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操作步骤和程序结构要点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操作步骤和程序结构要点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分四个环节:问题引导、思考讨论、总结凝练、应用迁移。问题引导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或者创设学生生活中熟知的情境入手,引起学生的关注,适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接下来学生带着如下问题:植物的生殖过程包括哪些环节?根据动画,引导学生语言描述花的有性生殖过程。由此引入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引入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操作步骤和程序结构要点

1.程序结构

引导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选取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或以问题串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讨论与交流,进而进行问题总结,最终达到应用的目的。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分四个环节:问题引导、思考讨论、总结凝练、应用迁移。

2操作步骤

(1) 情境引入,问题引导。问题引导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或者创设学生生活中熟知的情境入手,引起学生的关注,适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这样的引导以学生亲身体会和感受为基础,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兴趣,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 激发思考,讨论交流。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针对自己不确定的问题再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在组内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方向,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凝滞或发生很大的偏差。小组成员通过已有的经验、日常所见所闻、实验操作、观察实物或模型、分析推理等等方式提出自己小组的见解。针对各小组的不同见解进行全班交流,请别组的同学进行评析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碰撞,不断地修改和补充自己不成熟、不完善的见解。

(3) 点拨凝练,进行总结。通过思考和交流,学生通常会提出多种见解,这些见解有的不确切,有的正确但不够全面,有的全面但不够简洁明了。对于一些不确切但又极具蒙蔽性的见解,由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所限,无法指出其谬误,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给予适当的点拨纠正,使学生明确其错误的根本所在。对于不够全面的见解,教师可以稍加点拨,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由小组间进一步交流归纳总结。对于那些不够简明的见解,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总结、进一步凝练。

(4) 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文本知识要与生活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用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去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知识才是有生命力的。学生在理解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答新情境下的问题,在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发展和提高。知识应用使死的文本走向了活的生活,举一反三使学生学而有用、学而会用。

【教学案例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在《植物的生殖》一节中,在导课环节,可以展示桃花桃子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桃花是怎么结出美味的桃子的?这样实际生活出发,吸引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在新课环节,首先回忆旧知,共同填写书中花的主要结构框图。然后展示子房的纵切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花结构的清晰印象,做好铺垫。接下来学生带着如下问题:植物的生殖过程包括哪些环节?授粉的方式有哪几种?进行观察桃花的有性生殖过程动画。根据动画,引导学生语言描述花的有性生殖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有性生殖的概念: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包括开花、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过程。从整体在《生物的变异》一节中,展示龙的九个儿子的图片,发现真的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引发学生思考这一现象原因,导入新课。通过神话传说,吸引学生兴趣、展开新课到局部的观察和从直观到抽象理解,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学习新知。

