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实践增长专业能力

高职学生实践增长专业能力

时间:2024-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一、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实践证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经过五年左右的发展,彼此间的社会距离会逐渐拉开,而且与在校时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

高职学生实践增长专业能力

第三节 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一、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

实践证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经过五年左右的发展,彼此间的社会距离会逐渐拉开,而且与在校时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有的毕业生在校时学习成绩一般,在单位应用技术岗位上却经常破解难题、展示才华,成为单位公认的岗位能手。有的毕业生在校时组织能力没有特别显示,在工作单位中却能带领团队开拓创新,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管理者。有的毕业生在校时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在工作单位中却表现出为人处世得心应手、公众场合言语不凡的优点。相反,有的毕业生在校时已经显山露水,走上工作岗位后却不适应现实生活,碌碌无为,昔日的辉煌未能再现。这些客观现象向我们揭示,学生的在校表现并不能决定其工作表现,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成功,关键是看其是否能够在新的环境中重新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管理水平,发挥自身的内在潜能。

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认识自己。所谓认识自己,就是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优势与劣势、所适与所不适。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找准发挥自己才能的最佳社会位置,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为此,作为一名即将上岗工作的毕业生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坚持唯物辩证观点,看到自己的所能所不能。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同样,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既有其所长又有其所短的。认为自己到任何岗位都能得心应手,那是不现实的。汉高祖刘邦曾言,其带兵打仗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运送粮草不如萧何,但他知道自己只要能调动好这三者的积极性,就能在楚汉战争中战胜强敌,打下帝业根基。可见,认识自己之所短才能认识自己之所长,这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

二是要及时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不仅是一个理性思考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实践过程。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要在实践中验证和识别。开始认为行、经实践验证不行的,应该及时调整,不要违背客观实际而硬着头皮前进。人常说,后退一步天地宽,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三是要抛弃眼前利益的幻影,切勿见异思迁。对于那些经实践验证确是自己所长所爱的,就要坚持下去,哪怕别人暂时比你早成功一步,也不能见异思迁。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成才的唯一诀窍就是坚持到最后一刻。”见异思迁的人都是志向短浅、意志薄弱者,如果一味患得患失、朝三暮四,必将一事无成。

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人生哲理。在未来的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将成为伴随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任务。在科技进步对个人生涯演变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终身学习将是各类社会成员的立身之本。作为未来社会的成员,只有不断补充、更新知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立足,使自己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将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状态,要使自己的思想与知识技能结构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不断地获得新信息、新机遇,提高能力和素质,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地走向成功,一旦学习停滞了,适应也就停滞了,发展下去,就会落伍,就会被淘汰。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的潜能,它能激励并使人们获得终身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价值,并在工作中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它是21世纪的一个生存概念。把终身学习提高到“生存概念”的高度,是人类对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积极回应,它意味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把学习从单纯接受学校教育中扩展开来,并从少数人的学习扩展到所有人的学习,从阶段性学习扩展到人的终身学习,从被动学习扩展到主动学习,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所有人的终身习惯和自觉行为。

