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生眼健康与近视预防

大学生眼健康与近视预防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视的发病与平时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调查表明,学生近视眼的形成与否和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近视有密切关系。远雾视法是在眼前戴一副+2.50D~+3.0D的凸透镜(老花镜),望远3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近雾视法治疗和远雾视法治疗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大学生眼健康与近视预防

第三节 用眼卫生

一、用眼卫生

1.眼睛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眼为人体的视觉器官,用以接收外来的光信号,然后借助视神经的传导,将光的冲动传送到脑中枢而引起视觉。

眼是由眼球、神经通道及眼的附属器官三部分组成。眼球略呈圆形,位于眼眶内,眼球的前面是暴露的,其构造好像一架摄像机。外界的可见物体,在眼内(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产生视觉。眼球壁的外层为纤维膜,由透明的角膜和不透明的巩膜所组成。中层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个部分,主要功能是供给眼内组织所需的营养。内层为视网膜,是感受光线和传导神经冲动的重要组织。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透明组织,它们同角膜一起构成眼的屈光系统,具有透过和屈折光线的作用。眼底的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受到刺激后发出的冲动,经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相应的视觉中枢而形成视觉。

2.合理用眼,保护视力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用眼过度,如长时间地看书、写字、使用电脑、看电视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或者可能引起各种眼疾,有的还会导致全身性疾病。这就需要我们养成用眼卫生习惯。据调查,在我国近视是儿童及青少年最易患的眼病,发病率高达40%,近年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近视的发病与平时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常见的不良用眼卫生习惯有如下几种。

(1)习惯卧床阅读,在阳光直射或昏暗的光线下阅读,不间歇地使用电脑或看电视。

(2)视力负荷大。“二长一短”:每天学习时间长,一次持续用眼时间长,睡眠时间短;“三多一少”:看书、看电脑、看电视时间多,课外作业多,考试多,课外活动少;用眼距离过近,目标过小、不清晰;在晃动的车厢内阅读,边走边读等,这些习惯都会导致眼部肌肉的调节功能下降,晶状体弯度加大,眼视轴变长,形成近视。

一旦发现儿童看远物模糊,看近物清晰;眼睛看书不足1小时就会产生疲劳;反复发生睑腺炎、睑缘炎、睑板腺囊肿等;看电视习惯眯着眼,往前凑;看书写字容易看错题,比如把“÷”看成“+”……以致学习成绩不明原因地下降,出现这些情况就必须到医院进行检查。合理用眼,就是要有一个光线充足的外部环境,保持端正的读书写字姿势,用眼时间过长时,中间要有适当的休息,做到有弹性地用眼。儿童近视开始时多为“假性近视”,如果在此阶段就进行积极治疗,视力可完全恢复。

3.电脑电磁波对眼睛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在学校与家庭中日益普及,人们也越来越关心电脑对视力的危害。对经常在电脑前工作、学习的人来说,电脑显示器会发射出大量电磁波、放射线,加上荧光屏的闪烁,其对视力的影响逐渐突出。有些学生长时间地上网,眼睛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造成眼部肌肉长期过度紧张,晶状体弯度变大,明显增加了近视的发病率。

二、近视

裸眼视力低于5.0的一般称为视力低下或视力不良。近视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还清楚。各种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弱视和其他眼病均可造成视力低下。学生中发生的视力低下大部分是近视性的。据我国各地调查,在视力低下者中近视眼所占的比例是:小学生占50%~60%,中学生占70%~90%,大学生占90%以上。近视可用凹透镜来矫正。

(一)病因

近视眼是由于眼对光的屈折力与眼轴长度不相适应造成的。其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眼轴长度正常而晶状体屈折力过强,二是晶状体屈折力虽正常但眼轴长度过长。前者称为屈折性近视,后者称为轴性近视。

近视眼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强调后天环境因素,另一种是强调先天遗传因素。还有人指出,生长发育、体质、营养和健康状况等也可成为发病的诱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后天环境因素。后天环境因素包括视近工作强度和时间、视近工作姿势、视近工作环境及生活环境等。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在学生人群中,视近工作时间越长、强度越大,视力低下率和近视率越高。视力低下率随学习阶段的上升而增加。重点学校学生视力低下率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同年龄段在较高年级学习的学生近视率高于在较低年级学习的学生。

