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用激励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热忱

怎样用激励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热忱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用目标来激励组织成员,关键要注意设置好目标。许诺激励,就是领导者通过许诺某件事,如职务的晋升、职称的评定、工资待遇的提高以及荣誉、记功等,来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他的物资、精神需要。

怎样用激励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热忱

我在前面的论述中说过,热忱是一种具有矢量性的精神力量,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实践证明,卓有成效地落实好工作任务的人,都是对工作怀有满腔热忱的人。因此,打造高效的落实组织,除了要凝聚组织成员的思想共识,明确组织成员的岗位责任,还必须能将组织成员的工作热忱调动激发起来。

如何调动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忱?激励,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与方法。“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这是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女革命家秋瑾说的一句话。那么,怎样用激励来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热忱呢?常用的方法如下:

第一,目标激励。目标激励,是指用确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合人们切身利益的、科学可行的目标,也就是通过奋斗能够获得的成就或结果,来激发下属的行为动机,使他们产生旺盛的奋斗精神和落实动力。

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目的性行为的效率明显高于非目的性的行为。因为当人们明确了可能达到的目标,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比如,一个万米赛跑运动员,当人们告诉他还剩一千米,再加把劲,就可夺得金牌时,即使他身体某部位疼痛,他也会咬牙加快速度完成最后的冲刺。

运用目标来激励组织成员,关键要注意设置好目标。一般说来,目标的设置,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目标的设置要高低适宜。心理学家曾把目标激励比作摘桃子,桃子吊在空中,怎样才能调动人的最大积极性呢?坐在地上举手可得,不行。因为目标太低,缺乏“挑战性”;跳起来摘不到,也不行。因为目标太高,会挫伤人的积极性。只有奋力跳跃方能摘到的高度,才是最合适的。这一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伸手不及,跃而可获”。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其二,目标的设置要总分结合。设置总目标,可使下属感到工作有方向,有奔头。但因为总目标的实现常常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甚至是曲折的过程,所以,在运用目标激励这一激励方法时,仅设置总目标是不够的。它容易让人感到遥远和渺茫,可望而不可即,从而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创造发挥。因此,目标的设置要总分结合。也就是说,在设置总目标的同时,设置若干适当的阶段性目标。通过逐个实现这些阶段性目标来达到总目标的实现。这一点,可用六个字来概括:“大目标,小步子”。它能持续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其三,目标的设置要实在具体。目标有大有小,有远有近,但不论何种目标,都不能是虚幻的,而必须实在具体。只有实在的目标,才能使下属相信;只有具体的目标,才能对下属产生吸引力

第二,许诺激励。许诺激励,就是领导者通过许诺某件事,如职务的晋升、职称的评定、工资待遇的提高以及荣誉、记功等,来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他的物资、精神需要。当组织成员产生了某种需要,他就会形成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又使他产生一系列的行为去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这个目标能否实现,与领导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领导的许诺往往是目标实现的一种保障,所以,下属总是希望得到领导者的许诺,哪怕是只言片语。那么,领导者在工作中如何掌握好许诺激励这一方法呢?

其一,许诺要适度。适度,是许诺激励的关键。许诺过高,就会“失信于民”。假如一位领导说,小伙子,好好干,干好了能当总理。这是不能调动积极性的,因为目标无限大,而实现的可能性等于零,所以调动不了积极性。许诺过低,则形不成激励因素,许诺形同虚设。比如,一位领导说,大家好好干,干完之后免费供应空气。这也不能调动积极性,因为目标价值等于零。所以,领导者在许诺时,一定要掌握好许诺的度。就是要给他确定一个比较切近可行的目标。

其二,许诺要适宜。这里所说的适宜,是说许诺要符合不同下属的需要。对于一位没有权力欲望的下属,你用授予权力的许诺是很难激励他的;而对于一个没有物质欲望的下属,你用物质去激励他,效果也是可想而知。

江西有个工厂,由于产品质量有问题,连续亏损了17年。后来改进了产品质量,工厂转亏为盈。但随着订货数量的加大,工人常需要加班加点。星期天加班不算,就连过春节,厂长还宣布不休息,发40元奖金作为补偿鼓励。

这一措施引起许多职工的不满,尤其是单身汉,更是恼火。他们找到厂长,对厂长说:“你能不能积点德,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象,你星期天不休息,也就算了,春节还加班,要是对象吹了,怎么办?”

厂长说:“我体谅你们的困难,但订货多,任务紧,你们说怎么办?”

