于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的反思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旅游文化在现代旅游业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贾祥春、赵文红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内涵,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又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谢春山认为,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唐建军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旅游的内在动机,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也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旅游文化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已认识到,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

然而,繁荣之中也并非全然没有问题,旅游经济在不断地发展,旅游接待地在旅游的飞速发展中也的确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在全国各地全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绝对不能视而不见。

这些问题可以体现在物质层面上,例如,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这一方面在前文已多次提到,这里就不再赘述。

也可以体现在文化和精神层面上,例如,旅游发展速度最快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一部分游客落后的、不健康的或低俗的需求,有些开发商在开发民族文化时把一些项目庸俗化,改变了民族文化的真实面貌,出现了一些伪造的民俗;或不尊重少数民族,开发一些触犯其禁忌的活动;且民族地区许多活动的展开,都是为了吸引游客,目标和价值单一,原有民俗的内涵和存在价值改变了或消失了,失去了真实的存在环境和意义,传统民族文化被庸俗化了;一些少数民族旅游区为了取得经济上的回报而一味地满足和取悦游客的行为,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民俗风情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现象。就云南西双版纳而言,当地居民穿起节日盛装向游客展示和表演歌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他们举行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对当地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但现在只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总之,他们创造或再现的种种民俗风情,都因为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有所变化,失去了往日民俗风情的某种意义,有时仅仅是一种形式。

用一种短视的目光看待旅游发展问题,这些影响无足轻重,但是,长期之后又将如何?那些走过漫长历史岁月的人文资源在旅游发展的洪流中该走向何方?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研究者们广泛而深入的关注。

二、关于旅游文化建设及应用的反思

随着学者们关于旅游文化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旅游文化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如从旅游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许宗元指出,追寻孔子文化遗迹的旅游活动开了中国文化旅游与政治旅游的先河。方燕指出,汉末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隐风在中国旅游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使人们的美学观念有别于传统,得到更新和提升,自然山水作为与人相通相近的客观外物被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表现,从而在诗文、绘画、园林艺术等方面达到前人未可企及的高度。在旅游文化氛围上,彭惠群提出,旅游文化氛围是以客观的、有形的自然景物为载体,尤以当地民风民俗等文化为背景,融入人们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而造就的特殊文化气息。其他方面有,张来芳指出,诗经旅游文化的美学价值是描绘了祖国山川的自然美与园苑建筑的典雅美,充溢着古人模山范水的审美情趣。资民筠指出,借助舞台影视艺术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可以增加外汇收人,更重要的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黄咏指出,民族体育旅游是民族地区特有的具有民族体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一种旅游形式,独特的地貌环境和民俗民风形成独特的民族体育旅游,是观光性和参与性的有机结合,生态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民族性与体育性的完美整合。关于旅游文化建设还可以应用在文学、艺术、服饰等方面。

三、关于旅游文化分支学科的反思

有学者将旅游院校开设的各类课程也纳入旅游文化范畴(如旅游学、旅游史、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经济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学、导游艺术等),认为相关的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体育学、饮食学、医学、建筑学、文化生态学、园艺学、色彩学、公关学的部分内容及交通工具、酒店宾馆设施、旅游景观、旅游服务等构成的旅游商品亦应全部包括在内。上述学科从各个不同角度涉及了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但与旅游文化又不相同。旅游文化的全部意义在于文化交流,凡是体现交流这个最终和最核心现象和价值的各种内生和外化形态,就是旅游文化。

更多的学科建设需要旅游文化因素的加入,如蒋洲、赵勇认为,中国旅游贸易必须突出本国特色,打出“文化牌”才能与旅游贸易相对发达的国家展开竞争,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旅游。张海燕认为,只有把文化教学寓于旅游英语教学中才能称得上是旅游文化教学;只有用文化教学指导旅游英语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接触、认识和感受旅游文化。

四、关于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的反思

喻学才在《儒家思想与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一文中从宏观上研究了儒家的近游理论、远游思想以及儒家义利观、尚古意识、“与民偕乐”观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等,这对从较高层面认识中国旅游资源、旅游价值观、旅游史料等传统旅游文化特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张来芳提出:诗经旅游文化的深刻含义包括旅游概念的文化界定、旅游景观的历史确认、民俗风情的历史遗存,而且诗经旅游文化还具有自然美、典雅美等美学价值。又如魏宏灿提出庄学精神是山水旅游文化的源泉;束有春、焦正安对佛教旅游文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佛教等宗教文化景点在旅游业中不可低估的合力作用。另外,周思琴、方燕都对魏晋南北朝的旅游文化进行了分析。

