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谈大学教育改革,复旦大学改革发展

谈大学教育改革,复旦大学改革发展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谈大学教育改革复旦青年:我们看到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本科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当中。在这一系列的改革进程当中,您觉得复旦对人才的培养有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理念?复旦自身要发展,教学改革实际上是改变我们自己,我们习惯于做的这些事情,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谈大学教育改革,复旦大学改革发展

大学教育改革

复旦青年(以下简称“青年”):我们看到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本科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当中。从20世纪80年代起苏步青、谢希德提出了文理渗透的概念;90年代起学校开始启动学分制建设;到2002年学校因为学校的文理大讨论,所以又开始了全校的课程设置调整,构建了三大课程板块;2005年复旦学院成立,到今年上半年自主招生改革,下半年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推出。在这一系列的改革进程当中,您觉得复旦对人才的培养有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理念?这个理念和时代和社会和学生之间又有怎样的一种关系?

蔡达峰(以下简称“蔡”):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在教学管理过程当中,始终要坚持你刚才说的这个基本的思路,是学校培养学生,让他们逐步适应社会的需要。刚才你提到的所有的改革,都是在审视两个问题。第一,审视社会的发展,面对未来的中国,未来的面向世界的中国,复旦怎样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这个社会对大学生提出怎样的要求?第二,我们在审视,作为一个国家重点大学,复旦的优势、传统和资源,如何为社会培养最适合我们要求的学生?就像一个人在判断自己一样,既看自己又看社会,对于复旦来说也一样,既看社会又看我们学校自身,而这两者的结合点是看我们所有的学生。这是一个大学的基本使命,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能够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社会在变化,学校在建设,所有这些,都必须有助于学生持续地发挥出自己最佳的状态。在通识教育中,我们讨论的就是如何找到一个对社会、大学、学生都有利,能够促进良好发展的点。你们提的是教育里面最基本的问题,非常非常好,看得很深入。

具体地讲,我们有一些基本的考虑。我们不会忘记中国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就像邓小平说的,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我们不可能再局限于上海,乃至中国原来的环境下对同学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国际环境中考虑。这是很大的挑战,我们要让学生成为适应国际环境的人才,他们将来是有可能与世界上更加优秀的大学的学生一起合作的。作为复旦的学生,应当能够理解世界的发展,能理解不同的文化,也应该具有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使用网络的技能、语言的技能。这几年我们对学生派出这件事情相当重视。我们送出学生的规模在快速地发展。在这之中,我们克服了相当大的困难,因为交流学生往往要有很大的费用,我们不是一个发达国家,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这个能力负担去其他国家交流的费用。但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所以,做国际交流,使得同学既有能力对外,又不忘记自己应当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责任。

如何使学生理解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这样的任务比以往更加艰巨。我们不是为培养一个世界公民,我们是为中国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但是,他们要与世界有关。这种目标很难从措施上来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希望培养同学这样一种精神、灵魂,始终关注着我们的悠久的历史传统。这种传统文化的教育载体就是课程,但是,课程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培养一种民族情感、民族责任心。

除了观念培养,还有就是能力问题。中国的教育给同学很多好的能力,比如说很强的记忆能力。但是,如何去主动地以积极的态度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国教育中忽视了很多能力的培养。一个有这方面能力的学生,他会不断地注意世界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所以,我们的同学要开放,我们的学校要开放,教学管理也要开放,培养我们的同学一种自我做主的能力,不像原来计划时代那样,为同学分配好工作。你们会到世界各地去,你们自己的适应能力、选择能力、独立能力将变得尤其重要,包括我们现在常说的创新能力,没有独立精神不可能有批判意识,也做不出独立选择,也不会关注自身特点。这些年我们确实花了很多的精力,在教学管理制度上消除弊病。学校不能做一个保姆,为学生安排好所有的事情,我们要把经历放在给同学提供更多的机会上,让学生选择。我相信在学校里所有的选择,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而不在乎选到什么。因为人一生不可能总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选择的过程会培养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以实现人的自主意识为基础。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总是上不去,创新能力不强?原因是没有活力。没有群体活力,包括制度没活力,文化没活力。但是,在深层看,我们的个体不活跃。我们每个人顾虑很多,在探究世界过程当中,顾及的非主流因素、非学术性的原因都很多。在大学里面,我们希望学生尊重学术。很多同学将来未必真正做学术工作,学术和学术工作不一样,学术的精神就是思想独立,就是能够按照客观真理去想问题。

近年来,我们的制度在不断开放,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度。课程要让同学选,专业也可以选。所以我们开放专业,增加二专业,自主招生是给社会上的同学们选。我们现在经常讲创新,其实人与生俱来都有一种自主能力,关键是没有激发出来。我们总是简单地把自己看作服务某些东西的工具。其实,每个人有很多利益,有思想资源、文化资源,有创造能力,都要努力去改变一些事情。如果大学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他很难去改变什么。学生不去努力改变社会,我们就很难成为培养领袖人才的摇篮。