展示祖孙四代、不同品种的兰花玉米蘑菇等图片,从动物、植物、菌类各方面,启示学生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然后将事先准备的大小花生种子发给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并严格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带领学生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为今后打基础。首先提出问题:不同品种花生种子大小存在变异吗?大花生种子一定全部大于小花生吗?引导学生做出假设:不同品种花生种子大小存在变异。然后学生结合课本,小组讨论如下问题: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样品的数量应多少?如何取样?小组代表分享,其他同学补充,最后得到具体的实施计划。两个品种花生随机取样,各30粒,测量种子的长轴,毫米为单位,四舍五入,取平均值。接下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记录数据,绘制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图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大花生果实平均值大于小花生平均值,大小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通过探究花生的变异现象,从整体认知到具体探究、层层递进,学生对变异现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学生操动手操作,发挥主体性。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小花生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结出的果实如何?说明环境也会改变性状,而且不会传给下一代。由此引入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展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双胞胎兄弟在不同环境工作照片外貌的改变举例说明二者区别。接下来通过对遗传变异的育种应用实例的分析,比如展示高产奶牛的繁育、高产抗倒伏小麦太空椒、无籽西瓜的获得途径,与学生一起总结:生物变异的原因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最后让学生尝试说出其他的变异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从具体到抽象再具体,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免疫和计划免疫》一节中,学生回忆被小狗咬并打狂犬疫苗的经历并思考这么做的目的,导入新课。在新课环节,首先创设情境:病菌来了,我们怎么办?引出第一个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引导学生阅读书中资料1并展示皮肤和粘膜的作用图片,小组讨论它们的具体作用和病菌什么情况下可以入侵人体。学生回答皮肤和粘膜阻挡病原体入侵,分泌物有杀菌作用。因此皮肤和粘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后,会接触到我们身体内部的体液。由此引出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展示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作用图片,学生直观感知,认识到溶菌酶破坏细菌结构,吞噬细胞消化分解细菌和衰老的细胞。接下来,小组讨论前两道防线的共同特点,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皮肤、黏膜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我们出生就具有的,它们自带防御作用,可以抵抗我们周围大多数病原体。由此引导学生认识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那么,我们注射疫苗和谁有关呢?引入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首先播放淋巴细胞作用机制动画,结合书本,学生小组讨论:什么是抗原、抗体?为什么说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大家一起总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机制。然后以表格的形式,带领同学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通过直观展示、文字分析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接下来,引导学生从之前所学,尝试概括免疫的功能,它们识别自己和非己,及时出手,比如皮肤阻挡病原体入侵、吞噬细胞可以消化分解衰老细胞等。然后展示免疫功能示意图,一起概括免疫功能的三个方面:抵抗入侵、监事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异常的细胞。利用已有信息,找出互通之处,培养学生抽丝剥缕,抓住重点的总结概括能力。通过举例过敏和器官移植的知识,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免疫的功能不全是有益的。最后,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以学生口头描述的方式,我来扮演病原体,学生分别扮演三道防线,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模拟三道防线的作用机制和说出自己对应的功能。调动积极性,活跃气氛,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节中,展示学生与父母的照片,学生们说出和父母外貌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由此引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同时导入新课。在新课环节,给学生展示几种平时他们所熟悉的生物的名词,进行你画我猜游戏,引导大家一起总结这个游戏的规律是根据生物具有的外貌特征去画和猜。除看得见的特征之外,展示生物形态上、生理上、行为上的性状的例子,比如兔子的白毛、血型的A型、拇指的背向弯曲等,同学们认识到生物还有无法直接看到的特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得出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上、行为上等特征的统称叫做性状。在有了一定理解后,通过展示以上性状的相对性状图片,比如兔子的黑毛、血型的O型B型、拇指无法背向弯曲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它们是同种生物吗?是同一种性状吗?它们相同吗?总结规律,得出相对性状的概念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借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这时,我会用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规则,在相同的地方找不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避免死记硬背,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接下来可以唱一句歌词:是风中刻画你的样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思考是否如唱的那样,风决定了我们的样展示我与父母的照片,学生们说出我和父母外貌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由此引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同时导入新课。在新课环节,可以给学生展示几种平时他们所熟悉的生物的名词,进行你画我猜游戏,引导大家一起总结这个游戏的规律是根据生物具有的外貌特征去画和猜。除看得见的特征之外,展示生物形态上、生理上的、行为上的性状的例子,比如兔子的白毛、血型的A型,拇指的背向弯曲等,同学们认识到生物还有无法直接看到的特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得出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上、行为上等特征的统称叫做性状。

在有了一定理解后,通过展示以上性状的相对性状图片,比如兔子的黑毛、血型的O型及B型、拇指无法背向弯曲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他们是同种生物吗?是同一种性状吗?它们相同吗?总结规律,得出相对性状的概念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借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这时,我会用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规则,在相同的地方找不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避免死记硬背,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接下来可以唱一句歌词:是风中刻画你的样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思考是否如唱的那样,风决定了我们的样子,引出第二个知识点:基因和性状的关系。首先播放转基因鼠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头脑有个大致的印象,然后学生结合课本,分组讨论除书中所涉及的问题外,还有在哪个时期注射了大鼠生长基因?注射了几种类型的受精卵?从细节着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答案,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得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最后用引发学生思考基因是中央集权,绝对的控制地位吗?然后拿出一个青萝卜和一对长相相同的双胞胎在不同地区生活和工作的照片,学生们观察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的不同和双胞胎外貌的改变,思考其共同之处均是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下,总结得出环境也会影响性状。再利用实际生活的例子,找出互通之处,培养学生抽丝剥缕,抓住重点的总结概括能力。

