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中国皇子的八种命运:黄台瓜辞诉衷肠·李贤难逃母毒手

中国皇子的八种命运:黄台瓜辞诉衷肠·李贤难逃母毒手

时间:2024-02-0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黄台瓜辞诉衷肠·李贤难逃母毒手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章怀太子李贤本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皇位接班人,但却死于奸人之手,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李向高宗表示祝贺,并将此现象归因于上天对高宗功业的奖赏。正当李贤无忧无虑地读书之际,他的母亲正在为了皇后的位子和一帮对手死掐。李贤不负重望,明达干练,办事周详,受到满朝文武的一致赞扬。

中国皇子的八种命运:黄台瓜辞诉衷肠·李贤难逃母毒手

黄台瓜辞诉衷肠·李贤难逃母毒手

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但当人性被权力欲望所吞噬的时候,这些说教之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独裁者们打着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幌子,实则为谋一己之私利,但凡有人对其权力构成威胁,那便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其凶残和丑陋的程度比之禽兽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章怀太子李贤本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皇位接班人,但却死于奸人之手,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阴谋背后的主角不是外人,正是他的亲生母亲——武则天。可怜李贤至死都没能想明白究竟是谁非要置他于死地。

李贤,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永徽五年(654),他出生在爸妈前往昭陵祭拜爷爷唐太宗的途中。

据两唐书记载,李贤年少时风姿端雅,而且读书过目不忘,聪慧非常,因而深得高宗喜爱。儿子出息,爸爸也有面儿。

一次,高宗欣喜地对大臣李img3说道:

爱卿啊,朕的这个儿子真是太棒了,小小年纪就已经读过《尚书》、《礼记》和《论语》了,还能背诵很多诗赋。有一回,朕让他读《论语》,当读到“贤贤易色”(大意为看到贤人,便会肃然起敬,类似于见贤思齐)的时候,他就再三地念诵。朕问他为何如此,他回答说生性喜爱这句。原来,他的聪慧乃是出自天性啊!

img4向高宗表示祝贺,并将此现象归因于上天对高宗功业的奖赏。高宗更加高兴

正当李贤无忧无虑地读书之际,他的母亲正在为了皇后的位子和一帮对手死掐。

高宗的皇后长期无子,萧淑妃专宠后宫,王氏嫉恨,就想着邀请外援,以毒攻毒。此时,感业寺里的一个比丘尼进入了王皇后的视野,即先帝唐太宗的才人(妃嫔封号,正四品)武媚。

话说当年,十四岁入宫的武媚,凭借年轻貌美,最初还是很招太宗喜爱的,但却在“驯马门”一事当中,急于上位,表现过于毒辣,给太宗留下了阴影,结果就此失宠,“才人”的冷板凳一坐就是十二年。

可胸怀大志的武媚怎会屈从命运呢?期间,她将投资对象锁定为生性柔弱,有着恋母情结的太子李治。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心机颇深的武媚很快就将猎物俘获了。

太宗驾崩之后,无子的妃嫔大都被发往皇家寺院感业寺做尼姑,武媚也是其中之一。然而,遁入空门的武媚并不甘于寂寞,她与昔日的情郎,今日的高宗皇帝藕断丝连,时常暗度陈仓。

正当这对偷情男女试图结束难熬的地下状态之时,王皇后帮了他们大忙。

王皇后一心想要打击报复老情敌萧淑妃,觉得武媚可以助其完成夙愿,遂向高宗提议让其还俗入宫。高宗喜不自胜,遂于永徽二年(651)五月将武媚召进宫中,次年封其为昭仪(正二品)。

武媚一出手,立马将专房权夺为已有,萧淑妃成了摆设。当然,王皇后也什么都没有得到,只不过是换了个对手而已。但当她回过神儿来,试图联手萧淑妃反击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接下来的三年,就是武昭仪个人的表演时段了。

诬杀王皇后、萧淑妃;贬黜褚遂良,构陷长孙无忌等阻挠自己前进的异见大臣,怂恿李义府、许敬宗等图谋上位的野心分子为自己鼓噪声势,制造封后舆论。

永徽六年(655)十月,高宗正式册立武氏为皇后。不久,那位刚当上太子不久的李忠(宫女所生,认在王皇后名下)遭到废黜。武后的长子,是年四岁的李弘成为新的接班人。

贵为皇子的李贤早在四岁时就被封为潞王,到了龙朔元年(661)之时,高宗改封他为沛王,加授扬州都督,左武卫大将军等荣誉职务。

咸亨二年(671),高宗巡幸东都洛阳,让太子李弘留守京都长安,处理内外事务。期间,李弘在宫中转悠,无意间获知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宫廷内幕。

武后残杀萧淑妃后,连她的两个女儿也不放过,将其打入后宫的牢房之内,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吃着猪狗不如的食物,使其年过三十也无法出嫁。

