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奔驰信心赶超对手,打造品牌与品质

奔驰信心赶超对手,打造品牌与品质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5月3日冰岛火山灰终于没有影响戴姆勒集团董事长、奔驰全球总裁蔡澈的中国之旅。蔡澈的开场白简短却鲜明,这位任期前不久被延长至2013年的奔驰掌门人表现得格外自信。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奔驰和戴姆勒一直希望有小一点排量的四缸发动机。在这一点上,奔驰是非常有信心的,只要客户按照他的要求买最好的,价格也好,质量也好,我们非常有信心奔驰在这个市场上会有更大的发展。

奔驰信心赶超对手,打造品牌与品质

2010年5月3日

冰岛火山灰终于没有影响戴姆勒集团董事长、奔驰全球总裁蔡澈的中国之旅。4月23日,蔡澈出现在北京国际车展现场。

奔驰近两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谓是一路奔驰。“2010年第一季度戴姆勒业绩不错,业绩不错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市场非常成功。”蔡澈的开场白简短却鲜明,这位任期前不久被延长至2013年的奔驰掌门人表现得格外自信。

记者:中国市场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很多大的汽车厂商考虑把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搬往中国,在研发方面,奔驰公司高层是否会更多地考虑中国因素?

蔡澈:中国市场对奔驰来说非常重要,我们非常重视中国消费者。最近的例子是,今年3月戴姆勒汽车公司同中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建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新型电动汽车,并将创建全新品牌。我们和比亚迪的合作,与之前国际大厂和中国公司的合作有非常大的区别。以前国际大厂拿产品在中国生产,这一次我们双方都拿出技术,为中国市场合作开发电瓶车,这是和以前的合作方式完全不一样的。

施密特(奔驰全球市场销售执行副总裁):在中国,我们有一个研发团队,也有一个小小的设计中心,这样做就是为了近距离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以便在第一时间把中国消费者对车的理解融入设计和制造中。

比如,我们对E级车进行了14厘米的加长,这是针对中国市场完全重新设计的一款车。可以想象,在未来中国E级车加长上市后,其他亚洲国家也可能对这款车有需求。我想说明的是,加长的E级车对它的外观、设备都进行了多处改进。这款车在今年六七月份准备上市,希望能在中国取得两位数的增长。

记者:请问与比亚迪未来的合作产品会挂什么品牌?在其他国家也会有销售吗?

蔡澈:不会是比亚迪的品牌,也不会是戴姆勒旗下或者奔驰的品牌,是比亚迪和戴姆勒之间新开发的品牌。我们最初签的合作备忘录主要是针对中国市场,到时候看它是否具有海外市场的潜力。现在都还只是第一步,刚开始共同开发。

记者:你认为新能源车占新车销量多大比例才能说这个市场正式启动?

蔡澈:去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1400万辆,其中乘用车达到900万辆,如果我们只算百分之一,就有10万辆的量,达到10万辆就可以支持一个汽车厂,那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中国汽车市场能够持续这样增长的话,从中拿出1%作为新能源车的市场,就是很大的一个量。

记者:戴姆勒刚跟克莱斯勒“分手”后又选择了雷诺日产,是否意味着戴姆勒不甘于只做高端轿车,而是想尝试全系列的汽车企业

蔡澈:关于为什么戴姆勒和雷诺日产合作,第一,戴姆勒旗下有Smart品牌,作为高端车厂商,我们一直希望能够保留这个小型车的Smart品牌。如果想要保证它的规模,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合作伙伴在小型车领域里。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奔驰和戴姆勒一直希望有小一排量的四缸发动机。基于这两个主要考虑,经过多方的接触和谈判,最后我们觉得雷诺日产比较合适。我要强调的是,梅赛德斯—奔驰一直都会是一个高端品牌,但我们也希望在其他车型的高端产品方面有所发展。

记者:我们注意到你在新车发布会上说,希望把奔驰E级加长版定为行政用车。你如何看待未来中国豪华行政用车市场的竞争?

