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风格各异的琴派,你了解多少?,【古琴文化】摩尼天虹

风格各异的琴派,你了解多少?,【古琴文化】摩尼天虹

时间:2023-04-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风格各异的琴派一、关于琴派的概念(一)什么是琴派百家争鸣,对于学术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琴文化自然也是如此。琴家们各自遵循某些共同琴道观点和风格,而形成一定的琴家群体,就是所谓琴派。风格相近者,最终形成琴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琴派的形成,主要因素约可总结为三个,即:地域影响、师承影响、传谱不同。

风格各异的琴派,你了解多少?,【古琴文化】摩尼天虹

风格各异的琴派

一、关于琴派的概念

  (一)什么是琴派

  百家争鸣,对于学术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琴文化自然也是如此。 
  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不同地域、不同师承的琴家的风格彼此都不相同。同一地域、同一师承的琴家的风格也是各有特点而不尽相同。同一曲目,不同的琴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形成不同的风格。 
  所以,在琴的领域,也同样有流派之说。 
  所谓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这里所说的派别,是指依照共同的义理或风格而探讨学习的不同的群体。 
  琴文化领域,也和其他学术领域一样,存在着多种艺术观点和演奏风格。琴家们各自遵循某些共同琴道观点和风格,而形成一定的琴家群体,就是所谓琴派。 
  同一琴派中的所谓共同特点,一般取决于地方色彩、师承渊源、本派所依据的传谱、琴学观点及基本演奏风格。

  (二)琴派是怎么形成的

  琴派是怎么形成的呢?琴乐是人心灵的外在体现。不同琴家,对于琴文化的理解,自然也受其天资、性格、个人修养、思想境界、心理状态的影响。随着理解的不同,流露于指下,则神韵各异,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相近者,最终形成琴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琴派的形成,主要因素约可总结为三个,即:地域影响、师承影响、传谱不同。 
  所谓地域影响,是指同一地域的琴家,便于寻师访友,相互切磋琴艺,加之民风相近,性格往往相近。如此相互影响,较易形成默契,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风格,最终形成琴派。 
  所谓师承影响,是指卓越的琴学家,由于其深厚的造诣,独树一帜,得到大众的仰慕,以致琴人相继随之学习。如此就形成了不同的师承体系。同一师承的琴家,遵循恩师的教导,往往对琴道的理解和演奏的风格相同或相近,最终形成琴派。 
  所谓传谱不同,是指随着琴谱的普及,不同琴家,依照不同的琴谱钻研琴学。学习同一琴谱的琴家,则更易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风格,最终形成琴派。 
  自唐朝起,琴学流派就已见于著录。如隋唐赵耶利所述:“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延,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 
  北宋时,亦有京师、两浙、江西等流派,并有著录评价说:“京师过于刚劲,江南失于轻浮,惟两浙质而不野,文而不史。” 
  到了明朝,江、浙、闽派也有很大影响。如明朝刘珠所说:“习闽操者百无一二,习江操者十或三四,习浙操者十或六七。” 
  明末清初以后,至于现代,相继又出现了“虞山”、“广陵”、“浦城”、“泛川”、“九嶷”、“诸城”、“梅庵”、“岭南”等著名琴派。 
  现代通讯技术发达、交通便利、文字音像资料较多,给于了现代琴家便利的学习条件,使之能够广求名师,研讨琴学。所以,现代的琴文化领域,各琴派之间,得以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因此,现代的很多琴家,都能吸取多派长处,形成自己独立鲜明的风格。

二、名派简介

  (一)浙派

  派 名:浙派、浙谱、浙操
  形成时期:南宋末年
  创 始 人:郭沔(楚望)
  主要风格:流畅清和。
  代表人物:郭楚望、毛敏仲、徐天民、徐秋山、徐梦吉、徐仲和等
  代表琴曲:《潇湘水云》、《渔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
  重要琴著:《琴操谱》(郭楚望)、《琴述》(袁桶)、《霞外琴谱》(金汝励)、《琴学名言》(徐梦吉)、《梅雪窝删润琴谱》(徐仲和)、《梧岗琴谱》(黄献)、《杏庄太音续谱》(萧鸾)等。

  (二)虞山派

  派 名:虞山派、熟派
  形成时期:明末
  创 始 人:严征(天池
  主要风格:清微淡远,中正广和。
  代表人物:严天池、徐上瀛、吴景略等
  代表琴曲:《秋江夜泊》、《良宵引》、《潇湘水云》等
  重要琴著:《松弦馆琴谱》(严天池)、《大还阁琴谱》(徐上瀛)等。