李弘看到两个同父异母姐姐的悲惨境况之后,十分同情,立即上奏请求将她们释放并出嫁。高宗批准,武后则大发雷霆,当天就把二人嫁给了两个当值的卫兵。李弘因此触怒了母后。

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武后不仅在实际上掌握了大权,在名义上也和皇帝分庭抗礼了。

次年,李弘随父皇前往合璧宫游玩,不久暴亡,年仅二十四岁。时人都认为他是被野心勃勃的亲妈用鸩酒毒死的。

高宗悲痛万分。当年六月立次子李贤为新的太子。没过多久,多病的高宗命他代行主持国家政务。

李贤不负重望,明达干练,办事周详,受到满朝文武的一致赞扬。高宗也很欣慰,亲自下诏对其褒奖,诏书中说:

“太子李贤自从代理国政以来,非常留心施政要领。抚恤百姓,竭尽爱怜;施用刑法,务求明察秋毫。而且,他还勤勉好学,闲暇时间全都用来研读经典,体悟圣人之道。太子彰善瘅恶,树之风声,令朕非常满意,特赐丝绸五百段,以示表彰。”

李贤爱才,身边聚集了很多才学之士,当中最有名的就要数“初唐四杰”之一的大才子王勃了。王勃是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的孙子,才华早露,人称“神童”,17岁时就被当时的沛王李贤聘为王府侍读。

当时,社会上风靡斗鸡活动,许多王公大臣也都非常痴迷。

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哥俩儿斗鸡,在旁观战的王勃玩性大发,挥笔写就了一篇《檄英王鸡》,以此讨伐英王鸡,并为沛王鸡呐喊助威。

高宗看到这篇文章之后,生气地说:

“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辅官,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如此下去,势必挑起诸王之间的矛盾。”

当年,高宗之所以能够成为太子,就是捡了大哥二哥鹬蚌相争的便宜,他上台后自然对于皇子的关系问题格外敏感。于是,高宗当天就下诏罢免王勃官职,将其踢出了沛王府。

此事也给沛王李贤上了一课。

唐代史学十分繁盛,统治者非常重视史学的经世致用,更将修撰史书作为巩固政权,粉饰太平的一种手段。太宗时期便曾由中央政府组织大批官方学者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修史活动,《二十四史》中有八部成于此时。

为了给自己的夺权运动营造声势,增加筹码,并组建参谋团队,武后于上元二年(675)三月,召集了一批依附于己的御用文人,开始大量修书,先后撰成《少阳臣范》、《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百僚新诫》、《臣轨》等书,达千余篇之多。

武后密令这批走卒积极参决朝廷奏议,以分宰相之权。因为他们被特许出入皇宫北门玄武门,故而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太子李贤不甘示弱,召集当时研究汉代历史的名家张大安、刘纳言等人,为范晔的《后汉书》作注。他不仅是这项文治工程的组织者,而且是主要执笔者,为其倾注了大量心血。

注疏虽为解释和补充原著的作品,但所耗费的精力并不亚于著书。李贤不仅对原书进行注音、释义和校勘,还增补了大量相关史料,对于那些尚有疑问的,则将其列出,以示存疑,表现了十分严谨的治学态度。(www.xing528.com)

仪凤元年(676)十二月,该项工程胜利完工,李贤将其进献给父皇。高宗大喜,称赞不已,赐物三万段,并把此书送交秘阁(皇家图书馆收藏。这就是流传至今,享有盛誉的“章怀注”。

此外,李贤还著有《列藩正论》、《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籍,但均已佚失。

正当太子李贤声望正隆之际,有个人却很不以为然。他再三向武后暗示,英王李显(武后第三子)和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十分相像,相王李旦(武后第四子)的相貌贵不可言,至于李贤则是不配做太子的。这个胆大妄为之人便是明崇俨。

明崇俨是河南偃师人,小的时候曾经跟随一个精通请神招鬼的小吏学习巫术。他在做黄安县丞的时候刚好赶上刺史大人的千金得了重病,危在旦夕。明崇俨用偏方将其治愈,一时名声大噪,被称作“神人”。此事被高宗和武后得知,特召其面谈。明崇俨大谈神怪之事,使得二人大为叹服。

盛夏,高宗热得不行,盼望着下场雪,明崇俨很快就捧来一把雪进献,说是从阴山取来的,众人无不惊愕。

四月,高宗突然想吃西瓜,明崇俨向其讨要了一百钱就出去了,没多久竟然献上一个黑美人大西瓜,还神神秘秘地说道:

“这是臣从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市境内)一户老农的果园中弄来的。”

高宗派人随明崇俨去寻找那户老农核实情况。老人说是埋藏的一个西瓜没影儿了,但却在土里发现了一百钱。

一连串的奇异事件,令高宗夫妇深感不可思议,对明崇俨更加宠信了。

话说武后在将王皇后和萧淑妃残害之后,长期噩梦不断,痛苦万分,只得时常借故离开长安,跑到洛阳居住,但仍是时常发作。明崇俨施法念咒,帮武后解除了噩梦的困扰,他也因此得到了武后的特殊宠幸。