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节中,播放《还珠格格》片段,不好啦,香妃娘娘变成蝴蝶飞走啦!并问学生:蝴蝶是这么变来的吗?导入新课。在新课环节,通过电视剧片段,吸引学生兴趣。首先向学生介绍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与家蚕的密切联系,从而以家蚕为例介绍昆虫的生殖发育。展示家蚕幼虫和成虫两个时期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幼虫和成虫之间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的区别,学生会发现是截然不同的,并回答家蚕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由此导入变态发育的概念:在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做变态发育。随后学生带着如下问题:家蚕的发育过程有哪几个时期?你还知道哪些其他类似的动物吗?观看家蚕的发育各时期过程动画。根据动画,引导学生语言描述家蚕发育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像家蚕一样,蝴蝶和蝇的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称为完全变态。最后,学生自行完成书中的排序题。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和从直观到抽象的理解,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学习新知。接下来展示蝗虫发育过程各时期图片及特点,学生观察对比成虫和若虫,发现相同点是同样三对足,一对触角。不同是身体较小,仅有翅芽,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引导学生得出蝗虫的发育过程: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然后学生与家蚕发育过程进行比较,引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同时展示蟋蟀、蝼蛄等其他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学生从通过比较若虫和成虫以及家蚕和蝗虫发育过程的不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若虫为什么经过蜕皮过程,与它的身体结构组成有什么关系。学生认识到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素养。在学生们有了解之后,将学生分为两个组,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分别介绍家蚕的成长和蝗虫的成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参与课堂,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节中,有白居易的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学生思考这句诗描写的是鸟类的什么行为。吸引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在新课环节,多媒体展示鸟类生活生殖过程介绍视频,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进行观看,鸟类的生殖过程经历几个阶段?所有鸟类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吗?学生回答鸟类的生殖过程经历了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五个阶段。同时注意到杜鹃不筑巢、不孵卵和不育雏,并没有经历所有的生殖过程。从普遍到特殊的观察和从直观到抽象的理解,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学习新知,突破重点。接下来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鸟卵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学生根据书中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并由我做演示操作,从外到内观察鸡卵的结构。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很容易认识到卵壳、气室、卵壳膜、卵白、卵黄、系带等结构,对于卵壳上的气孔、卵黄膜以及胚盘是很难观察到的。因此我会安排探究实验,将鸡蛋浸泡在40 ~ 50 ℃的温水中,卵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证明卵壳上存在气孔。在观察胚盘时,由于材料原因学生可能有的找得到,有的找不到。此时引导学生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种可能是在倒出时,恰巧胚盘被倒在了底部。另一种是有的同学拿的鸡卵是未受精的,然后展示受精鸡卵的胚盘和未受精鸡卵胚盘照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受精鸡卵的胚盘浓而大,未受精的鸡卵胚盘小而浅,胚盘中有细胞核。在观察卵黄膜时,让学生用针扎破卵黄膜,观察卵黄流出现象,认识到卵黄膜的存在。通过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动手操作等方式,从内到外有层次的引导学生认识鸡卵的结构,突破难点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最后展示鸟卵结构和功能挂图,在学生认识到鸟卵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后,学生结合课本,小组讨论鸟卵的结构对适应环境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卵黄卵白提供营养,卵壳卵壳膜保护和减少水分丢失等都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学生认识到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节中,可以出示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通过猜谜语,吸引学生兴趣,开展新课。在新课环节,以青蛙为两栖动物代表,展示雄蛙的鸣叫,雌雄蛙的抱对以及产卵时的生殖过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观察各自具有什么意义。结合课本学生认识到:鸣叫吸引雌性,抱对有利于精子直接排在卵细胞上,提高受精率。精子和卵细胞均排到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因此青蛙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且体外受精。接下来展示青蛙发育过程各时期图,引导学生观察讨论:青蛙各个时期的形态以及生活方式是怎样?比较蝌蚪和成蛙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区别。引导学生总结青蛙的生殖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也是一种变态发育。然后学生根据图片说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抱对,水中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具有外鳃的蝌蚪到有内腮的蝌蚪、长出后肢和四肢,然后尾巴没有完全消失的幼蛙,最后尾巴消失变成成蛙。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和从直观到抽象的理解,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学习新知。