  (三)广陵派

  派 名:广陵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徐常遇等
  主要风格:中正、跌宕、自由、悠远。
  代表人物:徐常遇、徐祜、徐祺、吴灴、秦维翰、释空尘、孙绍 陶、张子谦、刘少椿等
  代表琴曲:《龙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潇湘水云》、《广陵散》等
  重要琴著:《澄鉴堂琴谱》(徐常遇)、《五知斋琴谱》(徐祺)、《自远堂琴谱》(吴灴)、《蕉庵琴谱》(秦维翰)、《枯木禅琴谱》(释空尘)等。

  (四)浦城派

  派 名:浦城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祝桐君
  主要风格:指法细腻,潇洒脱俗,疾缓有度。
  代表人物:祝桐君、许渔樵、张鹤等。
  代表琴曲:《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关三叠》、《石上流泉》等。
  重要琴著:《春草堂琴谱》(苏琴山)、《与古斋琴谱》(祝桐君)、《琴学入门》(张鹤)等。

  (五)泛川派

  派 名:泛川派、川派、蜀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张合修(孔山)
  主要风格:躁急奔放,气势宏伟。
  代表人物:张孔山、顾玉成、顾隽、顾梅羹、夏一峰、查阜西、喻绍泽等。
  代表琴曲:《流水》、《醉渔唱晚》、《孔子读易》、《普安咒》等。
  重要琴著:《天闻阁琴谱》(唐松仙)、《百瓶斋琴谱》(顾隽)等。

  (六)九嶷派

  派 名:九嶷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杨宗稷(时百)
  主要风格:苍劲坚实,讲究吟猱节奏。
  代表人物:杨时百、管平湖等。
  代表琴曲:《流水》、《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幽兰》等。
  重要琴著:《琴学丛书》(杨时百)等。

  (七)诸城派

  派 名:诸城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王溥长、王雩门
  主要风格:清和淡远(溥长),绮丽缠绵(雩门)。
  代表人物:王溥长、王雩门、王心源、王燕卿、王心葵等。
  代表琴曲:《长门怨》、《阳关三叠》、《关山月》等。
  重要琴著:《桐荫山馆琴谱》(王溥长)、《琴谱正律》(王雩门)等。

  (八)梅庵派

  派 名:梅庵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王宾鲁(燕卿)、徐立孙
  主要特点:流畅如歌,绮丽缠绵,吟猱幅度较大。
  代表人物:王燕卿、徐立孙、邵大苏、王永昌等。
  代表琴曲:《平沙落雁》、《长门怨》、《关山月》、《秋江夜泊》、《捣衣》等。
  重要琴著:《龙吟馆琴谱》(毛式郇)、《梅庵琴谱》(徐立孙)等。

  (九)岭南派

  派 名:岭南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黄景星
  主要风格:清和淡雅。
  代表人物:黄景星、李宝光、郑健侯、杨新伦等
  代表琴曲:《碧涧流泉》、《渔樵问答》、《怀古》、《玉树临风》、《鸥鹭忘机》、《乌夜啼》等。
  重要琴著:《古冈琴谱》、《悟雪山房琴谱》(黄景星)等。

划时代的名家

一、唐朝以前时期

  (一)划时代的里程碑

  琴文化,自古以来,就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历代琴门名家,也多如天上繁星。想要逐一介绍,实在很难。
  这里简要介绍的,是琴文化发展史中,划时代的名家。这些名家,在几千年的中国琴文化中,都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二)先古时期

  (1)伏羲
  伏羲是约公元前三四千年时的人,是中华民族的老祖先,被誉为三皇之一。伏羲对琴文化的贡献,在于他首创制琴。传说伏羲见凤集于桐,于是象其形,削桐以制琴。所以,伏羲被视为琴文化的始祖。中华的琴文化数千年的历史,即从伏羲开始。

  (2)夔
  夔是约公元前2200年先后的人,是舜帝的大臣。《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夔对琴文化的贡献,就在于其首制琴乐,成为华夏音乐的先祖。