终身学习,应该从每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毋庸讳言,大学生是最好的学习群体,大学阶段是最好的求学立志时期。大学生成为终生学习的群体,未来学习型社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大学阶段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就会给以后继续学习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古人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们既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更要珍惜大好的大学时光。如果不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将无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同学们应当抓紧大学时代的美好时光,脚踏实地、务实努力,使自身素质尽快得以提高,这对开拓自身的生存、生活空间,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业精于勤荒于嬉”,“机遇只拜访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只有不断“充电”,才能实现自我超越,进而抓住机遇,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成功的求职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走上工作岗位后仍需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关键是具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包括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大学阶段的学习,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是一生中接收系统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学毕业只是为今后的工作和事业搭起了一个初级的知识技能结构平台。现代社会,仅凭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高职学生在实现就业之后,还应继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学历层次。只要有不断学习的勇气和顽强的人生斗志,去正视和应对职业生涯中所发生的一切,就能够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大学里就将日后所需要的知识都学会,一般地说,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大学里获得的知识只占一生工作中所需知识的10%,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个比例会更小,那么,其他知识从哪里来呢?就需要在毕业后的继续学习中获得,更不要说相应的技能、态度等要素了。因此,大学生走向社会,决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意味新的学习任务的开始。一方面,来到一个新单位,你会发现,在大学里学到的许多知识一时用不上,而有些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学得不够,甚至完全没有学到,有些职业技能可能完全没有掌握。所以,工作中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继续学习,以尽快胜任工作的竞争,谁善于学习,谁就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进而在职业发展中赢得先机。而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边干边学,在干的过程中学。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知识积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完题、解决问题,不断总结提高,建立科学合理、动态更新的知识技能结构。另一方面,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产业、行业、职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加快,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已经不可能是“从一而终”,职业岗位随时可能变动。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依靠宽厚的学识素养、扎实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大量的知识技能储备。专博相济、素养深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对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要求。因而,只有不断学习,时时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才能使自己具备深厚的创造潜力并适时发挥出来,从而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能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海洋里畅游一番,是否有终身学习的信念和不断自我超越的决心,直接关系到个人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的成败和一生事业的成就。为了适应新的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全面需要,提高职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质量,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三、爱岗敬业,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爱岗敬业是高职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第一步。如果你一到新单位就抱着“跳槽”,或自认为“进了单位的门,谁也不会把我怎样”的思想,那你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有些大学生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到单位就自以为是,轻视实践,眼高手低,工作不踏实。这是很不应该的。殊不知大学毕业生缺乏的正是实践经验。大学毕业后,只有到基层、到实践中去,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把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目前,企业需求最大的就是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立足于到第一线求职就业,不仅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而且可以发挥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从埋头苦干开始,既能树立其吃苦耐劳的新形象,又可以增强实际锻炼的机会,对今后的长期发展也将是有利的。许多企业都喜欢聘用高职学生,认为高职学生吃苦耐劳、虚心学习、动手能力强,与本科生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许多高职学生就业后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被提拔起来,有的甚至比同时参加工作的本科生发展速度还要快,正是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的结果。

在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用人单位不仅需要受聘人员在某些专业方面接受良好的职业训练,能够承担职业岗位的工作,而且希望员工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所创新,对现有的工艺流程、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及改革措施,以便使企业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因此,当你得到一个就业岗位后,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要甘于平庸,而应该充满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富于创造性地把工作做好。创造不分大小,其源泉在于对事物和工作的积极态度,追求最优最好,从而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性,产生不懈的工作动力,创造高度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就。这就需要爱岗敬业,需要积极负责、满腔热情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爱岗就要有职业意识。认同所从事的职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这是敬业乐业的前提。没有职业意识的人,缺乏主动性,仅满足于机械地完成分内工作,难以完成开拓性、创造性的工作。敬业精神是人们基于对一种工作、一种职业、一种事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人们对工作的责任心、成就感、奉献精神和信义程度的体现。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一个人的成功需要良好的机遇、雄厚的实力、准确的信息,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一个人如果缺乏责任感、缺乏耐心、缺乏“十年磨一剑”的决心、缺乏对自己严格的要求、缺乏工作动力和效率,就不可能成就事业。要做到最优最好,就要敬业、乐业、勤业、精业,成功的大门只向爱岗敬业的人敞开。

四、接受挑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毕业生离开校园刚走上工作岗位,无疑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生疏感。即使你在校时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当你真正从事起具体工作、向职业理想迈进的时候,也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对此,你不要胆怯,要静下心来勇于接受这种挑战。

一要加强实践锻炼,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同事学习。一般而言,毕业生经过几年高等教育,理论知识比较丰富,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而已经工作几年的职工在理论上可能没有新鲜的成果,而具体工作的程序、方法都已是轻车熟路。例如,在一个采油队就曾出现过这样的笑话:一个大学毕业生报到后,队长让他给职工上抽油机保养课时,他讲得口若悬河,可次日当他跟班长到现场给抽油机刷漆时,却不敢爬梯子,好不容易爬上了梯子,又不知从何处刷起。这种现象充分说明,毕业生应当向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同事学习,善于动手,加强实践锻炼。唯有如此,才能弥补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要尽量多地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毕业生到一个单位后,在虚心求教的同时,更应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给单位的具体工作提出一些技术创新方面的建议。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树立你在职工中的形象,而且有助于你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丰富你的实际工作经验

三要善于总结,做职业工作的有心人。毕业生上岗后,最好身边经常随身带着笔和本,把日常工作中的技术要点、工作新创意等及时记下来。这样一方面便于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查找答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你写业务总结时有资料可查。否则,你日复一日地工作,到头来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时,大脑中会是一片空白。