接下来带领学生分析材料1,十万只青蛙群集迁移寻找水源充沛良好的栖息地,学生根据所学,认识到幼蛙生存需要水,成蛙回到陆地,因此青蛙生殖发育环境离不开水,需要在水源附近的潮湿地区。然后分析书中材料2和3,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的变迁和水的污染,导致短命畸形蛙以及适合青蛙栖息的地方越来越少,青蛙数量也越来越少,其他两栖动物也是如此。启发学生认识到爱护环境和保护两栖动物的重要性。

最后,可以以歌诀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歌诀如下:爸爸鸣叫喊妈妈,爸爸妈妈发明我。我是一个受精卵,变成蝌蚪小可爱。水中生活我有腮,为上陆地鳃消失。先长后肢再四肢,变成幼蛙有尾巴。尾巴消失蹦陆地,我是益友小青蛙。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案例2】 记者观课反馈(www.xing528.com)

下面的教学案例是青岛日报社记者在26中听了一节生物课后的感受。题目是:《重点不是老师“划出来”由学生在自学互动中提炼》 (青岛日报 / 青报网记者王沐源)

自从史地生纳入中考科目、每门按满分80计入总分的政策发布以来,不少孩子似乎一升入初中便进入了“备考”阶段—曾有一些老师无奈地对记者说,课时都在往前赶,就想尽早讲完,尽早倒出空来复习;也有一些家长焦急地说,给孩子买了不少习题册来做,但孩子还是摸不着学习门道。

尽早复习、尽多做题,这样孩子才能把史地生学好、考好吗?最近,记者在青岛26中旁听了一节初二生物课,整堂课气氛宽松而愉悦,知识不是老师讲出来的,重点不是老师划出来的,习题也不是老师布置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相互质疑、相互解答中逐渐提炼并掌握起来的。

【不是我要讲几个重点而是大家想知道什么】

生物课的上课地点在微机室,这有点出乎记者意料。上课铃一响,投影仪上出现一张公园落叶图片。教师任玉珺问,即使清洁工人不打扫,落叶过一段时间也会消失,是谁让落叶不见了?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立即反应过来,是细菌等微生物分解者

“那么对于细菌,大家想了解什么?”任玉珺问。

学生略作思考,纷纷发言。有的说,想知道细菌是怎么被发现的;有的问,细菌长什么样,是什么形状;有的说,想知道细菌的结构;还有一些学生问,细菌有哪些种类,细菌有什么作用,细菌和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对于学生的这些好奇和疑问,任玉珺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请大家利用各自座位上的计算机观看微课视频,从视频中找答案,并且结合课本,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里的几项任务。

【不是一段微课统一学而是根据学情自主点播】

记者留意到,每个学生都熟练地戴上耳机,点开文件夹,找到了其中的微课视频,一边观看,一边时不时地记录着什么。记者还发现,有的学生在观看教学课件式的视频,有的学生却在看新闻报道视频。