  (三)春秋战国时期

  (1)伯牙
  伯牙是约公元前600年前后的楚国人。其学琴于成连,三年不成。成连见其能收敛精神,情志专一,便称自己的老师方子春在东海中,能称人情,于是带伯牙往东海蓬莱山。成连将余伯牙留在山上,自己乘船而去,长时不回。伯牙独处山上,“近望无人,但闻海上汩没崩澌之声,山林杳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称我情!’乃援琴而歌之。”一曲终了,成连也乘船返回。从此,伯牙得悟琴之妙趣,遂成天下妙手。而伯牙就此所作的《水仙操》,则成为不朽名曲。
  关于伯牙《高山流山》觅知音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用以言志,“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然知音难觅,常人不能解其琴心。唯有子期能明了伯牙琴中所述志趣。于是,伯牙、子期结为知己。《高山流水》成为千古佳音。子期死后,伯牙自毁瑶琴,发誓再不弹琴,以报知音。
  伯牙对后世的影响,不仅在于其是琴门圣手,同时给人们留下的知音难觅的慨叹,也在人们的心中,长久地留下共鸣。也因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使人们对琴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2)孔丘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后期鲁国人。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古琴音乐大家。孔曾向大琴家师襄学琴,对琴道有“鼓琴足以自娱”等见解。
  孔子以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育人,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文人雅士,修习琴乐,以完善人格的风尚,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孔子的影响。
  孔子周游列国,没有国家肯重用他。在回国的路上,他见到幽谷中的兰花,发出慨叹:兰花本是香花之王,如今却藏于幽谷,正如贤德之人不得重视一样。于是,孔子作了著名的琴曲《幽兰》,以表达幽兰人不知,品格足高己的气节风范。这首《幽兰》,到如今还有很大的影响。

  (四)汉晋北朝时期

  (1)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公元12年—公元117年)是汉朝的大文豪,同时也是著名的大琴家。他一曲《凤求凰》打动了才女卓文君,与其远走结为伉俪的故事,是脍炙人口的佳话。直到如今,许多人闻知古琴之名,还是由于这个故事呢!
  司马相如曾为皇后陈阿娇作《长门赋》,使皇后再次得到皇帝的恩宠。而《长门赋》也作成了一首千古名曲,即《长门怨》。
  另外,李白也曾专门写诗赞颂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可见司马相如在琴文化上影响之大。

  (2)蔡邕
  蔡邕(公元132年—公元192年)字伯喈,是东汉的文史大家,同时也是琴文化史上顶级的琴学大家。蔡邕从小即很博学,工于书画,尤精琴道。他著有《琴赋》、《琴操》等重要琴学名文,对琴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另外,他所作的《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是传世名曲。《蔡氏五弄》还曾被隋炀帝钦定为考取进士的必考科目。蔡邕的贡献,还在于在其影响下,先后涌现出阮禹、阮藉等琴学名家。其女蔡琰,在其影响下,也成了琴学大家。(www.xing528.com)

  (3)蔡琰
  蔡琰(公元177年—?)字文姬,是大琴家蔡邕之女。蔡文姬在其父蔡邕的影响下,成为琴学妙手。后在战乱中,她被虏至匈奴,嫁给了匈奴左贤王,居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遣使迎回,续写《后汉书》。名曲《胡笳十八拍》即蔡文姬所作。作为琴文化史上杰出的女琴家,蔡文姬对琴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4)嵇康
  嵇康(公元224年—公元262年)字叔夜,是曹魏时期的大琴家。他著有《琴赋》等重要琴学著作,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他所作的《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曾和《蔡氏五弄》一起被隋炀帝列为考取进士的必考科目。由于嵇康为当政的司马氏所不容,被处斩。临刑之时,嵇康仍最后弹奏了《广陵散》,可见其对琴文化的热爱。其临刑弹奏《广陵散》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5)陶潜
  陶潜(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字渊明,是晋代的大文豪。他对琴文化的贡献,主要在于其诗文对琴文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其有诗曰“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表现出他对琴的追求。他的《归去来辞》也被谱成琴曲,成为著名的琴歌。另外,他经常抚弄一张无弦素琴而作歌。朋友都表示不解,问其因由。他说道:“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一句妙语,可说是道出了琴道的奥妙之处。

  (6)萧衍
  萧衍即梁武帝,是南北朝著名的很有才学的皇帝。他崇尚佛教(有菩萨皇帝之称),也非常爱好琴道,曾著有《琴要》。皇帝热衷于琴,当然就会起到很大的影响。由于萧衍对琴道的喜好和研讨,对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7)丘明
  丘明(公元493年—公元590年)是南北朝晚期隋朝前期的琴家。他隐居于九嶷山,研究音律。其精于《碣石调.幽兰》,后将此曲谱传予宜都人王叔明。丘明对琴文化的最大贡献就是传下此文字曲谱。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碣石调.幽兰》文字谱为唐朝写本,即是依丘明所传流传下来的。该曲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乐谱

