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馒头”之后的生死问题

土馒头”之后的生死问题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一种对于生死问题很透彻的看法。生死问题是人生最大、最根本的问题,谁也难以回避。儒家只谈生,不谈死,将生死问题搁置不论。道教则直接由这个生死问题入手来编织自己的理论体系,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生”无限延长,通过种种修炼方法,使人变为“仙”,就可与天地齐寿,长生久视。

土馒头”之后的生死问题

第四一四问 “土馒头”之后是什么

贾宝玉收到妙玉送来的祝寿字帖,写道:“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贾宝玉见了如获至宝,要写一回帖表示感谢,可是妙玉自属“槛外人”,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属个什么方妥,要去问宝钗,恐招她批评,只有去问黛玉。半路遇到邢岫烟,殊不知岫烟与妙玉竟是多年贫贱之交,且岫烟读书识字皆是妙玉所教,于她有半师之谊。于是贾宝玉请教岫烟,岫烟告诉他:“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是:‘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赞这文是庄子的好,故或又称是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宝玉听了喜不自胜,回去写了一个“槛内人宝玉薰沐谨拜”的帖子,亲自拿着来到拢翠庵,隔着门缝投了进去。

这一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据《红楼梦大辞典》,系出自宋代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一诗。全诗谓:“家山随处可行揪(?),荷锸携壶似醉刘。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蝼蚁鸟鸢何厚薄,临风拊掌菊花秋。”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随笔》曾经谈到这句诗:“古语云:‘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谓坟也。近有人又有句云:‘城外多少土馒头,城中尽是馒头馅。’更警动。”

这句诗的意思是纵然有千年铁门槛,也挡不住死亡,最终还是要走进坟墓里去。这里面有很浓厚的佛教意味,是在警醒人们,不要太过迷恋浮世的繁华,那不过是过眼云烟,很快就会撒手而去。这是一种对于生死问题很透彻的看法。妙玉是带发修行的比丘尼,自然崇尚佛教。但是在大观园中,还有一个人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就是小丫头小红。第二十六回小红对小丫头佳蕙说:“俗语说的‘千里搭长棚——没个不散的筵席’,谁混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谁还认得谁呢?”而小丫头佳蕙的回语则更精彩:“你这话说的却是。昨儿宝二爷还说明儿怎么样收拾房子,怎么样做衣裳,到像有几万年的熬头。”妙玉可说是大观园中最高层次的文化人,小红和佳蕙可说是最低层次的痴愚之辈,可是她们的见解却可以并驾齐驱。

“死生亦大矣。”生死问题是人生最大、最根本的问题,谁也难以回避。对这个问题,中国主流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都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儒家只谈生,不谈死,将生死问题搁置不论。《论语·先进》篇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千百年来,孔子的这番话成为儒家关于生死问题的标准答案。儒家之所以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与它的这个态度大有关联,如果人们什么都不想,只一心一意做忠臣孝子,那么封建统治岂不是千年不变,万寿无疆?(www.xing528.com)

道教则直接由这个生死问题入手来编织自己的理论体系,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生”无限延长,通过种种修炼方法,使人变为“仙”,就可与天地齐寿,长生久视。这个“仙”是我们中国的独创,外国没有。外国类似于“仙”的圣灵之类,都是生来就如此,凡人没份。唯独中国认为凡人也可以成为“仙”,成为“神”,合称“神仙”。人们往往认为这种说法很荒诞,《红楼梦》中对于这种说法也颇有微词,比如就在这个第六十三回,贾敬就是因为一心要成仙,吞服丹药而死。可是这个里面也包含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强调了人的自主性,人要自己掌管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生与死由自己说了算。著名道教人物陶弘景就曾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在似乎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面前表现了一种高度自主的豪迈气概。