四要挤出时间,多学习一些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技能。当今社会是一个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的社会,如果一个人仅仅掌握了一门岗位技术,而对其他知识、技能诸如外语、计算机、企业管理等应用较为广泛的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那么他将来发展的路子就会相对很窄。从另一方面讲,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化,职业变换、岗位调整的情况会经常出现,毕业生在校时所学专业有可能在具体工作中派不上用场,如果这时你擅长某一方面的业务,你对岗位选择的机会就多一些。

五、踏实工作,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在具体工作中,不断虚心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是毕业生成才的重要途径,同样,踏实工作,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也是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当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个单位的发展不仅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且更需要一定数量的优秀管理者。

一般情况下,一个毕业生刚刚来到一个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业务能力的高低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给一个说法,但对他在日常的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与别人沟通和激发积极性、组织协调等管理方面的能力等,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有一个深刻印象,而这种印象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能否在职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之间实现对单位和个人来说“双赢”的转换,其中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呢?

一是要踏实工作,增加自己在职工中的影响力。管理才能是许多大学生都看重的才能,但这种才能不是空洞地挥舞手中的指挥棒,而是一门来源于实践的学问,管理者首先要靠自身的工作成绩去影响别人。在这一点,刚上岗不久的毕业生应该特别注意,不论你在校时是不是学生干部或者学习成绩如何,在单位里都要先踏实工作,然后再“指点江山”。

二是要积极思考,提高自己对事物的洞察力。有人曾说,管理能力首先是一个人的洞察力,这是成为一个优秀管理者最为重要的东西。因此,毕业生上岗后一方面要踏实工作,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思考,发现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并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做到这一点,你就会比别人略高一筹。

三是要与人沟通,锻炼自己对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美国一位杰出的商界领袖曾说“希望单干或把功劳全部归于自己的人,是当不了杰出领导者的”。因此,一个人要取得大的成就要有别人的帮助。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品行端正,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下,善于与人沟通,学会与别人交谈,只有这样你才能为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奠定好基础。在这方面,一名毕业生切不可在日常的工作中搬弄是非,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安排好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使自己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可以信赖的力量。

六、立足平凡岗位,努力建功立业

大学生毕业时大都对未来充满强烈的期望和憧憬,怀着一展才华的远大抱负。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岗位需求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就业后所从事的大都是平凡的工作。一个人能不能有所成就,不完全取决于他所从事的是何种职业,而是取决于他能不能很好地将个人的追求与职业岗位的需求统一起来,取决于他在自己的岗位上自己能否干得了、干得好。如果干不了、干不好,再好的岗位也无济于事。而在任何职业岗位上,只要努力工作都会有所为、有前途,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高职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必须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先做人、后做事,勇于实践、锐意进取,为构筑事业大厦打下基础。只有小事做好了、做成功了,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事业。小事做不好、做不了,大业何以成就?大凡成功的从业者都有共同的特点,即从细小之处做起,最终成就大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用人单位挑选应聘者往往也是这样做的。因此,请切记:勿以事小而不为。因此,高职学生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追求,就应从眼下最小的目标开始,取得成功后,再进一步确定更大的目标,如此一步一步坚实而稳定地向高处攀登,去实现职业规划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首先,毕业生要摆脱“天之骄子”的优越感,不要过高估计自己,不要轻视实践,否则,就不能正确对待做小事和基层工作,不能正确对待老员工和同事,进而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影响到自己才能的发挥。深圳华为公司对员工培训时提出:“在华为,太阳总会升起,哪怕暂时还在地平线以下”;“你想做专家吗?一律从基层做起”。“公司永远不会提拔一个没有基层经验的人做高层领导工作。”

其次,毕业生到了一个新单位,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是处于“不稳定心态”。任何用人单位绝对不会重用将其视作“跳板”的人。这样的人也不会抓住机遇发展和提高自己。若确实感到自己所获得的职业与自己的职业目标大相径庭,工作不理想,可以采取“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的办法,在本职岗位上积累才干、增加阅历,增强素质、弥补不足,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等待发展机遇,为胜任更理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立足本职工作,立足平凡岗位,从小事做起,开拓进取,就会从山脚下一步一步坚实而稳定地向高处攀登,从而实现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具有敬业乐业精神,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个一个的小成功,就一定能做出一番业绩,实现职业理想。成功的道路从来就是曲折坎坷的,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即使经历再多的磨难,也会走入理想的殿堂。

总之,步入新单位的毕业生,要尽快做好适应社会的转变和调整,融入社会,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要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要有坚定的信念、创新性学习的习惯,善于抓住机遇,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职业理想,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资料一:扮演好实习生的双重角色