蔡澈:中国公务车市场包括政府用车市场,虽然大部分车是奥迪,但我也注意到有多种产品活跃在这个市场里。将来随着市场发展,我们希望公务车和商务车市场慢慢扩得更大,有更多产品可以进来竞争。在这一点上,奔驰是非常有信心的,只要客户按照他的要求买最好的,价格也好,质量也好,我们非常有信心奔驰在这个市场上会有更大的发展。

奥迪在中国公务车市场里占的份额较多,但从全球的角度讲,奔驰和奥迪、宝马沃尔沃相比,在公务车市场里一直是领先的。我们不惧怕竞争,我们相信客户最终会根据他的需求挑选产品,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非常有信心。

蔡澈在北京车展上推介首发车型Shooting Brake概念车(www.xing528.com)

韦伯(戴姆勒集团负责研发董事):这款长轴距E级车,是我们所谓行政座驾最好的代表,目前它只会在中国市场销售。这款车由我们的合作伙伴北京奔驰在北京生产,拥有奔驰车所有的性能和特点,它在后排空间上更是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空间的需求,在舒适性的体验上,包括三区的空调系统、后座娱乐系统以及有中国操作系统的导航地图等等,可以说是真正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我们相信它的市场表现会非常好,它将成为我们在中国进一步获得成功的重要产品。

记者:迈巴赫在销量上与宾利劳斯莱斯还有一定差距,奔驰对改款迈巴赫有没有具体销量目标?

蔡澈:这一次我们在北京车展全球首发改版迈巴赫,就已经说明中国市场对迈巴赫产品线有多么的重要。另外,迈巴赫是我们在做的一个品牌,需要一步一步努力才可能慢慢提升它的市场地位。像迈巴赫、劳斯莱斯和宾利这样的高档品牌有其自己的特点,它们的产品生命周期不会像小品牌的车那么短。当然,我们也会根据细分市场的特点进一步做工作,提高迈巴赫产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记者:你认为新能源发展方向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蔡澈:总的来说,电动车是未来最有希望的,当然达到完全电动车那一步,中间还有很多步骤要走,比如说一开始可能是微混、全混,包括插电的混合,将来变成电动车、增程器。谈到电动车能量来源,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都可以提供。到最后一步电器化,中间要走很多步,这代表着很多不同的技术路线,步骤复杂,不可能一天完成。就像盖房子一样,按模块化的方式,不可能我们今天只做这一块,其他的就扔掉。

韦伯:奔驰认为,未来交通解决方案的目标肯定是零排放,所谓零排放是指纯电动驱动,这可以通过两个技术手段实现,一是电池驱动,另外一个是氢燃料。电池驱动会受续航里程的限制,所以电池驱动更适合城市内交通,长距离我们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氢燃料。从现在的传统能源过渡到新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过渡时间内还是多种技术应用,包括插电池使用,插电池使用有非常好的环保和排放诉求。我们认为,这几个是未来几个方向,在这几个方向上,奔驰都倾注了最大的力量在进行研发。

记者:关于替代能源技术研发过程,奔驰有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韦伯:未来时间表分三步,前后会投入超过40亿欧元的费用进行研发。在全球经济危机高潮时期,我们曾提到了这个数字,实际上,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有所增长。其中,50%的费用完全放在新能源研究上。

现在,我们量产的混合动力已经有了,而且会越来越多。Smart电动车已经在小批量生产了,这款概念车拿到北京来,也是希望尽快了解市场的反馈,听到消费者的声音。

记者:奔驰的品牌美誉度在中国很好,但是在数量上目前仍然落后于宝马和奥迪。奔驰公司是否有意识改变这种处境?

蔡澈:记得两三年前,宝马的销量是奔驰的两倍,去年曾经有3个月,奔驰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宝马,所以我们有信心能够超过宝马。奥迪来中国市场已经很长时间了,奔驰要赶上奥迪的销售水平需要更多的时间。从我们自身来说,还要进一步做工作,确保在高档车里的领先地位。

施密特:我认为,奔驰公司在品牌、质量和安全性能上已经领先。尽管销量现在还不是第一名,但从2009和2010年第一季度的情况看,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已经取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当然,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在中国进行大量投资,奔驰公司有信心在未来一段时间,在数量上追赶前面的竞争对手。但有一点很重要,是对奔驰来讲,最重要的是品牌、质量、安全,在我看来,这些比销售数量更重要。

记者:去年全球汽车市场出现低迷,中国汽车市场增长依然很快。你对未来一个时期如何预期?

施密特:我很清楚中国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几个豪华汽车品牌,我认为中国豪华车市场份额目前仍然比较小,我们会密切关注整个中国豪华车市场发展前景。奔驰有很完备的销售团队和服务团队,我们已经做好了为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准备。

目前从全球看,美国市场己经出现了明显好转,出现了增长;欧洲市场现在稍微有一点好转;亚洲市场增长非常快,非常强劲,分析全球市场我们认为今年的增长会到4%,但是奔驰公司的增长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具体到中国市场,我认为2010年在中国销售要超过10万辆轿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