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透视“百年复旦”教育改革(上)

透视“百年复旦”教育改革(上)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透视“百年复旦”教育改革(上)——从文理平台构筑看复旦人才培养创新之路沈祖芸金志明2000年秋天,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学校将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并在五年内筑起文理大平台,彻底改变以窄口径专业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002年,也是复旦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课程改革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复旦学院在酝酿成立的过程中争议、突破最多的也是这一项。

透视“百年复旦”教育改革(上)

透视“百年复旦”教育改革(上)

——从文理平台构筑看复旦人才培养创新之路

沈祖芸 金志明

2000年秋天,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学校将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并在五年内筑起文理大平台,彻底改变以窄口径专业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五年后,正值复旦喜迎百年华诞之际,王生洪的承诺得以兑现:三千七百名大一新生不再进入院系学习,而是全部跨入复旦学院接受与国际接轨的文理通识教育。

从1994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学分制管理,到今天真正形成物理形态的通识教育体系,复旦大学以十多年的实践论证了加强本科教育是一项逐步推进、牵动整体的综合改革。

一次“没有回头箭”的破冰之旅

1994年,复旦大学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复旦大学进一步意识到,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实现这一目标很重要的一点是将人才的个性化教育落实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上,而学分制将成为能够把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与教学实施的公共性结合起来的一项好制度。

2002年,学校对最触及改革核心的课程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全校课程被划分为综合教育课程、文理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大板块,形成了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主要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文理基础课程按照学科门类设置成人文、法政、经管、自然科学数学、技术科学和医学等七个大类。

2002年,也是复旦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该校两百四十四名学生成功转系的消息被全国多家媒体夸张地评价为“惊世骇俗”。对此,该校教务处处长郑方贤认为,转系难,归根结底因为教育制度就是一项大的“计划”:专业招生按计划,毕业分配按计划,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计划人”。而突破原本“难于上青天”的转系壁垒,让人们看到了突破“计划”的曙光

2002年年底,复旦大学再次出台放宽转专业的政策。学生原先只能在二年级时提出一次转专业,而这项新规定是学生可以在三年级再次提出转专业,并且参加转专业的考试。这意味着复旦学生在校期间,始终都有选择专业的机会。

然而,随着学分制改革的深化,学生管理与课程管理之间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专业院系为主导的学生管理模式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之间不甚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功能的发挥。于是,2003年,复旦大学再次提出“三年内基本完成课程体系建设,组建文理学院”。(www.xing528.com)

一场“没有先例”的摸索之战

今年9月1日,三千七百名大一新生举行了开学典礼。以“文理平台教育”为特征的复旦学院是全面负责大一学生培养和管理的机构。该机构把全校六十八个专业整合成人文、法政、经管、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数学、医院等七类,新生在大一先入复旦学院学习,一年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

据该学院院长熊思东介绍,复旦学院的模式在国内高校中还没有先例,它不同于某些高校基地班、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学分制建设从一开始就以全校学生为对象,强调关注所有学生的需求,为所有学生的成长平等地创造机会。

复旦学院着力建设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课程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并完善通识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体系。新生将不按专业分班、不按专业住宿,而以寝室为单位构建班级,发动全校教育资源建立导师团,为学生构建全方位的学业指导体系。这些全职导师“专职”担任导师工作,不参加教学,由学院聘请各个院系的资深教授来担任。他们根据作息时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指导,聘请各院系教授学者以兼职导师身份组织各种类型讲座,深入班级寝室,与学生密切接触、充分交流。

同时,复旦学院尝试中西合璧,既借鉴国外大学住宿学院做法,又继承中国书院文化传统,构建起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全新学生管理体制。复旦学院下设四大书院,分别以学校历史上德高望重的四位老校长名字命名:纪念复旦创始人、第一任校长马相伯的志德书院;纪念老校长李登辉的腾飞书院;纪念上海医学院创办者颜福庆的克卿书院和纪念解放后第一任校长陈望道的任重书院。

设立复旦学院,除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外,还有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复旦学院提供了四千多门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一条“没有休止符”的创新之路

复旦学院的成立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它必然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创新。复旦大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蔡达峰告诉记者,学院未来要发展良好必须努力破解一系列难题。

首先,如何进一步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质量突出地体现在课程结构建设上。课程改革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复旦学院在酝酿成立的过程中争议、突破最多的也是这一项。

课程结构是教育目标与培养内容的直接体现,《复旦大学文理教育方案》与传统教学方案相比,总学分从一百七十分压缩到一百五十分左右,任意选修学分从四至六分增加到十分左右,这样使得本科新生即使没有专业身份照样可以选课学习,更充分地体现了学分制的特征。同时,学院按培养目标重构了课程内容体系,建立了综合教育、文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框架,学生至少可以接受五至八个领域的教育。另外,新的培养模式还按内容体系设置课程模块,为学生在一定的目标控制下提供了更大的选课空间,学生的选课不但有目标,而且更自由。

从2000年的一千门,到2003年的一千八百门,再到今的两千二百多门课程,复旦课程越来越趋向多样化,然而,这个数字相对于哈佛等国外大学的七千多门还有很大的差距。更深层的问题是,课程门类的多姿多彩又直接引发了师资问题的挑战。目前,学校实现体制突破,培养适应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还需要制定一系列办法。比如,鼓励院士、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教师给通识教育的学生讲课;将承担通识教育教学的比重列入院系考核等,都可能在今后一一推出。

其次,如何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制度改革与建设?虽然第一年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但这对各个院系都会带来挑战。由于第二年学生有机会转系,所以第一年中各院系将会采取一系列举措吸引生源,学校应最大容量地满足学生需求。因此,未雨绸缪,建立并完善一些基础制度显得尤其重要。

另外,如何定位研究生培养、如何认识本科教育改革给全校教育资源管理带来的深刻影响、如何适应学生管理的新模式……都是需要一一破解的新问题。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23日第一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