复旦有没有条件实现这个使命呢?复旦自身要发展,教学改革实际上是改变我们自己,我们习惯于做的这些事情,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我们过去培养工作,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非常井井有条。如起点发生了动摇,我们的制度就很难适应了。比如,一个同学不喜欢修读的专业,要作调整,我们的制度就不会做了。从1999年开始的教学制度调整到现在的五六年时间,我们是把整个教学管理,从指导思想到程序都想颠倒过来。我们还是要进一步推进这样的颠覆,一定要把以学生为中心成为我们的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并以教师引导成为我们重要的保障。

青年:所以,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开的过程,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学校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了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影响的,他们本身对于这个理念是否接受?我们在转型过程当中会碰到一些阻碍,社会需求也不同。比如说我们现在推行通识教育,社会上很多人还是对专才更加赞赏。这样一系列矛盾学校如何去平衡?

蔡:一个个人也好,一个集体也好,要做得比现在更好,他就要预见未来,这是一种智慧。现实总是矛盾重重,我们要鼓励同学树立坚忍的意志,要坚忍不拔地去做,这样才会有所创新。学校也是这样,对未来看准了,就要坚持去做。唯有这样,大家才能得到新收获。否则学校不会发展,教育不会改善。(www.xing528.com)

教学相长,首先体现在教育目标的提高,然后教学能力提高,不是简单的学生刺激教师,教师刺激学生。大家都面对着一个变化的世界,大家都要变。复旦的变化是比较大的,而且层次比较深。复旦为什么能够把这一件事做下来,我觉得就是复旦精神的作用,我们不但应该有这样的想法,而且有条件做。复旦是中国大学中为数不多的既有很长的历史,同时学科很综合的一个大学,这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就像一个人一样,知识面很广,容易理解各种需要。复旦有不同的教师,或许复旦做一个具体的决定很困难,但是预见未来,大家是容易有共识的。复旦的学生要争取全面地享受大学的教育资源,使自己像复旦一样,有很大的综合优势。

要把各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向学生开放,如没有一个学科知识的条件,开放就没有太大意思。比如,专科学校它就没什么好开放的,开放以后还是同样的科目。复旦开放出来的综合效果是很大的。我一直在说,复旦70个专业,绝对不是培养70种人。七七四十九,490种都不算多,最好是15 000种。因为复旦有这个资源,教育资源之间的差异又很大,这就会产生特殊的效应。类型单一的课程再多,开放的意义也不大,关键是类型不同。

从历史上看,复旦的社会责任意识强,个人能力强。复旦原来是一个私立学校,地处上海,所以复旦充满活力。它的根始终是扎在社会上。我们有一个精神叫“服务与牺牲”,服务于社会,牺牲于社会。复旦的精神能够与社会的发展融合起来。再加上我们的学生都是全国最优秀的,我们有理由去搞通识教育。上海是一个在全国领先、开放的城市,上海的文化环境培育了复旦,也培育了学生和教师,他们着眼未来,不太会保守。

青年:我们学校在上一个5年应该说是实现了向研究性大学的转型,但是接下来的5年里我们怎样按照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的要求,来继续推进本科生的改革?

蔡:从我分管的角度上讲,我更关注的还是本科教育与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大家都认为研究性大学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大部分教师承担研究任务;一是研究生多,论文很多,科研成果很多。那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前瞻性,体现在哪里呢?

简单地讲,前面的5年我们主要是在制度上的开放,今后更要紧的就是坚持内涵发展。从本科教育来说,它应当充分体现一个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关键就在两个字:探究。开放了,学生有选择机会了,这就带动了对问题的思考。所以,怎样使得我们的同学不是以接受知识为主,而成为一种主动的探究者,这是我们这几年要推动的。

我们中学进来的同学都很聪明,并不是说应试一定会使人僵化。把自己作为探究主体,把学习当作一个研究的过程,应试教育对这一点还不是很明确,我们和发达国家的教育比较,就会发现他们从来没有这个界限,一定要等到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开始培养研究能力。

我认为研究生这个概念是不对的,本科也有研究者,中学生也可以研究。研究生仅仅是一个学历,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到了这个时候才能去培养研究能力。这个时候的人恰恰是难以培养研究活力了。所以,观念上要转变过来,人与生俱来有一种探究的兴趣,兴趣爱好就是很原初的、自然的一种动力。人是有这个能力的,也有这个向往的。无非是在公共教育体系下面,我们过于强调大家要往一样的方向去培养,应试教育使得学生都不敢违背考试,都要放弃自己原有的一些东西。作为研究性大学要求我们要作很大的调整。

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师资资源、图书资源等等,都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一个教师带300个学生,这就做不到探究性学习了。我希望教师规模和学生规模有个很好的结构,使学生有机会与教师沟通,人总是与优秀的人接触才更有希望,与有智慧的人接触才会更有智慧。我们的课程要让学生想问题,让学生提问题,让同学去探讨问题,让同学自己去找书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