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2030驾乘:品牌与品质

2030驾乘:品牌与品质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月26日,“直达2030”可持续交通系列论坛在世博园内上汽集团一通用汽车馆举行。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宣布,论坛将聚合全球城市交通顶级专家和通用汽车的智慧结晶,以2030年城市交通“蓝皮书”的形式在今年11月正式发布。一位名叫珍妮的虚构人物,为我们天方夜谭般地描述了2030年的汽车生活——拥有新汽车DNA的未来生活将与今天截然不同。汽车到达高速路时并入高速自动收费车道,珍妮的车与其他车辆排好队开始快速行驶。

2030驾乘:品牌与品质

2010年6月7日

为应对能源的可持续性、二氧化碳减排和城市化进程的全球性挑战,汽车工业正处于一个始料未及的“发明创造”期。

5月26日,“直达2030”可持续交通系列论坛在世博园内上汽集团一通用汽车馆举行。早晨9点钟从酒店出发,据说从酒店前往上海世博园区的距离不到4公里路程,但我们搭乘的巴士却走了40多分钟。于是,在前往“直达2030”论坛的途中,不禁想:20年后的驾乘尴尬能否真的改变?

“我知道,2030年听起来似乎还很遥远,但是其实不然。为了确保我们的后代能够像我们一样享受到个人交通自由,今天就需要开始行动。”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宣布,论坛将聚合全球城市交通顶级专家和通用汽车的智慧结晶,以2030年城市交通“蓝皮书”的形式在今年11月正式发布。

通用汽车对于未来城市交通的愿景,是实现零排放、零油耗、零交通事故、零交通堵塞,使驾驶者享有更多的驾乘乐趣,更时尚,更简单。甘文维说:“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通用汽车展示了对未来超级高速公路系统的愿景,这一愿景在20年后变为现实。今天,通用汽车在上海世博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这个愿望变成现实。”

一位名叫珍妮的虚构人物,为我们天方夜谭般地描述了2030年的汽车生活——拥有新汽车DNA的未来生活将与今天截然不同。

早上6点半,珍妮被闹钟叫醒。在起床准备上班时,她接通了自己的汽车。快速检查结果表明,所有系统均工作正常,电池已充好电,因为前一天晚上就连接插座开始充电了。珍妮发出指令,让她的汽车在1小时内开到家门口。7点半之前,汽车打开车库大门,启动并自动行驶到珍妮的公寓,在指定时间把她接上车。

检查路况后,珍妮决定多支付一点费用,选择走最快的路线,支付的费用会从她的银行户头自动扣除。汽车到达高速路时并入高速自动收费车道,珍妮的车与其他车辆排好队开始快速行驶。到达市区后,它离开车道并继续自动驾驶。看着窗外,珍妮的汽车安全地驶过一个个路口而从不停车,因为预设路线早已准确定时。前挡上的平视显示器显示着她经常光顾的商店的一些打折、新品推介等最新信息。

当汽车在上班地点外的路边停下时,珍妮指示它在费用不超过预算的最近一处停车场停好。还没进办公室,珍妮就收到了一条短信,通知她停车费已经从户头扣除以及车停在什么位置,以便她在需要的时候自己走过去。不过,她通常会发一条信息,命令汽车在下班后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她。珍妮还指示她的汽车在停车时采用太阳能充电,因为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这种充电方式的费用很低。由于她已经预定了回家路线,因此汽车充好电后有足够的里程供她做些别的事情。

令人惊讶的是,为珍妮的汽车生活带来方便的大多数技术其实已经存在了。本刊记者了解到,具有足够的可行驶里程和速度、可满足大多数城市个人交通需要的小型高效电动汽车业已成为现实。某些地区采用了高占有率收费车道,而另一些地区则设立了专用自行车道和公共汽车道。实时路况监控技术正得到推广,并且日益精密准确。

