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防城港:海上胡志明小道始发港

防城港:海上胡志明小道始发港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防城港>>>“海上胡志明小道”始发港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南部沿海,距首府南宁170多公里,距越南鸿基港90多海里,拥有西部最大的海港和四个国家一类口岸,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门户和国内通往越南、东南亚的陆上便捷通道,有“西南门户,边陲明珠”之美誉,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居于特殊的战略地位。这条通道史称“海上胡志明小道”,起点便是现在的防城港北码头0号泊位,又名“3·22工程”,是防城港的前身。

防城港:海上胡志明小道始发港

防城港>>>“海上胡志明小道”始发港

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南部沿海,距首府南宁170多公里,距越南鸿基港90多海里,拥有西部最大的海港和四个国家一类口岸,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门户和国内通往越南、东南亚的陆上便捷通道,有“西南门户,边陲明珠”之美誉,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居于特殊的战略地位。

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防城各族自治县和防城港区,设立地级防城港市,现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代管东兴市,面积61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近90万(2009年数据),聚居着21个世居民族,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包括港澳同胞)33.6万人,是广西主要侨乡之一;有海岸线580多公里、边境线230多公里。从昆明到防城港的铁路运程比从湛江出海缩短279公里,是我国尤其是西南、中南、华南地区便捷的出海出边通道。全市有防城港、企沙港、京岛港、竹山港等大小港口10多个,其中防城港以水深、避风、不淤积、航道短、可用岸线长而著名,是西部最大的海港和全国20个枢纽港之一。

防城港有“上山下海出国”的旅游格局。上山,即上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下海,即开展海滨风光旅游,最具特色的有东兴金滩、江山半岛等;出国,即经中越边境进行跨国旅游,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里盛产玉桂、八角,是全国三大香料基地之一;市花是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金花茶,在已发现的23种金花茶中这里拥有21种,国家级金花茶保护区也设于此。

陈济棠(1890-1954)

陈济棠,字伯南,防城区河州岗望兴村人,卒于台湾。18岁考入钦县警察讲习所就读,后入黄埔陆军小学和陆军速成学校,从此开始军旅生涯。曾任讨逆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一度统揽广东大权,拥有海陆空部队10余万众,显赫一时,威震南方,世称“南天王”。1950年去台湾,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

谦受图书馆

谦受图书馆位于防城区的防城中学内,由陈济棠出资兴建。民国初期防城属广东西南边陲,1925-1928年,在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的大力支持下,防城中学建成。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陈济棠决定自己出资兴建一座以其父之字“谦受”命名的图书馆,进一步改善防城中学的办学条件。图书馆于1929年动工,1931年9月建成,设计新颖,独具一格,有主楼一栋、副楼两栋,总建筑面积934平方米。主楼楼顶正面刻有“谦受图书馆”五字,为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谭延闿题写。馆建成后,陈济棠从广东等地购进大量图书藏于馆内,藏书量一度达10万余册,其中有《万有文库》、《四库全书》等珍贵典籍,为两广当时屈指可数的图书馆。

“植物界的大熊猫”金花茶 (卢松见/摄)

金花茶

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属山茶花科,是山茶花家族中唯一具有金黄色花瓣的品种,在国内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茶族皇后”,国外则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曾被研究界认为已经“绝迹”,但却在广西十万大山深处的蓝山支脉一带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分布量占到了全世界的90%。它与银杉、桫椤、珙桐等珍贵的“植物活化石”齐名,是我国八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的植物种。

这种看来“干小枝疏”、“没有多大用处”的植物,经专家多年潜心研究,被发现全身是宝:花、叶均可入药,含有独特的金花茶皂甙及丰富的黄酮类、维生素氨基酸等40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调节人体血脂血糖胆固醇,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明显的效果,可改善因高血压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以及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增强肝肾脏活力、防止血动脉硬化、防癌抑制肿瘤生长等功效。花除作观赏、药用外,尚可作食用染料

始建于1984年的十万大山南麓蓝山支脉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为自治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长约20.3公里,南北宽约11.4公里,面积9195.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29.4公顷,缓冲区面积4139.5公顷,实验区面积4326.2公顷。保护区内共分布有普通金花茶、显脉金花茶、东兴金花茶三种和防城金花茶、长柱金花茶两个变种,分布面积617.4公顷,有金花茶40.77万株,具有极高的科考、研究和观赏价值。

红树林(www.xing528.com)

红树林系常绿乔木,俗称海榄,根系发达,根部有气根,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的泥滩上,是防护海堤的最佳树种,有“海岸卫士”之美誉。防城港市拥有近2000公顷红树林,是全国最大、最典型的海湾红树林和全国最大的城市红树林,也是我国唯一的边界红树林。因此,防城港市素有“红树林的城市”之称,2005年3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入全球三大GEF(全球环境基金)红树林国际示范区之一。

防城港红树林 (卢松见/摄)

海上胡志明小道

抗美援越时期,防城港市港口区一带曾是秘密的军事要地,由广东湛江港运来的中国、苏联及东欧各国的大批援越物资,分装到各种类型的木帆船、机帆船后,从这里出发,沿江山半岛-京岛一线运往越南的海防港、普锦港,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这条通道史称“海上胡志明小道”,起点便是现在的防城港北码头0号泊位,又名“3·22工程”,是防城港的前身。

潭蓬古运河

潭蓬古运河是中国唯一的一条海上运河,位于防城区江山乡潭蓬村、潭西村之间,是唐代元和三年(808年)和咸通九年(868年)期间开凿的一条运河,属自治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桂林的灵渠并称为“广西两大古运河”。

运河长约5公里,为东西走向,拦腰穿过江山半岛,把潭蓬湾和万松港连通。开通后从潭蓬至东兴的水路,不需再绕道白龙尾,大大缩短了海上的航程,而且避开了巨浪的搏击和海盗的袭击,使船舶得以安然航行。它最宽处约8米,最窄处约2米,周围树木葱茏茂密。上个世纪中期,由于修筑水库,水面只剩下1.2米宽,运河之水不能再直接流入大海。目前,运河的水仍在灌溉着潭蓬、潭西两村2300多亩稻田,使之旱涝保收。

白龙古炮台

白龙古炮台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半岛濒临海滨的四个小山包上,为自治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两广总督张之洞亲自率领部队到此进行勘查修建,前后共建“白龙台”、“艮坑台”、“龙珍台”、“龙骧台”四座炮台,总称“白龙炮台”。

炮台与越南隔海相望,既是海防线上的军事设施,也是庄严而坚固的建筑群体。每个炮台正面门楼均用方条石砌成,门楼前设有多层阶梯,气势壮观。炮台均为混凝土结构,相当坚固,配有英国造的大型火炮,共6门。火炮长4米,重7吨,口径10余厘米。

鹤山

万鹤山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鲤鱼江许家村屋背岭上,1960年起开始有白鹭在此栖息,至今已逾万只。当地人鹤、鹭不分,故称“万鹤山”。这里的鹭分为白鹭、苍鹭两大家族,白鹭早出晚归,白天常在塘边河滩处觅食;苍鹭日宿夜游,晚间觅食。因此,观赏白鹭的最佳时机是每天的清晨和傍晚。每当此时,万绿丛中,处处是白鹭洁白的身影和它们动听的啼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