(2)先天及遗传因素。调查表明,学生近视眼的形成与否和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近视有密切关系。近视眼的种族影响因素也很明显。在美国,德国人后裔的近视率比爱尔兰人后裔的近视率高4倍;犹太人不论居住在何处,他们的近视率都比非犹太人高;黑人的近视率较低。这些不同种族之间近视率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遗传因素的作用,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环境因素的影响。

(3)体质、营养和健康因素。一些学者认为,体质、营养和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或成为诱发近视的原因。还有人认为处于青春期生长突增的少年,在学习负担过重和不良学习环境影响下容易发生近视。日本学者石原忍通过征兵体检发现,近视者多为“肌骨薄弱”的青年。另有学者指出,学生近视眼多见于患麻疹、猩红热等之后,原因可能是传染病使儿童机体(包括巩膜)变弱。另有研究指出,早产儿和低体重出生儿与近视的发生有关,原因是他们体质、营养差,眼球壁发育不良、韧性不足,以致眼轴容易变长。

(二)近视眼治疗的原则

近视眼治疗的原则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多方法综合治疗。

1.远眺法和雾视法

(1)远眺法。在课间休息时双眼尽量往远处看,每日两次,每次10~15分钟。

(2)雾视法。又分为远雾视法和近雾视法。远雾视法是在眼前戴一副+2.50D~+3.0D的凸透镜老花镜),望远3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近雾视法是在读书写字近距离学习时,戴一副+1.0D~+1.50D凸透镜,以在30厘米能看清书本、不感头晕或字体不模糊为标准。近雾视法治疗和远雾视法治疗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2,配镜治疗

配戴眼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矫正视力的方法。眼镜有普通眼镜与角膜接触镜之分。戴普通眼镜应注意镜片的质量。验光及眼镜制作准确是获得良好视力的关键。因此应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或专业眼镜店,以及正规厂家生产的高品质镜片。角膜接触镜就是通常说的隐形眼镜,有矫正屈光度的效果,但选择角膜接触镜,应在眼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免产生不良的作用,加重视力的损害。选配准确、合适的眼镜,远用视力应能达到1.0。注意定期检查视力,眼镜度数不足时应及时更换镜片。

目前,使用OK镜来治疗近视很流行。OK镜的全称是角膜塑形隐形眼镜,它与平时所说的隐形眼镜不同,它是一种用硬性高透氧、高透光特种航天材料制成的角膜接触镜,通过改变角膜的弯曲度重新塑造角膜的弧度,降低近视和散光,从而提高视力或达到正常视力。OK镜适宜治疗轻、中度近视或伴散光。对于青少年近视,由于其眼球尚处在发育期,对塑形作用特别敏感,所以使用角膜塑形隐形眼镜效果较理想。

3,药物治疗

一般使用眼药水,通过麻痹睫状肌、瞳孔括约肌从而使晶状体的弯度变大,瞳孔同时也放大,防止近视的发展。药物治疗真性近视的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而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常用的有阿托品眼药水等。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较多,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等。

(三)预防近视,保护视力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通过教学改革,减轻学习负担,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睡眠和课外活动时间,以利于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也有积极作用。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还要注意合理营养。(www.xing528.com)

2.注意阅读、书写卫生

阅读、书写时,字体距眼越近,所需要眼睛的调节度越大。

(1)为了减少眼的调节紧张状态,应使眼至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厘米之间。

(2)阅读时应尽可能使书本的平面与视线成直角,此时,书本上每一个字延伸到眼前所形成的视角最大,字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就最清晰。

(3)在平面桌上阅读时,宜把书本上端适当地垫高,或使用可调节式阅读架,使书本与桌面形成30°~40°角。此时只要头略向前倾,便可以使文字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4)走路和坐车看书时,书本与眼的距离不断改变,字体不易看清。同时,由于不断进行调节,眼容易疲劳。

