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解决了学生缺乏自主体验这一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充分配合。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

1.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 问题式的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也称为“问题引导学习”。它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以达到理解、掌握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和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促使学生借助已有的信息技术经验,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

(3) 问题意识既是有意义思维的起点和动力,又是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强大内驱力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班上的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运用他们的智力,教师作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应当积极的给学生营造“问”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促进学习过程:“为什么?” “你的意思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那是对的?” “如果……会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挑战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仔细地思考他们的每一个质疑。

2. “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基本流程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提出问题)→自主修习,查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跟踪训练→反思总结,应用达标→布置作业,拓宽视野。

(1)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提出问题)。这是课堂教学关键的一环,导学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在讲授某一个新的知识时进行一定的铺垫。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学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情境引入就是选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舞蹈、绘画等各种手段,内容如:生物科学发展史中的有关知识,日常生活中学生直观感受和生活经验,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诗词、谚语等涉及的有关生物内容等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情境引入法,如运用得当,则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通过这些模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目的性的提出新问题。

(2) 得出结论,交流展示。提出问题之后,学生有目的的自学课本和学案中的相关内容,有了自己的见解后再与组内成员一起探究,通过交流合作得出每小组的结论,之后就是班内各小组之间的交流展示。处理这一环节时教师要注意:一是学生必须带着问题去读书或学案;二是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读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三是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读书的时间和空间,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www.xing528.com)

(3) 认识本质,提炼知识。学生各自有了问题的见解后,通过班内各小组之间的交流展示,认识问题的本质,提炼出应学知识。这一环节关键是教师要搭建好和谐、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出学生交往、表达、思维、沟通的能力,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此环节教师要注意:一是教师要善于提问或引导学生提问,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思维;二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语言、情感等信息,善待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能灵活机智地处理,耐心听取学生的表达,并给予最科学的评价;三是教师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师生关系真正和谐;四是教师要注意语言艺术,调节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爱上你!

(4) 精讲点拨,升华反馈。有了上一环节的小组交流与展示,再通过教师精讲点拨,达到巩固知识和知识升华的目的,再适时进行训练,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矫正,进行效果反馈。

根据上一环节,适时总结,最后完成达标检测,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整理知识结构,形成概念,同时回顾学习方法,梳理思维思路,达到不仅学会、更要会学的目的。此环节教师应注意:一是教给学生归纳提炼的方法;二是不光是重知识的归纳,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总结,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三是教师要及时课堂反思,查缺补漏,强化重点、突出难点。四是教师总结语言要精练,如能留下一丝余香,效果会更好!

(5) 布置作业,拓宽视野。课后布置阅读课外读,或阅读与课堂有关的生物材料,或看与课堂有关的生物电视短片,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如果课堂教学内容较多,应分成几个模块,按照“小环节多反馈”的方法,每个模块的学习都可重复上述过程,最后师生共同做出本节课的总结。授课过程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有必要去学习,去研究课堂教学艺术,去探索课堂方式方法。“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解决了学生缺乏自主体验这一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充分配合。另外还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精神。

基于上述原因,我提出并确定了“ ‘问题引导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的研究课题,就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经验相脱离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选取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令人关注的问题(或以问题串)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讨论与交流,进而解决问题、发现知识、掌握方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通过建立在学生生活体验和熟知实例基础上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体验到成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激发学生乐于探究新知的心理倾向;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探索、操作,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通过动静结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对知识的活学活用、提高知能迁移能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