工人说:“如果我们超额完成任务,你能不能给我们假日奖励。你们当领导的天南海北都跑遍了,让我们工人也出去开开眼。”

厂长采纳了这条意见,宣布只要完成任务,超额30%的给三天假期,超额200%的给两个星期假期。这个措施一宣布,中午吃饭,食堂人少了,带上两个馒头在车间吃;5点钟下班,你往外轰他也不走,他要超额。

为什么没有了加班费,工人的积极性反而高了呢?原因很简短,因为假日最适合他们的需要。

其三,许诺要兑现。下属对领导的许诺总是非常认真的。如果你许诺了,一定要兑现,否则,不仅起不到激励下属的作用,还会使你失去威望。宋太祖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宋太祖答应让张思光做司徒,张思光很高兴,天天等待正式的任命,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迟迟不见任命的通知。张思光失去了耐性,便想了一计,故意骑一匹很瘦的马到宋太祖的面前。

宋太祖看张思光骑的马那么瘦,很吃惊地问:“你的马太瘦了,一天吃多少饲料呢?”

张思光回答说:“一天一石。”

听了张思光的回答,宋太祖更不理解了:“不可能吧!既然给那么多的饲料,马怎么还会这么瘦呢?”

张思光说:“我答应一天给它一石,而实际上,我并没有给它那么多。”

宋太祖听出了话中有话,不久就下旨任命了张思光。

要说宋太祖的记性还不错,张思光一暗示,他便明白了。如果不是这样,张思光肯定会灰心丧气,工作起来也不会卖力气。由此可见,不能轻易许诺,许诺就要兑现。

第三,逆反激励。人都有自尊心、自爱心、荣誉心,也有虚荣心和好胜心。逆反激励,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富有刺激性的语言,将工作对象的这种心理激活,使其改变原来的态度。这种方法俗称“激将法”。

有一家造纸厂,改革用人制度,在厂内张榜招聘车间主任。

招聘榜贴出后,人们都把目光对准了技术员小黄。大家觉得他有技术,懂管理,应该站出来揭榜。但小黄却犹豫不决。这时候,退休了的工会主席走到了小黄面前,对他说:“大家都以为你挺有出息,没想到,你是这么个窝囊废,连个车间主任的位子都不敢接,不知道你是怎么上的大学,怎么当的优等生!”

“我是窝囊废?”工会主席的话还没说完,小黄就跳了起来,说,“我非干个样儿来让你看看不可!”说着,就上前揭了榜。

小黄有当车间主任的能力,但却没有勇气“毛遂自荐”。但这时候要是正面劝说鼓励,恐怕很难收到实效。工会主席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便采用了逆反激励的方法,有意“贬损”他,否定他。工会主席的锐利言辞“触伤”了小黄的自尊心,有血性的汉子怎么能受此“窝囊气”?他要挽回面子,他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当然,工会主席的激励目的也达到了。

逆反激励运用得好,可以事半功倍;运用得不好,则会伤害被激励对象的情感。怎样才能运用得好呢?关键在于审时度势,切中要害,采用最有效的“激活剂”。具体说来,要注意如下几点:(www.xing528.com)

其一,要了解激励对象的性格。逆反激励并不适用于任何人。一般说来,它多适用于那些性格刚烈,自尊心、荣誉心或者好胜心很强的人。这种人大多都喜欢别人看重自己,希望自己超过别人。因此,激励者用带有刺激性的语言一激他,十有八九会成功。但如果工作对象性格懦弱内向,做事谨小慎微、自卑感强,没什么荣誉感,刺一千锥子也不出血,整个儿是一个麻木不仁者,逆反激励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因为富有刺激性的语言会被他们误认为是对他们的挖苦、嘲弄,并极有可能导致怨恨心理。所以,运用逆反激励,必须了解激励对象的性格。例如:

泰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一名海军军官,他曾经用非同寻常的审讯方式,从一名纳粹分子的口中获得了德军机密。

当时号称“狼群”的德国潜艇大西洋上横行一时,对盟军的海上运输构成严重威胁。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德军还研制了一种感音鱼雷,即将投入战斗。盟军派出了大量的情报人员想搜寻有关的情报,但都一无所获。

不久,美军在大西洋击沉了一般德国新式潜艇,碰巧有一名自称汉斯的军官曾经参与了感音鱼雷的研制工作。他被俘后,美军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审讯措施,但汉斯立场顽固,软硬不吃。最后,美军把任务交给了海军军官泰勒。

泰勒会说流利的德语,知识渊博,灵敏机智。他不把汉斯当做俘虏反而与之交上了“朋友”。通过接触,汉斯十分佩服泰勒的风度。

一天,泰勒邀请汉斯下棋,两人边下边谈,十分融洽。“你为什么不审问我?”汉斯提出了他一直想问的问题。

“你不过是一名普通军官,有什么好问的?”汉斯不屑一顾。

“你错了,我是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优秀的鱼雷军官!”高傲的汉斯有点被激怒了。