“我们可以把2030年的汽车看做一种高级驾驶平台,在汽车上集成了无线联网的计算机。”这些神奇的技术在通用汽车专家的解读中渐渐生动起来:“这些汽车可借助GPS技术实现精确定位,它们能感测到汽车四周的物体,并通过无线系统与其他汽车和路边设施通信。它们还能自动无人驾驶。向无人驾驶过渡会导致汽车重量减轻,因为不再需要笨重的防撞保护结构。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使汽车‘感觉’到周围物体并采取相应动作以避免碰撞,或降低速度使碰撞力不足以伤害行人、骑车人和汽车乘员。珍妮的汽车自动通过路口的动作就像一群蜜蜂或飞鸟在飞行途中改变方向而不相撞,又像一大群人穿过车水马龙的路口而不碰到身边的人。”

关于车速,专家们保证,“2030年的汽车也会实现比今天更高的平均车速”。这是因为在东京、伦敦大城市中,目前的平均车速只有16~24公里/小时。印度的班加罗尔和泰国曼谷,用大约8公里/小时的平均车速开一个小时甚至不如骑自行车!这种情况有望在2030年得到极大改观,“因为通过对大量小型汽车的智能化管理,能在城市道路网中实现非常高的流量,有可能高于目前的所有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组合。重要的是系统的总体灵活性、协调的车速和对路口的管理,而非最高车速”。

关于目前停车难的问题,在未来的汽车世界也将被重新定义:“现在大多数停车场在停满时都只有1/3的面积被实际占用。倒车和转弯需要很大的过道空间,停着的车之间也需要保持相当距离。采用车轮电机提高操控能力后,实际占用面积可以翻倍。如果汽车本身的尺寸也显著缩小,总停车密度可以提高4到5倍。在拥挤的城市中心,这可以极大改变‘停车面积’与‘人居面积’的比例。这对亚洲地区快速发展的城市尤其重要,因为这些地方的汽车拥有量正在呈现爆炸式增长。

通用汽车研发副总裁陶蔼伦(Alan Taub)第一次来中国的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2001年他第一次到印度,他说:“那时候,我没有看到这么多的汽车,也没有这么多交通拥堵的问题。但在10余年后,我们看到在高峰的时候,全球主要的城市基本上已经达到底线了。如果未来继续使用汽车的话,拥堵的问题必须要解决。”

陶蔼伦管理着通用汽车在全球的7个科学实验室,负责通用汽车前瞻性技术研发,他认为,为了应对能源的可持续性、二氧化碳减排和城市化进程的全球性挑战,汽车工业正处于一段始料未及的“发明创造”阶段,通过全新的DNA基因重塑汽车,使之更节油、更具有可持续性、更安全、更具驾驶乐趣。未来的汽车将采用电气化平台和车联网技术,实现汽车之间的“沟通对话”,最终实现自动驾驶的全新城市个人交通概念。

记者:到2030年实现一场汽车技术革命,这个周期在你看来是否足够从容?

陶蔼伦:我们不同的汽车平台,每5年就会更新一次。也就是说,现在距离2030年,我们只有4个汽车周期。在汽车周期里,2015年的问题现在就必须解决,因此我们现在必须更新整个汽车平台。无论如何都要不遗余力,希望解决方案能够不断达成,以应对这些挑战。

记者: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未来肯定会遇到更大的交通挑战,从技术革命的角度,你认为是否有办法应对挑战?

陶蔼伦:我们首先要面对那些挑战,然后找到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市场的确非常有潜力,规模很大,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在发展中潜在的问题,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觉得EN-V的概念对于任何国家的大城市都是很合适的,这只是一个计划,现在还不能做成量产车,但我们觉得这个概念是可行的。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这个技术,借助政府、商业伙伴和顾客的支持,使这种概念得以更好地成为现实。

记者:目前各大汽车公司在应对节能减排、改善交通方面各显其能,相互之间如何沟通呢?(www.xing528.com)

陶蔼伦:回顾汽车工业发展的进程,在过去100年,特别是过去1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已经学会了一点:一定要互相分享。这是一个行为学的问题,如果不能互相合作去解决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的产品就有可能在市场上受到更多的法律监管,就可能堵塞我们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

在某些技术上是非常需要进行合作的,比如说车与车之间的信息沟通系统,在某些领域,各个厂家之间肯定要相互合作,而且还必须与政府进行合作,制定相应的标准。另外,我们的很多技术又来自供应商,因此就会有很多技术协同效应

记者:你认为竞争将主要在哪些领域进行?汽车消费有何特殊性?