二、 唐、宋时期

  (一)唐朝时期

  (1)董庭兰
  董庭兰(公元695年—公元765年)是盛唐时期最著名的琴学大家。他擅长弹奏《胡笳》,名扬天下。唐朝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诗,即是对董庭兰高超琴艺的写照。

  (2)薛易简
  薛易简是盛唐时期与董庭兰齐名的最著名的琴学大家。他周游四方,广学各种琴曲,能弹奏大弄四十,还能弹杂曲小调三百,是琴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大琴家。他曾著有《琴诀》传世,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3)曹柔
  曹柔(公元730年—?)是盛唐时期的琴家。他对琴文化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首创了古琴减字谱。虽然减字谱到明朝才基本完善,但都没有离开曹柔减字谱的基础。

   (4)雷威
  雷威是盛唐时期最著名的斫琴大师。古琴极品当属唐琴。唐朝斫琴名家以蜀中雷氏为最。蜀中雷门曾九位著名大师,并称蜀中雷,即:雷绍、雷震、雷霄、雷威、雷文、雷俨、雷珏、雷会、雷迅。蜀中九雷中,又以雷威成就最大。他所斫的“春雷”为传世神品,历代均被视为无价至宝。

  (二)两宋时期

  (1)朱文
  朱文济(公元976年—公元983年)是北宋最著名的琴学大师,号称鼓琴天下第一,曾因其琴艺在御前任职,在当时影响很大。

  (2)欧阳修
  欧阳修(公元1007年—公元1072年)字永叔,是北宋文学大家,为一代之师。他学问渊博,又酷爱弹琴。由于他在当时的影响,对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另外,他的文章也对琴文化有很大影响。如琴曲《醉翁吟》即根据欧阳修《醉翁亭记》所作。

  (3)苏轼
  苏轼(公元1036年—公元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苏东坡的诗词文章脍炙人口,书法也是当时的典范,在琴学上也同样有非常深的修养。他曾为唐曲《阳关三叠》(《渭城曲》)填词,又曾为根据欧阳修《醉翁亭记》所作的琴曲《醉翁吟》填词。另外,他还作有琴曲《古琴吟》,又著有琴学著作《杂书琴事》,对琴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4)赵佶
  赵佶即宋徽宗。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风流皇帝,博学多才,书画皆为一代宗师。他对琴文化极为重视,除其本人即是一位很好的琴家以外,他还在内府设“万琴堂”,广罗天下珍贵名琴,对琴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5)郭沔
  郭沔字楚望,是南宋著名的大琴家。他所作的著名琴曲《潇湘水云》,表达了他深深的爱国之情,是历代琴曲中的顶级之作,一向被历代琴家给予特别的重视。创作《潇湘水云》,是郭楚望对琴文化的最大贡献。另外,他还创作有《步月》、《秋雨》等琴曲。

  (6)毛敏仲
毛敏仲是南宋末年的著名琴家之一。他一生所作的传世名曲很多,对琴界很有影响。其所作名曲主要有:《渔歌》、《樵歌》、《山居吟》、《列子御风》、《庄周梦蝶》等。

三、宋后时期

  (一)明朝时期

  (1)朱权
  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为明室宁王。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琴学大家,曾改“连珠”琴式而首创“飞瀑连珠”琴式。《平沙落雁》即是朱权的名曲。另外,他还曾作琴曲《秋鸿》,又撰辑《太古遗音》、《神奇秘谱》。《神奇秘谱》是琴文化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琴谱之一。朱权的一生,对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汪芝
  汪芝是明朝的著名琴家。他于嘉靖年间撰辑《西麓堂琴统》。《西麓堂琴统》是一套极有影响的琴谱,其中收录琴曲百余首,是明代曲谱中收曲最多的传统琴谱。

  (3)严征
  严征字天池,是明代著名琴学大家。他是“虞山琴派”的创始人。而虞山派为最有影响力的琴派之一。他还编辑了《松弦馆琴谱》。该琴谱也是一都极有影响的琴谱。

  (4)徐上瀛
  徐上瀛号石帆,明末清初琴家。他发展虞山派“清微淡远”的风格,并兼收各家之长而别创一格,成为明末清初著名琴家,虞山派代表人物之一,时人誉为“今世之伯牙”。他根据宋朝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根据冷谦的《琴声十六法》著《溪山琴况》。《溪山琴况》是古琴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

