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法治校的意义的分析介绍

依法治校的意义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法治国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依法治教,而依法治校又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依法治校的意义的分析介绍

第二节 依法治校的意义

一、依法治校是教育法治化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依法治国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依法治教,而依法治校又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法治化是通过对教育关系、教育行为和教育发展的协调、规范和引导,保障教育秩序、达成教育目的的一个实践过程。[10]因此,教育法治化的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教育关系法治化、教育行为法治化和教育发展法治化。教育关系是人们在教育活动中结成的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具有广泛社会参与性的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社会关系。教育关系法治化,实质上就是通过法律理顺教育关系框架,使各教育关系主体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权力得到保证,整顿教育工作按照既定目的、有条不紊地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教育行为是基于教育关系而出现的,围绕着教育权力的获得和运用以及教育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教育行为作为教育关系的直接动态体现,主要表现为教育行政、学校管理、教育实施等多种形式。教育行政法治化要求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合法、行为的内容合法,以及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学校管理则是学校在确立内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并依据这些规章制度对学校内部人、财、物、事等进行组织、协调和领导,落实教学计划,实现教育目的。教育实施的过程也就是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施教、管理都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教育发展法治化主要体现在教育优先发展方面。当前我国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如《教育法》第四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法》第七章“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规定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原则,这是我国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基础保证。教育法治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教育关系、教育行为和教育发展等方面在法律规范的作用下协调互动、相互促进的综合性的长期过程。[11]但在公民教育法律意识淡漠、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实际情况下,只有推进依法治校,逐渐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才能实现教育的法治化。

二、依法治校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民主化的需要

《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法律关于教育方针内容的表述,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增加了为人民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和美育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涵。教育方针体现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指明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对学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而依法治校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学位条例》、《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在总体上已经覆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教育方针、政策以及与之配套的各项具体工作原则、制度作出了规定。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按照其规定管理学校各项事务,就能从根本上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使教育方针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www.xing528.com)

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教育是人民办的教育,教育为人民,因此,其具有民主性。教育民主的主要含义是人人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和获得民主管理的权利,而这些都离不开法制的规范与保障。如《教育法》第三十条第三款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教师法》第七条第五款规定:“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我国《宪法》将受教育权利规定为公民的宪法权利,这是国家对受教育者的郑重承诺,意味着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以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为前提。为了保障师生的民主权利,学校必须制定章程,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构建校内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明晰和理顺校内各种关系,确立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发挥其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实行校务公开,建立校内监督约束机制。所有这一切,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有的本身就是具体落实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依法治校是师生民主权利的保障。

三、依法治校是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

应该说目前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从总体上已经覆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各项工作已经置于统一规范之下,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将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和谐校园建设。首先,各项法律法规的出台利于平衡和调节校园利益关系。平衡校园各种利益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各种利益关系得到令人满意的平衡和调节,其他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当前,随着办学体制、教育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学校后勤保障体制的全面改革,学校对内对外形成多种利益关系,例如:学校与政府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学校与教师之间的聘用关系,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学校事故引发的损害赔偿关系,等等。这些社会关系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利益背景,充满利益矛盾与冲突。只有充分发挥体现国家意志,且工作得以法律所特有的调节功能,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协调、平衡这些利益关系,促进校园和谐。其次,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校园安全稳定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只有校园安全稳定,才能为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果校园矛盾激化、事故频发、秩序混乱,学校工作就难以进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必须规范办学行为,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这些工作,没有一项可以离开法律的规定而开展。通过依法治校,运用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的力量来预防纠纷和事故,不断化解矛盾与冲突,维护校园秩序,形成人心安定、秩序井然、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