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大学关于对“十一五”社科规划的意见

宁夏大学关于对“十一五”社科规划的意见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今年,宁夏大学承担了自治区“十一五”优势特色产业规划项目的课题研究,通过这个项目,在优势特色产业方面寻找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比如,宁夏的煤炭、特色农产品、新材料、旅游、医药等产业。

宁夏大学关于对“十一五”社科规划的意见

关于对“十一五”社科规划的意见[1]

去年,中央专门就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发了一个很重要的文件,这说明,在新的发展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地位重要,任务是非常重的。“十一五”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是我们社会科学应有新的作为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很好机遇:一是中央特别提倡自主创新,科学技术要建立自主创新的体系,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首先体现在知识创新上。我们最需要的是原创性的东西,这是任何西方的东西代替不了的,社会科学领域里的问题更是如此。这就给我们出了一个大课题。二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三是“十一五”期间是我们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也是宁夏大学成立50周年。半个世纪过去了,应该是一个成熟的阶段,应该在社科研究领域作出我们相应的贡献。所以认真研究这个阶段社会科学怎么搞,怎么选题,确实很有必要。

就我们宁夏大学来讲,这几年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步伐很快,现在从学科、队伍、成果、水平上基本形成规模,打下了一个基础。但是这个进步还是初步的,离我们宁夏大学这么一支队伍应该做出来的事情,离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们的要求以及我们的优势学科所处的地位,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还要努力,要在三个方面取得新的进步: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上,宁夏大学的专家要有发言权,要用我们的研究成果为决策服务。学术上,特别在优势学科上,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我们有西夏研究中心,回族研究中心,生态研究中心,这些“中心”是牌子的名字,要把它变成实力的中心、成果的中心、专家的中心、资料的中心、队伍的中心,真正达到这个要求,我们还有很大距离。在社会上,要使我们的研究成果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要用准确的科学的知识去进行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工作。现在有不少的胡说、戏说,冲击了正说、科学说,这让人担忧。

img110

为山东大学“人文纵横”系列报告会作《西夏的历史文化》学术报告(2005年4月)。

一、“十一五”的选题问题

我想,作为地方党委政府支持的选题还是要相对集中,突出重点。除了一些常规的需要研究的课题以及一些必要的基础性课题外,重点还在于应用性课题,在于为决策和社会服务。

另外,“十一五”期间有几个领域值得注意:

第一个领域,就是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提出的新观点、新问题、新战略,这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研究及应用宣传的重点。不管你从事哪个学科,都需要认真地研究中央五中全会的“建议”,这里有许多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成果需要我们去领会、去深入地研究。比如说科学发展观,这个新理念的提出,使我们对发展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层面。科学发展观,怎么体现,我们应该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原则去发展,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关于以人为本,我们怎样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也需要深入探讨。中央提出了一个大的思路,一个总观点,我们的研究必须要把这个观点吃透,要更加深刻地全面地把它诠释清楚,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统一认识,否则只能简单化。这是一个大课题。

img111

由中国史学会和宁夏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国际学术讨论会”2005年9月在银川举行。

结合到自治区,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是一个重点。现在自治区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依靠固定资产加大投入,自我发展的能力还比较弱,投资的方式也比较单一。看上去,我们的GDP增长很快,但是这个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消费的拉动、出口的拉动还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和谐社会如何构建,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如何处理好,都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对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曾经争论了一段时间,市场经济实行以后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后来差距拉开了,收入拉开了,不公平的问题突出了,有人提出能不能把公平放到前头,但又担心回到“大锅饭”、平均主义,拉了发展的后腿。中央在“建议”中明确提出“更加重视公平”,看来效率优先的原则在市场经济的相当一个时期还不能改变。“建议”还提出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内容;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这是“三农”问题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也同时提出了西部开发战略的新选择,东北老基地要振兴,中部要崛起,东部要率先,西部怎么办?怎么认识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构想?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新的选择?等等。今年,宁夏大学承担了自治区“十一五”优势特色产业规划项目的课题研究,通过这个项目,在优势特色产业方面寻找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比如,宁夏的煤炭、特色农产品新材料、旅游、医药等产业。重要的还有一个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和提高科技效益水平的问题。

第二个领域,继续加强新形势下对区情的研究。(www.xing528.com)