五、关于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的反思

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方面,不少研究成果对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进行了一番描述,理论价值不高,普遍缺乏方法论的指导。由于旅游文化本体论和方法论都存在问题,那么,建立在不稳固基础上的旅游文化理论研究就难以保证它的科学性。这使得旅游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或与实践相脱节,或对实践产生误导,最终对旅游文化理论研究自身和旅游业构成双重威胁。

当前,区域传统文化的发掘在各地旅游发展中渐受重视。在区域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区域传统文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保护现存文物方面作用显著;二是在各区域复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三是在开发区域民俗旅游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许多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率很低,产品自身品位较低,以经济附加值低的静态观光产品为主,缺乏文化内涵的挖掘,缺乏高附加值动态产品的开发,总体效益不高。文化创新不仅指文化理念的创新,而且也指文化表现手段和形式的创新。一方面那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理念的创新,将引导着社会文化发展向更高的层次演化,而这实际上也意味着文化理念的创新会不断创造新的旅游消费需求,指导着旅游消费的发展方向,从而带动旅游活动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深厚的文化内涵必须通过创新的文化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来展示,在此尤其要注重文化表现过程细节的创新。

第三节 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旅游文化在现代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21世纪,只有加大对旅游文化的开发和建设,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特点

中国国内三十多年的旅游发展表现出了如下特征:

1.经济因素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旅游活动中

旅游活动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会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恰当地处理好旅游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使二者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才能带动整个旅游业向有益的方向发展。被誉为“五岳之尊”的泰山,因为造缆车而炸掉了半个日观峰,不能不说是一件大憾事,还有许多类似的文化遗产或自然环境正在被破坏。1994年11月3日至4日,世界旅游部长会议上发布的《大阪旅游宣言》中指出:“国际旅游业的领导人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把这个美丽富饶的地球传给后世,需要采取积极的努力,以保证自然环境和传统,使其不因无计划的旅游发展遭受破坏。”可见,21世纪的旅游将以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为前提。

2.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取胜是21世纪旅游业持续竞争的焦点

旅游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其服务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当前,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方面存在的问题仍是制约旅游市场恢复振兴的重要因素。由于旅游文化主体素质的提高,他们不但要求在旅游过程中的交通、通信以及服务设施设备等方面更迅捷、便利、舒适、安全、卫生,讲求效率,而且更主要的是要求服务质量精益求精。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选择好的服务是所有旅游主体的共同意愿。因此,服务质量不仅是老主题,而且在旅游科技含量增大的21世纪,它仍将会成为重点发展对象。

3.娱乐休闲、科学考察探险成为21世纪旅游需求的两大主题

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随之产生的紧张情绪使相当多的旅游者充满了对精神放松的渴盼,到那些人迹罕至、污染较少的地区和自然风景区调节身心,将成为越来越多旅游公众的选择。科学的进步还驱使广大科学爱好者不断走向未知世界去考察、探险。虽然每年都有罹难者,但喜爱科学探险的人依然呈递增趋势。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去外太空旅游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据报道,美国一旅游公司别出心裁,把人类的D N A放入无人驾驶的飞船,期望若干年后外星人能够利用这些遗传基因克隆出地球人作为生命的延续,这一想法立即招来数万人的预订。可见,开发利用好本地的自然资源,建设新颖、独特、富于幻想的娱乐设施,勾起人们向往休闲或冒险的欲望,是占领未来旅游市场的关键。

4.各种会议、体育赛事将会给旅游带来巨大的效益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各种各样的会议愈加频繁。一次盛大的体育比赛将会挽救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这并不是夸大言辞。根据一项调查表明,仅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998年一年的会议费用就高达几千万美元。因此在21世纪,围绕会址和比赛,东道主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各国各地区将会倾力展现本地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先进的场馆设置,每争取到一次盛会将会强有力地推动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大发展。

