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行动研究”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行动研究”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行动研究”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迫切需要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教师的专业能力尽快地成长起来并能不断地发展下去。行动研究要求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并要求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或其他教师相互合作,合力攻关。因此行动研究必须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重视研究者自身对研究的认识,重视参与者的建议和评价。

在“行动研究”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行动研究”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迫切需要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教师的专业能力尽快地成长起来并能不断地发展下去。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成为研究者,也就是“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已经不能只是提倡和鼓励了,而应该是实实在在地去实践,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即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传统所界定的专业特性(如理解本学科的知识及其结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等)之外,还必须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有能力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别的教师和通过在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也只有教师的专业成长了、发展了,素质教育才能得到真正实施,课程改革才能得以稳步推进。而教师专业得以成长和发展,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因此笔者以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即研究者”应被视为同义语。当然,这里所说的“教师即研究者”的“研究”,并不是说要求我们的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像一般意义上的科研工作者那样进行专业的学术理论研究,而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研究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即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进行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以教师为研究者,以实践情境为研究场所的研究形式。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密切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它有如下4个特征区别于其他方式的教育研究。

(1)“由行动者研究”,即以教师为中心。行动研究要求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并要求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或其他教师相互合作,合力攻关。因为教师一开始往往缺乏研究规范、研究技能等方面的必要训练和足够的理论准备,这就为教师深入分析问题、准确表述观点等造成一定的困难,从而妨碍了研究的深入和研究结果的交流。

(2)“为行动而研究”,即以实践为中心。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改进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的研究,改变了过去的习惯性的偏见:认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产生理论。

(3)“对行动的研究”,即以问题为中心。教育行动研究所关注的不是教育理论问题,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所研究的对象既可能是某一课堂中的问题,也可能是某一学校的实际问题,不必刻意追求选题的普遍性和推广价值。

(4)“在行动中研究”,即以实际情境为中心。行动研究是一种在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环境中、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研究,问题总是在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境中发生的,问题的解决也总是在实际情境中完成的。行动研究使我们的研究者即教师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并使进行研究的各方在实际情境中增进交流,达成共识,更好地实现合作,最终解决问题。

案例一:“理想树”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能当上班主任,已是幸事;能成为九(4)班——一个优秀班级的班主任,更是幸中有幸。一年时光匆匆流逝,送走了学生,我有种莫名的情愫,我常常在想:怎样才能把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呢?怎样才能让一盏盏心灯在学生前行的路上闪烁光芒,去指引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朝着自己的理想的高峰攀登呢?“理想树”!对,“理想树”!

每一个学生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写出来,将最能激励自己的格言写出来,制作一张精美的卡片,挂在那精心挑选的盆景树上!勾画出一幅精美的“画景”。写出自己的理想,写出自己的抱负,挂在“理想树”上,就是接受监督,就是接受挑战,就是迎接全新的自我!

高中是初中的延续,我多么希望初中优秀的他们,高中能仍然优秀,高中能更加优秀!它就是最好的见证!愿我们九(4)班的“理想树”,开放出灿烂的花朵,结出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

这是我校2005年毕业的九(4)班班主任老师的一个关于理想教育的行动研究案例,教师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学习它们的方法,更应该承担起塑造学生灵魂的重要责任。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并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进行拓展并向后延伸,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案例的研究者就一直在认真地思考着这个问题,他与该班的课任教师、班级学生甚至学生家长合作,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这样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正在以这样的一棵“理想树”,继续进行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由4个相互关联并具有内在反馈机制的环节构成,分别是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

(1)计划:计划是行动研究的起始环节,应主要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①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发现问题,提出明确的研究课题。课题宜选取微观层面的、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②明确问题之后,对其进行必要的界定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③提出一个总体计划,其中应包括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计划方案。当然教师应注意到计划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对计划进行不断的补充和修改。(www.xing528.com)

(2)实施:行动研究的第二个环节是实施计划,计划的实施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不脱离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因此行动研究必须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重视研究者自身对研究的认识,重视参与者的建议和评价。

(3)观察:观察是行动研究的第三个环节。要求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具有较大的情境新鲜感。它既可以是研究者自己对行动研究进行观察记录,也可以是研究的合作者甚至是个别学生进行观察记录,还可以兼而有之,多视角地进行观察记录。

(4)反思:在行动研究的第四个环节反思中,应主要完成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课题进行整理。研究者要把研究过程获取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描述出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一些生动的行动案例。二是对研究进行评价和解释。研究者要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还要对获取的资料作出分析和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不一致之处及其原因,从而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案例二:期待苹果红透时

2005年6月26日,对合肥市第48中学九(5)班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和全市两万多考生一起,结束最后一门中考科目考试,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大拼搏。然而,他们交完了这一份考卷,又准备接受另一份试卷,一份他们自己创意、自己策划、自己制作的另一份考卷——九(5)班文集《青青苹果园》。

初三下学期开学后,学习的节奏越来越快,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同学之间三年相处的情谊也越来越浓。三年的喜怒哀乐需要回味,三年的成长足迹需要镌刻,三年的师生真情需要铭记,三年的文笔精华也需要记录,于是一个设想产生了,他们要自制文集作为纪念。全班同学人人参与,出谋划策,反复推敲后,确定文集由“恩师寄语”“精彩回放”“心海拾贝”“友情链接”几个版块组成。“精彩回放”集中回放三年来同学们在各种作文竞赛中的获奖作品和见诸报刊的文章。“心海拾贝”栏目是全书的主体部分,每位同学自行挑选三年来最得意的作品一篇,文章下方配以对人生、对理想深刻思考后的警示妙语,称之为“成长语录”,并附毕业照片一张。“友情链接”链接的是其他班级同学的文章。若问起文集的名称,九(5)班的任何一位同学都能娓娓道来,我们的文章,我们的思想,都是青涩的苹果,幼稚、青嫩,但我们会汲取营养,摄取阳光,走向成熟,所以我们的文集还有一个副标题:九(5)班在成长。

我们的学生拥有多大的空间,他们的才能相应也就有多大,也许这本集子也和他们的文章和思想一样稚嫩,但我们相信,理念引导实践,实践孕育果实,总有一天苹果会红润,会熟透。

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亦或是大学,每到将毕业时,都盛行着相互签名留言、赠送照片等现象,虽然对于学生临毕业前的签名留言活动无可厚非,但毕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们紧张大考前的复习。但是,如何来解决这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呢?我校2005届九(5)班班主任老师,经过观察、思考和分析,研究出了这样一个制作文集的方法,几经计划、实施,终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困扰了很多班主任的问题。这本文集的集结成功,其意义恐怕远不止该班主任老师在案例中所说的“三年的喜怒哀乐需要回味,三年的成长足迹需要镌刻,三年的师生真情需要铭记,三年的文笔精华也需要记录”。我们相信“学生拥有多大的空间,他们的才能相应也就有多大”,甚至更大,我们更坚信总有一天这些苹果一个一个“会红润,会熟透”。

行动研究旨在不断革新和改善教育行动,同时,它将有助于教师个人行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教师自觉地以反思的姿态追求个人实践知识的合法化、概念化和理性化),因此,行动研究是一种学习途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并且(由于实践改进和专业发展是无止境的)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发展的过程。愿我们的教师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本文获包河区2005年教育学会、陶研会两会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