实习是高职学生完成学业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开始“职业生涯”的前奏。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业成绩的评定和就业经验的积累,所以走好这一步十分关键。高职学生进入实习阶段,扮演的是双重角色,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实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看多听多干,眼勤手勤脚勤。无论哪个专业,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走进工作岗位,你会感到新鲜、惊奇、迷惑。高大的厂房、先进的设备、优雅的环境、严谨的工作流程等都是你始料不及的,所以要眼勤,看清工作流程,看清指导教师的演示。听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要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做到听清、听懂,在团体实习时要更加注意倾听。实际操作是实习的目的,要抓住机会勤动手,克服惰性多奔走。没轮到自己操作时,可多做服务性的工作,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某院校文秘专业的张某在一公司实习时,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公司,收拾整理办公室环境,分发文件资料,把办公室的各类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办公室领导看在眼里,从心底喜欢他,加上张某天资聪慧、勤勉上进,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实习结束就被单位留用。(www.xing528.com)

2.多问多想多小结,嘴勤脑勤。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过程中需要点拨。某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李某和他的两个同学到一个建筑工地实习,工长带着他们去工地放线。建筑物是半圆形的,前一天定的点,有几个被建筑工人弄丢了,线无法放下去;想问工长又怕丢面子,因为这个问题好像太简单。不问,线放不下去,凭估计去做又感到没有把握。最后,只得打电话求助于院校老师。问题是解决了,但令李某很没面子。其实,他不必要把问题想得那么复杂,你是来实习的,不懂就要问,不能碍面子。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工厂、酒店等地方实习,都不要怕说“我不懂”,遇到难题应多问、多想、多小结,多开动脑筋。

3.注意形象,忠于职守。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定要有新的社会角色感。要意识到,在机关你是国家公务员,在工厂你是职工,在医院你是医生、护士,你的形象不仅代表了你自己,更重要的是代表了所在单位的形象。实习中应以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时时刻刻为单位着想。师范生王某在某中学实习时,课堂上一学生突然昏倒,她丢下课本,背上学生,打车赶往医院,没想到医院的电梯坏了,王某背着学生一口气爬到七楼急诊室,结果自己晕倒了。等她醒来,看到的是含泪坐在自己身边的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在她身上,体现了一种了不起的敬业爱生精神。

4.立足本职,不怕苦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的实习是十分艰苦的。建筑行业中的水、暖、电,机械行业中的焊、钳、维修等对实习生来说不光是学习、锻炼,更是毅力的考验。没有立足本职的思想,没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是不行的。在建筑工地实习的学生要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但是个别学生实习时间不长,便开了小差。这是不好的行为。既然选定了这个专业,就应该用正式职员的岗位职责来要求自己,克服“适应期”中的困难。成功路上多坎坷,没有付出难有回报,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获得胜利。

参考资料二:试用是大学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试用后”的人员。他们有的是被单位“炒”掉的,也有主动“炒”单位的。试用期的辛酸苦辣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职场之路不好走。下面这些大学生在试用期间的经历,也许对后来者有些启示。

1.因“锋芒太露”而丢了工作。

被试用人:某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范某

试用单位:某国有企业

担任职务:销售助理

范某与某国有企业签订了试用期合同,试用期6个月。他觉得销售助理这个职位能够使其发挥自己的能力,任务完成得也比较出色,在一次业务谈判中,连老总都对他刮目相看。但令人意外的是6个月试用期结束时,公司人事部门却委婉地告诉他:“‘五一’长假结束后,你就不用来公司报到了”。“现在想想,可能是有些人际关系的问题没有注意,反而丢了工作。”范某苦笑着说。通过层层面试进入单位,范某自然想好好表现,但是结果却令他始料不及。

事后才知道,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能力没有任何疑义,但是对于他的综合表现则给予了四个字——“锋芒太露”。他过于希望崭露头角,不注意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前辈、同事也不够尊重,这些都是致命伤。对于自己的意外出局,范某无奈地表示,可能自己对社会关系怎样处理还不是很明白,想把事情做好却适得其反。“就拿那次谈判来说,我确实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后来觉得有点越俎代庖了。其实我只不过是个销售助理,很多事情还是应该让销售经理来处理和决定,我当时没有意识到。后来,老总表扬了我,反而让我们经理脸上难看了。”虽然满肚子委屈,但范某还是能够接受这个事实。