5.弘扬本土的民族文化是发展21世纪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是最好的。”这里讲的“民族的”,就是指本土文化。旅游经济要国际化,要与世界接轨,但旅游文化一定要保持和发扬本土的特色。中国的许多大酒店设备先进,服务一流,但国外游客却抱怨说“我好像不是在中国!”这说明,外国游客到中国,是想探寻五千年的东方文明。中国不应照搬西方的东西。东方古国在大多数西方游客心里仍然是神秘的,充满好奇的。如何发扬这些本民族的文化,使我们的旅游服务、旅游设施以及各种旅游产品具有长久不衰的吸引力,是21世纪所有旅游工作者的共同课题。

二、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未来走向

中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在海外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的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中,文化资源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使其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旅游文化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这也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只有推进旅游文化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根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2004年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的有关统计,在商务、度假、购物、探险以及文化体验五种旅游动机中,文化体验已居于首位。当前世界性旅游文化发展的趋势大体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回归文化成为旅游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的趋势

旅游在经历了单纯的观光游后,发展到如今的深层次的旅游文化,这种回归文化的趋势取决于文化对旅游的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

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因而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能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常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知识经济、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电视连续剧《红楼梦》160万元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

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地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础的旅游资源是致命的,它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2.生态旅游与旅游文化交融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全球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增大,其过程对环境和自然生态的破坏日趋严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估计。生态旅游旨在通过人们对环境的审美感受,重新发现自然物的环境意义,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也寻求适当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资源、风景名胜区资源、国家公园资源、森林公园资源以及生态实验站资源;从景观生态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地貌、森林、植被、各种水域、沼泽等景观生态资源类型。这类生态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是保持着大自然的原有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些还有丰富独特的人文积淀、浓郁的风俗民情。生态旅游资源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成为人们回归自然及开展可持续旅游的理想境地。

中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但是由于中国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历史较短。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突飞猛进。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大幅度推进了中国的生态旅游实践。同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的时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家森林保护节,推出了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从此,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

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资源建立一种科学的有效的旅游发展和管理模式。其基本目标是使生态旅游资源存续与合理开发,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三者的动态平衡。特别是要注重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生态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四川生态旅游的一个特点就是,生态与文化交融,形成了众多的旅游景点。特别是四大遗产,比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都是生态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3.旅游产品开发从“外在型”向“内涵型”转变的趋势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

中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产业功能

中国在现阶段的生产力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它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

随着中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旅游市场环境也逐步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但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围绕主题进行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

中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恰逢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时间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中国旅游专业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以及旅游文化内涵的“空白化”,使得他们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部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只能停留在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当好服务员,又要当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予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范能船.近十年来旅游文化研究评述[J].锦州师院学报:哲社版,1991,(3):48-53.

[2]肖洪根.国内外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9-75.

[3]马波.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2):8-10.

[4]黄丹.旅游文化研究综述(1996—2000年)[A].//喻学才.旅游文化学[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30-233.

[5]喻学才.近年来旅游文化研究概况[J].社会科学动态,1989,(10).

[6]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上)[J].社会科学动态,1996,(8):4-7.

[7]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下)[J].社会科学动态,1996,(9):12-15.

[8]喻学才.旅游文化研究二十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63-70.

[9]晏鲤波,庄兴成.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43-146.

[10]窦石,旅游文化初探[J].喻学才.旅游文化研究二十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63-70.

[11]魏小安,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J].//喻学才.旅游文化研究二十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63-70.

[12]晏亚仙,旅游文化管见[N].中国旅游报,1987-07-29.

[13]肖洪根.国内外旅游文化研究评述[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9-75,8.

[14]郭栩东,傅吉新.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389-393.

[15]喻学才.旅游文化研究二十年[J].2004,1:63-70.

[16]范能船,朱晓松.近十年来旅游文化研究评述[J].锦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46-53.

[17]赵家莹.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概述[J].杭州大学学报,1982,4.

[18]江文波.关于旅游文学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1989-01-04.

[19]隗芾.关于旅游文学的开发与利用[J].汕头大学学报,1987.04.

[20]王力平.传统思维方式与山水艺术——中国山水艺术发达原因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1989,1.

[21]仓理新.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文化现象[J].旅游学刊,2008,12:70-76.

[22]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社会学研究,1999,(6).

[23]晏鲤波.庄兴成.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43-146.

[24]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5]沙向军.旅游文化再考察[J].旅游科学,1998,2:12-13

[26]郭栩东,傅吉新.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389-393.

[27]罗斯·道林.从环境适应性来探讨旅游发展规划[J].旅游学刊,1993,8(6):50-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