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作者的分析介绍,电影作者是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直接塑造者

电影作者的分析介绍,电影作者是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直接塑造者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电影创作曾经以编剧为核心,著名的导演往往也是著名的编剧,编导合一。电影情节是人物在审美四维空间中的运动,不同的时空条件意味着人物不同的生存境况、身体表现和精神状况。此观点后来被中国电影理论引进。摄影机是电影视觉语言实现的媒介,视觉语言是塑造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手段。

电影作者的分析介绍,电影作者是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直接塑造者

二、电影作者

电影作者是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直接塑造者,由于电影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工程,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物质基础的建构是由电影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工、数字技术等部门合作完成。电影编剧与文学作者相似,在想象中完成审美四维空间的塑造,然后用文字进行固化。编剧在剧本中展现作者意识形态,同时也会间接展现其所处的社会时代的集体意识形态。编剧主要完成电影情节的编排、人物形象的塑造、台词的设计和艺术修辞手段的初步安排。编剧提供创意,是电影作品的艺术形态的意念源泉。中国电影创作曾经以编剧为核心,著名的导演往往也是著名的编剧,编导合一。电影情节是人物在审美四维空间中的运动,不同的时空条件意味着人物不同的生存境况、身体表现和精神状况。人与他人、环境(包含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构成种种关系,从而形成不同的时空状态,人物的身体和精神在其中会有种种自然的反应,电影情节展示人物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产生矛盾冲突时的言语、行动、表情。人物形象主要在摄制影片阶段完成,编剧在剧本中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表情、塑造人物的内在性格、情感、理念和意志,外在形象最后在演员中具体化,编剧主要塑造内在的人物形象,当然也会涉及人物的服饰。人物形象仍处于想象之中,尚未最后完型。台词的设计是编剧一项重要的任务,海德格尔认为言谈是此在的存在方式之一,台词无疑是人物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物形象、情节与台词有密切的关系,《日落之前》全部情节在男女主角的不断地对白之中完成。《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全片也是男主角在喋喋不休地劝说女主角,最后与女主角联袂而去,由此可见台词的功用。台词是在电影中出现的文字符号和声音符号,是直接意义上的符号,是人物的存在重要内容。符号是社会/个人意识形态的直接表象,凝聚了丰富的个人精神信息和社会文化信息,可以揭示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况。符号是精神的直接现实,言谈的意义在于能够揭示精神、情感和思想。精巧的台词能够表现角色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同时也能融进编剧的艺术理念、艺术修养和意识形态。社会、作者、角色的意识形态在台词之中都可以得到展现。编剧中会初步设计一些电影语言修辞,为电影导演、表演和摄影作粗线条的方案设计

电影剧本是文本,表演让物化的文本得到生命的还原,表演是让存在于编剧精神想象之中的人物、情节在现实时空之中呈现出来。身体是表演的媒介,演员是导演的媒介。同时,演员表演会形成演出本文,同一个角色让不同的演员来表演会产生不同的人物形象。演员有不同的身体条件和精神状态,不同导演对剧本会有不同阐释,不同演员也会对人物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不同演员表演会形成不同的演出本文。演员首先需要阅读剧本,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动作和精神状况,理解整体的冲突,了解剧本叙事发生的时代社会状况。从宏观和微观还原剧本的人物、情节和文化特征。对演员而言,表演时会产生双重生存现象,一方面作为演员而生存,意识到自己在表演;另一方面作为角色而生存,生存于角色所在的时空之中。演员的身体属于角色,神经系统属于演员,精神属于演员和角色共有。演员通过神经系统控制身体表演,身体产生动作、表情、言说,演员精神则体验到角色的痛苦与喜悦等精神状况,同时也会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表演。演员的身体成为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核,身体的表情和动作展现人物的外在形貌和内在精神状况。演员的身体生存在现实四维空间之中,在表演时要进入电影作者营造的艺术时空之中,面对摄影机、录音机、数字设备等机械电子设备以及摄制人员,在精神上进入剧本设计的审美四维空间中。于是,演员的表演时空和现实时空之间无形地产生一道时空幕墙,把艺术时空和现实时空隔离开来,演员生活在艺术时空中,从现实时空超越出来。表演的艺术时空成为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来源,摄影机和录音机记录下艺术时空。数字技术进行修饰或者直接创造审美四维空间,而演员的形象则成为一种资源,人物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活动。