第一,深化对区情的认识。要开发西部、发展西部,首先是认识西部。过去对西部的认识多局限在资源、条件上,缺少对社会的认识、人文的认识。我们注意到西部气候、地形中不沿海、荒漠多、干旱、雨量少等种种特征,往往忽略了它在历史、人文和民族方面的特征。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作整体的认识,可能才看到了一个完整的西部。我们西部是一个历史积淀非常丰厚的地区,绝对不能忽略了它的人文基础,不能忽略它的民族特征。55个少数民族,50个在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75%在西部,这些民族都是在西部诞生的。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其中心四千年在西部,唐宋以后转移了。对这样一个特殊的西部,在开发中一定要有一个全局的认识,整体的考虑。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第二,搞好协调问题的研究。协调就是处理好关系,处理好交叉的问题。这里主要提的,一是开发与政策的关系。我们现在的开发是政府主导的开发,统一规划的开发,政府立项的开发。政府引导开发,主要靠规划和政策。政策非常重要,我们很多失误或者成功很大因素是政策引导的结果。因此,对于政策制定的背景、依据、原则、要求等,是一个研究的重点。二是开发与生态的关系。西部的落后是从生态的衰落开始的,西部的振兴自然要从环境着手。掠夺式的开发、急功近利式的开发必然是走不通的,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生态环境、资源条件是开发的先决因素。三是开发与民族的关系。开发不能忽略民族地区的特点,要研究怎么有利于民族的进步,要将其融进开发中去。这里有经济学也有民族学的问题。四是开发与人的关系。开发的结果要落实到人的幸福感上去,落实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上。五是开发与文化的关系。开发绝不能把非常珍贵的历史遗迹挖掉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享受不到像样的文化,文化素质没有提高,富裕之后不知干什么,这不是一个全面开发的理念。所以健康的有利于群众的文化建设应该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国学文化的研究。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国学院。任何先进的思想、文化,如果不和本土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它没有根基,是飘在上面的。我们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今年是废除科举制度100年。1905年9月2日,正式废除科举。科举维持了1300年,隋朝创立,唐朝鼎盛,宋朝发展,一直到明清清朝开始没落。应该说,我国创立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一种平民化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到了清朝末期,出现了新的问题。程朱理学使本来丰富多彩的儒家思想受到了禁锢,变成了八股。而这个时候,西方工业化起来了,西方的先进思想进来了,本来需要的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候,人才解放的时候,我们却一天天走向了萎缩。这就是江泽民同志曾经讲到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30年是“末日的辉煌”,看上去是鼎盛时期,但是思想和制度与世界已经不能同步了。这里所说的是,类似像科举制度这些传统文化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重新审视。还有,儒家思想从秦汉以来占据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产生了许多经典。这些经典,维持着这么一个大国思想观念的传承,维系了这么多民族的思想、道德传统,其中虽然有糟粕的东西,但它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它有合理的、有优秀的东西。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在社会宣传上,在研究的课题中,这一块的分量却显得不够,对我们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淡化。对国学文化的研究,即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现在有一种忽视、淡化的倾向。作为我们地方来说,设计课题的时候,不仅要重点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在人文社科这样一个大的丰富的领域,不能忽略传统文化这一块。

说到文化研究,特别要提到对宁夏历史文化特色的研究和宁夏现实文化战略的研究。我们注意到,有几个大省在提倡文化塑区,提出建立文化大省或民族文化大区。加强文化建设,把地方有特色的、民族的东西宣扬出去,提高本地区的凝聚力,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促进和带动经济的发展。大家知道鄂尔多斯地区原来很贫瘠,但资源很丰富,文化积淀特别是蒙古族的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在这里保留得很多。现在,他们注意发掘和宣传自己的本土文化、蒙古族的传统文化,许多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都出自鄂尔多斯。这种文化现象给鄂尔多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宁夏的文化优势在哪里?我们文化战略的选择是什么?我们怎么样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这也是我们需要加强研究的内容。

二、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社科研究的创新问题。怎么创新,我看跳出老框框、老题目,能提出新题目是一种创新;在传统基础上挖掘出新的特色,归纳出新的提法也可能是一种创新;越能与时俱进,越能结合实际的需要,越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就是一种创新。关键是研究者的开拓意识和组织者的导向,包括项目的规划。

第二,必须坚持我们的指导思想,坚持我们的主流。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社会科学是政治色彩非常鲜明的一个学科。中国社会科学的建立和发展,自始至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搞什么学科都要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都在这儿。很多错误的观点,提出的东西不符合实际,可能就是因为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所以要坚持主流,坚持方向。有的根本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盲目鼓吹西方。西方的东西我们要借鉴,但是西方代替不了我们。我们不是一个思想体系,不能拿一个标准来衡量。哪一个西方经济学家说在东方的这块土地上必须改革开放,必须搞市场经济,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没有。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才指导中国有了今天的发展局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保持清醒。

第三,注意对传统的继承。任何先进的东西必须植根于民族的本土,所以有些本土化的东西应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要提倡人文精神、人文传统、人文知识。

第四,注意课题的组织。要有一些很好的设计思想,包括规划和项目。有人善于把握宏观,能搞设计,有人善于在某一个领域做完善工作。要发挥各自的长处,搞好学科力量的组合。这需要培训。

第五,结合的问题。我所说的结合主要是指课题的组织力量,特别是应用课题,要走出校门,和实际部门结合,优势互补。

第六,建议政府对成果的应用、宣传和推广要加大力度。在这方面,领导要说话,也就是说,要在研究与应用之间建立起一种沟通的机制,形成一个大循环,而不是各自封闭的小循环。

【注释】

[1]*2005年11月18日在区党委宣传部“十一五”社科规划征求意见会议上的发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