陶蔼伦:整车设计以及消费者体验,这些方面在市场上比较能体现竞争关系。我们会共同努力来改善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但同时,我们还是要有自己完全不同的品牌和市场营销战略。

除了买房,大家最大的投资应该就是买车了。一般说,车用到10年、12年就得更新,循环,卖掉旧车买新车。而其实这10年中,一辆车实际使用不过10%的时间。但为什么大家还要花那么多钱买车呢?我觉得买车是为了满足自己情感上的某种需要。我们是造汽车的,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拥有体验,我们眼下有三大难题要解决:能源问题,我们必须从一个依赖汽油的形态转移到更加环保的能源消耗形态;另外还要解决尾气排放问题;第三就是开发出不发生碰撞的汽车。

记者:作为通用汽车的研发副总裁,你能否让我们分享最新的研发成就呢?

陶蔼伦:新型材料、智能材料,还有整个智能控制系统,所有这些,等到技术到位后,汽车驾驶的体验将会发生改观。我们不仅要解决能源问题,还包括如何使驾驶汽车变得更加有趣,如何使人们和汽车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多更好。我们要在汽车里给大家配备更好的信息、娱乐系统。我们不应该等到2016年或者更晚才能享受到这些,现在通用汽车已经在积极开发这方面的技术。

记者:除了EN-V之外,通用汽车还有哪些产品设想?

陶蔼伦:现在不仅需要把汽车电气化,也必须让内燃机能源使用更有效。我们在中国用OnStar(安吉星)技术,这是我们全球第二个市场用这个技术的,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对这方面的技术有需求。通用汽车在过去的10年中发展了很多合资企业,如今,这些合资企业都可以帮我们在中国更好地开发本地技术。

记者:你如何评价小型车在未来交通所发挥的作用?

陶蔼伦:我们试图把车做得小一些,做得更轻一些,能够同时帮助两个人出行。这样也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电池技术。现在我们对于那些用电池驱动的小型车已经有更清晰的想法。

记者:通用开发的这种纯电动车属于“高速方案”还是“低速方案”?

陶蔼伦:电动汽车,比如说像雪佛兰Volt这款车,我们即将要推出了,它可以跟使用内燃机引擎的汽车跑得一样快,技术参量上是这样的。现在城市里平均车速大概是每小时30公里不到,我觉得小型车最终要进入整体的智能交通体系里运营,所以它们的车速并没有特别需求,只要协调得比较好,一样能够给大家带来好的体验。

记者:小型车到底应该用电力驱动还是内燃机驱动?它们的市场潜力如何?

陶蔼伦:我们想尽量多元化、环保化地给客户提供多元化选择,让他们自己决定想要什么样的车。通用汽车作为一个制造商、一个研发者,我们可以把他们的梦想变成现实,包括也可以争取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小型的城市用的电动车具有发展潜力,这样就可以把车身变小,发动机变小,EN-V的时速可以达到35公里/小时。未来10年,我们会不断地研发。这些小型车辆究竟应该怎么设计,怎么做,我们将从市场得到很多反馈。

记者:在驾驶安全方面,“自动驾驶技术”的可靠性如何?

陶蔼伦:从公共健康的角度,减少碰撞能量和碰撞概率都十分有益。汽车要让它能够与基础设施沟通,车与车之间能够沟通。我们的技术将确保汽车之间不仅不会碰撞,而且还能够自动驾驶,这是我们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够实现的愿景。

在开车时,有些人突然需要打电话、发短信,在我们的调查中,居然化妆排在驾驶之外需求的第七位。所以对某些人来说,驾车的注意力在有的时候是分散的。通用汽车的解决方案不是说这辆车只能自动驾驶,而是在驾驶员希望自动驾驶的时候,能够提供这样的选择。我自己也非常喜欢驾驶,坐过我车的人都知道,我的速度可能比大家想象的都要快,我很乐意享受驾驶乐趣,但如果我要开电话会议时恰好正在开车,这时,我倒是不介意按下一个按钮,让车自己开。

记者:目前通用汽车的解决方案在市场化进程中还有哪些障碍

陶蔼伦:我们现有概念解决方案的成本还不够低,但我们希望和政府、汽车公司以及和国家实验室,包括科技界一起合作,来把这个愿景变为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