阿斯图克1948年发表著名论文——《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机笔》,认为摄影机是一支笔。此观点后来被中国电影理论引进。摄影机是电影视觉语言实现的媒介,视觉语言是塑造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手段。摄影机如同作家手中的钢笔一样能够自由地按照电影作者的审美意图塑造出理想的审美四维空间。摄影机在摄制现场的现实四维空间之中运动,从不同的视角摄取视觉信号,在模拟目光中营造审美四维空间。摄影机提供的视角在摄制时是摄影师的视角,模拟电影角色的视角和观众的视角。反过来,摄影还会影响表演,演员有时之间面对镜头表演,也就是在观众的目光中表演,或者在一定的角色的目光中表演。正如丹尼尔·达扬所认为的,观众虽然不在摄制现场,但是观众的目光无处不在。电影要面对观众,观众的欲望、趣味成为满足的方向,从而影响到电影艺术形态。此时观众是以隐含观众的角色在场,并深刻影响到电影语言和电影作品的形态。值得注意的是,摄制现场的观众在一定意义上只是电影作者的想象,电影作者想象作品所要面对的观众的心理、精神、需要和审美趣味,从而满足想象观众的想象欲望。隐含观众与真实观众不一致,结果往往导致电影预期的失败。(www.xing528.com)

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身体—影像、光影、色彩、形状通过摄影机获得,摄影机是机械的眼睛,摄影机的运动是眼睛目光的运动。现实时空中的光色影像均在摄影机的目光选择中通过胶片得以物化固定。摄影机的仰、平、俯和远、全、中、近、特及推、拉、摇、移、跟、甩、升、降实际上都可以视为想象观众的目光及其运动,由此展现审美四维空间。观众的眼睛如同上帝的眼睛无所不在,世界在目光之中得到展现。所谓审美四维空间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四维空间,而是在审美主体的目光和想象中完成,审美主体的选择和意图潜在地影响审美四维空间的建构。所谓电影镜头只是展现在观众目光之中的镜头,世界上没有客观镜头,观众对电影形态进行潜在的影响。电影艺术语言是按照电影作者的审美意图对现实四维空间之中的人、事、物进行处理,电影作者的审美理念、趣味、思想都在电影语言中得到间接的体现。电影作者在艺术电影中拥有强大的主动性,作者的审美意识形态通过对电影的语言元素进行艺术性的运用,在时空维度重构电影的审美境界。灯光、影调、布景、色彩结构、镜头变化等都可以创建电影的审美四维空间。在艺术语言之中蕴涵了电影作者的审美信息,从而把现实四维空间转化为审美四维空间。

电影录音正如前所论,音乐在电影中是纯粹的艺术语言,在审美四维空间中表达了情感状态,音乐直接诉诸观众的听觉,无意识地让观众进入审美四维空间,从而获得审美体验。而电影音响和言语是审美四维空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言语展现人物的思维,音响展现审美时空的自然声音,塑造完美的审美四维空间。

数字技术部门现在已经是电影一个重要的部门,数字技术进入电影带来革命性的美学转变,“摄影机是一支笔”不再是一种比方,而是事实。电子笔的获得可以让电影作者按照自己的想象描绘画面和制造声音,想象的审美四维空间可以直接用电子笔展现出来。电子笔的功能丰富性远超画家手中的画笔,电影呈现的时空也比图画要精彩得多,更重要的是,电影审美时空是四维,而绘画只是二维,在时间上并没有流动性。《黑客帝国》展现的是未来的网络文化高度发达的想象景象,是美国科技神话的又一次显灵,好莱坞凭借强大的技术展现惊人的未来人类生存境况和文化状况,给世界观众以视听强烈震撼。《英雄》中众多精妙绝伦的武打动作画面都借助数字技术,漫天的飞箭、散落的水滴、湖面上的搏杀、胡杨林中的女子搏命等都展现了传统电影技术所无法提供的画面和音响效果。而《魔戒》、《星球大战》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青年文化风景,其情节和视听效果正证明了想象不只是文学的专利,电影已经进入描绘精神的想象时代,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塑造电影审美四维空间既可以遵循现实的逻辑,也可以遵循想象的逻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