2.专业不对口只好拼命学。

被试用人:某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李某

试用单位:国美电器

担任职务:渠道主管

李某的试用期为6个月。渠道主管,就是在各个门店之间跑动,随时汇报销售情况,并协同管理一些营业员。讲到自己的这份工作,李某说:“这和我所学的专业是完全不对口的,所以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究竟应该怎么做。不过还好,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专业不对口,这是很多大学生从事职业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他们进入单位后比别人更努力地学习。李某当时在招聘会上看到这份工作,主要感觉比较有挑战性,再加上国美电器这样的大企业可以提供不低的薪水。进入国美电器后,企业为他们进行了两个月的培训,由专门的老师每天通过专门课程,为他们讲解营销、公关、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知识。

两个月的培训之后,李某认为已经能够完全胜任这份工作了,但正式工作的第二天就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当时,为我们提供一种小家电的企业要求在门店里增加柜台面积。这是十分困难的,我们的商场已经没有空间了。在与他们交涉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不愉快。”李某对这件事仍然心有余悸:“最后,领导出面解决了问题,我才明白就算经过培训,在具体的操作方面还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去学习、积累。”现在,李某的工作已经得心应手多了,他笑着说:“等试用期过了,公司就会和我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在这样的大企业里工作,我觉得很能锻炼人。”

3.试用期感觉怎么都别扭。

被试用人:某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宋某

试用单位:某著名外资IT企业

担任职务:软件设计师

宋某的试用工资是4000元,试用期3个月。宋某的工作让同学很是羡慕,然而他却对这份工作很不适应。“在没有真正去做之前,我也觉得这是份很好的工作,报酬不低,单位又好,但是这样的生活真的让我难以适应。”宋某每天上下班单程就要1个多小时。他说:“现在的地铁多挤啊,高峰时段要挤上去很难。天天这样,我累得不行了。”除了上下班交通问题,工作环境也让他倍感压抑。

在学习生活中,他与很多大学生一样,已经习惯了在与寝室同学谈笑中完成功课。但是,在单位的气氛却非常严肃。宋某说:“工作场所,大家都在拼命做事情,很少有讲话的,只听见敲击键盘的声音。就是上厕所,走路也要蹑手蹑脚,给我的感觉太压抑了。”虽然大学期间设计的软件屡或奖励,但是在现实的工作岗位上,宋某没有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使领导对他产生了怀疑。宋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对职业角色和职业环境的不适应造成的。“辛辛苦苦赶到单位,就要马上投入工作。岗位工作的要求很高,这种脑力劳动远比体力劳动来得累,我实在吃不消。对于上班这件事,我总觉得什么都别扭。”

眼看3个月的试用期即将过去,单位能否和他签订正式合同,宋某自己心里也没底。自己是否要继续留在这里从事难以适应的工作,他也没有完全决定好。他说:“踏上工作岗位,所有的困难都需要自己去克服,谁也帮不了你,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上述范某、李某、宋某的“试用”经历是很多毕业生都可能遇到的。走上工作岗位后,要顺利度过“试用期”,经得住“试用”单位的锻炼和考验,必须尽快完成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高职学生在就业工程中的被“试用”是其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暂时的不适应、有压力甚至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用人单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承受适度的压力能够使从业者的身心处于激发状态,从而调动全身的能量来“应战”。对于从业者的成长来说,挫折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财富,关键是怎样看待和接受挫折,做到越挫越勇。即使一时遭受挫折也不应该动摇信心。如何调整心态,在实践中总结、学习,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尽快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将成为个人职业生涯走向成熟的关键。高职学生应在不断的学习和提升中,通过个人努力,积极汲取经验和教训,逐渐改进和完善工作,适应职业生活环境,在进步中成长。高职学生在“试用”期间,应尊重领导、同事,为人真诚、待人礼貌,虚心请教;应严格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要踏实肯干、任劳任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适应岗位需求的优点,以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获得发挥自己才干的空间。

案例思考题

1.你对试用是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是如何认识的?

2.高职学生就业、走向社会应如何顺利完成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

3.在处理职场人际关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你是如何理解立足平凡岗位从小事做起实现职业理想的?

5.对终身学习的理念你是如何理解的?

【模拟演练】

一、分组讨论:

1.试用期内如何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2.谈谈个人与同学相处的经历,结合自己的就业方向谈谈与新同事相处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请已就业的往届毕业生谈角色转换的经历与体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