“得了吧,老弟,就你那三流海军,还有什么鱼雷?”泰勒更轻蔑地摆了摆手。

“请不要小瞧我们,我们不但有鱼雷,还有比你们更加先进的感音鱼雷!”汉斯有点控制不住了。

“哈哈,感音鱼雷,你别编神话了。”泰勒用嘲讽的大笑刺激汉斯。

汉斯终于再也忍不住了,顺手抓过一张纸,画出了鱼雷的原理图,以证明自己没有讲神话。

就这样,美军终于获得了感音鱼雷的秘密,研究了对策,使德国这一新式武器没能发挥出任何威力。

泰勒激将成功,就在于他了解汉斯的高傲性格。高傲的人最怕的莫过于别人看不起自己。因此,当泰勒以“轻蔑”的态度、“轻蔑”的话语刺激他时,强烈的自尊心便使得他说出了本不该说也不会说的话来。

其二,要选准激将的时机。激言不是在什么时候说都能取得好效果的。时机过早或过晚,都难见成效。因此,运用逆反激励时,一定要选准时机,即选在工作对象对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还没有下决心行动时。在这种犹豫不决的时候,激励者适时地撒下“催化剂”,就会很容易取得成功。例如:

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兼大名镇守使孙岳是冯玉祥滦州起义时的同仁。他思想进步,倾向革命,但在军阀混战中几度沉浮,颇不得志。

1924年秋,冯玉祥在北京南苑修建的昭忠祠落成,孙岳前来致祭。祭罢,冯玉祥陪他到墓地凭吊。孙岳黯然神伤,连连叹道:“唉!民国成立不过十来年,这里已躺下这么多弟兄了。”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冯玉祥早就想联合孙岳携手革命,遂神情戚戚地附和道:“他们为国捐躯,落得一个‘忠’字,也算不朽了。”冯孙两人多年相契,是无话不谈的挚友。冯接着放出试探性气球,说:“他们死了,尚能落得一个‘忠’字,孙二哥,将来你百年之后,人当如何称你?”

“那还用问,一个不折不扣的军阀罢了。”

“你拥兵数千坐镇一方,为何甘做人家的走狗?”

冯玉祥有意触动他的痛处,不料孙却不以为然,说:“我算什么,有人带兵三四万,不也做着军阀走狗吗!”

善于察言观色的冯玉祥见时机已到,就大发感慨道:“目前这个局势,我看稍有热血良心的人,没有不切齿痛恨的。我部名为一师三混成旅,实则枪不足三万条,处此境地,未可莽撞,但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将这批祸国殃民的走狗统统推翻,不然的话,何以对得起自己,以何面目回报创造民国的先烈?

一席话激得孙岳热血沸腾。两人当场商定:同舟共济,共创大业。

其三,要注意语言的分寸。并不是什么语言都可以激发起对方情感的。太刻薄,容易形成对抗心理;而语言柔弱无力,不痛不痒,则又难能让对方的情感产生波动。因此,领导者在使用逆反激励方法时,在用语上要把握分寸,注意言辞的“度”。既防止“过”,又避免不及。请看下面的故事:

重阳节,即将退休的老李,被领导请来陪退休的老干部。酒过三巡,各领导轮番把盏。老李不胜酒力,偏巧“一把手”提壶敬酒。老李千推万辞不接受,该领导想请将不如激将。于是,就说:“这人老了,就是这样,这里工作没人要,那单位也推,这不,一杯酒都喝不好,还能干好工作!”

老李平时工作出色,历任大小干部,只是近年照顾到某单位过渡到退休,并无这推那辞的事。可他上进心不减当年,经“一把手”如此一说,气不打一处来,当场要他交代“这也不要,那也推辞”的事实。众人劝说不住,该领导也自讨没趣,老李摔杯愤然而去。

可见,这位领导就没有很好地掌握“激将法”的度,超过了对方的接受程度,使激发变成了揭发。老李认为,领导是借敬酒为名,当众揭他短处,有意欺负他年迈无能,敬的是一杯苦酒。实际上,该领导的用意是激他一激,让他再喝一杯,把气氛调得浓浓的。但因激将不当,自找了没趣。

第四,行为激励。所谓行为激励,就是领导者用自身的行为给组织成员做出榜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话的意思是说,做领导的,要是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会去干;如果自身的行为不正派,即使出了教令,人家也不会听你的。

事实的确如此,作为领导者,如果他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言行一致,秉公办事,严于律己,那么,他一定会博得下属的尊敬和信服,他下达的计划、指示,便是无声的命令,群众会以高昂的热情去努力工作。否则,就会失去号召力,群众的工作热情也就可想而知。

难怪人们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若是自己每日颓丧,又怎么能激励起下属的工作热情?所以,领导者要想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首先自己就要对工作有满腔的热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