(5)躺着看书时,由于眼不能与书保持合适的距离,加上不易保证合适的照明条件,此时眼和全身很容易产生疲劳。

(6)不要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地方阅读和书写,读写持续时间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每隔1小时左右应有短时间的休息,望远或变换活动方式可以消除眼的疲劳。

总结以上内容,要求学生尽量做到“二要二不要”或“三个一”。二要:读写姿势要端正,书眼距离要一尺(33厘米左右,下同。);连续看书一小时,休息片刻保视力。

二不要:不要在直射阳光或暗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走路、乘车时看书。三个一:写字时眼距书本或笔记本一尺,胸距桌边缘一拳,手指距笔尖一寸(约3.3厘米)。

3.改善学习环境

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以前要检查教室的采光、照明情况。教室墙壁要定期粉刷,黑板要定期刷黑,并使其平整无反光。教室课桌椅也要作适当调整,使之与学生身材状况相符。

4.做好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实践证明,眼保健操同用眼卫生相结合,可以控制近视眼的新发病例,起到保护视力、防治近视的作用。眼保健操必须经常操练,做到动作准确,并持之以恒。

5,定期检查视力

通过定期的视力检查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早期发现视力开始下降的学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其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

6.宣传教育和管理

要利用多种形式,做好视力保护的科学普及和宣传工作,提高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使学生们自觉地注意用眼卫生。建立定期检修照明设备,定期粉刷墙壁、刷黑黑板的制度,加强用眼卫生教育。30分钟至1小时以后应至少休息5~10分钟。不要躺着看电视,眼与电视机的距离最好是2.5~3米,电视机的画面要有良好的对比度,亮度要适中,室内应保持一定的光照度。看完电视后应做些轻松的全身活动,或做眼保健操以缓解身体和眼的紧张状态。

7.讲究优生

为避免近视的遗传作用,要讲究优生,男女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应尽量避免婚配。

(四)调节饮食,加强营养

人体必须摄入均衡的营养以满足各系统器官生长的需要,眼睛也不例外。人体摄入的维生素A大部分是用来合成感光物质的,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者容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奶类和蛋类及其食品;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苋菜菠菜,以及水果中的橘子、杏子柿子等也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分之一,缺乏维生素C则易患白内障,因而食用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对眼睛有益。各种新鲜的蔬菜、枣、生梨、橙子等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虾皮等含钙丰富,钙具有消除眼睛紧张的作用。

三、如何防止屈光不正

人的眼睛如同最现代的自动立体彩色照相机,这种功能是由它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的。眼睛具有屈光和调节两种功能。当平行光线在眼睛不同调节的情况下经过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屈折后,所形成的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这为正视眼,否则为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有三种,即远视、近视和散光,其中近视是最常见的眼病。预防近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不能趴在桌子上歪着头写字,也不能躺着或坐车时看书;

(2)平时阅读或写字时,书本和眼的距离应保持在30厘米左右;

(3)光线要充足、柔和,不要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光源应在左前方;

(4)防止眼肌疲劳,学习时间不要太长,一次以40分钟为宜,中间可休息10分钟,尽量极目远望;

(5)经常做眼保健操;

(6)屈光不正患者应及时选配适宜度数的眼镜。

我国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已由1998年的世界第四位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呢?据我国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应有的体育锻炼;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这包括书写时坐姿不正确,长时间卧床看书、看电视,长时间上网、玩电子游戏等;三是营养结构不合理;四是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

四、沙眼的预防

沙眼患者因其睑结膜粗糙不平,形似沙粒故称沙眼。沙眼是由衣原体(一种致病微生物)感染所致,常双眼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患者有流泪、怕光、异物感、眼分泌物多而黏稠等表现。同时结膜充血,表面有许多隆起的乳头状增生颗粒和滤泡。沙眼的严重危害在于其并发症和后遗症,迁延不愈的重症沙眼可引起睑内翻倒睫、实质性结膜干燥症、角膜溃疡、慢性泪囊炎等。由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沙眼的发病率已大大下降。由于沙眼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播性较强,因而在大学生生活的场所中,如在宿舍、图书馆、教室、运动场等公共场合极易传播。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必须更加重视沙眼的预防和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