对于明崇俨的诋毁,太子李贤非常不爽,可此人是帝后的宠臣,他也无可奈何,只能暗自愤恨。

这时,宫中流传着这样的谣言,说李贤并不是武后亲生,而是她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武后姊妹三人,她排行第二,妹妹早死。自从武后得宠,守寡在家的姐姐武顺也跟着沾光,被封为韩国夫人,还常常带着漂亮女儿贺兰氏出入宫廷。次数多了,母女二人竟然全都被高宗相中,得到宠幸。没想到软绵绵的高宗还好这口儿,老少通吃。

谣言听多了,武后心里也觉得腻歪,看着李贤越来越不顺眼,就将自己组织文人撰写的《少阳正范》和《孝子传》拿给李贤,让他好好学学如何当太子,如何做儿子。

更重要的是,身为帝国接班人的李贤已经年长,对母亲的专权逐渐流露出了不满,这是武后无法容忍的,因此多次写信对其进行斥责。李贤心中疑虑,一想起惨死的废太子李忠和哥哥李弘,更加惊恐不安了。

他私下作了一首《黄台瓜辞》,辞中曰: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李贤借此表达对于母亲频繁废立,残害骨肉的不满,和对自身危险处境的忧惧。

调露二年(680),长安城中发生一起凶杀大案,明崇俨竟被盗贼杀死。正在东都的武后下令加紧搜捕凶手,但却一无所获。时人都说死者是被鬼神夺去了魂魄。

武后不甘心自己的宠臣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死掉,决心借此做一篇大文章。她觉得明崇俨的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太子李贤,而且案发时期,正是李贤在长安主持政务,嫌疑颇大,遂命人诬告太子为幕后凶手,将其逮捕入狱。接着,武后让自己的亲信裴炎会同宰相薛元超、御史大夫高智周等官员联合审理此案。

薛元超曾经得罪过武后,因而在问案过程中不敢过多发表意见,高智周则压根儿问都不问,一个劲儿地请求辞职,可见此案实则由裴炎操控,而他则是唯武后之命是从。

期间,查案人员在东宫的马厩里发现了几百副铠甲,随即给太子李贤扣上了图谋造反的大黑帽子。而正在接受审讯的东宫奴仆赵道生,也扛不住了连日的严刑拷问,假称自己奉太子之命暗杀明崇俨。武后要求重治李贤,高宗素来喜爱这个儿子,非常不忍,请求武后对其减刑,武后厉声说道:

李贤图谋叛逆,应该大义灭亲,绝对不可赦免。

高宗吓得再不敢说话了,眼睁睁地看着李贤被贬为庶人,关进了牢笼。武后下令,将查获的铠甲全部拿到洛阳闹市区的天津桥当众焚烧,以儆效尤。

接着,平日与李贤亲近的宰相张大安被贬为普州(治所位于今四川安岳县)刺史,东宫辅官刘纳言更惨,直接被贬到了海南岛,另外还有十余人因牵连此案而被贬官。

永淳二年(683),李贤被发配到了巴州(今四川巴中市),受到严加监管。

李贤被废之后,三弟李显成为太子。弘道元年(683)高宗病逝,李显接班,即中宗,在位不及两个月即被武后借故废黜。

次年,武后立第四子李旦为皇帝,即睿宗,但却迫其长期窝在深宫,不得过问政事,她自己则是临朝称制,掌握内外大权,这也标志着武后进入了称帝的倒计时阶段。

这时,武后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李贤,觉得此儿仍是横在自己称帝道路上的一个隐患,不得不除,于是派出臭名昭著的酷吏丘神img5前往巴州执行特殊任务。

丘神img6首先将李贤囚禁到别处,然后命人在其住处翻箱倒柜,彻底搜索,但却没有查到任何与谋反搭上边的线索。丘神img7恼羞成怒,露出了魔鬼本质,逼令李贤自杀。

李贤喊冤:“吾有何罪?”

丘神img8恶狠狠地说道:“你生而该杀!”废话少说,免得老子亲自动手,否则就死的没那么好看了!

陷入绝望的李贤磕破脑门也想不明白自己都混到这份儿上了还能对谁构成威胁,挥泪自尽,时年三十岁。

难以想象,武后在得知亲生儿子的死讯之后内心作何感想。

不久,李贤的追悼会在洛阳显福门隆重举行。武后率领睿宗皇帝和在京全体官员出席仪式。武后下诏,追封李贤为雍王,贬黜“擅作主张”的丘神img9为叠州(治所位于今重庆合川县)刺史,但不久就让其官复原职了。

待到二十年后,中宗李显复位,武则天被迫退位之后,李贤的名誉才得以恢复。他被追赠为司徒,灵柩也被迎回长安,陪葬乾陵(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中宗死后,睿宗通过政变,再次登上皇位,感慨之余,他想起了惨死的二哥李贤,遂追赠其为皇太子,谥号“章怀”。但这些虚名对于一个死人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