原来,任老师根据知识层次的不同录制了四个微课视频,前三个涉及基础知识,包括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细菌的繁殖,比起课本上的文字,这些视频更动态、直观、生动;第四个视频截取了新闻报道的片段,讲的是超级细菌,这属于前沿知识,与后期将要学习的真菌应用有一定关联,主要起到帮学生延伸的作用。

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初中教研部主任关茜告诉记者,分层推送微课资源也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情来进行个性化学习。比如有的学生学得快,就可以“快进”;有的学生突然想到前面某个知识点没弄清楚,就可以“回看”。每人一台计算机,操作很方便。“以前老师录一段微课,在黑板前边统一播放,这就很难顾及学生的个性需求。”她说。

【不是老师划出重点难点而是学生在互问互答中提炼】

通过看微课,学生先前的那些疑问得到了一定解答,不过还存在某些不清楚的地方。对此,任老师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生生互助解决问题。记者看到,相邻的五六位同学立刻围在一起开起“会”来,有人“主持”,有人质疑,有人解答,有人补充,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活跃却又有序,大家对这种组内交流探讨很习惯。

随后,任老师请各组成员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每组对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这些成果,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质疑,或者进一步“考一考”对方。比如有的小组提出考验:“什么叫‘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有的小组提问说:“为什么芽孢的萌发不叫繁殖?”面对这些考验和质疑,有的小组给出了精彩的解答,有的小组则出现了一些漏洞。对于频繁被发问的小组,任老师说:“刚才你们一直被‘围攻’,现在给你们一个‘反击’的机会。”她的幽默引起了阵阵笑声。

经过多个回合的问与答、攻与守,学生靠自己的力量逐渐提炼出大部分重点和难点,并且扎实掌握起来。对于学生有所疏漏的地方,任老师适时补充,并且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做进一步思考和运用。

【不是老师包办教学内容而是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记者还注意到,在课上,任老师穿插放映了一些简短的PPT,涉及巴氏消毒法、太空中的顽强芽孢、推荐书目《显微镜下的怪物》等,它们活泼有趣,与课程相关,却又富有延伸性。

课后任老师告诉记者,这些资料是学生“贡献”出来的。她说,有些学生会提前预习,从网上找一些有趣的资料,然后拷贝给她,问她能不能派上用场。“有时候他们找的资料比我找的资料更适合用到课件里头。”她说。

任老师还告诉记者,除了课件资料,有的同学做练习的时候碰到了一道好题,也会拿到办公室给老师看,请老师分享给同学们。“分享的时候,学生常常能给我一些启发,这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她说。

记者最后写道:“好”学生可“求”,“给学生如此多的自主权,长远来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固然可以得到提升,但面对中考,究竟能不能出成绩呢?”想必这是一些家长看完这篇报道之后的疑问。我确实从学校拿到了几组数据,如2013至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任老师所任教的八班、九班、十班的Z成绩分别是 20.06、 20.08和0.1,到了2014至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三个班的Z成绩分别上升至0.14、0.24和0.14。Z成绩又叫标准成绩,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给定分数距离平均分数的标准差。而任玉珺作为一位新老师,在成绩上有这样大的提升,这在该校其他老师和教研员眼中颇为难得。这是我们可以直观看到的、量化的效果,但我想,我们更应关注背后的内容。我的妈妈是一位高中物理老师,她的学生也有不少获得过全国物理竞赛大奖,或是上了清华北大。她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这些学生不是她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己学出来的。我想,在她所要表达的意思中,她有一半说对了,也有一半说错了。说对的那一半,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成绩往往不会差;而说错的那一半,则是她隐隐透露,这样的“好”学生可遇而不可求。“好”学生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吗?如果是在传统课堂,老师“包办”一切教学内容,学生的自主性难以充分发挥,“好”学生自然难遇难求。但是在任老师的课堂,从初一开始,她便在组织教学、推送资源、设计问题等环节一点一点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自主思考、提问、释疑成为学生的习惯和课堂的常态,“会”学习的“好”学生就这样被培养出来。“好”学生,可遇,更可“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