佛教与道教一样,也是由生死入手解决一切人生问题,所谓佛教三法印,就是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世间一切事物都无自性,变动不居,转瞬即逝,比如人的生死。这种变动不居是一切苦的根源,要解脱这种痛苦,就要悟入佛知见,进入涅,就是吹熄一切烦恼之火,达到清静自如的状态。中国佛教主要有三部分:一为密教,主要在藏地传播,一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在云南一带传播,一为汉地佛教,则主要是大乘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又分为八个流派,即三论宗、天台宗、贤首宗、慈恩宗、律宗禅宗密宗净土宗。自明朝以来,各个宗派渐次衰落,唯独净土宗独家兴盛。净土宗也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唯心净土”,《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中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就是说,只要人心净了,人间就是净土,所重在净心。但是心净很难做到,要经过艰苦的修行,费事费功,因此此说逐渐不行,被另一派——实有净土所取代。实有净土是说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外,另有一个世界,环境好,人也好,没有任何烦恼,人人幸福,谓之净土。这种净土原也有多个,比如阿佛净土、药师佛净土、文殊净土、弥勒净土,等等。要进入这些净土,也需要消尽恶业,断尽烦恼,方能成功。这也够费时费事,因之也都逐渐湮灭,统被阿弥陀佛净土取代。阿弥陀佛净土在西方,因此又称西方净土,要进入这个净土只需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临命终时,就会有佛菩萨来接引,直接进入净土。而且这个净土还可以“带业往生”,就是无需消尽恶业,只要一心称念佛号,也可往生。就是犯了杀戒恶业之人,只要临命终时一心称念佛号,也可往生,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指的这种往生。这个方法省时省心省力,不管有没有文化,是否识字,都能办到,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因此就大大普及开来,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就是禅宗之人,也往往借助净土,号称“禅净双修”。当今佛教重兴,大小寺庙香烟鼎盛,财源滚滚,则连往生净土也很少讲了,大抵是求现世福报。人们大把地往和尚身上花钱,往寺庙里花钱,他们把佛菩萨当贪官看待,以为谁花钱多,佛菩萨就保佑谁升官发财不入监狱。这就更加等而下之了。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一直把佛教看作一种消极文化现象,认为它使人颓靡。其实它亦有积极的一面,最起码它能够让人看透生死,看透宇宙人生之实相。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不打破生死关是万难做到的。看透生死,就可以消除许多贪欲,世界发展到今天,多亏贪欲的推动,但是贪欲也造成了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人类的生存已经岌岌可危,在这个时候佛教可说是一剂清凉剂。书中贾宝玉对于佛、道两教均不以为然,多有“毁僧谤道”的言论,但是他所反对的只是两教在流传过程中造成的大量流弊,对于两教的教理精髓,他却是极其服膺的,这个我在前面已经多有论及。仅就这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的诗来说,就可看出曹雪芹及贾宝玉不但不反对,而且作为重点来推崇。贾家的家庙名为“铁槛寺”,为贾家停灵之所,贾家人死了,都是将灵柩停放在这里,等待运回金陵老家安葬,实际上就是临时坟墓。距家庙不远就是“馒头庵”,老尼净虚所居,王熙凤曾经借住。这两个名字就是由这句诗而来。再想一下,如果城外不远就是“铁槛寺“和“馒头庵”,那么城内贾府之中林林总总之人,岂不都是“馒头馅”?

那么人生就到此为止,死了拉倒了?曹雪芹会不会给我们设置一个“净土”?我说这个净土是有的,就是太虚幻境,那里才是真正的女儿的天国,是书中所有女儿的真正故乡。她们由那里出发,到人间历经一场梦幻之后,最终还会归回家园。但是就连这个太虚幻境也不过是虚无飘渺之中的“幻境”而已,处于若有若无之间。这样一来这些美丽的女儿就惨了,她们不知道家乡何处,不知道归宿何方,在人间是梦,在天上还是梦,睡着是梦,醒了仍然是梦。那么曹雪芹所精心描述的“情”之一字又置之何处?会不会也是一场水月空花,一场梦幻?到头无非一梦?这个问题还很不好说。因为我们看不到书的后半部,看不到曹雪芹如何处理这个至关重大的问题。仅就书的前八十回来看,我以为曹雪芹未必会做出什么明确的解答,他会留下无尽的省略号,让人们自己去想,去解答。作家的任务是提出问题,不是解答问题,是列出方程式,不是解答方程式,高明如曹雪芹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