  (二)清及以后

  (1)张合修
  张合修字孔山,是清末青城山中皇观道士,为琴学大家。他精于《流水》、《醉渔唱晚》、《孔子读易》等琴曲。他的七十二滚拂《流水》,尤其为琴曲之珍品,甚受推崇。他曾在武昌开门授琴,培养出很多琴学高手。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杨宗稷
  杨宗稷(公元1863年—公元1931年)字时百,号九嶷山人,是清末民初著名琴学大家。他曾编著《琴学丛书》四十三卷,影响非常之大。他最先将文字谱《碣石调.幽兰》译成减字谱,又对《广陵散》、《流水》、《胡笳十八拍》等古曲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晚年开设“九嶷琴社”授琴,对琴文化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3)王宾鲁
  王宾鲁(公元1867年—公元1921年)字燕卿,清末民初著名琴家。他的风格流畅,绮丽缠绵,在诸城派中别具一格,同时他也是梅庵琴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在南京授琴,所擅十四曲,传予后人。

  (4)彭庆涛
  彭庆涛(公元1891年—公元1944年)字祉卿,清末民初著名琴家。他承袭家学,精通琴道。近代以来极受推崇的名曲《忆故人》,即是彭氏家传琴曲,由彭祉卿广传于世间。他尤其精通《渔歌》,故被称为“彭渔歌”。他曾和查阜西、张子谦共创“今虞琴社”,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5)徐元白
  徐元白(公元1892年—公元1957年)是近现代的著名琴家。他曾自制琴五十张,流传于世;曾在南京参加创建“青溪琴社”,在重庆参加创建“天风琴社”;著有《天风琴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6)查镇湖
  查镇湖(公元1895年—公元1976年)原名夷平,字阜西,为近现代著名琴家,是民国以后,琴界公认的影响最大的现代琴学大师。由于其特别精通《潇湘水云》,故被称为“查潇湘”。他曾为复兴琴文化而四处奔走,然并不受当权者的重视。于是,他毅然独立承担起中兴琴文化的事业。他曾参加创建“青溪琴社”,曾和彭祉卿、张子谦共创“今虞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历任全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等职。他曾受中国音乐家协会之托,率古琴彩访组,往全国各地进行考查工作,主持编印了《存见古琴曲谱辑览》、《琴曲集成》、《历代琴人传》、《琴论缀新》等书。查阜西为近现代琴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可谓是不可多得。

  (7)管平湖
  管平湖(公元1897年—公元1967年)是近现代最著名的琴家之一。他曾从学于杨宗稷等琴学大家,又曾广游各地,修习琴道,成为难得的琴学大师。他以指法苍劲而见长,《广陵散》、《流水》等名曲,是其最见特色的曲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他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古琴指法考》是他的著作,对琴界有很大影响。近年来,美国在太空探测器中录制了多首地球人类音乐文化的代表作品,在太空中播放。管平湖所弹奏的《流水》作为唯一的中国音乐的代表作,被选入其中。这使中国的琴文化在全世界文界形成影响。近年来海内外逐渐兴起的“古琴热”,和《流水》飞向太空,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8)张子谦
  张子谦(公元1899年—公元1991年)是近现代著名的琴家,是“广陵琴派”的代表人物。他精于《龙翔操》,故被称为“张龙翔”。他和查阜西、彭祉卿被共称为“浦东三杰”,共创“今虞琴社”。他曾著有《操缦琐记》,为琴界留下很多重要资料。另外,他还培养出很多琴坛高手,如:成公亮、戴晓莲、李凤云等,为现代琴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贡献。

  (9)刘少椿
   刘少椿(公元1901年--公元1971年)是近现代杰出的著名琴家,是“广陵琴派”的代表人物。为人淡泊,不善交际。其对琴文化的重要贡献在于忠实继承了“广陵琴派”之神韵。并培养了梅曰强等琴界人才。对古琴事业作出杰出贡献。为琴艺及为人堪称现代琴人之概模。

  (10)喻绍泽
  喻绍泽(公元1903年—公元1988年)是近现代著名的琴家。他自幼习琴,经名师指导,成为享誉琴坛的著名琴家。他受于成都音乐学院教授古琴,也是成都“锦江琴社”的名誉会长,对现代琴坛影响很大。

  (11)吴韬
  吴韬(公元1907年—公元1987年)字景略,是近现代著名的琴家。他曾在“今虞琴社”任要职,曾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培养出吴文光、李祥霆等古琴名家,为现代琴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